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丁志斌
摘 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財經新聞如何與新媒體技術結合,日益成為我國未來新聞報道轉型的關鍵問題。財經新聞作為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發掘其背后所蘊含的新聞價值,并用更直觀的方式對數據進行報道,是當前財經新媒體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本文以財經新媒體“DT財經”為研究對象,對“DT財經”數據可視化報道進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它在可視化報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旨在為新媒體時代更加合理地進行數據可視化報道提出可行性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突圍財經新媒體;“DT財經”;數據可視化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3)06-0022-03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財經新媒體
財經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網、衛星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財經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
自2016年以來,學界開始對新媒體環境下專業財經新媒體的新發展進行研究,這類研究大多與“數據新聞”相結合。目前,我國數據新聞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因此,相關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我國的財經媒體上,既包括《第一財經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專業媒體,也包括“東方財富”等自媒體賬號。本研究中的“DT財經”是指由第一財經集團和阿里巴巴聯手創立的、基于海量商業數據進行新聞報道的財經新媒體,其建立也被譽為是重新定義的商業媒體[1]。
(二)新聞可視化
可視化新聞是以大數據為核心、以信息為支撐、以可視化為基本載體的跨媒體新聞報道形式,它是綜合了現代信息技術、數字化制作和可視化生產等多種技術應用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新聞報道形式。可視化新聞始于《衛報》《紐約時報》等媒體的嘗試,有信息表、時間線、數據漫畫、數據地圖、詞云圖等類型。隨著我國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各種財經類新媒體的出現,對財經類新聞媒體的“新聞可視化”研究的相關案例也更加豐富,比如“DT財經”“網易‘數讀”等,均已成為學界關注比較多的典型案例。
二、“DT財經”數據可視化報道的整體情況
由第一財經集團與阿里巴巴聯手打造的全國第一家數據財經新媒體“DT財經”,旨在用數據解讀財經新聞,傳播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及相關知識[2]。截至2022年9月1日,“DT財經”的用戶讀者已突破10萬,平臺月平均閱讀量達620多萬。“DT財經”期望探索出財經媒體發展的新方式,走在新媒體時代發展的前沿。
(一)“DT財經”的發展概述
2015年6月3日,全國最大的財經媒體集團第一財經與世界第一大商業數據公司阿里巴巴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此次合作中,“DT財經”成為雙方關注的焦點。
眾所周知,傳統的財經新聞報道對普通讀者來說晦澀難懂,其中許多專業性的數據更令讀者覺得枯燥乏味。受新媒體時代下大眾日益碎片化、淺層化的閱讀習慣影響,財經新聞媒體需要思考如何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引起受眾的閱讀興趣,在這個角度上“DT財經”的數據財經新聞在呈現上更加理性,相比起傳統的財經新聞報道,其可視化的新聞更易懂,大數據的報告也更加專業,通過這些優勢,“DT財經”做出的報道具有專業性且讀者易于理解,也讓受眾更加清晰明了地認識到復雜的商業數據。
(二)“DT財經”數據可視化報道的團隊
“DT財經”創立之初,其重要構成成員大多來自傳統媒體,比如總編輯王小喬,其曾從事記者編輯工作10余年。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成員為阿里巴巴的程序員和數據工程師。由于他們并非都是新聞專業人員,并不了解數據背后的新聞價值而只是單純完成數據的挖掘工作。在新聞生產過程中,新聞報道和數據挖掘的工作是分離的,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局限性。因此,對新聞文字工作也產生了更多相關技術層面的要求。目前,國內互聯網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大數據”作為一種新的生產力正在影響著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媒體行業同樣如此,新媒體時代對媒體從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DT財經”可視化報道的生產流程
通過對“DT財經”主編王小喬的“新編輯部的故事”采訪流程進行總結后,本文將“DT財經”的可視化報道生產流程歸納為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選題。“DT財經”的選題主要聚焦在商業消費領域,它所確定的選題大多以報道城市商業與消費、人們生活的新變化和新動向為主。“DT財經”在選題上較多地表現了廣大受眾群體關注的商業消費或者行業動態變化,比如,備受關注的“雙十一”活動或者“最省力的掃地機器人”等具體行業話題。
第二步,挖掘數據。選題確定之后,需要專業的數據分析師對報道相關數據進行可行性分析,整理出中心數據后并對其進行深度挖掘。
第三步,進行可視化制作。在完成數據挖掘工作后,設計師將挖掘到的一串串數字整理出來,最后進行可視化圖表制作。同時文字稿件的寫作要與可視化制作同步進行,便于后期合稿、修稿、校對和定稿等工作的順利推進[3]。
相對于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流程,“DT財經”增加了數據挖掘和可視化設計的環節,這一環節既保證了報道內容的特殊性,同時也體現出了“DT財經”編輯部對報道內容質量的密切關注。
三、“DT財經”數據可視化報道的內容呈現
在選題類型上,按照涉及行業對“DT財經”的可視化新聞報道進行劃分后發現,“DT財經”對零售行業、文娛體育等涉及消費的報道居多。值得注意的是,“DT財經”通過對合作商阿里巴巴的商品進行數據分析,為消費者如何購買某類商品提供了建議。
在數據來源的處理上,“DT財經”通常會在圖表或視頻的底部進行標注,對“DT財經”可視化報道中所標記的數據來源進行統計整理后發現,“DT財經”的數據來源主要為阿里巴巴數據庫、研究機構及其他媒體。
在呈現形式上,對“DT財經”可視化報道中的可視化類型進行數據統計后發現,其呈現形式整體仍以靜態為主,絕大多數作品是以文本與圖表相結合的呈現形式,并未涉及視頻動畫和有交互行為的可視化作品。
2017年,“DT財經”的內容生產重點在商業消費和出行數據上,而相關報道也更加偏向以數據可視化的形式呈現[4]。不同于傳統的財經數據新聞報道,“DT財經”報道內容中的商業數據涉及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且報道風格生動有趣,主動迎合年輕受眾的閱讀興趣,在公眾號的每篇報道都會根據報道內容來設定作者的筆名。比如,在男女期待收到熱門禮物的數據分析中,將作者筆名設定為“期待收禮物的DT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對上海團長的相關報道中,將作者筆名設定為“居家團購的DT君”,以這種擬人化的形式,讓報道內容更加具有人情味和趣味性,吸引了更多的受眾。
四、“DT財經”數據可視化報道存在的問題
盡管“DT財經”在對商業數據進行可視化報道方面作出了許多創新與改進,無論是題材的選擇,還是可視化方式的運用或是輕松活潑的內容風格,但是,作為一個具有商業性質的財經類新聞媒體,在對商業數據進行可視化報道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數據來源單一,客觀性有待證實
對“DT財經”的數據來源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其新聞數據來源于企業、相關研究機構以及與阿里巴巴相關的第三方服務商,且大多為商業數據。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DT財經”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據自主獲取能力,但是還需要對文本中所呈現數據來源的真實性進行反復核實,由此可見,“DT財經”在數據來源方面依然存在著問題。就現狀而言,“DT財經”的數據來源比較單一,且在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直接分析和可視化報道時,并未做到核實驗證,這也導致“DT財經”在數據客觀性方面仍有不足。
(二)內容功利性強,含消費主義傾向
“DT財經”定位于商業經濟新聞的解讀,符合媒體是財經新媒體的專業領域定位[5]。盡管“DT財經”對各種商業數據的報道迎合了年輕受眾群體的閱讀習慣,從選題到內容皆呈現出趣味化的特點,但是因為“DT財經”同時兼具商業媒體的性質,所以,在對某一商品或消費現象進行報道時,背后也常隱含著一定的消費主義傾向。
比如,當人們看到一篇介紹商品的報道時,出于獵奇心理,就會產生購買欲望。以2022年6月18日發布的文章《為什么小家電的盡頭是掃地機器人》為例,通過對小熊電器與九陽電器進行對比,無形之中給受眾傳遞出九陽電器值得購買這一信息,刺激消費者主動去購物軟件上搜索對比。而通過“DT財經”不斷宣揚物質消費的報道傾向,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窺見當下人們所處的“消費社會”現狀。
(三)報道形式固定,可視化缺乏新意
新媒體時代,受眾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不再處于接收地位,因此,財經新媒體應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主動貼近受眾,注重與受眾之間建立交互關系,不斷創新報道形式。可視化作為“DT財經”成立之初的三大主打亮點之一,在當前的新聞報道中占據著核心地位,卻仍有不足。雖然“DT財經”的部分報道有動態交互的形式,但是絕大部分資料的可視化轉換還停留在靜態圖,主要報道都是文字和圖表相結合的靜態作品,這也導致“DT財經”在可視化呈現方式方面缺乏新意,與受眾的交互關系較淺。
五、“DT財經”數據可視化報道的改進策略
本文對“DT財經”進行數據可視化報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對如何提升數據新聞報道的專業性進行了思考,并從數據來源、報道內容、創作水平和互動傳播四個角度,針對性地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和策略,旨在為“DT財經”提高數據可視化報道的質量提供參考。
(一)拓寬數據來源渠道,提高數據質量
“DT財經”以財經數據為內容核心,所制作出的數據內容產品為新聞媒體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數據支撐。那么,財經新媒體如何確保數據來源的真實性,生產出更多高質量的數據新聞呢?首先,財經新媒體要拓寬數據來源渠道,獲取更多的數據內容資源,從而保持數據內容的持續輸出。其次,相關從業人員不僅要對財經數據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還要主動提高自身的數據分析能力,靈活地運用數據資源,才能讓新聞報道更“生動”。
(二)優化新聞內容,堅守新聞創作初心
在分析商業數據背后的新聞價值并進行可視化呈現時,財經新媒體仍需堅守新聞“內容為王”的創作原則,認識到內容在數據新聞中依然處于核心地位。此外,在面對大量的商業數據時,財經新媒體還要注重挖掘數據背后的新聞價值和新聞內涵,而非簡單地羅列數據,這也是整個財經類數據新聞行業在報道時應避免的問題。
(三)提升創作水平,創新可視化形式
將數據以可視化形式報道出來,能夠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財經新聞。因此,財經新媒體要以數據之間的關聯為依據,深入理解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呈現之間的關系;還應合理運用可視化技術對財經數據進行分析,了解人們關注的焦點并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進而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與效率。
六、結 語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大數據被應用到了各個領域中。就新聞行業而言,實現新聞可視化是未來新聞報道的關鍵所在。以兼具商業媒體和財經媒體性質的新興媒體“DT財經”為代表,它在對商業數據進行可視化呈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盡管新媒體技術對新聞行業進行了重構,但是在財經新聞報道過程中,財經新媒體仍要注重加強新聞專業性,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和用戶需求,防止出現過度商業化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可視化方式向用戶呈現出更加生動有趣、有溫度的新聞作品。
參考文獻:
[1] 胡晉瑜.從詞元到象元:財經新聞可視化傳播創新研究———以DT財經為例[J].新媒體研究,2018,4(13):12-14.
[2] 王凱豐.DT財經“新聞可視化”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8.
[3] 王小喬.數據,讓新聞精彩呈現———DT財經在數據新聞領域的探索與實踐[J].傳媒,2016(14):21-24.
[4] 邵潔潔.財經新媒體“DT財經”內容運營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財經大學,2020.
[5] 周文彪.“DT財經”數據新聞的生產困境及其優化路徑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20.
[責任編輯: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