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世界》雜志創刊于1993年5月。回首三十年歷程,的確《公關世界》與我國公關事業同進步、共成長,在最蟄伏的日子耕耘,在最繁盛的日子收獲,經歷與見證了公共關系領域每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和發展。我就是身臨其境的感受者。時光荏苒,懷念那個再也回不去的1993年。現在,大家回憶起《公關世界》對自己的影響,很多細節可能都淡忘了,但在我這里,難以磨滅。所以,我想說,《公關世界》謝謝你,在我數年的公共關系學專業的教學科研里,你給我帶來了多少美好、難忘的回憶。

我在廣州中山大學從事公共關系學專業教育與管理已經近30周年。1994年,在廖為建老師與王樂夫老師的共同努力與推動下,中山大學設置公關本科專業,2004年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建立公共關系學碩士點,標志著中國大陸高層次的公關教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本人就是廖為建教授團隊的中山大學公共關系學專業的見證者與建設者。當時國內公共關系學教材十分缺乏,公共關系學專業教學都是在前進中摸索,而《公關世界》雜志就直接成為了我在教學與科研中最重要的參考資料與良師益友。
《公關世界》創辦時,正值中國改革開放掀起熱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醞釀成熟,借此東風,中國的公共關系事業也獲得新的推動力并呈現新的發展態勢。《公關世界》為我在教學上提供一個便利的途徑,能夠更系統、更有效地了解并掌握國內公關界的理論研究新成果,各種類型的公關策劃及一般公關實務操作的新知識新經驗 。
《公關世界》作為國內公關界的一本綜合性刊物,國內外一批著名的公關專家、學者以及在實踐中卓有建樹的公關從業人員,他們在《公關世界》發表的各類文章,代表了公關界一流水平的佳作。突出了“新成果、新經驗、新知識”,這個“新”字含義:公關理論研究、公關實務操作(立足于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與時代特色。并將外國先進的文明成果中國化)同時,《公關世界》撰稿者能配合編輯部貫徹求真務實的辦刊方針,秉持開拓、創新和嚴謹、求實的精神,力求寫出新意,寫出水平。仔細閱讀《公關世界》,讓我從中可以概覽數年來中國公關事業各領域的重要成果、成就,看出中國公關事業前進歷程中的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90年代,我數次參加中國公共關系協會的活動,都見到《公關世界》首任總編汪欽老師,特別是在北京與石家莊開會時,汪欽老師還與我近距離交談,現在回憶起來還歷歷在目。
《公關世界》雜志對我們一線公共關系學專業教師,在教學上最有幫助與指導的欄目有:“探索與爭鳴” “企業家與公關” “策劃與案例 ” “營銷?商戰?廣告 ”與“人生與社會解讀”。現在的欄目有:“專題報道”“公關動態”“公關論壇”“案例分析”“品牌故事”“學界聚焦”與“公關藝苑”等。
(一)專題報道
專題報道是對現實生活中公共關系行業中具有典型意義和較高新聞價值的新聞人物、事件、問題、社會現象等,進行記錄、調查、分析、解釋、評述等,深入系統而又生動反映其發生發展和結果及影響的全過程,揭示主題的深刻意義。
(二)公關動態
公關動態可以稱為“積極性公共關系”,是通過組織內部各機構和全體成員的努力,特別是通過公共關系機構有目的、有計劃的各種工作、活動之后所形成的公共關系狀態。公關動態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地讓公眾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活動過程。其宗旨是要將組織的工作、成就以及組織存在的價值等公眾關心的情況提供出來,以使公眾得到關于組織的整體印象。
(三)公關論壇
公關論壇根生中國、立足亞洲、輻射世界,是以意見領袖、專家學者、社會名流等為主體的高端論壇平臺。公關論壇是公共關系學術欄目,開展理論探索,鼓勵學術爭鳴,刊登了不少有較高學術造詣的公共關系理論文章,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公關論壇”是針對我國公共理論和公關實踐中的重大問題發表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全方位的總體策劃,是作者通過一段背景資料,然后提出問題,依據一定的公共關系學理論知識和實際情況,或做出決策、評價與提出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意見。案例分析屬于公共關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類型,考察的是高層次的認知目標。它不僅能檢驗我們了解知識的程度,而且能檢驗我們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我們綜合、分析、評價方面的能力。
(五)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是創業者的奮斗史與成長史、是人文精神的載體、是品牌的中國夢,它所表現的是國家實力與魅力。品牌故事主要向我們講述民族優秀品牌、行業領先品牌的成功故事,展現品牌的價值內涵、人文歷史,著力打造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助推品牌快速成長,讓品牌從無形變有形,相信品牌的力量。品牌故事是以公共關系理論作為文字紀錄,全面展示品牌的成長歷程,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可以說“品牌故事”介紹成功的創業者,從公關實務角度講組織的公關運作。
(六)學界聚焦
在學界已有的公共關系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學者以公共關系學和傳播學交叉的視角和方法,深入挖掘和細致的現場調研,對特殊個案做了深度研究,并且形成了專題研究系列,為公共關系學現在與未來的銜接作出積極的貢獻,也將為公共關系學的文脈延續與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的有益參考。學界聚焦揭示了探討的專題與個案的社會價值和作為公共關系發展底蘊的資源價值,為其今后的學術研究做出理論的鋪墊。
另一方面這些有特色的專題與個案也將鼓勵年輕學者立足學科理論的前沿,以創造性思維研究中國公共關系學的實際問題。“學界聚焦”取的是理論與闡釋道理為主體的文章,帶有探討性與見解上互有碰撞。
(七)公關藝苑
公關藝苑以發展與繁榮公共關系事業為己任,以審美、自由、平等和寬容為價值選擇,傳達藝術經驗,體驗藝術審美,關注藝術流變,展示公共關系藝苑成果,為公共關系學工作者、研究者和愛好者構建良好的公共關系藝術交流平臺。

任何事物的發展、壯大,如果有了媒體的介入與幫助,將廣為人知并形成良好的傳播與聯動效應 。在中國公共關系的發展歷程中,媒介的支持至關重要,《公關世界》雜志就發揮著這樣的功效。《公關世界》為公關做嫁衣,始終站在公關知識的高地、公關領域的前沿,秉承著“傳播公關真諦,鑄造智慧人生”的理念,推動著中國公關的不斷發展,見證著中國公關的歲月歷程。正是《公關世界》伴隨著時代的音符,詮釋與發展公關理論與社會的多維度對接。
回首三十年歷程,《公關世界》與我國公關事業同進步、共成長。在最繁盛的日子收獲,經歷與見證了公共關系領域每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和發展。
三十年來,在我收藏的學習參考資料中,大部分是《公關世界》雜志,它一直在伴隨我成長。讓我在最蟄伏耕耘的日子中找到曙光,在《公關世界》的精神糧食里找到學術營養,在公共關系學理論與公共關系學實務中不斷融會貫通,學術水平也不斷提升。《公關世界》對我的公共關系學專業教學起到了引領與開竅作用。在教學與學術研究中,我領悟到:當前對公共關系的理論分析。
熱點一:現代科技與國際公關:(1)實現公關網絡化,促進全球高層文化交流;(2)實現公關信息化,通過資源數字化,達到全球公關資源的重組和共享;(3)實現公關產業化,以自身力量促進公關事業的發展。產業化是公關業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公關養公關,才是公關業真正的出路;公關產業化有著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基礎;市場產業化要靠自己去開拓。
熱點二:公共關系的四大轉型:(1)從協調發展轉為合作;(2)從咨詢服務轉為戰略管理;(3)從宣傳組織發展轉為塑造組織形象;(4)從組織行為發展轉為社會組織的共同行為。
時光變遷,歲月磨平年少的棱角,以前讀起來的“旋律”,現在成為你我的故事;三十年來,我從一個忠實的《公關世界》讀者變成一個積極的撰稿者。努力讓自己撰寫的論文向“小問題作大文章”與“人人心中有,個個口中無”靠攏,真是“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我在“中國知網”搜索了一下,從2004年7月1日到2022年10月25日的18年間,我在《公關世界》公開發表了44篇論文(這在我公開發表的刊物論文數量中占了大頭)。
《公關世界》三十年堅守,500多期耕耘,守望初心,砥礪奮進,勇于開拓,傳播著、探索著、踐行著……中國公共關系事業的宏觀環境也在不斷優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我們不能超越這個社會,但是我們不能落后于這個社會,我們要跟上這個社會。公關新時代,創贏大未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公共關系學必須重新發出“我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的靈魂拷問。

(一)《公關世界》應研究的課題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發揮公共關系事業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聚焦“新時代新征程中的中國公共關系”主題,深入探討新時代中國公共關系發展之道。我覺得《公關世界》研究課題應該有:
1. 中國公關行業要創新發揮特殊作用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二十大以來,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在促進溝通、傳播理念、服務公眾方面發揮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公共關系理念與實踐更加深入人心。2023年兩會以來,開啟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國公共關系行業要心懷“國之大者”,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把握目標定位、明確使命任務、全力履職盡責,努力做好對外傳播事業的引領者、國家治理創新的推動者、數字經濟發展的促進者,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行業智慧與力量。
2. 中國公關教育要伴隨著互聯網深化與發展
提升全社會網絡法治意識和素養 。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的公關教育要伴隨著互聯網的深化與發展,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基本格局,伴隨著國家層面、政府層面、產業層面還有企業層面的發展設計教育理念。
(1)國家層面的公共關系。我們的公關教育要以把握國家形象,公關外交、文化傳承為基本要點。探討我國公共關系在國家形象對外傳播、“文化走出去”、全媒體傳播格局構建等全球范圍的創新實踐等議題,展現公共關系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建設中的作用和獨特魅力,不斷提升國家公共關系全球實踐能力水平,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共關系建設。
(2)政府層面的公關教育。要考慮政府的大政方針對民眾的影響,政府的工作落實是否受到民眾的歡迎。同時,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已對社會各方面產生了深刻影響。政府公共關系借助新媒體平臺也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新媒體自身的特點及傳播機制的不完善性也給政府傳播管理活動增加了風險。因此,政府應該積極利用新媒體的優勢,變不利為有利,加速推進政府公共關系的發展。
(3)產業層面的公關教育。要以產業發展方向為導向,產業技術應用為核心,對標世界產業的未來與格局。市場經濟的核心特征是資源配置市場化。作為產業部門的教育,面臨如何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的問題,需要學校通過積極的教育公關活動爭取更多的發展資金。吸納更優秀的生源,協調各方面的關系,贏得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公眾的依賴和支持。
(4)企業層面的公關教育。要以新品創造、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為基調,懂得網絡公關、媒體運用、危機處理、品牌維護與推廣的運作程序,明確巡演、路演、新聞發布、各種類活動的基本路徑等。企業公關教育是今后一個時期公共關系教育事業的重要方面,末來中國企業公共關系前途是否能真正發揮企業公關的職能與作用,它取決于企業公關教育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取決于企業公關教育本身的不斷深化與系統完善,怎樣才能使企業公關教育獲得更好的成效,還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
隨著公關學科社會地位和學科體系重要性的確定,公關教育已經走上了規范化的道路,未來之路是要使接受教育者得到更完整的訓練和更專業化的教育,為社會提供更高品質的公關杰作。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基于發展視角的公共關系學下沉到城鄉發展層面,有利于順滑更多、更基層的組織和社會公眾的關系,也有利于公共關系學教育從陽春白雪、半漂浮的狀態降落地面,服務于更為廣袤的城鎮和鄉村。
3.從新聞傳播向公共管理、再向社會治理
公共關系從新聞傳播向公共管理、再向社會治理邁進,主要是循著空間軸和時間軸演化的結果,其最終指向是“全面關系治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公共關系學外延和內涵也在不斷拓展,發展視角的公共關系學融合了現有的新聞傳播、公共管理、社會治理等內涵,再下沉到城鄉發展的空間層面,使得公共關系上升到全面、動態的“治理”功能,內涵和外延都實現了突破和躍升。
建設發展視角的公共關系學專業是順應新時代要求,對我國公共關系學向何處去問題進行深入檢視和思考后 給出的答案。在未來,隨著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共同富裕等戰略的持續推進,發展視角的公共關系學還將融合其它專業和學科,持續拓展新的方向,具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4.提高組織管理水平是形勢發展的客觀需要
組織發展不但要重視公共關系管理在其內外部中的重要性,更應該提高其在組織中的層次和內涵,賦予其符合新時代發展的意義,尤其是隨著現代管理制度的不斷建立和完善,公共關系管理也必將隨組織發展成為最重要的管理戰略,為提高組織社會競爭的軟實力而不斷進化和完善。
在現代管理制度的不斷建立和完善過程中,政府轉變職能、組織轉換機制,組織內外部的關系將發生全面的、嶄新的、根本性的轉變,組織的公共關系也將向多角化、復雜化與不穩定化轉變。原有的關系需要調整,新的關系也會增多,相互關系的經濟性質將更為明顯和突出。組織處于一個龐大的現代經濟網絡之中,因此,加強公共關系管理在組織發展中的應用,提高組織管理水平是形勢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我國組織市場經濟條件下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5.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貢獻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一方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決定了人類前途終歸光明。另一方面,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中國與各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不斷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面對重重挑戰,中國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的發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中國也為全球發展作出了貢獻。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新征程上,新時代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中國,必將為全球發展提供更多機遇,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公關世界》必將有美好的明天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往事依稀若素月流空。憶往昔崢嶸歲月稠,30年了,我一直將《公關世界》大量雜志珍藏在家里的書柜中,《公關世界》總能夠激起我美好的回憶。回憶起跟隨廖為建老師在公關專業學科建設中走過的日子,《公關世界》陪伴著我,給我在教學科研中產生無窮的學術動力,那不平凡的激情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里。春天下著雨,秋天刮著風,春風秋雨多少往事隨風而去,一切宛如昨日。但是,《公關世界》伴隨我走過的日子,至今歷久彌新。尊重歷史,就是尊重現在,也就是尊重自己。作為最早將西方現代公共關系理論引入中國的雜志之一,《公關世界》成功地將公共關系國際化原則應用于中國本土,推動了國內公共關系事業的崛起和發展。

未來,公共關系會隨著科技以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的發展而迅速發展起來,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會越來越大,全球對其重視度會越來越高,并隨著研究與實踐的不斷深入,其蘊含的強大發展潛力不容忽視,與此同時也面臨著 機遇和挑戰。
公關新時代,創贏大未來。為了中國公共關系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們更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相信《公關世界》一定能夠為廣大讀者及公關界同仁提供一本更精更粹的文集。青山在,人未老,公關的明天會更好!
PR
(作者簡介:譚昆智,廣州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教授、廣東社會學學會副會長、廣東社會學學會潛能開發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
(責任編輯:劉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