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柳南
若能稍微忍耐暑熱,這里的確就是世外桃源。
——(日本)石澤良昭
火爐上的金邊
雙腿邁出機場的瞬間,機場空調涼意的最后一絲挽留也盡數收回,這熱度——是金邊啊!
等待網約車的間隙,仿佛有小火球在身邊靠攏,這意料之中的“熱”情,是“微笑高棉”送給訪客的第一份“炙烤大餐”。在汗水被擠出毛孔前,搭上網約車開啟旅途第一站——酒店。車流流動緩慢,不時闖入車內的汽油味因高溫而變得刺鼻,無法安慰乘客尚未適應的心靈。街邊商店林立,柬文、中文、法文和英文,交錯著出現在招牌上輪番入眼,一時間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恍惚感。
蓮花上的金邊
日本歷史學家石澤良昭在其著作《東南亞:多文明世界的發現》中寫到柬埔寨鄉村風光“廣袤的田地與佛塔交織的風景隨處可見”,沿途不斷后退的景觀常常出現寺廟的圍墻和高出圍墻的寺頂。游覽金邊看不到“廣袤的田地”,卻有“縱橫的雙行道”,持守著“無序”中的井井有條,將人引入一處處城市風景。如果有興致,你也許會忍不住哼唱“春風不解風情,吹動少年的心”,帶著特定時代色彩的背景音,與金邊的街景有相當高的適配度。
塔山寺
位于金邊市中心有一處綠樹成蔭的公園,不少市民在樹蔭下乘涼,這里便是塔仔山。公園有一處階梯,指向山頂塔山寺——金邊發源地。階梯兩側分別矗立一座七頭蛇神像。拾級而上,你有一點時間咀嚼“金邊”二字的含義。“金邊”英文寫作“Phnom Penh”,“Phnom”意為“山”,“ Penh”是600多年前一位虔誠佛教徒邊夫人的名字。相傳那年大雨瓢潑后,湄公河發大水,她撿起了幾座隨河飄蕩的佛像帶回村里,然后和村人搭建寺廟,將佛像供奉其中。這座村莊就是金邊前身。如今,塔仔山頂供有邊夫人之像,即為紀念她所建。
獨立紀念碑
為紀念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擺脫法國殖民統治,獲得完全獨立,一座磚紅色建筑拔地而起,型若蓮花,于金邊市區心臟地帶——諾羅敦大道和西哈努克大道的交叉處綻放,與北端的塔仔山遙相對望。高37米,共7層的獨立紀念碑由柬埔寨設計師凡·莫尼旺設計,碑上有柬埔寨的文化象征七頭蛇神100條。
11月9日也被設立為柬埔寨國慶日,每年國慶日,獨立廣場會舉行隆重儀式,柬埔寨國王、國家高層領導人、民眾和學生等人士參加。管樂隊奏響國歌表示儀式開始,隨后高僧誦經,圣火在獨立紀念碑下燃起,放飛的彩色氣球與白鴿帶著柬埔寨的祈愿,飛向藍天。
金邊大皇宮
網上搜索關鍵詞“金邊旅游”,就能看見金邊大皇宮常列“必去景點第一”。其位于湄公河、洞里薩河與巴薩河的交匯處,故又名四臂灣大皇宮。沿著外墻行走就可淺窺閃閃發光的皇家裝飾風格,熱烈中多了絲威嚴。要進入大皇宮游覽必須遵守嚴格的著裝要求,這個要求也適用于柬埔寨多處景點。所有懷揣輕松心態的游人隨著穿戴嚴謹后,適當收緊了躍動的心情,呈現出與大皇宮更為貼合的狀態。
金邊大皇宮是當今柬埔寨國王的居所,因此并非所有宮殿都對游人開放,但是開放的殿宇也足以讓人眼目飽足。柬埔寨的歷史讓其少不了“法式風情”的注入,有人形容金邊有著“既割裂又融合的奇特面貌”,這座由法國設計師設計的大皇宮,高棉文化在皇宮的檐廊清晰可見,而殿內天花板上展現的國家歷史、傳說和皇室禮儀,卻由絢彩鮮活的西方油畫描摹,處處彰顯著奇妙的和諧。
出了大皇宮有一個廣場,人們一簇一簇地坐在草坪上消磨時光,如同隆都花隱現枝丫間,小販拉著車兜售面條、水果和玩具,悠閑地繞過“花叢”,留下的食物香氣來不及勾出腹中的饞蟲就散去。廣場上聚集的不只閑適的人,還有瀟灑的鴿子。成群的鴿子在廣場散步,邁出的“鴿步”頗有氣勢,和人類打了照面也不會張皇飛竄。看到如此“友善”的鴿子,你或許會忍不住翻找包里合適投喂的食物?請慢,不如先看看最新的游覽規定,可能禁止投喂。
穿過廣場可沿湄公河畔散步,微風習習,撥動泛黃的河面,船只駛過,與江邊停歇的鴿子“動靜相宜”。本來只是隨意眺望江面,不料低眼一看,居然發現江邊駐扎著陣仗無比龐大的鴿子“大軍”,時不時又飛來幾只加入“站隊”,撲騰飛走的反倒少見。柬埔寨的鴿子實屬“佛系”!
車輪上的金邊
乘車游覽金邊,你會發現與“精致”“極簡”等現代生活追求有別的意趣。阿勒勃的花期還未結束,街道兩側遍布黃金雨,風過時簌簌飄下,與黃色圍墻錯落著擊掌,這是當地人心安理得享受的金色天幕,無意間為新客留下一絲格格不入、轉瞬即逝的詩意。
對于喜愛方便的游人,網約車是很好的選擇。柬埔寨的手機應用Grab使用方便,打車、點餐、訂房等城市生活需求都能解決,尤其對于習慣高度數字化生活的中國游客更是便利。當然,穿上一條松緊腰帶的大花褲,隨便伸手攔下一輛顏色艷麗的突突車(Tuk Tuk),能獲得更為深入的“沉浸式”體驗。畢竟一旦坐上出租車,視線四面受阻,透過車窗看到喜愛的景色,好不容易心情激動地掏出手機,還沒來得及點開相機就錯過了。
這樣的遺憾,在突突車上可能會減少些許。有的突突車四面透風,視野開闊,你的脖子可以轉到的角度,360度都是最佳角度。而且沒有空調的物理降溫,你和金邊的熱度毫無距離,吹起的風都是敦促你與這座城市感情升溫的助推器。你來得及在每一個紅綠燈與旁邊突突車上的乘客揮手致意,趕得上和每一個擦肩而過的摩托車交換眼神,有心情為每一個香氣四溢的路邊攤“打分評級”。但是別被浪漫迷暈了眼,乘突突車比出租車需要更高的集中力來注意安全。
舌尖上的金邊
法式面包
金邊街道上的小餐車隨處可見,堆滿餐柜的金黃色“小枕頭”遠看像是油條或炸油餅,近看才辨認出是法式面包,這也是當地人最愛吃的食物之一。將手掌大或半臂長的面包烤脆,從中切開,但不切斷,再先后加入一勺蛋黃醬、沙丁魚醬、脆肉、豬肉、火腿、蔥,然后配上腌青木瓜絲和蔬菜絲,把嘴大大張開,一口咬下,“咔呲”一聲,耳膜和頭骨隨之一震,清爽豐富的滋味在口中卷成風味颶風,席卷每一粒味蕾,仿佛有道電流穿過所有細胞,贏得周身酥麻的掌聲。法式面包的美味不加掩飾,每一口都飽滿,每一口都坦蕩。
高棉米粉
柬埔寨人的餐桌上少不了高棉米粉。最早可追溯至五谷豐登的吳哥王朝,如今是早餐中的“人氣選手”。纖細白嫩的米粉一卷一卷乖巧地躺在筐子里,點一份,攤主先削幾片黃瓜和其他蔬菜放在碗底,然后放進幾卷米粉。湯水有幾種可選,魚肉香茅湯底歷史悠久,最具柬埔寨特色。一碗高棉米粉入腹,口中留下的不只香茅的濃香,還有柬埔寨作為“魚米之鄉”沉淀下的風味。除了在街邊小攤和餐飲店引得老饕亦駐足,當地的節慶和活動若是少了它,文化內涵指不定減少幾分。
更多滋味
阿莫克魚由淡水魚和椰奶咖喱所制,需同小芭蕉葉一起上鍋蒸才算大功告成,這抹濃厚的甜是金邊的濃情蜜意。炒面配雙蛋,豆芽、青菜和辣椒更豐富了這場味蕾盛宴。油炸食物在金邊占據一席之地,炸土豆餅、炸蝦餅、炸面包片、炸甜甜圈在油鍋里興奮撲騰,出鍋后的樣子令人垂涎欲滴。豬肉飯的豬頸肉經過高溫滋出油脂,焦糖色的外表點綴一縷炭影,披掛著陽光的印記,搭檔“世界最好大米”——柬埔寨香米,唱一出《尋芳記》。
再動人的樂曲也有終章,休止符落下處的余音就是最永恒的地方。金邊的休止符落在一杯柬埔寨咖啡上。深度烘焙的黑咖啡是以往雙倍的濃度,加入煉奶,非拿鐵勝似拿鐵,咖啡液劃過冰塊折射出低調的光彩,如同突突車駛過一塊路邊的水洼,濺起的水花和陽光不期而遇,留下一道離路面不遠的彩虹,這樣渺小而確實的幸福被你握在手中,有些微冰涼,治愈了你。你總算完全放松下來,覺察到時光悄然拉長,恍然間忍不住視金邊“只如初見”,或許此處的暑熱并非如此難耐,或許此處果真是“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