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謝桂蘭,耿俊穎,衡 靜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江蘇徐州221000 )
惡性腫瘤是危害人類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表現為癌細胞不斷分裂與增殖,可侵犯鄰近組織或器官,多數難以治愈[1]?;瘜W治療是常見的藥物治療方式,即聯合應用抗癌藥物抑制、干擾細胞分裂,控制癌細胞增長[2]?;熯^程中常見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且發生率為60%~80%,不良反應可致患者出現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或產生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影響治療進展[3]。目前臨床對于控制化療相關不良反應的方式多集中于藥物控制或中醫治療等,忽略了患者自我效能及主觀能動性的提升,且相關護理干預的研究相對較少[4]?;谛畔⒐蚕淼亩嗑S照護策略即在醫護患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實施的多維照護模式,包括醫院護理、家庭延續性護理,可充分調動社會支持、啟動全方位照護,提高護理效果[5]。2019年8月1日~2021年8月31日,我們對40例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實施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策略,取得滿意效果?,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腫瘤科同期收治的80例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惡性腫瘤,且在院接受具有中重度致吐風險藥物化療者[6];②年齡>18歲者;③神志清醒,且能獨立參與口頭交流者;④首次接受本化療方案者;⑤有固定家屬照護,且照護者的認知功能正常者。排除標準:①KPS評分<60分者[7];②合并精神類疾病者。根據入院時間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57.50%)、女17例(42.50%),年齡(53.36±13.25)歲;KPS評分(79.17±8.23)分;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1例(52.50%),大專及以上19例(47.50%);疾病診斷:乳腺癌8例(20.00%),肺癌7例(17.50%),胃癌6例(15.00%),淋巴癌14例(35.00%),其他5例(12.50%);腫瘤分期:Ⅰ期3例(7.50%),Ⅱ期7例(17.50%),Ⅲ期11例(27.50%),Ⅳ期19例(47.50%)。觀察組男21例(52.50%)、女19例(47.50%),年齡(51.23±13.07)歲;KPS評分(78.98±7.87)分;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24例(60.00%),大專及以上16例(40.00%);疾病診斷:乳腺癌9例(22.50%),肺癌8例(20.00%),胃癌6例(15.00%),淋巴癌11例(27.50%),其他6例(15.00%);腫瘤分期:Ⅰ期2例(5.00%),Ⅱ期8例(20.00%),Ⅲ期12例(30.00%),Ⅳ期18例(45.00%)。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已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化療護理。①健康教育:用通俗的語言耐心向患者講解化療相關知識,重點告知惡心嘔吐方面知識及相關止吐方法,如含服生姜止嘔等;指導患者清淡、營養均衡、新鮮飲食,避免重油重鹽食物,告知患者化療前不可食用過多甜食,且不能空腹化療。②藥物干預:遵醫囑給予常規止吐藥物、護肝、護胃藥物治療。③心理護理:積極關注患者心理狀態,對存在焦慮患者給予相應的心理干預,如創造安靜的環境耐心傾聽、指導患者聽舒緩的音樂、指導患者做冥想放松訓練等。④密切關注患者化療時的生理、心理狀態,當患者食物攝入不能滿足機體需要時及時告知醫生;評估患者惡心嘔吐發生情況。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策略,具體內容如下。①建立研究小組:由腫瘤內科護士長、1名腫瘤內科主任醫師、8名科室護士組成小組。其中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統籌監管試驗進展及向護士培訓化療患者護理知識及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知識;主任醫師負責提供醫學知識支撐,包括化療惡心嘔吐的發生機制、防治方法等;所有小組成員一起查閱相關文獻及病例,分析確定共享信息的內容、方式及多維照護方案;護士負責干預實施與監督。②信息共享:以責任制的形式,每名護士負責10例患者。a.入院時發放疾病及化療的臨床路徑圖冊,并面對面、一對一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化療性惡心嘔吐方面知識,告知護理的重要性。b.各自負責建立微信群,確?;颊呒凹覍倬尤?上傳疾病相關醫學專業知識及臨床路徑、化療注意事項及惡心嘔吐發生原理和防治方法(如穴位按摩、芳香療法、音樂療法、放松訓練、認知療法等),每周定時上傳有關惡心嘔吐的護理知識或方法,及時更新。c.每周定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了解其對化療性惡心嘔吐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防治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疑慮,認知不全者及時講解并幫助其鞏固知識,存在疑慮者及時解答問題(護士不確定的醫學專業性問題可咨詢主任醫師)。d.建立患者熱線:告知患者有疾病治療相關疑問或化療性惡心嘔吐相關疑問而不能及時聯系到護士時,可致電熱線,責任護士為其答疑解惑。③多維照護:a.護士護理。給予與對照組相同的護理內容,并與家屬建立良好溝通,做好思想工作,告知其參與多維照護的重要性。b.家屬護理。充分了解患者疾病的相關醫學專業知識,及時查看微信信息,全天候按要求給予患者護理支持;及時督促患者按醫護要求治療,如化療前勿食甜食或飲食宜清淡等;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多與患者交流溝通,緩解患者情緒,引導患者調整心態、改善應對方式,提升治療信心與面對勇氣,使其保持心情放松平和;化療時給予患者非藥物干預,如為患者準備含服的生姜片,或為患者進行內關穴、足三里等穴位按摩(內關穴取穴于前臂掌側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足三里取穴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c.患者自我護理?;颊呋煏r自覺進行惡心嘔吐的防治:如坐于避風口、含服生姜片、自行按摩穴位、冥想放松訓練等(建立打卡規則,每日進行穴位按摩、冥想訓練后在微信群打卡);囑患者通過看電影、聽音樂、傾訴等方式自我排解負性情緒,從而使其保持心態平和;加強對自身身體感受的注意力,若有不適積極反饋給護士或家屬、醫生。
1.3 評價指標 ①化療相關性惡心嘔吐等級:參考國家癌癥研究所制定的評價標準[7](4.0版本),惡心共4個等級,無惡心為0度;食欲不振,且無飲食習慣變化為Ⅰ度;食量減少但無明顯體重減少或營養不良,補液短于24 h為Ⅱ度;食量減少至熱量攝取不足或體液不足,補液或靜脈營養24 h以上為Ⅲ度。嘔吐共6個等級,無嘔吐為0度;24 h嘔吐2次內(間隔5 min)為Ⅰ度;24 h嘔吐3~5次(間隔5 min)為Ⅱ度;24 h嘔吐>5次(間隔5 min),需全腸外營養為Ⅲ度;嘔吐至危及生命需緊急治療為Ⅳ度;嘔吐至死亡為Ⅴ度。由科室護士收集惡心、嘔吐發生情況。②心理狀態:分別于干預前、本周期化療結束時采用正負性情緒量表(PANAS)[8]評估兩組情緒狀態,PANAS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1~5分,其中條目1、3、5、9、10、13、14、16、17、19為正性情緒,其余為負性情緒。③心理彈性:分別于干預前、本周期化療結束時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D-RISC)[9]評估患者心理彈性,包括堅韌、力量和樂觀3個維度,共25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0~4分,共計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心理彈性越好。④睡眠質量:分別于干預前、本周期化療結束時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10]評估患者睡眠質量,量表包含7個維度、9個條目,每個維度0~3分,7個維度累計得分為PSQI總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其中條目6計分為睡眠質量,條目2和5a計分累計為入睡時間,條目4計分為睡眠時間,條目4/(條目3-條目1)×100%為睡眠效率,條目5b~5j累計分為睡眠障礙,條目7計分為催眠藥物,條目8、9累計分為日間功能障礙。

2.1 兩組干預前后PANAS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PANAS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化療期間發生化療相關性惡心嘔吐等級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化療期間發生化療相關性惡心嘔吐等級比較[例(%)]
2.3 兩組干預前后CD-RISC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CD-RISC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化療相關性惡心嘔吐是腫瘤患者化療過程中因化療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臨床處理以藥物干預為主,非藥物干預集中在中醫針灸或穴位治療、芳香療法等[11]。護理研究集中在護理管理、智慧護理、延續性護理方面,如顧玲俐等[12]研究表明,基于信息化的多維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化療性惡心嘔吐的發生率等,本文在此基礎上提出對腫瘤化療患者實施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化療期間惡心嘔吐情況優于對照組(P<0.01,P<0.05),提示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可減少腫瘤患者化療性惡心嘔吐的發生??紤]原因為: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可調動家屬和患者本人參與照護,提高患者及家屬照護能力與照護積極性,提高護理效果。信息共享可使患者及家屬了解更多、更專業的關于化療性惡心嘔吐相關防治知識,可靈活運用如含服生姜片、穴位按摩、冥想放松等方法,對惡心嘔吐進行預防或改善;同時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自我效能,自覺進行關于化療性惡心嘔吐的防治護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正性情緒及CD-RISC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負性情緒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減輕負性情緒、提高心理彈性??紤]原因: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可加強家屬參與患者的化療過程,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使患者獲得勇氣,促進其改變應對方式;且信息共享可提高患者對疾病、化療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增強治療信心,調動積極性,改善負性情緒,提高心理彈性。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干預后PSQI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可改善化療患者的睡眠質量,考慮與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可提高護理效果有關。信息共享使患者及家屬均具備照護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化療期間生理或心理不適,降低對睡眠的不良影響;且基于信息共享的多維照護可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減少因心理困擾導致的睡眠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