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雯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化學教育已經實現了創新,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課程改革時代。當前,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期間,需要注重從新的教育理念出發,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目標。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單純地拘泥于教材,而要從實驗教學角度出發深入分析實驗教學對教育發展和學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在實踐中總結高效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以便實現化學教育改革目標。
關鍵詞:新課標;化學;實驗教學;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9-006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9.022
一直以來,化學都是較為重要的一門課程,由于其涉及的內容大多與實驗有關,因此實驗探究性教學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為此,教師需要從新課標角度出發,對化學實驗教學進行創新、改革,尋找更為合適的方法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實踐中有所收獲。具體來說,初中化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利用實驗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自主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各種設計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傳統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重知識,輕實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學校的重視。即便如此,教師也只是從新的教育理念出發對教學方法進行了創新,雖然一定程度上優化了課堂氛圍,但是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部分教師往往格外注重講授與實驗相關的知識,輕視具體的實驗操作以及實驗技能的培養,這導致學生對化學實驗的了解不夠全面,即便掌握了其涉及的理論知識,也無法養成相應的科學精神。
(二)重操作,輕過程
為了改變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教育部門會專門針對化學實驗教學提出相應的標準,教師也需要在教學時完成相應的指標[1]。然而部分教師過分注重化學實驗教學開展的次數、重視學生完成實驗的數量以及他們是否掌握了實驗操作方法,并得到了相應的結論,卻會忽視學生的操作過程,不重視他們在操作期間的收獲或者遇到的問題。在此教育背景下,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不重視實驗內容,學習停留在表面化、形式化的層面,嚴重影響了化學實驗教學質量。
(三)重結果,輕思維
還有部分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只重視驗證性實驗而忽視了探索性實驗,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還會影響化學教學的正常開展,無法有效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在此教育背景下,學生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后續學習能力的發展。
二、新課標背景下開展化學實驗教學與實踐的意義
(一)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內容大多以教材為主,教師長期從理論知識角度出發組織教學活動,導致整個課堂氛圍較為枯燥、乏味,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為了改變此種情況,教師需要從不同角度出發豐富課堂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而利用化學實驗開展實踐教學便可以充分改變此種情況。教師在借助實驗組織教學活動時,能夠優化課堂教學格局,讓學生有機會了解更多化學知識以及部分化學現象的原理。學生在此期間能夠發現化學學科的魅力,改變對于化學課堂的態度,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二)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個人能力
1. 操作能力。化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其涉及的很多知識需要借助實驗才能真正了解。為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動手實驗的機會,在此期間他們的操作能力會得到充分鍛煉[2]。同時,教師還能在學生操作期間挖掘他們的潛能,發現在化學實驗操作中有天賦的學生并予以重視,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無限可能。
2. 思維能力。教師在利用實驗開展化學教學時,會調整教學過程。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演示化學實驗操作步驟,并讓學生觀看實驗期間出現的化學現象,從中總結化學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根據教師的演示整理實驗步驟,結合實驗現象以及實驗材料總結化學知識,并了解出現不同化學現象的原理。這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鍛煉,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3. 創新能力。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學會利用知識,并對其進行創新。化學實驗課堂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操作、自主實驗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原來的實驗步驟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收獲不一樣的實驗結果。這可以讓學生看到創新的價值,逐步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三)有利于實現化學教學改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便實現教學改革目標,但是僅僅調整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很難達到這一目標。利用實驗開展教學可以滿足這一情況,推動教學改革不斷前進。在利用實驗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態度會發生變化,他們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自主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此種氛圍下,學生可以輕松發表自己的想法,還可以通過實踐操作鍛煉自身能力,符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三、新課標背景下化學實驗教學與實踐
(一)轉變教育思想,發揮實驗教學的教育功能
當前很多化學教師無法在課堂中發揮實驗教學的價值,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還未認識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針對此,學校可以組織化學教師開展研討會議,專門對最新出現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政策進行探究,合理分析當前化學教學存在的弊端,共同討論新型教學方法的應用方式以及應用效果。新課標背景下開展化學實驗教學與實踐期間,教師就需要從此角度出發,深入研究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
首先,學校要了解當前化學教師對實驗教學的認識以及他們利用實驗教學法開展教學的實踐情況,保證所有教師都具備一定的實驗教學經驗。這樣在開展研討會期間,化學教師才會互相借鑒教學經驗,從真實的化學實驗教學案例中發現問題,并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其次,學校要組織化學教師參加專家講座,更為系統地了解實驗教學對化學教學的影響,認識到實驗教學的教育功能,從而改變自身教育思想,開始重視實驗教學在課堂中的實際應用[3]。最后,學校還要組織化學教師開展聽課活動。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在實際課堂中發揮實驗教學的教育功能,同時也可以互相吸取經驗,提出意見等,促使廣大教師加強對實驗教學的了解,提高實驗教學能力。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標明確指出“自學是推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發展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他們的思維得到鍛煉、潛能得到激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他們自學能力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此期間,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有機會獨立思考,解決化學實驗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獲得成就感,提高自身能力。此種教學方式還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使他們熟悉并掌握化學實驗步驟,提高自身化學水平。
教師在利用實驗組織教學活動時,可以先結合教材為學生講解實驗步驟,告訴他們最終會出現怎樣的實驗現象,保證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之后,教師再為學生布置自主學習的任務,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實驗器材和實驗材料,讓他們根據教師所講解的步驟摸索探究,自主完成實驗。在此期間,學生需要獨立做好實驗準備,并根據實驗步驟獨立完成所有操作,獲得相應的實驗數據,分析最終出現的實驗現象是否與教師描述的一致。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學能力都會得到有效鍛煉。此種教學模式下,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會得到提高,實驗教學的作用會充分發揮出來,有利于推動化學教學改革,充分落實新課程標準相關內容。
(三)設計實驗競賽活動,增加教學趣味性
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開始重視新型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并且也意識到單純依靠課內教學很難推動學生發展,發揮實驗教學的價值。為此,教師通過探究發現,競賽類活動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改變化學教學氛圍,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實驗教學中。在實踐教學期間,教師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了解他們的實驗操作水平,有針對性地設計競賽內容,保證學生在比賽期間可以展現自己的能力,并有所收獲。
在總結化學實驗結論時,我們發現大部分化學實驗都與化學反應有關,比如制取氧氣、二水合草酸亞鐵制備等。很多實驗會涉及制備、沉淀、分離、洗滌以及干燥等環節,導致學生理不清操作的思路。教師可以通過實驗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們積極地對不同的實驗進行深入分析,充分了解實驗所需要的材料、設備以及實驗開展步驟。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參與比賽,共同努力、互相幫助,保證發揮實驗競賽活動的價值。以競賽的方式開展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認識化學實驗,并感受到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四)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不同的實驗教學方法,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也存在一定差異。為了高效地實現實驗教學目標,推動學生能力發展,教師需要對實驗形式進行創新,以此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1. 組織學生協同實驗,實踐中培養合作能力。教師利用實驗教學法開展教育工作時,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但是,單獨地讓學生操作實驗會導致他們在遇到困難時產生畏難情緒,影響其自信心,無法保證教學高效開展[4]。為此,教師可以將以往的演示實驗教學改為協同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合作完成實驗。這樣在進行實驗操作時,學生之間可以互相鼓勵,始終保持積極參與實驗操作的熱情,在提高學生實驗能力的同時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
2. 設計化學探索實驗,鍛煉學生探究能力。一般情況下,教師在化學課堂中開展實驗教學是為了組織學生通過實驗驗證所講的化學知識,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了解和認識。但是,此種實驗大多以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為主,學生很難真正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為此,教師需要對實驗教學的開展形式進行創新。探索實驗剛好可以滿足這一需要,教師可以將實驗操作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結合理論知識進行探索實驗,以此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師要及時地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對化學實驗的看法。大部分學生都對實驗抱有較強的好奇心并渴望參與其中,也想通過動手操作得到相應的實驗結果。在此期間,學生會加強對化學這門學科的了解,并逐漸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在充分鍛煉自身能力的同時提高在實驗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3. 結合生活設計實驗,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教學期間可以從此角度出發組織教學活動,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讓學生將生活與化學聯系起來,方便他們在學習期間對化學實驗進行創新。但是,如何高效實現生活與化學實驗的融合還需要教師對此進行深入探究。
具體來說,教師要設計互動環節,和學生一起討論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然后從中篩選與化學實驗有關的內容,并以此為基礎設計教學活動。比如,父母用醋洗水壺中的水垢、用醋浸泡過的雞蛋殼會變軟等知識都是與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化學知識。教師在對此類內容進行教學時,可以設計生活化實驗,并讓學生自己探究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最終他們會發現,醋能除水垢且能泡軟雞蛋殼,都是因為醋中含有大量醋酸,而蛋殼和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醋酸和碳酸鈣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學生在實驗期間會嘗試進行創新,并且還會發現許多與化學相關的知識,如清潔劑除垢的原理、小蘇打可以去除油漬等,這些都與化學有著密切聯系。通過此種實驗教學,學生會形成觀察意識,并且也會在遇到化學實驗問題時變得敢于探究和創新。
4. 合理分析典型實驗,提高學生實操能力。教師在利用實驗進行教學時,不能單純地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這樣會讓學生對化學實驗產生抵觸情緒。為了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典型實驗進行分析。在分析期間,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分析實驗步驟,了解實驗中出現的實驗現象等,從而提高實操能力,提升化學水平。在選擇典型實驗期間,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當前的實際能力,有針對性地選擇實驗案例,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并有所收獲。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在新課標背景下開展實驗教學,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加強對傳統化學教學情況的了解,并從中總結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索,保證發揮實驗教學的價值。另外,教師還要充分了解在化學課堂中開展實驗教學的意義,重視教學開展情況,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在提高其化學水平的同時推動化學實驗教學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洪慧琴.基于新課標理念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學苑教育,2021(23):53.
[2]張麗云.新課標中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創新探究[J].高考,2021(20):30.
[3]陳歷丹,何海權,郭小琪,等.新課標背景下加強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究[J].廣東化工,2021(6):188.
[4]蔣詩春.論新課標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4):61.
[責任編輯 萬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