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般認為,非并列雙音形容詞不能重疊。“可愛”屬于非并列雙音形容詞,卻出現了重疊形式“可可愛愛”?!翱煽蓯蹛邸钡闹丿B現象正在進行中,語義、語法和語用方面的特點突出。在語義方面,它表示程度加深,含有贊許的意味;在語法方面,不僅具備一般形容詞重疊式的全部語法功能,而且可以獨立成句;在語用方面,則體現為陌生化的表達,具有輕松呆萌、活潑有趣的特點。重疊式“可可愛愛”的形成動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語言內部因素,主要是有表達主觀中量的需求、類推機制的發揮和高頻使用;二是社會因素,主要受到追求新異的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關鍵詞:“可可愛愛”;“可愛”;形容詞;重疊式
一、引言
在現代漢語中,部分形容詞能夠重疊。形容詞可以劃分為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就雙音節性質形容詞來說,其重疊式為AABB式,但并不是所有的雙音節性質形容詞都能夠重疊。李大忠較早關注到這一問題,對可重疊和不可重疊的性質形容詞進行了統計,作者指出,在可重疊的形容詞中,聯合式占了絕大部分[1](P207-211)。劉增壽則從語言規范的視角,分析了不能重疊的雙音節性質形容詞的特點,他從詞素的語法性質角度出發,指出主謂式、動賓式和補充式等不能重疊[2]。鄭懷德、孟慶海的《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分別標出了可重疊的形容詞[3]。不過,語言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容詞的重疊現象也是處于動態發展中。崔建新指出,可重疊為AABB式的形容詞的范圍在不斷擴大,既包括并列式,也包括非并列式,能重疊的形容詞已經遠超李大忠在80年代初期統計的數量[4]。
現代漢語中,“可愛”屬于一個動賓式性質形容詞,《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沒有標注其重疊用法,表明它是不可重疊的形容詞。按照語感來說,人們一般也不會使用AABB這樣的重疊形式,北京大學語料庫中也沒有發現相關用例。不過,近三年來,“可愛”卻產生了重疊式“可可愛愛”。在微信、微博、互聯網等平臺上經常出現,人民網、光明網等官方主流網絡平臺上,也能發現不少用例?!翱蓯邸弊鳛榉遣⒘惺叫再|形容詞,其重疊現象正在進行中,其使用特點及形成動因都具有重要的語言學價值,值得深入探析。
二、“可可愛愛”的使用特點
在使用過程中,重疊式“可可愛愛”的特點十分突出,這主要體現在語義、語法和語用三個方面。
(一)“可可愛愛”的語義特點
《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對“可愛”釋義是:“值得愛?!盵3](P107)《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它的釋義是:“形令人喜愛。”[5](P737)這些均體現為詞的理性意義,即詞匯意義。重疊是一種構形手段,形容詞重疊后會產生語法意義。現代漢語中,雙音節形容詞在發生AABB式的重疊后,屬于形容詞的生動形式,表示程度比較高[6](P10);除了意義加強之外,其重疊式還含有贊許和肯定的意味[7](P134)。重疊式“可可愛愛”同樣具有上述語義特點。例如:
(1)13日,另一位可可愛愛的校長,也引發關注。(《中國青年報》,2022-06-15)
(2)當代年輕人看春晚玩互動,少不了可可愛愛的表情包。(中國青年網,2022-02-02)
(3)可可愛愛!小女孩的日記本太治愈了。(光明網,2021-10-23)
以上用例中的“可可愛愛”都可以換成“可愛”,理性意義沒有發生任何變化,變化的主要是加強義和附加義的消失,語言表達變得比較平淡。而使用重疊式“可可愛愛”,語義程度得到了加強,狀態得到了凸顯,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二)“可可愛愛”的語法功能
形容詞重疊式可以充當四種句法成分:謂語、定語、狀語和補語。“可愛”的重疊式“可可愛愛”產生后,很快就具備了一般形容詞重疊式的全部語法功能。
首先是作謂語。例如:
(4)烤鴨豆包麻辣燙,熱搜上的中國可可愛愛。(中國青年網,2022-02-15)
(5)科技助力無接觸配送,無人車“配送員”可可愛愛。(人民網,2021-01-29)
其次是作定語。例如:
(6)前方高萌!可可愛愛的珍稀動物向你襲來(央廣網,2021-10-04)
(7)跟著這群“偶象”,世界看到一個可可愛愛的中國。(新華網,2021-06-11)
再次是作狀語。例如:
(8)全紅嬋可可愛愛地反問:“是嗎?”(光明網,2021-08-05)
(9)可可愛愛比個心?。ü饷骶W,2021-08-08)
最后是作補語。例如:
(10)(管晨辰)戴上金牌之前,反復整理著自己的衣服,局促得可可愛愛?。ê颖毙侣劸W,2021-08-05)
需要注意的是,“可可愛愛”還具有其他雙音節形容詞重疊式所沒有的語法功能,即獨立成句的功能。例如:
(11)可可愛愛!雪容融搖頭晃腦進場(京報網,2022-03-13)
(12)可可愛愛!航天員出艙對著攝像頭招手(人民網,2021-07-04)
以上兩例中的“可可愛愛”,均以獨立小句的形式出現在標題復合句中最前面、最醒目的位置上。
獨立成句功能是一般形容詞重疊式所不具備的功能,如“漂亮、整齊、干凈”等,我們從未見過、也沒有檢索到其重疊式獨立成句的用例。而重疊式“可可愛愛”剛一出現,在具備常規功能的同時,就擁有了獨立成句的能力。可以說,獨立成句的功能使得“可可愛愛”語義得到加強和凸顯的同時,越發引人注目。
(三)“可可愛愛”的語用特點
首先,“可可愛愛”屬于一種陌生化的表達方式。現代漢語中能夠構成AABB式的形容詞,大多是并列式合成詞,即兩個詞素之間的結構關系是并列的,如“健康、安靜、簡單”等。其他非并列式形容詞,除少數情況外,一般都不能重疊,如主謂式的“年輕、眼紅、膽大”,動賓式的“悅耳、有名、可觀”,偏正式的“不安、不幸、難看”等,都不能構成AABB式?!翱蓯邸睂儆趧淤e式形容詞,亦處于不能重疊的形容詞之列。在以往的表達中,我們也確實未見“可愛”的重疊使用;加之其結構為動賓式,重疊后的語感很差。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不適合重疊的形容詞,卻出現在流行歌曲中:“我陪你奇奇怪怪,陪你可可愛愛”,由于歌曲具有藝術性和旋律性,人們能夠相對忽略其突破常規的表達。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上句重疊式“奇奇怪怪”的參照,下句的“可可愛愛”才得以順利套用重疊式。熟悉的重疊模式卻帶著陌生感,這正是流行歌曲所追求的藝術效果,再加上“可愛”一詞自帶“人緣”,“可可愛愛”就這樣闖進了人們的語言生活,成功地突破了不能重疊的常規,實現了陌生化表達。
其次,“可可愛愛”體現了輕松呆萌、活潑有趣的表達特點?,F代漢語有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之分,前者單純表示性質,如“清楚、干凈、樸素”等;后者所表示的性質有量的成分,即程度加深,有較深的主觀評價的意味,是一種生動形式所體現的狀態[6](P12)。性質形容詞的重疊式便是其中的一種。“可愛”本身屬于性質形容詞,重疊之后則變成了狀態形容詞。“可可愛愛”在語義程度加深的同時,很自然地激活了“可愛”所具有或所關聯的各種狀態,如形狀、大小、方式、風格等方面的特點,真正成為了“可愛”的生動形式。例如:
(13)整整齊齊“象”前進? 可可愛愛來報道(光明網,2021-06-11)
(14)走進三星堆奇妙夜? 可可愛愛的三星堆主題燈展來了(《四川日報》,2021-05-27)
例(13)中的“可可愛愛”作狀語,生動地激活了野生大象笨萌、可愛、行止由心的行進特點;例(14)中的“可可愛愛”作定語,則加深了人們對三星堆文物造型奇特怪異、具有另類審美風格的印象。重疊式“可可愛愛”無論是出現在標題中,還是正文里,都傳達了一種輕松有趣、生動活潑的行文風格。
三、“可可愛愛”產生的動因
語言的發展變化是自身內在因素與社會外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重疊式“可可愛愛”能夠產生并得以傳播開來,其具體動因值得深入探究。
(一)新形式產生的內在因素
首先,“可愛”有表達主觀中量的需求,這是它產生重疊式的語義基礎。多數性質形容詞都能受程度副詞“很”的修飾,這說明它們具有量的差異。關于形容詞量的差異問題,張國憲根據能否用表客觀程度詞修飾這一標準,把形容詞分為定量形容詞和非定量形容詞,能夠受“稍微、比較、更、最”等表客觀量的程度詞修飾的,是非定量形容詞;不能受它們所修飾的,則是定量形容詞。其中,性質形容詞就屬于非定量形容詞。定量形容詞和非定量形容詞基本上都能受表主觀量的程度詞的修飾。其中,非定量形容詞的主觀程度量的實現要相對復雜,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情況:一是微量,它需要在前面加“有點兒”來實現,不過,它只能修飾[-褒義]的性質形容詞;二是中量,它是通過形容詞的重疊或添加后綴來實現的,其重疊方式有AA式、AABB式和A里AB式;三是高量,它是通過形容詞前加“很、太、非常、十分、挺”等程度詞來實現的;四是極量,它是通過形容詞前加“極、極為、極其”來實現的[9](P142-157)。
“可愛”屬于不定量形容詞,它既能夠受表客觀量的程度詞的修飾,也能夠受表主觀量的程度詞的修飾。就前者而言,它可以與微量程度詞“稍、稍微、略微”以及“(一)點兒”“(一)些”同現,如“稍微可愛一點兒”“略微可愛些”;也可以受中量程度詞修飾,如“比較可愛”“較為可愛”;還可以受高量、極量程度詞修飾,如“更加可愛”“越發可愛”“最可愛”“頂可愛”。就后者而言,高量可以說“很可愛”“十分可愛”,極量可以說“極其可愛”,但是不能受微量程度詞“有點兒”修飾,也不能通過重疊表達主觀中量。不能被微量程度詞“有點兒”修飾,這是受到“可愛”具有[+褒義]特征的限制;不能通過重疊實現主觀中量的表達,則主要是受內部結構動賓式的影響。
“可愛”在量的程度表達上,除了自身因[+褒義]特征而不能表達主觀微量外,其主觀程度表達系列中還出現了一個空缺——主觀中量。表達空缺就意味著表達需求,語言表達的內在需求是新形式產生的根本動力。“可愛”的語義是“值得愛”,很容易帶上主觀感受,雖然其內部結構不是易于重疊的并列式,但在主觀中量表達需求的強烈驅動下,它會不斷尋找機會去觸發重疊形式的發生。
其次,“可可愛愛”的出現是語言類推機制強力作用的結果。任海波在分析AABB重疊式詞的構成基礎時指出,AABB的語義特征就是AA與BB在承載整體語義信息上的均衡性,換句話說,AABB的語義就是既A且B,結構的平衡性和所承載語義的均衡性,是并列式雙音形容詞更容易演變出AABB式的重要原因,而那些非并列式形容詞產生AABB式則相對困難,形成之后要使AA和BB能均衡地承載AABB的整體語義,A和B的語義結構需要被重新分析[10]?!翱蓯邸睘閯淤e式形容詞,語義為“值得愛”,從結構到語義都不具備“既A且B”的平衡性和均衡性。 因此,“可可愛愛”的產生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其他強力因素的助推。
上文我們提到了“可可愛愛”的產生環境,它最先出現在流行歌曲中:“我陪你奇奇怪怪,陪你可可愛愛”。正是在并列式合成詞“奇怪”的重疊式“奇奇怪怪”的影響下,“可可愛愛”得以打破常規,在類推機制的作用下對舉使用。不妨假設一下,如果沒有“奇奇怪怪”的參照,“可可愛愛”很難突破常規得以廣泛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可可愛愛”產生之后的較長時間里,它都有“奇奇怪怪”的“陪伴”,只要用到“可可愛愛”,上文必有“奇奇怪怪”。直到現在,我們還能看到二者“結伴”出現的用例。例如:
(15)她們看著“奇奇怪怪”,但真相往往“可可愛愛”。(人民網,2022-03-08)
(16)除了神獸,三星堆還曾出土過青銅大鳥頭、陶豬、銅雞等和動物有關的文物,它們奇奇怪怪又可可愛愛,勇闖三星堆“動物園”,看看你最喜歡哪個呢?(《遼寧日報》,2021-09-11)
(17)在各行各業,總有一些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世界之最”,那些不可思議的世界紀錄,帶給人們歡樂的同時,也引發人們的思考。(浙江衛視,2021-06-21)
可以說,正是有了“奇奇怪怪”多次、較長時間的“陪伴”,“可可愛愛”才能逐步得到人們的認可,最后自由地出現在各種語境中來承擔各種句法成分。就此而言,“奇奇怪怪”的共現是語言類推機制強力、持續發揮其作用的關鍵。
再次,“可可愛愛”的廣泛使用還是其自身優勢綜合顯現、高頻復現的結果。如果“可愛”的重疊式只是出現在“我陪你奇奇怪怪,陪你可可愛愛”這首歌曲中,那么,其重疊式用法只能算作臨時用法,屬于修辭行為;如果“可可愛愛”不能擺脫“奇奇怪怪”的“陪伴”,不能自由地出現在其他語言環境里,那么,也不能說明重疊式已經成功產生,多少還帶著歌曲引用的特點。正如我們上文列舉的例(1)~例(14),“可可愛愛”已經具備了一般重疊式的語義功能和語法功能,甚至還獲得了獨立成句的功能,它突破了一般形容詞重疊式的常規用法,產生了獨特的語用效果。這些都說明重疊式“可可愛愛”的用法已經成熟。
“可可愛愛”在不長的時間內被人們廣泛接受,與其高頻復現有直接關系??陀^地講,“可可愛愛”與網絡新詞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因具有新異性而被人們所青睞;與網絡新詞不同的是,它屬于常用詞的重疊形式,具有創新使用的語義基礎和表達的合理性。認知語言學認為,用法決定語法,語言單位出現得越頻繁,在語言使用者的語言系統中的固化程度越高[11]?!翱煽蓯蹛邸辈⑽淳窒拊诹餍形幕蚓W絡空間的一隅,而是越走越寬,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得到官方主流媒體的認可?!翱煽蓯蹛邸钡氖褂妙l率越高,使用范圍越廣,說明其重疊式的實現程度越高,其重疊式身份的“合法性”也越來越高。
(二)新形式產生的外部條件
從外在條件來看,“可可愛愛”的產生是追求新異的社會大環境的產物。語言是社會發展的鏡子。社會語言學認為,語言與社會是共變的,它首先體現在詞匯方面。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創新、多元的社會,時代生活鼓勵創新、呼喚創新,語言自然會做出回應,時常出現一些新穎奇異的表達形式。從“奇奇怪怪”到“可可愛愛”,重疊式通過類推手段而不斷催生新詞。近些年來,“可愛”不僅產生了重疊形式,還產生了名詞性用法,甚至產生了“小可愛”“大可愛”這樣的名詞性指稱用法,專指可愛的人、事、物。例如:
(18)“小可愛”致敬“大可愛”!被這聲“叔叔,辛苦了”萌化了(《貴州日報》,2021-10-27)
(19)北京動物園今年添丁進口142只小可愛,誰給兩只“青藏神鹿”寶寶起個名?(《北京晚報》,2021-08-26)
“可可愛愛”和“小可愛”“大可愛”,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創新表達的多面訴求。它們多與清新、軟萌、奇特、有趣、溫暖的人和事物相搭配,既反映出打破常規表達的創新性,又使得行文風格親切活潑。就此而言,追求新異表達的社會大環境,是促成“可可愛愛”“小可愛”“大可愛”突破常規使用的重要原因。
四、余論
綜上所述,“可可愛愛”是“可愛”的重疊式,也是正在進行中的重疊現象。它獲得了形容詞重疊式表示程度高的語法意義;具備了重疊式可以充當句子謂語、定語、狀語和補語的句法功能,甚至還擁有了獨立成句的功能;還因其突破常規的使用,在語用方面實現了陌生化的表達效果和輕松活潑的表達風格?!翱煽蓯蹛邸钡陌l生看似偶然,實則帶有必然性。從語言內部因素來看,“可愛”可以同時受表示客觀不同量級和主觀不同量級的程度副詞的修飾,但唯獨缺失表達主觀中量的重疊手段,彌補其主觀中量表達功能的缺失是“可愛”重疊的內在驅動力;“可愛”是動賓式形容詞,屬于不易重疊的類型,正是有了“奇奇怪怪”的參照,類推機制才得以發揮作用;“可可愛愛”被人們廣泛接受,則是憑借自身優勢高頻使用、不斷復現的結果。從語言外部因素來看,“可可愛愛”的產生受到了追求新異表達的社會環境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形容詞的重疊范圍在不斷擴大。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都是形容詞,但由于內部結構的不同,其重疊式產生的難易程度有很大差別。就并列式形容詞來說,其重疊形式的發生基本上是自然而然、悄無聲息的,人們并沒有感到太大的異樣。正如崔建新所指出的,一般的并列式形容詞的重疊式,只要遇到合適的語境就會成為現實[4]。而非并列式形容詞產生重疊式,在很多情況下都需要外部條件的助推。經由上一世紀90年代香港流行歌曲“熙熙攘攘為名利,何不開開心心交朋友”的反復傳唱,動賓式形容詞“開心”的重疊式才逐步走進人們的語言生活。當下的“可可愛愛”同樣借助了流行歌曲的力量,再加上“奇奇怪怪”的多次“陪伴”,該重疊式才得以類推成功。同時,和并列式形容詞相比,非并列式重疊式的認可度相對較低,人們傾向于把這種重疊式看作是修辭行為,而不是正常的重疊手段,這也正是“可可愛愛”在使用初期具有獨特語用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可可愛愛”仍帶有新重疊詞的色彩,主要是出現在書面語中,而較少出現在口語表達中。和“可愛”關系密切的還有一個詞“可憐”。二者結構相同,都屬于動賓式,但是“可憐”重疊式的使用要早于“可可愛愛”。李大忠文中的可重疊詞表就收錄了該詞,我們在BBC語料庫中也檢索到5條用例,使用時段為民國時期到當下?!翱蓱z”雖然同樣不易重疊,但“可可憐憐”產生時間較長,人們使用起來并不覺得奇怪,因此,“可可愛愛”要想成為一個地道的重疊形式,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淀。根據筆者的語感,“可可憐憐”既可以用于書面語,也可以用于口語,用于口語時一般讀作“kě ke liān liān”,第四個音節“liān”可以不兒化?,F在“可可愛愛”主要是在書面中使用,口語化表達很少,音節形式沒有任何改變。接下來,“可可愛愛”會不會繼續向口語表達發展,其語音形式會不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還需要進一步的追蹤觀察。
參考文獻:
[1]李大忠.不能重疊的雙音節形容詞[A].中國語文雜志社編.語法研究與探索(二)[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4.
[2]劉增壽.不能重疊的雙音節形容詞芻議[J].雁北師院學報,1995,(5).
[3]鄭懷德,孟慶海.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4]崔建新.可重疊為AABB式的形容詞的范圍[J].世界漢語教學,1995,(4).
[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6]邵敬敏.現代漢語通論(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7]葛本儀.現代漢語詞匯學(修訂本)[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8]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9]張國憲.現代漢語形容詞功能與認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10]任海波.現代漢語AABB重疊式詞構成基礎的統計分析[J].中國語文,2001,(4).
[11]尚國文.用法決定語法——認知語言學的用法基礎論[J].當代外語研究,2014,(7).
Researching about the Reduplication of Adjective “Ke ke ai ai(可可愛愛)”
Cui Xinying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non-co-ordinate-disyllable-adjectives are not easy to reduplicate. “ke ai(可愛)” is a non-co-ordinate-disyllable-adjective, and “ke ke aiai(可可愛愛)” is an ongoing reduplicate phenomenon with prominent features in semantics, grammar and pragmatics. The semantic aspect is reflected in the deepening of the degree and the meaning of approval; Grammatically, it embodies all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the general adjective reduplication, and can form sentences independently; Pragmatic aspects are characterized by defamiliarization expression, relaxed and cute, lively and interesting expression.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reduplication “ke ke ai ai(可可愛愛)”: one is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language,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expression of subjective medium demand, the exertion of analogy mechanism and high frequency use; the other is the social factors,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impac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pursuit of novelty.
Key words:“ke ke ai ai(可可愛愛)”;“ke ai(可愛)”;adjective;reduplication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從七版《現代漢語詞典》看現代漢語詞匯近六十年之發展演變”(17YJA740054)
作者簡介:崔新穎,女,河北經貿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講師,文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