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



5月,泰國的熱度持續升溫。新冠肺炎疫情3年后重啟的潑水節剛過去1個月,全國大選于5月14日拉開了帷幕。并且在當地時間5月25日,泰國選舉委員會公布了國會下議院選舉正式計票結果,遠進黨拿下151席,成為國會下議院第一大黨。這場被外界稱為是近20年來泰國最重要的大選雖然落下了帷幕,但這并不意味著新總理人選已水落石出。
因為大選結果將決定國家政治走向,影響經濟和民生,泰國人對這次選舉寄予厚望。據《環球時報》報道,面對不確定的全球局勢,再加上這幾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泰國經濟遭到重創,急需新一屆政府帶領國家走出困境,重新找到泰國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免影響國家的發展。
期待“更好的未來”
泰國這次大選是在與以往不太相同的背景下舉行的。據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研究員朱振明發表的文章稱,一方面,政黨分化勢頭明顯,另一方面,3年的新冠疫情令泰國的經濟整體下滑,恢復經濟、改善民生已成為泰民眾對未來執政領導人及政府的最大期盼。正因為存在復雜的背景,導致這次大選出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變化和特點。
朱振明表示,拼經濟成為各政黨爭取選票的主攻方向。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泰國經濟深受影響,民眾迫切希望新政府能在恢復經濟、改善民生方面做出成績。針對民眾的這一訴求,各政黨在競選中提出了一系列承諾。例如,執政黨人民國家力量黨表示,向低收入人群每人每月發700泰銖福利卡,同時實施高額的汽油補貼。現任泰國總理巴育所在的泰國人團結建國黨則提出,將養老金從700泰銖提高到1000泰銖,并向每個選區提供1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遠進黨、為泰黨等也都提出了相關的經濟政策。
《曼谷郵報》稱,大選前后兩天,從曼谷前往周邊的巴士、小巴等都已滿座,火車票也全部售罄。盡管大選當天曼谷的最高氣溫達到39攝氏度,投票站外仍排著長長的隊伍。一名首次參加投票的年輕選民說:“我感到非常興奮,希望這次選舉帶給我們國家更好的未來。”
在民眾的期許,以及數個競選政黨的一系列承諾下,選民投下了手中“更好未來”的選票。
“376票”的算術應該怎么算?
此次大選,遠進黨拿下151席,成為國會下議院第一大黨。為泰黨緊隨其后,獲得141席。由現任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阿努廷領導的自豪泰黨以71席位列第三,現任副總理巴威領導的人民國家力量黨獲得40席。總理巴育所在的泰國人團結建國黨獲36席,老牌政黨民主黨獲25席。
按照泰國的選舉制度,在下議院選舉后,新當選的500名下議院議員將與250名上議院議員一起選出下任泰國總理,獲得半數以上,即至少376名議員支持的候選人將當選新總理。
所以,大選計票結果一出,如何“集齊”376票,成為了無論是泰國民眾,還是各競選黨派之間的一道全民算術題。
要想達到376票,唯有做“加法”。
5月18日,遠進黨皮塔正式宣布了一項由8個政黨的313名國會議員組成的聯合政府計劃,他本人將擔任總理。5月22日,8黨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MOU),該MOU共包括23項聯合政府共同推動的使命及各方達成的5項治理國家方針,對于“推動皇室改革”,只字未提。
但是,8黨聯合后的313票距離376票仍有很大的差距,要想獲得376個席位,要么仍需繼續“集齊”63票,要么只能在上議院獲得這63票,遠進黨皮塔才有可能成為新總理。
而另一邊,親軍方的人民國家力量黨、泰國人團結建國黨在大選中共獲得76席,即使再獲得上議院的全部250票,也僅為326票。
如此看來,在大選中贏得71票的泰自豪黨成為關鍵的“造王者”。據泰國媒體報道,作為目前的執政同盟成員,自豪黨是泰國君主制度的堅定支持者,堅決反對改革和廢除泰國刑法112條,而這卻是遠進黨在大選中高舉的旗幟。相背離的政治理念,決定了泰自豪黨和遠進黨“牽手”的可能性并不大,遠進黨“組團”沖擊376票的目標難度再度增加。
泰自豪黨是否會加入人民國家力量黨、泰國人團結建國黨,阿奴廷至今還未有明確的表態。
所以,若在進入泰國上議院投票程序前,各黨派仍未“集齊”376票,那么,上議院的250票將至為關鍵。目前的上議院議員皆由軍政府直接任命,且在2019年的國會選舉中,上議院的250票,除了1人棄權,其他249票都投給了巴育。這表明,上議院這250票仍有左右總理最終人選的很大可能性。
但不得不承認,所有的“加法”都還存在變數,不到最后一刻,新一任總理人選花落誰家都猶未可知。
一些至關重要的因素
無論是哪一方,若能成功“集齊”367票,也并不意味著就拿到了成功執政的王牌。泰國王室和軍方的意見,以及泰國憲法法院關于一些政黨的違法裁決仍然至關重要。
大選前后,泰國王室都未公開表明相關態度和立場,所以王室態度目前暫時不得而知。但泰國王室一直是泰國政治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很多泰國老百姓心目中,泰國王室有著至高無上的威望。特別是在每次政局動蕩之際,王室都能及時站出來,力挽狂瀾,平息亂局。
大選前夕,泰國陸軍在其社交賬號上發布了一首起源于1970年代的名為《大地之負》的歌曲,后被網友質疑其立場而刪掉了該內容。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虞群表示,這首歌在當年曾經是為了號召民眾抵制反政府勢力的愛國歌曲,影響力非常之大。在大選之前,泰國軍方重新播放此歌,意蘊幾何,值得思量。
據《東方日報》報道,大選結果出來后,泰國陸軍總司令納隆攀在接受泰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泰國需要和平,這樣經濟才能增長,如果我們陷入沖突,挑起動亂,國家就會混亂,人民就會陷入困境,每個人都必須為國家的最大利益而共同努力。”他說,“我可以保證的是,過去發生的事,現在再發生的可能性為零。”
泰國憲法法院對于一些被舉報的政黨行為的裁決,也成為影響政局走向的重要因素。
東盟研究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教授宋清潤表示,大選結果出爐后,可能有更多議員和政黨被人舉報違規或違法,有些人或政黨可能受到法辦,有人或被取消議員資格,有的政黨或被罰款甚至被解散。而且,現在備受關注的,贏得下議院最多選票的遠進黨黨魁皮塔被人舉報違規持有媒體公司ITV的股份等,也導致該黨政治風險較高。據泰國《世界日報》報道,如果皮塔被法院裁決持股違反憲法規定,將產生十分嚴重后果,足以導致大選最大贏家被解散政黨。
尋求穩定成為大勢所趨
大選已經落幕,后續的政治斡旋還在繼續,但無論政局如何發展,穩定已成為泰國民心所向,從國家到企業、民眾都難以承受新亂局。宋清潤表示,最近十多年來,泰國發生過多次政局動蕩,損害了泰國政治、社會、經濟、民生和國家形象;加上多種因素導致泰國近年來經濟低迷,經濟要企穩回升需要穩定的環境和良好的國家形象。
《環球時報》援引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稱:“‘面包和黃油等民生問題是泰國選民最關心的事情,比如最低工資、農業補貼和社會福利等問題成為本次選舉選民心上的頭等大事。”泰國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但泰國的經濟復蘇速度遠遠落后于東盟其他多數國家。2022年泰國經濟增長只有2.6%,而馬來西亞和越南的經濟增長分別達到8.7%和8%,而且,泰國出口自2022年底開始持續負增長。
所以,下屆泰國政府與總理將面對諸多挑戰,包括引領東盟與美國關系的同時,如何與最大貿易伙伴中國深化合作等,都需要更智慧的理念與更務實的舉措。其他棘手難題,如拯救泰國股市,復蘇占據泰國國內生產總值重要地位的旅游業等,也迫在眉睫。
求穩定圖發展已經成為共識。據《曼谷郵報》報道,當地時間5月16日,巴育接受采訪表示,對組建新政府的過程感到高興,“并希望全體泰國人民合作,促進國家的團結和穩定,不要發生沖突,共同發展國家。”
·聯系編輯:3814286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