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碩 張冬琴
摘 要:全運會是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競技盛會。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和數理統計法統計分析第十四屆全運會各級別前八名女子柔道運動員技術運用情況,旨在總結我國優秀女子柔道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期望為運動員和教練員備戰2024年巴黎奧運會提供思路和幫助。結果顯示:我國優秀女子柔道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主要為抓握傳統把位壓制對手,進攻節奏快,擅長以我國典型的散手風格進攻取勝,投技得分技術多以舍身技為主,寢技中抱壓技成功率很高,投寢技術連接緊密。同時研究發現我國女子柔道運動員投寢技術發展不平衡、投技單一技術成功率低、寢技中絞技和關節技技術運用率低等問題。
關鍵詞:第十四屆全運會;女子柔道;技術運用;得失分統計
中圖分類號:G88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840(2023)02-0053-07
Techniqu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lite Female Judo Athletes in the 14th National Games
GOU Shuo,ZHANG Dongqin
(School of Competitive Sports,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e National Games is the highest level and largest judo competition stage in China. This study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top 8 women judo athletes at all levels in the 14th National Games,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p female judo athletes in China, and to provide ideas and help for the athletes and coaches preparing for the 2024 Paris Olympic Ga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lite female judo athletes are to hold the traditional grip position to suppress the opponent, to attack quickly, to win by attacking with the typical Chinese style of free hand, to score with the fling technique mainly with the sutami-waza, to hold the osaikomi-waza in the groundwork technique with high success rate, and the fling and groundwork techniques connect closel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ound that the athletes' fling and groundwork techniques are not balanced, the success rate of single fling technique is low, and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shime-waza and kansetsu-waza in groundwork technique is low.
Key words:the 14th National Games; women's judo;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core and loss statistics
女子柔道自1992年被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我國女子柔道曾獲得驕人的成績。縱觀歷屆奧運會獲得成績的女子柔道運動員,都在比賽中展示了全面精湛的技術。柔道運動中技術訓練是所有訓練中的核心,是比賽中取得比賽最終勝利的終極武器。為此,本研究通過統計分析第十四屆全運會各級別前八名女子柔道運動員技術運用情況,旨在總結出我國優秀女子柔道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發現優勢,總結不足,同時為我國備戰下一屆奧運會提供數據支撐和幫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第十四屆全運會女子柔道決賽各級別前八名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為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集整理世界及全國大型比賽有關柔道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的文獻資料。
1.2.2 錄像觀察法
通過中國柔道聯合會網站下載第十四屆全運會女子柔道項目決賽各級別前八名運動員比賽視頻文件,共計145場。
1.2.3 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數據使用WPS office11.1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七個級別運動員投寢技術運用特征分析
七個級別運動員總體投技技術運用2 257次,寢技技術運用104次,投寢技術運用次數懸殊較大。其中:-48 kg運動員投技運用率92.2%,寢技運用率7.8%;-52 kg運動員投技運用率96.6%,寢技運用率3.4%;-57 kg運動員投技運用率93.9%,寢技運用率6.1%;-63 kg運動員投技運用率96.8%,寢技運用率3.2%;-70 kg運動員投技運用率97.3%,寢技運用率2.7%;-78 kg運動員投技運用率96.6%,寢技運用率3.4%;+78 kg運動員投技運用率95.9%,寢技運用率4.1%。投寢技術運用呈現這種特征的原因有以下幾種:首先技術類別上,投技遠超寢技,更有機會施技于對手,且每回合都是由雙方運動員投技站立狀態開始。其次,投技技術運用后裁判會馬上分辨動作是否有效,而寢技要求形成后控制一段時間,不能立刻分辨是否有效。最后,結合我國實際訓練情況,總體會更偏向投技技術訓練,缺乏寢技訓練[2]。
2.2 七個級別運動員各技術類別運用特征分析
七個級別運動員各技術類別運用率從高至低依次為足技、手技、舍身技、腰技、絞技、抱壓技、關節技。足技運用1 542次,運用率65.3%;手技運用288次,運用率12.2%;舍身技運用232次,運用率9.8%;腰技運用195次,運用率8.3%;絞技運用53次,運用率2.2%;抱壓技運用40次,運用率1.7%;關節技運用11次,運用率0.5%。七個級別運動員各技術類別成功率從高至低依次為抱壓技、絞技、舍身技、關節技、手技、腰技、足技。抱壓技成功32次,成功率80.0%;絞技成功9次,成功率17.0%;舍身技成功33次,成功率14.2%;關節技成功1次,成功率9.1%;手技成功21次,成功率7.3%;腰技成功12次,成功率6.2%;足技成功44次,成功率2.9%。綜合各技術類別運用率和成功率看,技術動作運用數量不能決定成功率,強調高水平比賽中最重要的制勝因素是技術質量,成功率低的技術類別是因為在制服對手過程中對運動員綜合素質要求很高。
2.3 不同體重級別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分析
2.3.1 -48 kg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分析
本級別運動員總體技術運用270次,成功率10.0%。全部技術類別看,手技運用34次,運用率12.6%;腰技運用25次,運用率9.3%;足技運用154次,運用率57.0%;舍身技運用36次,運用率13.3%;抱壓技運用7次,運用率2.6%;絞技運用9次,運用率3.3%;關節技運用5次,運用率1.9%。從成功率看,手技成功率2.9%;腰技成功率16.0%;足技成功率6.5%;舍身技成功率13.9%;抱壓技成功率85.7%;絞技成功率11.1%;關節技未得分。
本級別運動員得分技術共有14種,得分次數27次。各技術類別中,手技、腰技和絞技只有1種技術動作得分,分別為一本背負投(低)、腰車、三角絞;舍身技中巴投和谷落各得分2次,隅返得分1次;抱壓技中橫四方固得分3次,上四方固得分2次,袈裟固得分1次;足技中,大內刈和小內掛各得分3次,內股和膝車各得分1次;關節技未得分。從全部技術類別得分占比率看,腰車、大內刈、小內掛和橫四方固是最主要得分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失分技術共10種,失分次數13次。失分占比率最高技術類別為足技和抱壓技,足技中大外刈、內股、小內掛和膝車各失分1次;抱壓技中橫四方固失分2次,袈裟固和上四方固各失分1次;手技、腰技、舍身技只有1種技術動作失分,分別為一本背負投(高)、腰車、谷落;絞技、關節技未失分。從全部技術類別中失分占比率看,腰車和橫四方固是最主要失分技術動作。
2.3.2 -52 kg運動員技術運用情況統計分析
本級別運動員總體技術運用407次,成功率5.2%。全部技術類別看,手技運用77次,運用率18.9%;腰技運用37次,運用率9.1%;足技運用239次,運用率58.7%;舍身技運用40次,運用率9.8%;抱壓技運用1次,運用率0.2%;絞技運用8次,運用率2.0%;關節技運用5次,運用率1.2%。從成功率來看,手技成功率2.6%;腰技成功率2.7%;足技成功率3.3%;舍身技成功率15.0%;抱壓技成功率100.0%;絞技成功率37.5%;關節技未得分。
本級別運動員得分技術動作共9種,得分次數21次。各技術類別中,手技、腰技、抱壓技、絞技只有1種技術動作得分,分別為肩車、袖釣入腰(低)、橫四方固和三角絞;足技中內股成功4次,大外刈成功2次,大內刈和出足掃各成功1次;舍身技中谷落成功5次,巴投成功1次;關節技未得分。從全部技術類別中得分占比率看,谷落、內股和三角絞是最主要得分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失分技術動作共9種,失分次數12次。足技中內股失分4次,大內刈和出足掃各失分1次;舍身技中巴投和谷落各失分1次;手技、腰技、絞技都只有1種技術動作失分,分別為肩車、袖釣入腰(低)和三角絞;抱壓技、關節技未失分。從全部技術類別失分占比率看,內股和三角絞是最主要失分技術動作。
2.3.3 -57 kg運動員技術運用情況統計分析
本級別運動員總體技術運用495次,成功率3.6%。全部技術類別看,手技運用84次,運用率17.0%;腰技運用42次,運用率8.5%;足技運用303次,運用率61.2%;舍身技運用36次,運用率7.3%;抱壓技運用5次,運用率1.0%;絞技運用24次,運用率4.8%;關節技運用1次,運用率0.2%。從成功率來看,手技成功率4.8%,腰技成功率7.1%;足技成功率1.7%;抱壓技成功率60.0%;絞技成功率8.3%;關節技成功率100%;舍身技未得分。
本級別運動員得分技術動作共有14種,得分次數19次。各技術類別中,手技中背負投(低)得分2次,體落和反攻小內刈各得分1次;腰技中袖釣入腰(低)得分1次,腰車得分2次;足技得分6次,大外刈得分2次,大內刈、內股、出足掃和小內掛各成功1次;抱壓技中橫四方固得分2次,崩袈裟固得分1次;絞技和關節技只有1種技術動作得分,分別為三角絞和腕挫十字固。背負投(低)、腰車、大外刈、橫四方固和三角絞是最主要得分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失分技術動作共有7種,失分次數10次。全部技術類別中,失分占比率最高的為足技,大內刈和大外刈失分1次,內股和出足掃失分2次;手技、抱壓技、絞技只有1種技術動作失分,分別為背負投(低)、崩袈裟固和三角絞;腰技、舍身技、關節技未失分。從全部技術類別中失分占比率看,背負投(低)、內股和出足掃是最主要失分技術動作。
2.3.4 -63 kg運動員技術運用情況統計分析
本級別運動員總體技術運用248次,成功率7.3%。全部技術類別看,手技運用36次,運用率14.5%;腰技運用17次,運用率6.9%;足技運用158次,運用率63.7%;舍身技運用29次,運用率11.7%;抱壓技運用7次,運用率2.8%;絞技運用1次,運用率0.4%;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從成功率角度分析,手技成功率11.1%;足技成功率1.3%;舍身技成功率20.7%;抱壓技成功率85.7%;腰技和絞技未得分;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得分技術動作共13種,得分次數18次。各技術類別中,手技中一本背負投(低)得分2次,一本背負投(高)和反攻谷落各得分1次;足技中內股和小內刈各得分1次;舍身技中外卷入、谷落和引入返各得分1次,裹投得分3次;抱壓技中袈裟固、橫四方固和上四方固得分1次,肩固得分3次;腰技和絞技未得分,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從全部技術類別中得分占比率看,裹投、肩固、一本背負投(低)是最主要得分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失分技術動作共8種,失分次數10次。各技術類別中,手技中一本背負投(高)、一本背負投(低)和反攻谷落失分1次;足技中內股失分1次;舍身技中裹投失分2次,引入返失分1次;抱壓技中肩固失分2次,橫四方固失分1次;腰技、絞技未失分,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從全部技術類別中失分占比率看,裹投和肩固是最主要失分技術動作。
2.3.5 -70 kg運動員技術運用情況統計分析
本級別運動員總體技術運用374次,成功率6.2%。全部技術類別看,手技運用30次,運用率8.0%;腰技運用36次,運用率9.6%;足技運用287次,運用率76.7%;舍身技運用11次,運用率2.9%;抱壓技運用4次,運用率1.1%;絞技運用6次,運用率1.6%;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從成功率來看,手技成功率10.0%;腰技成功率5.6%;足技成功率2.4%;舍身技成功率45.5%;抱壓技成功率100.0%;絞技成功率33.3%;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得分技術動作共12種,總計成功23次。全部技術類別看,手技中一本背負投(高)和一本背負投(低)都屬于背負投技術;腰技中袖釣入腰(低)得分2次;足技中大內刈和大外刈各得分2次,內股得分3次;舍身技中外卷入和裹投各得分1次,谷落得分3次;抱壓技得分4次,橫四方固得分3次,肩固得分1次;絞技中地獄絞得分2次;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從全部技術類別中得分占比率看,內股,谷落和橫四方固是最主要得分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失分技術動作共11種,失分次數12次。手技中一本背負投(高)、一本背負投(低)、背負投(低)各失分1次;腰技中袖釣入腰(低)失分1次;足技中大外刈失分2次,大內刈和內股各失分1次;舍身技中外卷入失分1次;抱壓技中橫四方固、肩固各失分1次;絞技中地獄絞失分1次;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全部技術類別中失分占比率看,大外刈是最主要失分技術動作。
2.3.6 -78 kg運動員技術運用情況統計分析
本級別運動員總體技術運用348次,成功率5.7%。各技術類別中,手技運用13次,運用率3.7%;腰技運用19次,運用率5.5%;足技運用254次,運用率73.0%,遠超其他技術類別;舍身技運用50次,運用率14.4%;抱壓技運用7次,運用率2.9%;絞技運用5次,運用率1.4%;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成功率最高的技術類別為抱壓技,成功率71.4%;手技成功率23.1%;絞技成功率20.0%;腰技成功率5.3%;舍身技成功率4.0%;足技成功率3.1%;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得分技術動作共13種,得分次數20次。從全部技術類別看,手技中背負投(高)、背負投(低)和反攻大外刈各有1次得分;腰技中掃腰得分1次;足技中出足掃得分3次,大內刈和大外刈各得分2次,內股得分1次;舍身技中外卷入得分2次;抱壓技中袈裟固得分1次、橫四方固和崩袈裟固各得分2次;絞技中三角絞得分1次;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從全部技術類別中得分占比率看,出足掃、大內刈、大外刈、外卷入、橫四方固和崩袈裟固是最主要得分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失分技術動作共9種,失分次數10次。從全部技術類別看,手技中一本背負投(高)、背負投(高)各失分1次;腰技掃腰失分1次;足技中出足掃失分2次,大內刈和內股各失分1次;舍身技中谷落失分1次;抱壓技中橫四方固和崩袈裟固各失分1次;絞技未失分;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從全部技術類別中失分占比率看,出足掃是最主要失分技術動作。
2.3.7 +78 kg運動員的技術運用情況統計分析
本級別運動員總體技術運用219次,成功率11.4%。各技術類別中,手技運用14次,運用率6.4%;腰技運用19次,運用率8.7%;足技運用147次,運用率67.1%;舍身技運用30次,運用率13.7%;抱壓技運用9次,運用率4.1%;絞技和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78 kg一直為我國女子柔道優勢級別,總體技術動作成功率11.4%。手技成功率28.6%;腰技成功率5.3%;足技成功率2.7%;舍身技成功率30.0%;抱壓技成功率77.8%;絞技和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得分技術動作共13種,得分次數25次。各技術類別中,手技中一本背負投(高)、背負投(高)、反攻一本背負投(低)、反攻腰車各得分1次;腰技中掃腰得分1次;足技中大外刈得分2次、內股和膝車各得分1次;舍身技中外卷入得分6次,谷落得分3次;抱壓技中橫四方固得分4次,崩袈裟固得分2次,上四方固得分1次;絞技、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從全部技術類別中得分占比率看,外卷入、橫四方固和谷落為最主要得分技術動作。
本級別運動員失分技術動作共11種,失分次數16次。各技術類別中,手技中一本背負投(高)、背負投(高)、反攻一本背負投(低)、反攻腰車各失分1次;足技中大外刈失分2次,膝車失分1次;舍身技中外卷入失分2次,谷落失分3次;抱壓技中橫四方固失分2次,上四方固和崩袈裟固各失分1次;腰技未失分;絞技和關節技未運用有效技術動作。全部技術類別中失分占比率看,谷落、大外刈、外卷入和橫四方固是最主要失分技術動作。
2.4 重點省份冠軍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分析
2.4.1 山東和湖南省冠軍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分析
山東省運動員楊俊霞(-63 kg)、劉紅巖(-70 kg)贏得冠軍,馬振昭(-78 kg)交流代表吉林贏得冠軍。楊俊霞是東京奧運會代表我國出征的運動員之一,多次在世界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劉紅巖險勝獲取東京奧運會資格的孫曉倩;馬振昭是東京奧運會代表我國參賽選手之一。這3位冠軍運動員在本屆全運會賽場上運用技術果敢堅決,相較于其他代表隊投寢技術更加全面;湖南冠軍運動員劉亭(-48 kg)、伍陽英(-52 kg)完全符合輕、中量女子柔道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劉亭戰勝拿到東京奧運會比賽入場券的李亞男,充分發揮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為我國女子柔道隊備戰下屆巴黎奧運會提供更多可能。
2.4.2廣東和遼寧省冠軍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分析
廣東運動員盧童娟獲得-57 kg級別冠軍,是出征東京奧運會運動員之一。從勝率角度看,廣東隊在所有隊伍中首屈一指。從隊伍歷史淵源看,現任柔道協會主席冼東妹[3],蟬聯2屆奧運會冠軍就來自廣東,足以證明廣東省對中量運動員培養優勢一直延續至今。遼寧金牌獲得者宿欣(+78 kg),投寢技術連接緊密。歷來女子+78 kg級是我國在世界大賽中奪金點,僅從奧運獎牌數就可以看出女子大級別一直是我國奪金點,8枚金牌里有4枚來自女子+78 kg級,宿欣戰勝出征東京奧運會的徐仕妍,在下一奧運周期更要保持優勢,改進不足,爭取圓夢巴黎奧運會。
3 第十四屆全運會前八名運動員優勢、不足及啟示
我國優秀女子柔道運動員在本屆全運會賽場上總體優勢體現在輕量級運動員進攻節奏快,技術運用上具有“快、變、靈”的特征,擅長以我國典型靈活的散手風格進攻取勝;中量級運動員速度和力量協調發展,展現出得意技技術成功率高的技術特征;重量級運動員把位上主要以抓握傳統把位小袖和大領壓制對手,投技得分技術多以舍身技為主,寢技中抱壓技成功率很高,投寢技術連接緊密。但是從七個級別運動員總體技術運用情況分析,反映我國運動員技術運用水平和世界頂尖優秀運動員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有投寢技術發展不平衡、投技單一技術成功率低、寢技中絞技和關節技運用率低等問題。啟示我國優秀女子柔道運動員和教練員柔道運動中技術訓練是核心,是比賽中取得最終勝利的終極武器。在接下來備戰2024年巴黎奧運會周期,要在擅長的投技技術訓練上保持優勢,提高單一技術成功率,同時重視寢技技術訓練發展,提高寢技技術的運用率和成功率,爭取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為處于谷底的中國女子柔道再現輝煌。
4 結 論
(1)七個級別運動員總計投技技術運用2 257次,運用率95.6%,寢技技術運用104次,運用率1.4%,投寢技術運用次數懸殊較大。[LL]
(2) 各技術類別運用率從高至低依次為足技、手技、舍身技、腰技、絞技、抱壓技、關節技;各技術類別成功率從高至低依次為抱壓技、絞技、舍身技、關節技、手技、腰技、足技。
(3)主要得分技術為背負投(低)、一本背負投(低)、腰車、大內刈、大外刈、小內掛、內股、出足掃、谷落、裹投、外卷入、橫四方固、肩固、崩袈裟固、三角絞。
(4)主要失分技術為背負投(低)、腰車、大外刈、內股、出足掃、裹投、外卷入、谷落、肩固、橫四方固、三角絞。
(5)我國優秀女子柔道運動員技術運用特征主要為抓握傳統把位壓制對手,進攻節奏快,擅長以我國典型的散手風格進攻取勝,投技得分技術多以舍身技為主,寢技中抱壓技成功率很高,投寢技術連接緊密。
參考文獻:
[1]杭俊.北京女子柔道隊備戰2019年全國青年錦標賽期間體能訓練方案的實證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20.
[2]李響.寢技在女子柔道比賽中的作用及其技術能力的培養分析[J].體育風尚,2020(2):218.
[3]宮照麟.我國優秀女子柔道運動員冼東妹2008奧運比賽戰術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2,30(3):104-106,114.
[4]張冠男,柴建中,王向東.東京奧運會我國柔道運動員主要對手的技術使用情況統計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1,33(1):19-30.
[5]張冬琴,周小青,王降雨.倫敦奧運會中國女子柔道運動員比賽情況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9):136-140.
[6]郭雨竹,顧凱,孫建全.柔道比賽中寢技地獄絞技術運用分析[J].內江科技,2019,40(11):102-104.
[7]朱靜.淺談女子柔道比賽中投技接寢技的重要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5):37-38.
收稿日期:2022-03-01
作者簡介:勾 碩(2000- ),女,北京人,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與訓練。
通訊作者:張冬琴(1978- ),女,甘肅天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柔道專項教學訓練實踐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