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雨萌
企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貫穿了企業全過程,既關乎著企業經濟運行效益,也對企業綜合競爭力產生直接性的影響。新常態下市場環境日益嚴峻復雜,企業要想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趨勢,提升自身競爭力,提高經營效益,就需要做好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基于此,本文將企業會計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作為切入口,論述了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原則及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探索科學有效的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策略,以發揮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在企業運行中的最大價值,為企業在市場發展中贏得競爭優勢。
企業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面臨巨大競爭力,新時代背景下,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愈發重要。會計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企業正常經營和穩定運行基于其財務管理工作情況,而會計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水平則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從現階段企業財務管理和內部管理實際工作分析,大多數企業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依然存在許多不足,諸如,重視程度不足、會計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財務管理機制不完善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企業營運和發展。因此,企業應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制定和采取有效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措施,以促進企業更長遠地發展。
一、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
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首先要保證管理方法的科學化和評價方式的專業化,企業相關職能人員在科學和專業的基礎上,對企業會計財務活動和企業經營活動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科學完善的評價。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保障了企業營運活動和轉型發展,而且能有效降低不確定因素對企業運營造成的風險。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工作涉及內容眾多,包括籌備資金、資金配置和使用等,貫穿企業整個營運過程和發展過程。
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建立在財務管理制度基礎上,以此搭建財務管理控制平臺,制定財務控制制度,對企業經營與運作提供指導,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二者之間密不可分又互不干涉。企業會計財務管理為內部控制提供數據分析和方案指導,在缺少精確分析和有效指導的情況下,企業顯然無法做出正確決策。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互不干涉體現在職權的界限性,企業會計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只有界限分明,才能避免越級行使職權等亂象的出現。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可以增強企業辨別會計風險的能力,科學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行。此外,企業會計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實施,可以為企業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實現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的最大利潤,達到收支比例的最佳狀態,對于企業科學穩定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應遵循的原則
(一)遵紀守法原則
遵守法律法規是每個企業的底線,法律法規對企業發展起到約束作用,也為企業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指導。除了遵守法律法規外,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行業規范,企業的發展也應受到相關行業規范的管理和約束。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關乎企業經濟收支和經營運行命脈,它們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因此,開展企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必須知法、懂法、守法,將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注入企業發展當中,保證企業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保障企業長久的經濟效益。
(二)全面控制原則
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不是單純停留在企業財務部門,也不是針對企業某一項業務或生產環節,而是涉及企業的整體運營和發展。在全面控制的前提下,才能獲得企業運營及發展過程中的有效信息和數據,通過對信息和數據的科學分析,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分析結論,幫助企業制定下一步運營或發展策略。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需要協調好市場環境、生存環境及風險管理等方面的關系,立足于全面控制原則為企業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支撐。
(三)協同發展原則
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是有效開展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完善的監管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危害企業發展行為的發生。這就需要企業保證職能配置的充分性,并在此基礎上明確職責合理分工,讓每一個員工都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職責,以此形成部門與部門、員工與員工間相互協作、相互監督、協同發展的格局。企業要通過協同發展將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貫穿于企業運營與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這樣既可以使企業內部信息更公開透明,內部環節的相互制衡更加充分。
(四)效益最大化原則
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是為了提升財務整體管理水平,以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因此,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要將效益優先貫穿始末,運用發展性眼光開展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以追求企業長期經濟效益。與此同時,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還應綜合考量運營和發展中的成本和效益,最大限度地減少內部控制過程中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消耗,做到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這既是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初衷,也是目的。
三、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企業的管理模式向著現代化、信息化發展,以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一些企業雖然認識到了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但現階段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仍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視的問題。
首先,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對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重視不足,其中產權所有人包攬財務工作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再加上企業管理相關工作人員對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認知上的偏差性,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無法有效運行,出現這種情況,在短期內可能并不會使企業暴露出重大風險,但長此以往,不僅會使企業損耗過多資源,而且極大地阻礙著企業穩定發展。
其次,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往往不具備財務管理專業能力,從一個側面也暴露出企業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這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當下的社會環境,掌握人才就是掌握了企業發展的先行力,企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尤其如此。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可以說是突飛猛進,每年新注冊的企業也如雨后春筍,但專業人才的數量與崗位的缺口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最后,一些企業在運營發展中為加強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對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進行了一定的補充和完善,但制度內容往往過于空洞,沒有從企業自身實際出發去制定制度。脫離實際情況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顯然不可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企業因難以精準掌握財務資金變動,使企業運營中存在風險隱患,不可避免地會阻礙企業可持續發展。
四、提升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對策
(一)轉變理念,糾正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認知偏差
爭取利益最大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直接目的,企業也因此將生產、銷售等工作放在企業管理與發展的核心位置,往往會忽視對于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重視,這就造成企業的每一次決策都缺少有力的科學依據,使企業長期發展得不到有效保障。現代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各個環節都涉及一定的風險隱患,有效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可以大大降低或盡可能避免相關風險,這對于企業經營發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因此,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要轉變理念,改變錯誤認知,加強管理意識,并將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有效嵌入經營發展的整個過程中。
例如,企業應制定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目標。設定目標可有效指導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的切實落實,能夠促進企業抗風險能力提升,維持企業經營發展的穩定。在明確目標的導向下,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可以更有效地進行資金管理、成本控制等日常運營和有序運轉的管控,在做到對資金合理配置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企業成本費用支出。企業還應加強財務審核及預算管理,糾正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認知偏差。財務審核與預算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企業應加強內部控制匯總的財務審核工作,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而通過預算管理則可以全面控制企業支出,保證支出不超出預算范圍,使企業的每一步規劃都更具可操作性。
(二)加強培訓,提高財務工作人員專業素質
要想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實效性,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對此,企業應加強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不斷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一方面,企業要從人才招聘入手,所錄用的人員不僅要具備會計方面專業的知識與技能,還應具備法律及財務管理相應知識,從源頭上保障企業財務工作人員整體水平提升,幫助其更好地適應企業財務工作;另一方面,企業應對財務工作人員開展定期培訓,從傳授先進理念、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到提高專業知識技能、培養愛崗敬業精神等等,從整體上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促使其更好地適應企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現已廣泛應用到企業管理當中,但是當前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中仍存在著信息化水平較低的情況,這與財務工作人員缺乏信息素養不無關系,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整體質量提升。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提高財務工作人員信息化工作素養,如通過培訓方式提高工作人員信息化認知和工作能力,這樣一來不僅推進了企業會計工作信息化建設,也可為企業信息化轉型儲備更多的信息化人才,而且可以不斷更新財務工作人員的財務知識,使人才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保障。
(三)完善監管,將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落實到位
企業在對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下,也會導致管理方式單一落后,監管機制的不完善更是會造成企業發展中的各項工作難以落實。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應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從整體上提升企業管理工作質量。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不僅可以規范整個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還能使工作人員的行為有章可循。企業所制定的內部管理制度應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及需求,并以崗位特點和崗位需求為依據,明確崗位責任制度、獎懲并施,確保各崗位工作人員以最好的工作狀態參與到企業發展中。比如,企業立足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財務通則》等行業法律及準則,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考核及獎懲機制等,既能有效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質量,又能激發工作人員在內部控制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減少不規范操作對企業經營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保障企業高效穩定運轉。
此外,企業在制定權責制的基礎上,要增強內部監督管理力度。根據崗位責任和員工職責制定差異性評價標準,在監督管理制度的指導下使企業員工的行為合法合規、合情合理,發揮員工最大效能。企業各部門、各部門員工間也能構成相互協作、相互制衡、相互促進的大格局,共同為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
(四)引入技術,適應新時代財務工作發展要求
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企業也應加快自身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一方面降低會計工作者繁重的工作量,一方面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和效率,推進企業管理現代化升級。同時,企業在科學數據支撐下,對經營進行實時監控,從而有效減少企業的管理成本。因此,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企業發展的會計軟件,并在應用過程中設置操作權限,加強會計軟件的安全防護,推動企業高效經營發展。
結語:
綜上,在新市場環境下進一步完善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對促進企業轉型、推動企業發展以及促使企業經營利益提升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面對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唯有通過轉變理念、培養專業人才、完善監督管理、引進信息技術等,全面提升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在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使企業更具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