劉杰



摘? ?要? ?2017—2020年,在甘肅天祝寒地日光溫室條件下,栽培從山東引入的瑪斯義陶芬、布蘭瑞克、金傲芬、青皮、焦黑、波姬紅6個無花果品種,盛果期記錄、測定不同品種物候期、生長勢、果實品質和產量等相關指標。通過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布蘭瑞克和波姬紅2個品種適應性較強,品質和產量位居前列,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和折合產量分別為82.13 g、16.98%、530.82 kg/畝和77.71 g、16.59%、520.16 kg/畝,在設施生產中具有一定的推廣前景。
關鍵詞? ?寒地;日光溫室;無花果;適應性
無花果(Ficus carica),桑科榕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主要生長在低海拔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在我國新疆分布較多。無花果不耐寒,冬季溫度下降到-12 ℃時地上莖干受凍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在年平均溫度≥15 ℃、夏季平均溫度≥20 ℃、冬季最低溫度≥8 ℃條件下生長良好。受冬季低溫影響,無花果在我國北方露地栽培無法安全越冬,北方海拔更高的寒旱區成為無花果露地栽培“禁區”。無花果成熟后果實易軟化腐爛,在常溫條件下貯藏期僅2~4天。
2017年,甘肅省天??h從山東調入無花果瑪斯義陶芬、布蘭瑞克和金傲芬等6個品種,日光溫室栽培,通過物候期和盛果期長勢、果實品質、產量對比分析,篩選出了適合寒地日光溫室栽品種布蘭瑞克和波姬紅。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天??h華藏寺鎮栗家莊村高原林果示范基地。該地海拔2 450 m,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8 ℃,無霜期120~135天,年日照時數? ?2 500小時,年降雨量350~400 mm。土壤為栗鈣土。試驗地日光溫室長60 m,寬8 m,排列整齊,水、電、路等設施布局合理。
1.2? ?材料? ?無花果品種:瑪斯義陶芬、布蘭瑞克、金傲芬、青皮、焦黑、波姬,2年生扦插苗,地徑3 cm,根系發達,生長健壯,木質化充分,無病蟲害。山東泰安林澤苗木有限公司調入。
苗木調入后定植于日光溫室,南北行向,行距2 m,株距1 m,高40 cm定干。萌芽后每株選留2個東西朝向嫩枝為骨干枝,按“Y”字形培養樹形。夏季通過摘心、引綁、支撐等措施開張骨干枝角度,夾角45°。每個骨干枝選留結果枝8~12個,呈“豐”字形排布。冬季修剪骨干枝保留80~100 cm。結果枝采用長短梢混合修剪,纖細結果枝留1芽短截或從根部剪除,粗壯結果枝留2~3芽短剪。
1.3? ?方法? ?2017年3月中旬定植后60天統計成活率,2020年進入盛果期后,對萌芽始期、夏果采收始期、秋果采收始期、采收高峰期、采收結束期、落葉終期進行周年觀察。每次果實采收時測定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收結束后統計花芽率,小區產量,計算折合產量。12月底統計萌枝率和1年生新梢基部粗度。
不同品種1座日光溫室栽植面積為1小區(480 m2、210株),隨機區組,3次重復。每小區隨機抽取20株樣株,測定花芽率、成枝率、1年生新梢基部粗度。每小區隨機抽取30個樣果,測定單果質量、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扇苄怨绦挝锖坑肳YT型手持測糖儀測定,新梢基部粗度用電子游標卡尺測定。
成活率(%)=(成活苗木數/栽植苗木數)×100
花芽率(%)=(結果芽體數/調查芽體數)×100
萌枝率(%)=(萌發枝條芽體數/調查芽體數)×100
折合產量(kg/畝)=(小區產量×667)/480
利用Excel 2003和DPS3.01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新復極差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無花果品種物候期差異
無花果的結果習性與葡萄、柿子相似,都是在當年新梢上結果。但不同之處是除了秋末在新梢頂部葉腋內分化花托原始體外,來年新梢葉腋繼續分化,形成夏果和秋果。如表1所示,6個無花果品種在甘肅天祝寒地日光溫室栽培條件下4月上旬開始萌芽展葉、秋果8月中、下旬開始采收,9月中、下旬達到采收高峰期,10月下旬采收結束。6個品種夏果采收始期和采收周期差異較大,布蘭瑞克夏果采收始期最早,為6月12日,采收周期最長,為135天;波姬紅夏果次之,夏果采收始期為6月15日,采收周期為127天。6個品種果實采收周期由長到短的排序為布蘭瑞克>波姬紅>瑪斯義陶芬>青皮>焦黑>金傲芬。
2.2? ?不同無花果品種生長勢差異
如表2所示,6個無花果品種生長勢差異較大,其中布蘭瑞克成活率、花芽率、萌枝率和新梢基部粗度最高,分別為84.45%、52.12%、28.48%和30.05 mm;波姬紅成活率、花芽率、萌枝率和新梢基部粗度次之,分別為76.6%、50.07%、27.57%和28.27 mm。6個品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為布蘭瑞克>波姬紅>瑪斯義陶芬>青皮>焦黑>金傲芬,花芽率、萌枝率、新梢粗度由高到低依次為布蘭瑞克>波姬紅>瑪斯義陶芬>焦黑>青皮>金傲芬。布蘭瑞克和波姬紅的栽植成活率、萌枝率和新梢粗度與其他品種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
2.3? ?不同無花果品種品質差異
如表3所示,6個無花果品種同一品種夏果單果質量均高于秋果,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夏果,不同品種間夏果和秋果的單果質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差異也較大。6個品種中布蘭瑞克夏果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秋果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最高,分別為102.13 g、15.32%、62.12 g和18.64%。波姬紅的夏果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秋果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次之,分別為95.26 g、15.10%、60.15 g和18.07%。6個品種單果質量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為布蘭瑞克>波姬紅>瑪斯義陶芬>青皮>金傲芬>焦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為布蘭瑞克>波姬紅>青皮>金傲芬>焦黑>瑪斯義陶芬。6個品種中布蘭瑞克和波姬紅的夏果和秋果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其他品種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
如表4所示,6個無花果品種同一品種秋果產量均高于夏果,不同品種間夏果、秋果產量差異也較大。其中布蘭瑞克小區合計產量和折合產量最高,分別為382 kg和530.82 kg/畝。波姬紅小區合計產量和折合產量次之,分別為374.33 kg和520.16 kg/畝。6個品種折合產量由高到低依次為布蘭瑞克>波姬紅>瑪斯義陶芬>青皮>焦黑>金傲芬。
3? ?結論與建議
無花果結果早、采收期長有利及早上市和延長供應期,影響栽培效益。無花果整體發枝力較弱,枝條生長勢強,萌枝率高有利于提高結果枝數量,降低主梢長度,減輕修剪量。品質和產量則直接決定栽培效益。本試驗結果表明:在甘肅天祝寒地日光溫室栽培條件下,無花果品種布蘭瑞克和波姬紅結果早、采收早、采收周期長,栽植成活率、花芽率和萌枝率高,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產量均位居前列,可作為試驗地適應性相對較強品種示范推廣。
寒旱區落葉果樹帶是我國6大果樹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此帶內抗寒抗旱野生果樹較多,但栽培種較少,是重要的果樹抗寒、抗旱育種資源庫。在寒旱區實施果樹引種栽培可擴大果樹的栽培范圍,豐富果樹栽培品種,滿足當地果品的多元化供應和需求。在試驗中也觀察到初春氣溫較低,夏果產量較低,如利用初春低溫延遲萌芽,可延遲夏果和秋果產期,做到夏果緊隨秋果,實現延遲栽培,這相對低海拔無花果主產區促成早產栽培具有一定的優勢。除此之外,寒地無花果設施栽培還可適當提高晝夜溫差,進一步提高果實含糖量。
果樹引種篩選試驗是示范推廣的基礎性工作,篩選周期長。在引種篩選試驗中必須持續完成果樹移栽、樹形培養,開花和結果等環節觀察和測定,達到優質、高產、穩產的品種方能在生產中示范推廣,不可在引種篩選試驗中急功近利,想當然,推理判斷。果樹優質高產除受品種特性影響外,肥水管理、溫濕度調控、病蟲害防治和整形修剪等栽培技術也影響品質和產量。在日光溫室空間有限、高溫高濕和內外溫度懸殊的栽培條件下,還應開展相關配套技術篩選試驗,最終形成集品種、樹形、肥水、環境調控和病蟲害防治為一體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體系。
參考文獻
[1] 張玉星.果樹栽培學各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2] 王新茗,賈傳青,王曉,等.無花果熱風干燥過程中水分變化及其品質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2,43(11):71-78.
[3] 孫小娟,陵軍成.葡萄延遲栽培技術[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4] 張水華.食品分析[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5] 王安龍,周樂珊,郎伶,等.無花果的生長結果習性及栽培要點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6,36(22):112.
[6] 韓振海,牛立新,王倩,等.落葉果樹種質資源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
[7] 姜翔鶴,李水昌,裴祖旺.浙江常山縣果樹引種現狀與對策[J].中國園藝文摘,2014,? ?30(7):49+171.
[8] 辛娟.果樹種植技術及提升果品質量的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2(14):69-71.
[9] 劉成勝,趙君梅,高俊華.果樹栽培技術對提高果實品質影響的探析[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2,34(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