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3年6月14日, 美國華盛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出席新聞發布會,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5%至5.25%之間不變。
6月8日至9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赴上海調研,圍繞深化主題教育、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風險、擴大改革開放等,面對面聽取意見建議,研究工作思路和政策舉措。調研期間,李云澤主持召開部分駐滬中資金融機構座談會,了解機構運行及服務實體經濟情況。李云澤指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金融業運行整體平穩,風險總體可控。金融機構要堅定信心,用心用力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重點加強和改善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制造業、鄉村振興、投資和消費等領域的金融供給。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扎實練內功、著力控成本,不斷提升內涵式發展能力。同時,李云澤還主持召開了部分駐滬外資金融機構座談會,聽取對監管政策和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李云澤強調,對外開放是中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金融業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改變,對外資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改變,為外資提供更好營商環境的方向也不會改變。希望外資金融機構充分認識到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產業配套完備、要素資源豐富、政策空間充足,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升差異化發展和本地化經營能力。
6月13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央行等部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為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針對性,2023年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將重點組織落實好8個方面22項任務。主要包括:1.完善稅費優惠政策。2023年底前,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增值稅,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分別實施5%、10%增值稅加計抵減。2024年年底前,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2.加強重點領域支持。落實稅收、首臺(套)保險補償等支持政策,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科技創新、重點產業鏈等領域,出臺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將符合條件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3.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4.推動貸款利率穩中有降。持續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推動經營主體融資成本穩中有降。5.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滴灌。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繼續增加小微企業的首貸、續貸、信用貸。加快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繼續開展小微、民營企業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加強對創新型、科技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信貸支持。6.支持中小微企業降低匯率避險成本。強化政銀企協作,加大中小微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支持力度。推動銀行優化外匯衍生品管理和服務,通過專項授信、數據增信、線上服務和產品創新等方式,降低企業避險保值成本。7.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實施公平競爭審查督查。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加大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反壟斷執法力度。8.繼續階段性降低部分社會保險費率。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4年年底。9.降低企業用地成本。修改完善《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推廣應用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繼續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落實工業用地配置政策,鼓勵采用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供應等方式供應產業用地,切實降低企業前期投入。
6月13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以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逆回購操作利率由上一交易日的2%下調10個基點至1.9%,距離上一次調整已時隔近10個月(2022年8月15日)。此次下調無疑與日前央行行長易綱在赴上海調研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促進高質量發展工作時提到的“加強逆周期調節”形成強力呼應。對于此次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的下調,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二季度以來經濟修復力度穩中偏弱,樓市也再度出現轉弱勢頭,需要穩增長政策適時發力。本次政策利率下調,疊加近期銀行存款利率調降,將有效帶動企業和居民實際貸款利率下行,進而刺激信貸需求,推動消費和投資提速。更為重要的是,本次政策利率下調,釋放了明確的穩增長信號,將有效提振消費和投資信心。“近期物價水平明顯偏低,其中1-5月份CPI累計上漲同比僅為0.8%,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更能體現整體物價水平的核心CPI累計上漲同比為0.7%,明顯低于3.0%左右的溫和水平,這為適度下調政策利率提供了空間。”王青補充道。
6月13日晚,據央行官網消息,央行下調常備借貸便利利率(SLF),隔夜期下調10個基點至2.75%,7天期下調10個基點至2.9%,1個月期下調10個基點至3.25%。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2022年8月以來首次調整。在此前的2022年8月15日,央行公布的隔夜、7天、1個月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分別為2.85%、3.00%、3.35%。常備借貸便利利率的下調時間與政策利率保持一致。2022年1月17日和2022年8月15日,央行在同步下調作為中、短期政策利率的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和公開市場操作7天期逆回購利率后,也同步更新下調了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幅度也保持一致。業內人士指出,作為利率走廊的上限,調整SLF 利率可以壓縮利率走廊上限,有助于利率中樞的下移,推動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有助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下降。
6月13日,央行發布的2023年5月金融統計和社會融資數據顯示,受2022年高基數影響,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均表現為“環比改善、同比回落”的態勢。當月中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少增5418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31萬億元。5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7.53萬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1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10.48萬億元,同比增長9.6%。當月凈回籠現金1148億元。進入二季度后,信貸投放力度較一季度有所放緩,5月份新增信貸規模雖同比顯著回落,但從信貸結構看有所改善。分部門看,5月住戶貸款增加367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98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684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55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5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698億元,票據融資增加42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604億元。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環比回升,同比大幅少增1.31萬億元,主要受投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及政府和企業債券融資三項拖累,而上年同期處于疫后的政策發力期,高基數是重要影響因素。5月末,M2與M1剪刀差較上月進一步收窄,反映出實體經濟和市場主體經營活動活躍度在逐漸提升,資金活化程度不斷提高。隨著6月13日央行下調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釋放穩市場信心、加強逆周期調節信號。多位專家認為,寬信用進程將再度提速,6月新增信貸規模或有明顯改善。
“拜登政府打算延長豁免,允許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半導體制造商保持在中國大陸業務。”《華爾街日報》6月13日曝光這一消息。該報道稱,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和安全事務的副部長艾倫·埃斯特維茲在一個行業會議上表示,拜登政府打算延長一項出口管制政策的豁免期,這項政策旨在限制美國以及使用美國技術的外國公司向中國出售先進制程的芯片以及芯片制造設備。2022年10月,美國政府升級了對中國芯片業的打壓,荷蘭、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等都不得再向中國大陸出售美國規定的先進制造程的芯片以及芯片制造設備。根據此政策,在中國大陸建有生產工廠并以中國大陸為重要芯片市場的韓國將受到嚴重沖擊。無法進口先進芯片設備將意味著韓國在中國生產基地的技術升級受阻,其國際競爭力將被大大削弱。在三星和SK海力士強烈反對下,美國對韓國企業實行了為期一年的出口管制方面的豁免,一直到2023年的10月。同時豁免的還有中國臺灣地區的臺積電。據報道,與會者稱,美國商務部副部長艾倫·出埃斯特維茲在行業團體半導體產業協會一個會議上說,這些豁免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會重續。報道稱,這將允許上述國家和地區維持在中國大陸現有的芯片業務,而不會遭到美方的報復。報道稱,對此說法,美國商務部不予置評。美國官員最近幾周表示,美方不尋求與中國脫鉤。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已在多次演講中表示,與中國經濟完全分離對美中都將是災難性的。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6月14日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維持5%至5.25%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這是美聯儲2022年3月以來連續10次加息后首次暫停加息,符合此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在當天發表的聲明中說,近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活動繼續溫和擴張,近幾個月就業增長強勁,失業率保持在低位,但通貨膨脹率仍處高位。為支持實現就業最大化和2%的長期通脹目標,美聯儲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讓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得以評估更多信息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美聯儲當天發布的經濟前景預期顯示,美聯儲官員對2023年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中值從3月的5.1%升至5.6%,暗示2023年仍會再度加息。同時,對2023年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漲幅的預測中值從3月的3.6%升至3.9%,對2023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預測中值從3月的0.4%升至1%,對2023年失業率的預測中值從3月的4.5%降至4.1%。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幾乎所有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參會成員預計2023年進一步加息將是合適的。美聯儲尚未就是否在7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加息做出決定。鮑威爾表示,美聯儲繼續專注于雙重使命——促進最大就業和維持通脹穩定,將堅決致力于2%的通脹目標。他指出,政策緊縮的效果尚未完全顯現,幾乎所有與會者都預計進一步加息是合適的。他指出,高通脹已經有所緩和,但壓力持續高企,給人們帶來了困難,恢復到2%的央行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貨幣緊縮的全部效果需要時間來實現,特別是在通脹方面。”鮑威爾說道,經濟面臨信貸收緊帶來的逆風,政策緊縮的影響程度仍然不確定,“考慮到我們已經走得如此之遠和如此之快,我們認為保持利率不變是謹慎的。”之后的會議將繼續根據屆時的情況做出決策。美聯儲FOMC 6月點陣圖顯示,2023年年底利率預期中值為5.6%,此前為5.1%。這預示著2023年還要加息50個基點,也就是還會有兩次加息。具體來看,12位美聯儲官員預計2023年的利率至少會上升到5.5%-5.75%,有4名官員預計2023年至少還會加息一次,只有2人認為不會再有加息。綜合來看,利率前景和上述預測可能會讓投資者預計,從7月份的下一次政策會議開始,美聯儲將重新開始加息25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