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實訓教材是培養學生商務知識與日語能力的核心載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日語教學的模式與實訓效果。當前,雖然我國教育組織面向商務日語實訓制定了諸多版本的教材,但教材內容趨于同質化,質量不高,是商務日語實訓教學活動開展不容忽略的問題。基于高等教育改革進程不斷推進與時代發展變化的背景,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實訓教材也亟須改變開發方式,有效應對教育改革帶來的挑戰,積極出版內容新穎的教材。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教材開發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項目名稱]2023年度吉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三進’工作背景下高校日語專業翻譯教材建設研究”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JKH20231513SK)。
[作者簡介]黃姣,女,吉林長春人,長春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日本語言文學、日語教育。
自商務日語發展成獨立學科至今,相關教材編寫與出版得到各出版商和開發人員的高度關注。當前,市場中的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可謂百家爭鳴。但通過相關調研得知,部分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內容相對陳舊且問題頗多。教材是“教”和“學”的基礎,作為綜合性專業,商務日語主要培養應用型日語人才,倘若教材存有不足或弊端,尤其是實訓類教材,必然會影響商務日語學科的發展。故而,開發應用型與實踐型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技術應用能力已迫在眉睫。
1 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目標
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應以社會對復合型日語人才提出的需求為基準,對接企業崗位工作。基于企業對商務日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與綜合素養的需求分析,聯合學校、出版社與企業行家協調合作,逐級推進,保證日語實訓教材的實用性、交際性和知識性[1]。立足語言載體,商務日語是專門用途日語;立足內容層面,商務日語不可脫離商務實際。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擁有諸多語言現象,如詞匯、結構和文體風格等,只有經過專業訓練和學習才能完全掌握。因此,商務日語實訓教學應遵循語言同商務、理論同實踐有機融合的原則,凸顯教學實際性和實用性;立足社會需求,堅持以培育學生日語語言和商務知識應用能力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產教融合為辦學路線,主張能力本位,為社會培育更多熟悉商務知識、擁有商務技能且口語表達能力強的應用型日語人才。同時,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應全面考慮多方因素,囊括學生、教師和用人單位需求等。在設計教材內容與話題時,一方面需強調商務主題的全面性覆蓋,包括生產、辦公、財務、會議和社交等領域;另一方面需強調商務日語功能的全面性覆蓋,主要包括電話交際、面對面交際和交際過程所需的語言技能等。另外,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應高度重視校園內部仿真實訓教學,合理引用經典案例,并以職業實踐作為導向,將日語、商務與實踐融為一體,主張在商務模擬情景中使用語言,突出知識與技能交叉應用[2]。在此基礎上,也要大力開發校外優質教學資源,同一線技術人員和培訓師合作,總結實踐教學經驗,整理實踐教學資源,編寫教學講義,探究教學方法,形成具有應用型高校辦學特色的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建設成果,為高校推行日語實踐教學活動提供教學藍本。
2 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方向
2.1 提高商務日語教學開發的系統性
近些年,各類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層出不窮,但截至目前,仍然沒有一套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可以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可。與此同時,教材開發者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很難保證教材質量,且不同版本教材內容趨于同質化,缺少創新。不同高校各自為政,往往只選用本校教師開發的實訓教材,雖然這種教材客觀上可以滿足教師職稱評定的需要,但對高校學生學習與實踐能力提升作用不大。由此,在開發商務日語實訓教材時,必須擁有明確的定位,充分調研現有日語實訓教材,聽從市場終端的想法與意見,掌握市場不同的需求,結合不同學生層次的學習能力與需求,確定實訓教材開發宗旨,主張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輔,開發語言技能與商務知識有機融合的實訓教材。為快速實現上述目標,行業協會應結合人才培養方案與應用型高校教學需求規范教材開發指導思想,統一教材開發體例和評價標準,制訂專業目錄。比如,選材與取材應突出真實性和實用性,教材開發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商務日語教學經驗,也要擁有商務實戰經驗,通過研究商務領域整體發展方向,全面掌握師生、就業市場需求。在具體開發過程中,開發人員還應借鑒國內外優秀理念,結合我國國情,開發出具備時代氣息且貼近現實生活的實訓教材。另外,行業指導委員會也要依托行業發展要求變化,及時修改課程標準,更新實訓教材內容,使教師、學生與教材完美融合,從而培養出更多復合型優質商務日語人才。
2.2 提高商務日語教學編寫的應用性
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專業,以培養應用型日語人才為目標。故而,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與商務操作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但當前有些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內容相對陳舊,這樣很難培養出與現代社會發展需求高度貼切的人才,且大多學生對商務內涵缺少了解,往往只能“紙上談兵”。面對此種現象,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可適當增加案例教學的比重。在商務日語實訓中引入案例教學,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還能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實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這樣也能使學生對商務知識由表層理解上升至感性認知,擁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更好地應對崗位工作。為提高商務日語實訓教材的實用性,開發人員可以使用校企合作模式,吸引企業精英人才共同編寫教材,如此教材內容才能更加貼近現實工作。此外,學校還要創建校企聯合編寫教材的機制,同企業創建長效合作關系,定期邀請行業專家特別是企業技術人員參與教材開發,將最前沿的技術和文化理念融入教材,如此編寫的教材才更具時代性與實用性,可以啟發學生深度思考,有效解決現實問題。
3 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現狀
隨著社會蓬勃發展,我國各大院校商務日語專業教學逐漸進入穩定階段。在此背景下,市場中涌現諸多版本的商務日語教材,總體可分為國內和國外兩種,即自編教材和日語影印版書籍。但根據相關調查可知,我國大部分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內容相對陳舊,缺少新穎性,無法充分滿足時代發展對應用型日語商務人才提出的多元需求。
3.1 教材需求分析針對性不足
中國出版機構在編寫、開發商務日語實訓教材時,依舊存有認知誤區,將商務日語實訓教材看作日語教學活動開展的輔助材料,旨在充分滿足應用型高校不同專業學生和日語愛好者的學習需求[3]。總體來看,實訓教材編寫目的模糊,教材內容針對性不強。同普通日語教材相比,商務日語具有很明顯的獨特性,其屬于專門用途日語,使用場合固定。這就要求出版機構在開發實訓教材前,系統分析應用型高校學生學習需求,以此為基準編制教材。現階段國內開發的大部分商務日語教材對使用者需求的確定過于主觀臆斷,與以學生為主的現代化教育理念相違背。另外,缺少有針對性的日語實訓教材與教學大綱設計,導致教材開發完全聽任市場發展驅動,其地位未能得到認可,遑論發揮最大價值。縱觀市場各類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可知,其目前存在教材內容重復、形式單調等問題。譬如,日語聽力教材應側重于訓練學生聽力能力,但有些教材口語技巧占據較大比重,導致教育主體發生偏移。又如,有些商務日語實訓教材沿用陳舊的教材理論框架及大綱設計,內容缺少創新性,甚至教材目錄和章節安排均大同小異,與時代發展不符,很難有效培養學生的商務日語能力。
3.2 教材內容安排缺少實用性
商務日語主要用于商務工作,在出口貿易與商務合作情景中都會使用日語,具備應用性和實用性特征。開發商務日語實訓教學,旨在推動學生更好地就業。故此,教材內容安排不僅需要考慮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內容的理論性,也要考慮教材的實用性,通過穿插豐富典型的案例,使教材內容更加生動,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但事實上,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重視理論傳授、輕視實踐操作,教材內容設置理論知識占據較大比重,實訓內容占比低。毋庸置疑,實踐教學是應用型高校開展商務日語教學活動的核心環節,更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點[4]。通常來講,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實訓教學可劃分為兩部分,一是校內實訓教學,二是校外實訓教學。其中,校內實訓教材內容多為日語教師或學校相關研究者自編自選,隨意性強,內容缺少主次標準。加之教育領域對商務日語缺少全面認知,實訓教材種類相對匱乏,教師很難找到優質教材,這也是我國各大院校開發、設計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面臨的主要問題。
4 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策略
4.1 立足商務工作實際,推進項目化課程教材開發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推進,中西文化交流愈發頻繁,對外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通過調查可知,我國高校培育的商務日語人才往往由于職業能力欠缺而無法很好地適應崗位工作。究其根本,主要因為高校在開設商務日語實訓課程時,未能充分考慮現代社會發展對日語專業人才的要求。鑒于此,應用型高校要改變傳統辦學思維,重構商務日語課程體系,合理采用以市場為基準、以就業為導向、以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培育為脈絡、以項目化課程為主線的教材開發策略。開發項目化教材時,應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以學校作為基地,以教師、學生、學者或企業專家作為日語教材開發主體,根據高校辦學要求、學生成長特點和社會發展需求設計項目化日語教材。第二,項目化教材編寫涉及領域廣,包含內容選編、整合、擴展等活動。第三,企業參與項目化教材開發,是由應用型院校特性所決定,即主要為企業輸送大量應用型人才。由此,企業參加項目化教材開發,可以保證教材內容更加貼近學生成長特點、滿足社會用人要求。唯有加強教師、學生、專家與企業學者的合作,共同圍繞課堂教學、實訓操作和就業崗位進行剖析,確定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就業方向,才可開發出符合應用型高校學生認知能力,且同崗位要求聯系密切的商務日語項目化課程教材。
4.2 豐富日語教材內容,促進商務日語教材多元化
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內容桎梏、形式陳舊,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日語教材的出版與學科建設。應用型高校日語專業學生需要掌握多元理論知識,如管理學、語言學與經濟學等。換句話說,商務日語學習應側重跨學科知識,具備綜合技能,這樣才可以為國際商務領域工作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內容開發與編寫須考慮多元內容,包含多學科知識。在具體開發過程中,開發人員既要考慮應用型高校學生特點,又要設計多層次內容,引進最前沿的日語原版教材。與此同時,開發人員還要重視培育學生群體的商務實踐能力,適當設置模擬演練、話題討論與實踐競賽等板塊,幫助學生切實體會商務日語的專業性及豐富性,促進學生商務實踐能力的高速提升。另外,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紙質商務日語教材的弊端和不足不斷彰顯,教材形式亟須改變。這就要求開發人員在編寫商務日語實訓教材時,靈活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立體化、動態化編寫教材。譬如,在開發口語表達與翻譯等教材光盤時,開發人員應積極研發教輔網站和電子教案,讓學生在鍛煉口語表達能力與翻譯能力的同時,掌握信息技術操作方式,確保學生綜合能力得以有效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國已有多所高校設置了商務日語專業,但不同層次院校對商務日語實訓教材的需求不同。鑒于此,出版機構應結合不同院校細致劃分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4.3 突出能力本位理念,平衡語言運用及商務知識
堅持能力本位是應用型高校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應全面呈現能力本位理念,依托社會現實需求與高校學生認知規律,將日語語言學習、日語商務知識及實踐技能培養有機結合,實現以知識為底蘊、以日語語言技能為依托的實用型日語人才培養目標。另外,教材開發還需要從高校學生發展需求、成長特點入手,以應用為目的,為學生開發貼近其認知能力與學習水平的日語實訓內容,既能保證商務日語實訓教材發揮最大作用,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這也是教材開發的主旨。同時,在開發商務日語實訓教材時,除重視知識內容的連續性與系統性外,也要重視語言技能的學習和鞏固,科學把控二者的平衡點[5]。結合商務日語特性和人才培養目標,實訓教材開發可運用“語言交際能力”“商務管理能力”一手抓策略。開發內容如下。首先,日常商務工作所需的日語知識,如會話交際用語、郵件、書寫文章等;其次,商務文化與商務知識,如關于日本企業工作方式、文化的內容,以及作為“社會人”的“社會人意識”與“社會人行動”,囊括集團意識、協調性和商務禮儀等。開發并編寫包含上述內容的教材,有助于培育出能夠承擔翻譯、商務接待等工作的應用型日語人才。
5 結語
綜上所述,教材是大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強化技術能力的核心載體,更是語言課程開展的關鍵組成部分,決定著教學的內容與模式。應用型高校商務日語實訓教材開發,既要明確教材編寫方向和指導思想,又要擺脫以往教學理論對教材的束縛,呈現“商務+日語”的知識模塊,給予實踐教學環節高度重視。因此,教材開發人員應立足應用型高校實際,加強與學校、社會企業的配合,由出版部門引導,科學糾偏。唯有如此,才可開發出符合應用型高校教學需求的商務日語實訓教材,培養出更多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的商務日語人才,助力國家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王淑一,施建軍,許堉鈿,等. 面向中國日語專業本科教學的文章難度測量研究[J]. 日語學習與研究,2022(5):45-56.
[2]董麗麗. 高校日語教材出版模式改革探究[J]. 采寫編,2022(2):136-137.
[3]孫冉. 日語教材中的擬聲擬態詞及其用法分析[J]. 品位經典,2020(7):23-24,102.
[4]干清華. 高職高專二外日語課程開設現狀及多樣化教學方法探索[J]. 教育現代化,2020,7(33):67-71.
[5]李曼. 大學日語專業精讀教材中慣用語的使用現狀及教學思考[J].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40(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