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桐鄉市星馬針織制衣有限公司扎根屠甸鎮榮星村,充分發揮“本土企業”的資源優勢,與村兩委結成“共富共同體”,在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有效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形成了“村企互動”的長效共富樣板。如今,公司已然成為嘉興乃至浙江高端品牌男裝研發設計加工制造領域的明星企業,年產值達到3億元左右,而榮星村也得以不斷夯實共富工作的經濟基礎與制度優勢,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省級中心村、省民主法治村、省AAA級休閑旅游示范村。2021年,榮星村集體經常性收入達到3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5730元。
一是同享共富資源,推進村企結對共建。深入參與屠甸鎮“1+N村企共建行動”,依托本企兩新黨組織與榮星村開展結對共建,將企業發展有機融入村莊發展,實現村企間的“信息共通、陣地共用、文化共融、服務共享”。充分利用“兩新紅管家”“駐企服務員”“政銀企對接交流會”等助企機制,獲取融資信貸、原料供給、技術革新等方面的精準指導與政策支持,化解企業發展中的瓶頸難題,與鄂爾多斯、比音勒芬、比華利保羅、迪柯尼、雅格爾、路卡迪龍等數十家知名企業達成特許生產合作,入選國際羊毛局“純羊毛標志”特許權企業名單和浙江省毛紡織行業協會會員名單。
二是釋放牽引動能,塑造核心競爭優勢。依托屠甸鎮“一抓二降三提升”行動,穩步推進企業降本增效提質。響應鎮村“畝產論英雄”導向,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不斷把“蛋糕”做大,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21年依然實現年產值增加約20%。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提高設備更新效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購入進口全成型電腦橫機6臺,積極引育管理、技術人才,通過職工“新老幫帶”共享工作經驗、增強職業技能,提升職工整體工作效能。為進一步提升現有職工的技能,2021年,公司申請成為浙江省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可自主安排服裝制版師的五級至二級培訓和認定工作,這不僅提升了職工的專業技能,更為進一步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2022年,公司已開展自主培訓服裝制版師持證人員42人,其中二級(技師)14人、三級(高級工)28人。
三是聚焦有機擴容,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利用鎮村“一企一策”制度紅利,有序開展廠區“零土地”技改。在原有建設用地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和生產線升級,投入2600萬元建設“產研一體化”綜合大樓,預計項目達產后,企業年生產能力可達120萬件(套),生產效率提高10%,綜合成本降低3%,年產值有望突破3.5億元。加強就業支撐,吸引本村年輕人“在家門口就業”,“擴容”后實現更加豐富多元的崗位供給,預計新創造就業崗位30個,其中高新技術崗3個、中層管理崗5個。
一是創新薪資機制,提供增收新路徑。堅持發展依靠員工,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設置差異化薪資激勵機制,技術工人以計件工資為主,試制、質檢人員以計時工資為主。積極實施“工資保底機制”,員工當月未達到產量要求,仍能獲得高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基本工資”3000元。拓寬員工增收渠道,利用服裝加工與市場銷售“你忙我空”的市場特點,鼓勵企業員工在加工淡季從事市場對接與銷售工作。重點增加一線工人薪酬待遇,普通工人工資達到6萬元/年,遠高于村民務農收入。
二是共享發展成果,提升企業凝聚力。降低員工生活成本,實現食堂就餐補貼全覆蓋,每月補貼超3萬元,職工在企就餐每餐(一葷一素)僅需2.5元。豐富員工精神文化生活,在公共區域設置職工書屋,并定期組織文體運動會、文藝演出、演講比賽、新員工軍訓、員工旅行等活動。提升員工福利待遇,以“榮譽退休金”、買地建房等方式回饋優秀員工和老員工,以高福利贏得更高的職工認同度和企業凝聚力。企業400余名職工中,工齡十年以上占40%,工齡二十年以上占10%,每年職工流動率都控制在5%以內,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三是加強員工關懷,彰顯時代新擔當。聚焦員工實際需求,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女性職工較多的套口車間設置“愛心媽媽崗”,增加職工彈性工作時間,每天下午3時至5時不需要提前請假、辦理手續就能離開工作崗位接孩子放學或處理家庭事務,全公司20多名女性職工受益。舉辦親子互動游戲、家庭教育培訓等活動,為女性成長賦能、為兒童成長護航、為家庭和諧助力,有效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未來,還計劃設置“家庭共育崗”,鼓勵男性職工積極參與家庭教育,倡導更加多元的家庭分工模式和養育觀念。吸納本地的剩余勞動力,把拆線、貼吊牌等簡單手工外發給殘疾人和老年人,居家生產,增加村內弱勢群體收入。
一是發揮鄉賢力量,凝聚共富合力。支持村莊項目建設,帶頭出資60余萬元支持火爐浜環境整治,發揮“企業家鄉賢”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帶頭響應村兩委號召,模范參與環境整治、農村基建、美麗鄉村建設等共富工作,號召員工參與、爭取群眾理解,助力火爐浜蛻變為生態優美的“榮星花園”。2021年,星馬制衣為村內創設“鄉賢共富基金”提供100萬元資金支持,助力村企同享共富成果。切實發揮“企業家鄉賢”在鄉村共富中的“領頭羊”作用。
二是投身志愿公益,弘揚文明鄉風。積極融入鎮村志愿體系,組建“星馬藍馬甲”志愿者隊伍,全企志愿者人數達到300余名,通過開展靈活多樣的鄉村志愿服務,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引領文明鄉風,全年共開展垃圾清理活動、關愛老人活動、環保宣傳活動等12場次,發放慰問金10多萬元,企業內不斷涌現各類孝老愛親、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形成“村企聯動”的志愿公益活動機制,依托村內公共服務陣地資源,在村便民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文化禮堂等場所開展職工匯演活動,并邀請村民參與觀看。
三是融入鄉村治理,激發自治動能。立足親緣、人緣、地緣優勢,發揮“本土企業”和“企業家鄉賢”在基層治理中的參謀建議、示范引領、橋梁紐帶作用,將“三治融合”理論運用到企業管理領域,增強員工內驅力,激發“企業善治”新動能,成立三十余年來未發生過一起員工勞資糾紛。發揮“鄉賢智囊團”作用,積極參與榮星村鄉賢參事會、榮星村“鄉緣家”鄉賢陣地、屠甸鎮鄉賢聯誼會,為鎮村招商引資、創新創業、區域協調發展、社會治理等領域工作出謀劃策,推動企業發展與共富工作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作者簡介:李亞紅,桐鄉市星馬針織制衣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責任編輯: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