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利

2022年兩會期間,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時代陽光藥業執行董事唐純玉提交了《制定符合中醫藥特點和發展規律的政策》《關于充分發揮中成藥臨床優勢作用,解決關鍵瓶頸的建議》《關于提升中醫藥特色,提高中藥產業發展活力的建議》三份建議。在《關于充分發揮中成藥臨床優勢作用,解決關鍵瓶頸的建議》中提及,中醫藥尤其是中藥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壓力與挑戰,中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從2017年開始持續下降,中藥工業在整個醫藥產業所占比重從29%下降到22%。
唐純玉建議穩妥推進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中成藥具有和化藥完全不同的特點,源頭是農副產品,質量控制難、成本高。多家品種因藥材產地不同、采收加工、生產設備、制造工藝、使用溶媒等的差異,其質量和療效也存在差異,甚至有的還相差較大。鑒于目前中成藥質量和療效等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建議穩妥推進中成藥集采。
目前,只有集中解決影響中成藥臨床使用的兩個關鍵性瓶頸,才能促進中藥產業高質量持續健康發展。這兩個關鍵性瓶頸分別是,一是中成藥治療優勢病種的研究,真正確定中成藥在臨床使用中的優勢;二是進行中醫藥的系統衛生經濟學研究,建立符合我國兩套醫療體系獨特優勢的醫保支付相關政策及措施。
國家層面,為強化產業規劃系統性、整體性、銜接性,統籌創新資源參與國際醫藥產業競爭,抓好醫藥產業規劃落地實施。國務院辦公廳2022年印發《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強調,要夯實中醫藥人才基礎,提高中醫藥教育整體水平,堅持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加強中醫藥人才評價和激勵;要提高中藥產業發展活力,優化中藥審評審批管理;要完善中西醫結合制度,創新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健全中西醫協同疫病防治機制;要實施中醫藥發展重大工程,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加強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加強中醫藥科研平臺建設。
2022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這是首個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印發的中醫藥五年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政策和體系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振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之后,《中藥新藥毒理研究用樣品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2021-2025年)》相繼推出。
2023年1月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科學監管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加強中藥飲片審批管理。遵循中醫藥理論和用藥規律,圍繞質量安全風險,推動中藥飲片炮制機理研究,建立健全中藥飲片質量評價體系。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25年,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80%以上的縣級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1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完成服務內涵建設,10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8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1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設置“中醫閣”,持續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