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鋼琴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學生提升個人音樂素養的重要途徑。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高校鋼琴教學的效果得到了強化,營造出了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學生對鋼琴課程學習的興趣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因此,信息化教學模式在高校鋼琴教學當中的應用對加快高校音樂教育現代化、推動鋼琴教學模式改革、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與審美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高校鋼琴教學改革與實踐路徑研究》的作者是舒甜,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本書是對當前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的研究,通過對高校鋼琴教學當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在現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導下,對當下較新的鋼琴教學要求和常見的問題開展論述,以科學、開放的思想進行思考,探究高校鋼琴音樂教學實踐的方法。
本書內容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中作者對鋼琴教學的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對當前鋼琴教學的新要求和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論述;第二章主要介紹了在科學思維視域下鋼琴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對鋼琴演奏作品的結構、風格、內容進行了研究;第三章是集體視域下的鋼琴教學開展實踐;第四章是鋼琴即興伴奏與自彈自唱課程對接的教學實驗;第五章則主要討論如何在文化自信的視域下開展中國鋼琴音樂教學實踐;第六章從舞臺與就業指導角度討論了鋼琴音樂教學的實踐過程。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嚴謹,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角度出發,對高校鋼琴教學活動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優化高校鋼琴教學方法的具體方法,指出了信息技術在鋼琴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在信息技術不斷普及的當下,高校鋼琴課程也開始步入了信息化教學時代。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等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直觀地感受鋼琴的魅力,并讓學生在聲音、畫面的刺激下產生對鋼琴的喜愛。活躍課堂氛圍,陶冶學生情操。在傳統的鋼琴課堂教學中,教室中基本只有一臺鋼琴,學生只能在教師的講解中自己去記憶相關的知識,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對鋼琴曲表達的情感和形象體會不夠深刻。信息技術則可以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觀看鋼琴演奏、鋼琴教學的手法等方式,將鋼琴演奏的知識以視頻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讓復雜抽象的知識點變成簡單直觀的畫面,從而方便了學生的學習,讓課堂氛圍逐漸變得活躍,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創設音樂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性。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不用單純依靠課堂手把手教學來進行教學,而是能夠利用網絡豐富的資源,創設音樂情境,讓學生在聲形同步的條件下,提高對鋼琴理論知識的感受。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上大量的優秀鋼琴家演奏視頻資源,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讓學生在感受鋼琴演奏家激情演奏的同時,感受音樂的魅力,體會鋼琴曲的獨特藝術價值,讓學生喜歡上鋼琴。并且,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多找一些鋼琴家演奏視頻自己觀看,通過信息技術幫助,在網絡上創造出一個良好的音樂氛圍,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方法,從而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讓學生的音樂素質得到提升。
《高校鋼琴教學改革與實踐路徑研究》對當前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指出了當前信息技術在鋼琴教學當中應用的重要性。高校鋼琴教師要加強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探索,以科學的理念探究高校鋼琴課程教學的實踐方法,從而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掌握鋼琴相關的理論知識,形成對鋼琴這一音樂形式的喜愛。
(長江大學 畢 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