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義前 楊夢宇 于慶帆 王德鋼 徐琳赟 何夢雅 楊怡帆 唐玉薇

摘? ?要? ?2018年從江蘇引進金絲皇菊種苗,在新疆伊犁地區進行試種,觀察其生物學特性、適生性、物候期、抗病性及抗逆性等的變化。結果表明:金絲皇菊基本能適應新疆伊犁地區的自然氣候條件,正常年份能在本地田間正常生長、發育,株高、冠幅、花徑基本達到生產標準,瓣性、花色表現正常,霜凍來臨早的年份不能全部開花,栽培有一定的風險。本地栽培冬季不用覆土,可露地越冬,來年春季萌芽早,耐粗放管理,管理成本低。
關鍵詞? ?金絲皇菊;引種;新疆;伊犁;適應性;烘制;扦插
金絲皇菊為菊科植物,具有較高的飲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食用價值。用金絲皇菊泡茶具有“香、甜、潤”三大特點,氣味芳香,飲用及藥用價值突出,為近年興起的菊花茶飲中的新貴,市場前景良好。金絲皇菊花瓣中含有多種的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的黃酮類物質能在泡飲后發揮良好的抗炎作用,可祛風、養目、潤喉,對口干、目澀、肢體疼痛、麻木等癥狀具有較好的療效。秋季綻放時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基本情況? ?引種栽培地點位于新疆伊犁河谷平原區,北緯43°56′,東經81°14′,海拔637 m,屬溫帶半干旱草原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2 ℃,日照時數2 740小時,大于10 ℃年積溫3 562 ℃,平均年降水量260? mm,無霜期140~160天。氣候溫和濕潤,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試驗園面積0.2 hm2,壤土,土層深厚,pH值8~8.4,灌溉方式為滴灌,排灌條件良好。
引進種源形式為當年扦插生根苗,引進后立即定植。栽苗前,平整土地(不施任何肥料),株行距20 cm×50 cm;定植覆土后鋪設滴灌帶,一管兩行,定植后滴1次透水。根據當年干旱情況,適時滴水。生長過程中注意中耕除草,現蕾前滴施尿素1次,用量150 kg/hm2。
1.2? ?試驗方法? ?自定植后開始,觀察記錄金絲皇菊的生物學特性、物候期(花期以開花量達5%為始花期,著花30%~60%為盛花期,殘花5%為末花期)、抗逆性及病蟲害發生情況,分析金絲皇菊在伊犁地區的性狀表現。金絲皇菊在采摘后采用冬季平茬、不埋土越冬,待翌年新芽萌發后,調查在本地的越冬情況。
為了研究分析本地種植金絲皇菊的加工方法,采用實驗室常用的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進行烘制。按照烘箱尺寸制作幾個鋼絲木制托盤,將剛采摘的80%~100%開放度的金絲皇菊花朵放置在托盤上,注意不要擠壓,然后按照3種方法進行烘制:①40 ℃(4小時)—60 ℃(8小時)—80 ℃(24小時);②80 ℃(4小時)—60 ℃(8小時)—40 ℃(24小時);③40 ℃(48小時以上)。烘制后拍照觀察并進行對比分析。
扦插繁殖采用低床嫩枝扦插方法。扦插前整理苗床,苗床要建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選中性肥沃沙質土壤。苗床1~1.5 m×20 m,床面整平,上面鋪1層5 cm左右厚的蛭石,可以保濕和增加通透性,床面噴灑0.5%硫酸鐵溶液消毒。如想提早扦插,3月份給越冬宿根搭建拱棚,加蓋塑料薄膜,可比露地早扦插15~20 天。從越冬宿根40~45天的新苗中選擇粗壯無病蟲害的新枝作為插條,扦插時先將插穗下端 2個節間的葉子全部剪去,上部葉片保留,浸蘸快速生根粉溶液(山西德農生物生產,含微量元素水溶肥) 20分鐘后,用竹簽或木棍在插床上打孔后插入,插后及時用噴壺澆透水以封閉插孔。兩周后插穗即可生根,40天后進行移栽,觀察其生根情況及移栽后的成活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金絲皇菊的生物學性狀? ?本地引種的金絲皇菊,不同定植期的植株株高、冠幅、花朵數不同,但重瓣性、花色、舌狀花瓣數差異不大。株高44.6~58.9 cm,冠幅41.5~51.8 cm,花徑6.4~7.2 cm,烘焙后花徑4~5.5 cm,舌狀花瓣327~348瓣。根據連續幾年的觀察,定植期越早,株高越高,冠幅越大;冠幅越大,則枝條越多,枝條開張角度也越大,花朵數也越多,同時光合作用也越強,田間不容易遮陰郁蔽。
2.2? ?金絲皇菊的適應性及物候期? ?金絲皇菊在本地均能正常越冬、生長,積溫好的年份能正常開花,表現出一定的適應性。定植后第2年能在4月上中旬開始萌芽(表1),萌芽后隨著氣溫的升高,4月下旬陸續展葉,5月中下旬進入迅速生長期,植株分枝數量增多。隨著植株分枝的增多,生長趨于變緩,10月中下旬陸續開花,花期20~30天。但是10月下旬以后,本地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霜凍天氣,金絲皇菊花朵變深色后容易枯萎,采摘后烘烤質量下降。本地栽培可采用地上部分剪掉、不埋土防寒的方式越冬,來年春季腳芽大量發生,遇到倒春寒等天氣,部分腳芽容易凍干枯死。
2.3? ?金絲皇菊的抗病性及抗逆性? ?引種的金絲皇菊在本地栽培條件下均表現出較好的抗蚜性,整個生育期未見蚜蟲危害。除個別植株有病毒病發生外,其余未見有其他病害發生。金絲皇菊在本地栽培,表現出較強的耐旱性,露地定植成活后,在夏季高溫時節滴灌一兩次水仍能正常生長,但定植后的緩苗水一定要澆透,否則緩苗期長且發出新根較晚,氣溫升高后容易枯死。另外,地被菊還具有一定的耐陰性,在本地不是特別蔭蔽的環境下仍能正常 生長。
2.4? ?金絲皇菊的烘制方法? ?不同溫度、不同烘制時間對本地種植的金絲皇菊會產生不同的烘制效果。3種方法烘制結果表明:第1種方法,金絲皇菊花形保持完整,色澤保持較好,但花心容易變褐色;第2種方法,金絲皇菊花瓣立刻萎蔫,色澤變暗,花心易變褐發黑,烘制后花瓣易變脆散落;第3種方法,金絲皇菊花形保持較完整,色澤保持較好,花心也不容易變褐色,烘制效果較佳。由此本地金絲皇菊在烘制時,應在40 ℃左右烘制48小時以上。
2.5? ?金絲皇菊的扦插繁殖? ?金絲皇菊在本地扦插較容易生根成活,裸苗移栽后成活率基本在90%以上,與穴盤育苗相比,低床嫩枝扦插技術簡單并且成本較低,很容易實現快速繁殖。但扦插后須精細管理,要經常測定苗床土壤濕度,濕度70%~85%,通過噴水進行控制。如天氣溫度過高、陽光太強,可加蓋遮陽網遮光降溫,早晚可略見陽光。每4天澆1次硫酸亞鐵溶液、噴施0.2%磷酸二氫鉀,約2周后,即可生根,1個月后即可移栽出圃。7月以 后,不再建議扦插移栽,7月后移栽當年不? 開花。
3? ?結論與討論
金絲皇菊為喜光、短日照植物,喜溫暖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年平均溫度在15~25 ℃的地區都適宜種植。長日照有利于金絲皇菊的營養生長,短日照條件下金絲皇菊易花芽分化、開花,一般每天10小時以下的短日照刺激較易現蕾開花。伊犁地區晴天居多降雨較少,日照時數長,日照百分率大,光合有效輻射豐富,全年日照時數2 462~2 960小時,日照百分率55%~67%,夏至日前后白天最長為17小時以上,是典型的光照充足地區。因此,金絲皇菊在本地試種,表現出前期生長正常,后期現蕾開花較晚甚至不能開花,具有一定的種植風險,適宜于在保護地條件下種植。
參考文獻
[1] 張玲. 高寒陰濕地區金絲皇菊種植技術及發展現狀[J]. 南方農機,2020,51(10):60.
[2] 姚天明.定植期及摘心次數對金絲皇菊生長發育的影響[J].甘肅農業科技,2022,53(7):47-51.
[3] 彭華,王新民.鄉土皇菊干燥烘制工藝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9(4):226-227.
[4] 吳光輝.休寧地區金絲皇菊種植及加工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1):138-142.
[5] 宋義前,徐陽.伊犁地區地被菊引種及嫩枝扦插育苗技術初報[J].西北園藝,2019(9):25-27.
[6] 趙艷莉,曹琴.促進金絲皇菊扦插生根的不同生根劑篩選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19(9):111-113.
[7] 李曦,郭靈安.金絲皇菊的營養成分分析與評價[J].現代食品科技,2019,35(11):237-241.
[8]楊春雷,徐陽.菊花氣候品質評價技術初探與實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21):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