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筱
我名下手機號關聯了多少互聯網賬號?是否被別人冒用注冊了互聯網賬號?如發現被冒用注冊了賬號,該怎么辦?
在眾多APP 頻繁要求綁定手機號注冊或激活的今天,人們很難清楚記得自己手機號到底給多少APP 做過授權。“一證通查2.0”的出現,讓人們可以直觀了解自己手機號當前綁定的APP 狀態。用戶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政務微信號“工信微報”和“工信部反詐專班”“中國信通院”微信公眾號即可進入查詢入口。以“工信微報”查詢為例,在微信中搜索“工信微報”公眾號,并點擊關注,在下方菜單欄選擇“政務服務”中的“一證通查”功能。
進入查詢首頁面后,點擊“互聯網賬號”,填寫本人手機號、身份證號后六位和驗證碼,即可進行查詢。查詢結果將在48 小時內通過10699000 統一的短信端口進行回復。如需查詢明細或解綁賬號,可以點擊查詢頁面的“解綁與明細查詢說明”,進入相應互聯網企業的頁面進行相關操作。
這里比較遺憾的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碼號服務推進組”就曾上線了手機號“一鍵查詢”與“一鍵解綁”服務,然而該服務推出不到一周就下線了。中國信通院相關人士解釋說,“一鍵解綁”為測試版,并沒有正式上線。這主要是由于每一個平臺解綁、銷號都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很難支持第三方“一鍵解綁”,即便支持風險也很大。從這個角度看,用戶顯然根據“一證通查”給出的結果,按照官方程序進行解綁相對安全一些。
除手機號授權外,不少APP 都支持微信和支付寶授權,讓用戶首次使用獲得便利,不過頻繁授權之下,多少也有些擔心個人信息的泄露,畢竟這兩款軟件涉及用戶太多個人隱私與支付安全了。

在微信端,用戶可以通過“我的-設置-個人信息與授權”查看“授權管理”,從而查看當前微信賬號給哪些應用授權了。與此同時,用戶還可以在“系統權限管理”界面,對敏感的麥克風、相機、讀取通訊錄等權限進行個性化設置,最大限度保護個人隱私安全(如圖)。
而在支付寶這邊,用戶則需依次點擊“我的-用戶保護中心-隱私設置”,然后就能在“隱私設置”界面看到“授權管理”項,這里有包含授權時間在內的詳細授權目錄,用戶點擊某一個應用項,即可取消對它的授權,操作也相當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