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韋斌李熙全王峰程天印楊馗
(1.貴州省煙草公司安順市公司,貴州 安順 561000;2.中國煙草總公司貴州省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煙葉作為煙草行業生產的核心要素,其等級質量是煙葉原料保障的基石,隨著市場中高端卷煙消費水平的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煙葉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從卷煙工業的原料采購需求來看,同樣出現了高等級的優質煙葉供不應求,低等級的填充煙葉嚴重過剩的局面,煙葉原料供需矛盾日益突顯[2-4]。當前烤煙栽培的目的,不單是追求高產量,更主要的是煙葉有良好的工業可用性和優良的煙氣質量,因此,追求煙葉的高品質是當前研究的熱點[5]。同一煙株上著生部位不同的煙葉,由于光照條件和營養條件以及成熟時環境條件等不同,其物理化學性狀有著明顯的差別。各個葉位煙葉的產量和品質,不僅決定了其在群體產量和產值中的份量,而且決定其在卷煙原料中的利用價值[6-8]。因此,筆者通過在貴州安順煙區選取當地主栽品種“云煙87”開展田間葉位掛牌試驗,測定不同葉位煙葉烤后單葉重,同時依據《烤煙》國家標準42級規定,對不同葉位煙葉烤后等級分布進行明確并開展質量分析,旨在為找出單葉重較適宜、等級質量較好的優質適產煙葉著生位置提供理論依據。
本試驗于2022年安排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楊武鄉烤煙科技成果轉化園,供試烤煙品種“云煙87”,初花打頂,單株留葉數18片,掛牌試驗煙株100株,自下而上按葉序進行葉位掛牌標記,煙葉成熟后帶牌采收烘烤,烤后按葉位記錄平均單葉重;選取田間長勢基本一致、營養供應協調、有代表性的10株掛牌煙株,依據《烤煙》國家標準(GB 2635-1992)對等級質量的規定,對不同葉位烤后煙葉等級分布及等級質量進行分析。
單葉重用稱重法測定。
單葉質量行業俗稱單葉重[9],不僅決定著煙葉產量的高低,同時還與煙葉品質的表達密切相關,單葉重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煙葉內在質量、外觀質量、物理品質、化學成分及評吸質量的表達[10,11]。采用稱重法對100株掛牌試驗煙株不同葉位煙葉烤后單葉重進行統計分析,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從第1葉位開始,隨著葉位的升高,平均單葉重逐漸增加,至第14葉位,平均單葉重達到最大值19g,在此葉位后的第15葉開始,隨著葉位的升高,單葉重隨之下降。同時,若將18片煙葉進行下部(葉位1~6)、中部(葉位7~12)、上部(葉位13~18)3個部位的劃分,從第7葉位開始,處于中、上部的煙葉(葉位7~18)單葉重明顯高于下部煙葉(葉位1~6)的單葉重,因此,在實際煙葉生產中,中上部煙葉的單葉重對667m2產量的貢獻度明顯高于下部煙葉。

表1 不同葉位煙葉烤后單葉重統計表
對同一部位不同葉位平均單葉重進行分析,下部煙葉(葉位1~6),隨著葉位的升高,平均單葉重增加,變幅最大為葉位1和葉位6,葉位6平均單葉重是葉位1的2.5倍,相鄰葉位之間,葉位2較葉位1平均單葉重增加8.5%,葉位3較葉位2增加55.1%,葉位4較葉位3增加7.5%,葉位5較葉位4增加22%,葉位6較葉位5增加12.6%;中部煙葉(葉位7~12),隨著葉位的升高,平均單葉重仍主要以增加為主,變幅最大為葉位7和葉位11,葉位11平均單葉重是葉位7的1.4倍,相鄰葉位之間,葉位8較葉位7平均單葉重增加13.1%,葉位9較葉位8增加7.4%,葉位10較葉位9增加8.8%,葉位11較葉位10增加6.7%,葉位12較葉位11單葉重下降,但降幅不明顯,為1.3%;上部煙葉(葉位13~18),隨著葉位的升高,平均單葉重表現為先增加后下降的趨勢,變幅最大為葉位14和葉位18,葉位14平均單葉重是葉位18的1.5倍,相鄰葉位之間,葉位14較葉位13平均單葉重增加4.7%,葉位15較葉位14降低3.3%,葉位16較葉位15降低3.8%,葉位17較葉位16降低10.2%,葉位18較葉位17降低20%。因此,同一部位下,不同葉位平均單葉重變化最明顯的為下部煙葉,最大平均單葉重是最小平均單葉重的2.5倍,上部葉1.5倍次之;不同部位之間,相鄰葉位變幅最大(增加55.1)的是處于下部的葉位2和葉位3,變幅最小(降低1.3%)的是處于中部的葉位11和葉位12。
由表2可以看出,葉位1~18,每一葉位產生的等級個數都在2個以上,產生等級較多的葉位為第2葉位,包括X4F、X3F、X3L、X2F、X2L 5個等級;相鄰葉位產生相同等級的情況較為明顯,葉位5、葉位6產生的主要等級為C3F、C3L、C4F、C4L 4個等級;葉位8~11產生的主要等級為C2F、C2L、C3F 3個等級;葉位13、葉位14產生的主要等級為B1F、B2F、C2F 3個等級;葉位15、葉位16產生的主要等級為B2F、B3F 2個等級;葉位17、葉位18產生的主要等級為B3F、B4F 2個等級。

表2 不同葉位煙葉烤后等級分布及質量統計表
等級質量是煙草質量能否得到保證的關鍵[12]。隨著葉位的升高,烤后煙葉等級質量逐漸提升,下部煙葉(葉位1~6)中等煙占比81.8%,下等煙占比18.2%,無上等煙產生,等級質量以中下等煙為主,中等煙占比最高;中部煙葉(葉位7~12)上等煙占比84.2%,中等煙占比15.8%,無下等煙產生,等級質量以上中等煙為主,上等煙占比最高;上部煙葉(葉位13~18)上等煙占比14.3%,中等煙占比85.7%,無下等煙產生,等級質量結構組成與中部煙葉一致,仍以中上等煙為主,但中等煙占比最高。從單個葉位來看,葉位8~14的煙葉,烤后煙葉等級質量100%為上等煙,其在煙株上的著生位置處于中及中偏上的部位,因此,在煙葉生產過程中,煙株中部和中偏上部位著生的煙葉對烤后煙葉等級質量的貢獻度明顯高于煙株上著生在下部的煙葉。
通過對不同葉位烤后煙葉單葉重進行分析,隨著葉位的升高,單葉重逐漸增加,至14葉位時單葉重達最大值,從葉位15開始單葉重下降。從掛牌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產量貢獻度方面,中上部煙葉的單葉重明顯高于下部煙葉,對667m2產量的貢獻度明顯高于下部煙葉。煙葉單葉重與煙葉產量的形成和品質表達密切相關,不同部位過低或過高的單葉重將對煙葉內在品質的表現造成很大的影響[13,14],因此,在煙葉生產過程中,要加強煙株中后期大田管理,及時采烤下部煙葉,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及時追肥,促進中上部煙葉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下充分發育,達到當地栽培條件下應有的株高、留葉數,確保煙葉產量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栽培管理措施及烘烤工藝,鞏固并提升煙葉烤后質量。
通過對不同葉位烤后煙葉等級質量進行分析,隨著葉位的升高,烤后煙葉等級質量逐漸提升,部位、葉位越低,烤后煙葉等級質量就越差。從掛牌試驗結果可以看出,著生位置處于煙株中部及中偏上部位的8~14葉位的煙葉,其烤后煙葉等級質量100%為上等煙,說明中上部煙葉烤后等級質量明顯高于下部煙葉,對667m2產值的貢獻度也明顯高于下部煙葉。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技術是協調煙葉產量與質量,提升煙葉品質,優化煙葉等級結構的重要途徑[15],優化煙葉等級結構是卷煙生產結構優化調整的必然要求[16],因此,在煙葉生產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工業對卷煙優質原料的需求,結合優質煙葉著生的部位及葉位,及時采取不適用鮮煙葉處理措施,對下等煙產出比例較高的下部1~3葉位煙葉進行烤前處理,提高煙葉質量,多產中上等煙,少產甚至不產下低等煙葉,提高煙葉質量,進而提高煙葉667m2產值。
單葉重是構成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葉位的升高,單葉重則表現出先升后降的變化規律。綜合以上對不同葉位烤后煙葉單葉重、等級質量的綜合分析,可以看出,第14葉位的煙葉,其平均單葉重為最大19g,且其著生位置為上部;8~14葉位的煙葉,其烤后煙葉等級質量100%為上等煙,而單葉重方面,則表現出隨著葉位的升高而增加的變化規律,單葉重由12.63g增至19g。優質的煙葉在煙株上的著生位置并不能用某一具體葉位來標記,而是存在一個部位分布,這個部位分布主要為中部及中偏上的位置。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要想獲得較高產量的優質煙葉,就要密切關注8~14葉位的煙葉在大田期間的營養發育及管理水平,同時,著生在該部位區間葉位的煙葉平均單葉重在12.63~1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