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劉慈欣的科幻小數《三體》榮獲雨果獎,在世界文壇引起了強烈反響,在西班牙同樣拿下了兩項科幻文學大獎,然而關于《三體》在西班牙的譯介研究卻很少見。本文通過梳理《三體》在西班牙的翻譯、出版與傳播,并從獲獎情況、主流媒體報道、圖書館館藏量、讀者在線評論等方面分析譯介效果,總結其中的經驗和啟示,以期為今后中國文學的海外譯介與傳播模式構建提供經驗與啟示。
【關鍵詞】《三體》;譯介;西班牙
【中圖分類號】H159?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標號】2096-8264(2023)21-010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1.03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大連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劉慈欣《三體》在西班牙的譯介與傳播”的項目成果(項目編號:YJSCX 2022-127)。
一、《三體》系列在西班牙的翻譯、出版與傳播
《三體》系列的西班牙語譯本由年輕譯者哈維爾·阿泰約(Javier Altayó Finestres)完成。他畢業于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獲翻譯碩士學位,主要從事漢語母語者的西班牙語教學以及中西、英西翻譯。他曾在臺北生活很多年,從小就被東亞的文化深深吸引,曾在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在翻譯《三體》時,他沒有從英法語種轉譯,而選擇從中文直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的異域特色,讓西班牙讀者能夠更充分、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此外,《三體》并非他第一次翻譯中文的文學作品,在此之前,他還譯有知名華裔女作家張翎的《金山》(El sue?o de la Monta?a del Oro),該譯作雖沒有引起強烈反響,但他的翻譯技巧如采用注釋、家譜樹、時間線等方式,得到了讀者的高度認可。
西班牙諾瓦(Nova)出版社于2015年在法蘭克福書展上購下《三體》的西班牙語版權,隨即將其翻譯、出版。科幻文學是這家出版社的主要出版類型之一,該社更是在2016年被歐洲科幻學會評為年度最佳歐洲科幻小說出版商。在翻譯上,諾瓦出版社堅持選擇直譯,而非更快捷、成本更低的轉譯,以求中國文化的保真,可看出該社對《三體》出版的重視[1]。在出版時,諾瓦順應了出版業數字化的大趨勢,同時發行了紙質書、電子書及有聲書,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
對于《三體》在西班牙的宣傳和傳播,西班牙相關人士表現出了非常積極的態度。2016年10月16日,劉慈欣接受了巴塞羅那著名出版傳媒集團El Periódico的采訪,采訪歷時一個多小時,隨后他又趕往圣慈大酒店(Hotel BarceloSants)接受西班牙Página 2臺的采訪,這是西班牙唯一一家專門制作、播放文學類節目的電視臺,在西班牙知識分子中影響力極大。而且采訪時酒店是按照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里的場景設計的,可以看出Página 2臺對這一采訪的重視程度[2]。當晚,新書簽售會在西班牙著名的科幻文學書店吉甘什(Gigamesh)舉行,活動進行得非常火熱,計劃進行一小時,而實際持續了近兩個小時。簽售活動結束后,深受西班牙青年讀者喜愛的西班牙潮流文化雜志《游樂場》(PlayGround)也派記者趕來書店采訪劉慈欣[3],足以見得西班牙文化界對《三體》的期待。此外,西班牙各大媒體報紙也紛紛發表報道向讀者介紹劉慈欣和《三體》,出版商、媒體和文化界等多元渠道的宣傳造勢,為《三體》走近西班牙讀者打開了良好局面。
二、《三體》系列在西班牙的譯介效果
(一)獲獎情況
在海外獲獎情況是譯介效果最直觀的表現之一。《三體》系列已出版十多種語言的版本,斬獲多項國際科幻文學類獎項,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2015年8月,《三體》獲得雨果獎第62屆最佳長篇小說獎。而《三體》的西班牙語版本在西班牙同樣引起了強烈反響,上市僅3天,便迅速登上西班牙科幻奇幻文學9月暢銷書排行榜第二名,僅次于《哈利·波特》,更是在短短兩周內就售罄,并且還榮獲2016年度凱文獎(Premio Kelvin)最佳國際科幻小說獎,緊接著又獲得了西班牙伊格諾特斯獎(Premio Ignotus)最佳國外長篇小說獎。伊格諾特斯獎被稱為西班牙科幻文學的雨果獎,證明了西班牙語譯本在西班牙科幻文學愛好者心中的地位。
(二)主流媒體報道
西班牙主流媒體的報道對這一作品的評價也是衡量譯介效果的重要參考。2016年,《世界報》(El Mundo)發表題為“劉慈欣:中國問候火星”的報道,該報道對《三體》給予高度肯定的評價,稱《三體》是中國科幻文學的偉大里程碑,列舉了《三體》在世界文壇引起的強烈反響,并預測在《三體》系列第二、三部出版發行后,也許劉慈欣會成為世界科幻小說的新巨星。此外,該文稱贊了《三體》具有獨特魅力,比如它是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上寫成,而且加入了對道德的深刻思考[4]。
2019年10月,《時代》(El Tiempo)發表報道“中國科幻文學征服全世界”,稱“劉慈欣憑借他的《三體》三部曲將科幻小說的中心從西方轉移到了東方,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壇始終處于邊緣地位,因此這一觀點無疑是對《三體》的高度認可”,還表示《三體》從寫作視角上可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邊緣》和奧拉夫·斯塔普雷頓的《最后和最先的人》相媲美[5],這兩位都是知名科幻文學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是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奧拉夫·斯塔普雷頓于2014年入選“科幻奇幻名人堂”,由此可見《三體》在西班牙媒體心中的地位之高。
西班牙《先鋒報》2020年發表《科幻文學“中國制造”》,介紹了中國科幻文學的崛起,提到劉慈欣、郝景芳等作家引領的亞洲科幻文學潮流正打破以西方為主導的世界科幻文學格局,使西方讀者對亞洲文學有了更多的期待[6]。
(三)圖書館館藏量
圖書館的館藏對于圖書的文化影響、思想價值的衡量是嚴格的[7],因此采用《三體》系列西班牙語版本在當地圖書館的館藏量數據,可以較為客觀地衡量《三體》系列西譯本在西班牙的文化影響力、傳播范圍等譯介效果。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即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其旗下的Worldcat聯機聯合目錄數據庫是世界上最大的書目記錄數據庫,可提供全球幾萬家圖書館館藏量數據。根據 OCLC 提供的書目數據檢索(截至2022年9月),《三體》三部曲在西班牙圖書館館藏量如下:
由表可知,西班牙收藏《三體》第一部的圖書館有9家,總館藏量16本。莫言是在西班牙知名度最大的中國當代作家之一,截至2021年在西班牙翻譯出版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中,莫言的作品最多[8],可謂中國當代作家在西班牙的代表。為了進一步說明《三體》在西班牙館藏量的水平,本文同時檢索了莫言幾部代表作的館藏量:《紅高粱家族》有11家圖書館收藏,總館藏量23本;《豐乳肥臀》有11家圖書館收藏,共19本;《檀香刑》有8家圖書館收藏,共10本。對比可知,雖然《三體》第一部的西譯本傳播范圍遠不如《紅高粱家族》,但與《豐乳肥臀》不相上下,且好過《檀香刑》。可見,《三體》第一部在西班牙的文化影響力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接近莫言作品的影響力,引起了廣泛關注,譯介效果得到了證明。
然而,收藏《黑暗森林》的有5家圖書館,共7本,收藏《死神永生》的有3家圖書館,共4本。可見,后兩部的影響力明顯不如第一部,《三體I》的2017版和2018版的館藏量也不如2016年版本。基本可以說明《三體》在西班牙的影響力起初勢頭強勁,但后勁不足,這或許是因為2016年時逢《三體》剛剛榮獲雨果獎,以及各界名人推薦、媒體報道等多渠道的宣傳造勢,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而部分讀者在讀完第一本后放棄繼續閱讀,加上此時的宣傳力度也不如2016年,導致讀者需求下降,館藏量也隨之減少。同時,這一現象也側面反映出獲獎情況、專業人士推薦仍是西班牙讀者選擇中國文學作品的重要依據,中國文學在西班牙的整體認可度還亟待提高。
(四)讀者評價
本文對西班牙兩大網絡圖書銷售平臺Amazon(亞馬遜)和La casa del libro上的在線評論信息進行分析,可大致得知《三體》西譯本的讀者反應。截至2022年9月9日,《三體》系列三部曲的西班牙語譯本分別獲得了212條、73條、67條讀者評論(已剔除無效評論),各個譯本得到的評分如下表:
整體上看,《三體》系列三部曲的評分中四星、五星居多,總占比分別達到70.28%、90.41%、67.17%,讀者的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其中第二部《黑暗森林》的讀者滿意度最高,評分四星以上超過90%,平均得分4.53;而第三部《死神永生》表現最為遜色。此外,我們整理評論的關鍵詞以及出現的次數,按照正面評價、負面評價分類,《三體I》正負面評價關鍵詞如下表。通過考察這些評論,我們發現以下特點:
第一,讀者較多關注作品的主題、創作手法、情節。讀者普遍稱贊《三體》視角或情節新穎有趣,有39條相關評論,多名讀者表示情節很多轉折都出乎意料,將真實的科學知識和中國歷史融入科幻的寫作思路很有創新性。
第二,很大一部分讀者希望通過文學作品了解中國文化,也是《三體》吸引他們的原因之一。例如,2018年一位讀者寫道“人類與外星文明相遇,很新穎,將小說的部分情節置于中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設計得很好”。
第三,綜合讀者的正面評價和負面評價來看,對西班牙讀者整體而言,《三體》更適合科幻愛好者。我們可觀察到有一些相互對立的評價,例如有人贊揚《三體》因為它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上,而同時也有人因為科學理論知識深奧難懂而覺得它沉悶乏味,3名讀者也明確提到了這一推薦意見。
第四,對作品的評價褒貶不一,正面評價居多。有7名讀者表示《三體》是讀過的最好的科幻小說,5位讀者認為它可比得上阿西莫夫的作品,這可謂極高的評價。也有一些批判意見,主要集中在中國人名字眾多混淆、敘事節奏慢、科學理論知識深奧難懂、書中多余內容較多等,也有讀者給出了“配不上雨果獎”的評論。對翻譯的評價較少,且沒有具體說明,總體上給予肯定的,尤其是對由中文直譯感到很滿意。另外,是否有電子版、書的封面、裝訂、字體等設計也是影響作者喜好的因素。關于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正面、負面評價內容與第一部大致相同,從整體上看,大部分讀者認為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甚至是三部中最好的,而第三部被認為是最差的。
三、經驗與啟示
從整體上看,《三體》系列在西班牙的譯介還是較為成功的,本文總結了幾點原因:—、選擇有中文基礎的譯者,從中文直譯,更好地保留了異質文化特色,這點構成了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利用多元化的譯介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比如多家主流媒體報道、線下簽售會、改編的影片上映、文學論壇及社交平臺上的推介等;三、與以往很多作品不同,《三體》在譯介時同時推出了電子版,滿足了更多讀者需求。以上做法都可以為今后的中國文學海外譯介提供重要參考,為我國優秀作品在海外的成功傳播打開道路。
然而,在《三體》的譯介過程中仍有一些待以改善的問題,比如對受眾的需求考慮不周到,《三體》包含很多科學知識,對于專業人士或愛好者是魅力所在,對大眾讀者卻是難題。中國文學向海外譯介時應深入了解受眾群的不同需求制定相應的譯介策略,以提高大眾讀者的數量。此外,有讀者在評論區反映價格太貴、有缺頁、快遞時包裝不好導致折損等問題,所以除了關注作品本身,也要改善出版質量和網購服務質量,保障讀者的網購體驗,對于提高銷量乃至譯介效果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彭璐嬌.中國科幻文學在西班牙出版與傳播的路徑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10):233-235.
[2][3]劉慈欣歐洲文學之旅紀實:《三體》受國際讀者追捧[EB/OL].新浪讀書,2016-12-26.http://book.sina.com.cn/news/whxw/2016-12-26/doc-ifxyxury8726891.shtml.
[4]哈維爾·布蘭克斯.劉慈欣:中國問候火星[EB/OL].世界報,2016-10-21.
[5]弗雷德里克·庫斯科.中國科幻文學征服全世界[EB/OL].時代,2019-10-6.
[6]哈維·艾恩.科幻文學“中國制造”[EB/OL].先鋒報,2020-09-30.
[7]何明星.莫言作品的世界影響地圖——基于全球圖書館收藏數據的視角[J].中國出版,2012,(6):11-16.
[8]彭璐嬌.中國當代文學在西班牙的傳播與接受淺析——以“莫言現象”為例[J].語言與文化論壇,2021,(6): 189-197.
作者簡介:
楊瑩,女,滿族,遼寧鐵嶺人,大連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