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華 寇鈴泓
摘要:自2022年8月開始,AI繪畫成為輿論焦點。創作者利用AI繪圖軟件,輸入關鍵詞,就可得到精美的畫作。AI只需幾秒就能創作出高水平的繪畫作品,極大地縮減了繪畫所需的時間成本,降低了繪畫門檻。因此創作者如何利用AI繪畫輔助自身創作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命題,文章就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AI繪畫;人工智能;數字繪畫;智械危機;人物設計
中圖分類號:TP18;TP391.7;J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3-0-04
從世界首臺人工智能機器人Shakey的誕生,到AlphaGo戰勝人類世界圍棋冠軍,人類對人工智能的討論和對智械危機的恐慌從未停止。人工智能的出現使人類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科技變革,也影響了藝術的發展歷程。如今AI藝術成為熱點,利用AI軟件輔助繪畫,可極大提高繪畫效率。隨著AI繪圖算法的優化,AI繪畫能夠創作出高水準的作品,眾多畫師開始思考藝術是否會被AI取代,從而引發新的智械危機。
1 AI對繪畫創作的影響
1.1 AI繪畫發展的歷程
隨著科技的進步、技術的提升,藝術的創作形式和創作形態發生了變化,技術提升拓展了藝術的創作空間。技術的更新使繪畫創作更為普遍、便利,如計算機技術實現了傳統繪畫的藝術創作形式轉變,數字繪畫誕生。數字繪畫能夠模擬出傳統繪畫特有的材質、機理、色彩等表現形式,其在商業上的成功讓很多傳統繪畫創作者不再堅持煩瑣的傳統繪畫工藝,轉而開始更便捷的數字繪畫創作[1]。
AI藝術的核心是把計算機作為藝術家的創造力加以培養,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是使計算機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徑,通過深度學習,使計算機學習從技術范疇上升到人類思想范疇[2]。人工智能所創作的藝術涉及音樂、編劇、動畫、繪畫等,其利用某種藝術領域內現存的作品,對其進行算法的分析,再輸出為一個全新的藝術作品。
AI繪畫創作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由藝術家哈羅德·科恩打造的機械手臂Arron進行繪畫創作。Arron只能創作出繪畫風格固定、色彩艷麗的作品。2012年,Jef Dean使用了1.6萬個CPU,利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深度學習網絡,收集了YouTube上1000萬張貓的圖片,訓練了3天得到一張模糊的貓臉,由此正式開啟了深度學習模型訓練AI繪畫這一研究方向。2015年,谷歌研制的Deep Dream以迷幻的風格聞名世界,其可深度學習某種藝術風格,并創作出新的繪畫作品。但Deep Dream只能通過圖生圖的形式完成創作,與目前的文生圖相比沒有那么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繪畫發展迅速,從只能創作色彩艷麗的抽象派繪畫風格作品的Arron,到通過文生圖迅速創作出風格多樣的精美繪畫,只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
1.2 AI繪畫的局限性
市面上大多數AI繪畫工具能夠通過文字描述生成畫面,或基于一張已有的圖片生成不同風格的畫面,或具有修復老舊圖像的功能。其原理是通過深度學習模型來自動繪制圖像。AI算法本質是基于大量已有的繪畫作品,在某種算法的指令下對其進行數據分析和邏輯運算,再輸出為獨一無二的特有畫面。目前常見的AI繪圖軟件有Stable Diffusion、novel AI、Midjourney等。
目前,AI繪畫生成的圖片有一定的局限性。AI繪畫通過向軟件輸入各種關鍵詞,如燈光、顏色、服裝、人數等,AI再根據關鍵詞自動生成畫面,但往往AI生成的畫面可控性不強。AI創作是根據已有的素材進行拼接,因此得到的畫面難免出乎意料,使用者難以創作出所需畫面。大多數AI繪制的畫面存在結構問題,空間關系缺乏準確性,經常出現透視錯亂的情況,并且畫面有很強的堆砌感,如原本不應該出現建筑的空蕩天空,出現了大量混合元素的建筑,使AI創作的場景畫面具有相似的迷幻風格。在人物創作上,AI繪圖經常出現人物動態和服裝結構錯亂等問題,比如手和腳結構上的錯亂,就屬于比較常見的錯誤。因為很多被用來訓練AI深度學習的插畫中,手和腳在畫面中所占面積較小,且手部或腳部經常被遮擋,所以AI缺少合格的手腳素材,所創作出來的人物手或腳的結構出錯概率較大。AI繪制的人物中,頭發或衣服結構不可避免地出現溶解性,線條和上色像融化的液體。雖然AI繪畫目前尚未達到商業制圖的程度,但AI算法更新迅速,未來可期。
1.3 AI輔助繪畫的優點
相較于人工作畫,AI作畫具有高效率、多風格的特點。AI輔助繪畫能夠提高藝術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設計師在繪畫初期,可利用AI繪畫獲取創作靈感,根據所需畫面在AI繪畫軟件中輸入關鍵詞,批量渲染出大量不同光影、人物、色彩、風格的畫面,最終確定所需的畫面風格調性,將其作為靈感源,再進行創作。
在商業制圖中,甲方的需求僅靠文字難以清楚表達,往往會和乙方的理解存在偏差。AI繪圖的出現,可以使甲方和創作者的溝通更為便利,甲方可利用AI繪制一張自己偏好的風格作品,使創作者更能理解甲方所需的畫面效果,有利于提高商業制圖流程中的溝通效率。AI僅靠關鍵詞生成的圖像出錯率較高,但藝術創作者將已經繪制好的畫面草圖通過AI進行渲染細化,可以使AI出錯率大幅降低,并且生成的畫面具有指向性,和藝術創作者所需畫面較為一致。
1.4 AI繪畫引發的信任危機
AI的出現引發了一些職業畫師和讀者的信任危機。在2022年美國科羅拉多博覽會的美術比賽中,一幅名為《太空歌劇院》的精美畫作在數字藝術賽道中獲得大獎。《太空歌劇院》畫面精美,氣勢恢宏,擁有油畫般的質感。然而這幅作品并不是作者本人親自創作的,而是利用Midjourney這款AI繪圖軟件生成的[3]。AI繪圖僅僅幾秒就能繪制出只有具有深厚繪畫功底的藝術家才能畫出的大作,這引發了不少人的抵觸。
有人認為,一些AI繪畫軟件未取得藝術家的允許,將藝術家的作品“投喂”AI用于訓練算法,算是剽竊,因此在Artstation上掀起了反AI浪潮。近日一名職業畫師在繪畫過程中使用AI進行細化,由于AI繪制出現了手腳結構混亂的情況,被讀者識破,造成了部分反對AI的讀者的抨擊,并轉而質疑其他畫圖結構出錯的畫師使用AI。隨著輿論的發酵,畫師只能發過程圖自證“清白”。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將AI技術作為繪畫輔助的同時,應當保護藝術家的權利。
2 蜀繡擬人化造型的設計思路
角色的形象表達和人物神態、服飾、道具、動作、色彩等有關,設計蜀繡的人物造型可通過考察巴蜀地區的人文思想與蜀繡的形式特征加以歸納總結,賦予蜀繡人格思想。
2.1 “溫柔”的擬人化特點
擬人化是將人物特征賦予思想或情感的對象人格化的過程。角色設計中的擬人化造型,是創作者對現實事物加以觀察,并對其進行特征概括,加以主觀審美,創造出的一個擁有人格的角色[4]。如《獅子王》中的辛巴,作者將小獅子進行擬人化。作者觀察現實世界中獅子的生理結構,根據獅子的頭部結構,在眼眶上給辛巴加上了眉毛,使辛巴能夠做出各種人類情感化的表情。《瘋狂動物城》中,作者根據各種動物的習性,為其創造出符合習性的人設,如辦公很慢的樹懶、狡猾的狐貍、強壯的北極熊等。
成都物質資源豐富,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險峻的蜀道為蜀國造就了一道天然的城墻,戰事較少和富足的生活造就了蜀國人溫順的性格。根據蜀國民眾的特性,蜀繡擬人化造型應具有溫順的性格特征、平和的神態。
2.2 蜀繡“熊貓戲竹”元素提取
蜀繡又名“川繡”,屬四大名繡之一,與蘇繡、粵繡、湘繡齊名,是巴蜀地區人民的智慧結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蜀繡是四川特有的一種刺繡,傳統蜀繡紋樣多為以巴山蜀水為題材的花鳥紋和以梅蘭竹菊為主導的植物紋,能夠體現巴蜀人民對美的追求[5]。這些紋樣大多被稱為吉祥紋,幾種紋樣組合形成了擁有吉祥寓意的蜀繡,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求福避災、繁衍生息的強烈愿望。
現代蜀繡主題大多是芙蓉錦鯉、熊貓戲竹、金絲猴等蜀地特有的動物題材,與“天府之國”的人文氣息結合,形成了特有的蜀地文化。大熊貓繁育基地、臥龍熊貓繁育中心、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皆在四川,因此四川也被稱為“熊貓之鄉”。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物種,是中國的國寶,更是中國的象征符號。新媒體時代,成都通過大量的網絡營銷,設計熊貓文創作品,從而成為“熊貓之鄉”而聞名世界。因此將蜀繡的代表作《大小熊貓》作為蜀繡擬人化造型的元素,并輔以竹紋樣的元素,能夠體現現代蜀繡的特點。
2.3 蜀繡顏色提取
在人物形象設計中,色彩能夠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充滿活力和愛惹麻煩的哪吒,主要采用代表力量和危險的紅色;《黑貓警長》中的黑貓,采用了代表剛直堅毅的黑色。色彩的多樣性、裝飾性、組合性在蜀繡的形式表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蜀繡按類型分可分為宗教蜀繡、陶瓷蜀繡、器物飾品蜀繡等,傳統蜀繡色彩的表現形式可分為人物裝奎色彩、陶瓷彩繪色彩、彩塑民間色彩、搭配材質色彩[6],蜀繡色彩對不同地區的民俗特色有不同的表達。
蜀繡的傳統紋樣色彩艷麗、對比度高,體現出巴蜀地區濃郁的生活氣息,多用紅、綠兩色進行色彩對比,蘊藏祈福和吉祥的寓意。蜀繡以漸變色的工藝為主,色彩豐富明艷,針法細膩,具有較強的色彩表現力。如蜀繡代表作《芙蓉錦鯉圖》,主要配色為紅綠兩色,牡丹花朵和錦鯉主色為紅色,與牡丹綠葉形成強烈的對比,象征連年有余、吉祥如意。鯉魚和芙蓉均采用了不同色相的漸變紅色。大多數蜀繡作品利用傳統針法如暈針、沙針、蓋針等使畫面構圖虛實結合,層次分明,有水墨畫的漸變感。根據蜀繡的顏色特征,提取中國紅和竹綠融入角色設計中,并輔以水墨質感筆刷,營造蜀繡特有的機理感。
2.4 角色服化道的設計
在角色形象設計中,服化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角色的服裝和道具能夠體現出人物的職業、性格、種族等。人物服裝設計也是故事劇情及世界觀的體現。如《瘋狂動物城》里的朱莉兔子,從她黑藍配色的警服能夠看出她的身份,也能夠體現劇情是發生在智慧化的動物都市里。服裝和道具還有一定的象征作用,如《雷神》里的鐵錘、哪吒的乾坤圈、孫悟空的金箍棒等。蜀繡擬人化為繡娘,因此服飾上采用了中國的漢服元素,在道具上采用了刺繡專用的繡針及手棚。
3 AI輔助繪畫在蜀繡擬人化造型中的應用
筆者根據蜀繡背后的人文特征,確定蜀繡擬人造型為一名性格溫順的繡娘,主色調為紅綠。因此向國產AI繪圖軟件Draft輸入關鍵詞“溫柔動作”“黑發”“古風”“長發”“絢爛光影”“紅綠配色”“刺繡”,得到一系列AI繪制的插畫,選取一張與筆者所想最接近的插畫,分析其配色、構圖、光影、動作等,取其精華,實現利用AI輔助蜀繡人物擬人設計。
3.1 AI繪制蜀繡擬人的色彩分析
色彩在人物造型設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色彩三要素——明度、色相、飽和度,將色彩組合起來,以此得到不同的視覺效果。如油畫大師莫蘭迪,畫面主要采用低飽和度色彩,畫面通過色彩明度進行對比,形成一種平靜的繪畫風格。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的繪畫往往采用飽和度高的鮮艷色彩,通過色相進行對比,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通過色彩的構成形式,掌握色彩的韻律,能夠增強畫面的情感表達和形式美。
AI所繪的蜀繡擬人化造型,畫面主要采用互補色配色,通過低明度的紅色和高明度的綠色進行互補。綠色分布在人物服裝上,屬于前景部分;紅色主要是身后的花朵,屬于后景部分。通過互補色配色,人物和背景形成前后關系,產生空間感。但由于紅色明度較低,不符合蜀繡包含的吉祥意蘊,因此后期將調整紅色明度。人物服裝配色為上白下綠,利用明度較高的白色和明度較低的綠色進行對比設計,并加入了黃色與大量的綠色形成冷暖平衡。
3.2 AI繪制蜀繡擬人的光影分析
光作為插畫中烘托氛圍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調、形狀、畫面占比,能渲染不同的氛圍。而影隨光產生,光影結合能夠表達人物的情緒,并提高視覺關注度。如《教父》中,教父坐在椅子上,導演采用頂光拍攝,營造出黑手黨的神秘感。光影也能突出視覺表達中心,如基里科的代表作《一條街的神秘與憂郁》,在其光影的比例關系中,影的面積占比更大,并且明度特低,小孩的影子在逆光中被拉得很長,這光中的一“點”影,提高了滾圈小孩的視覺關注度,畫面靠著錯誤的透視及光影的構成,形成一種詭異的不安。此AI插畫光源為頂側光,光影主要集中在人物肩部和腿部,使視覺中心集中在肩部和腿部,突出肩部和腿部的設計。
3.3 蜀繡元素與AI繪畫的融合
以AI創作的插畫為靈感,對其進行二次設計,畫面整體設計風格以中國風為主,在整體色彩上對AI制圖進行色彩調和,主要提高紅色純度和降低綠色純度,并保持前綠后紅的配色,滿足傳統蜀繡艷麗的色彩搭配。AI制圖服裝結構不明確,且為西方風格。筆者在繪制服裝上保持AI制圖的顏色配比,對其進行漢服設計,加入漢族服飾文化中的云肩作為裝飾。云肩有著“天人合一”的意蘊,講究萬物包容和諧,能夠表現出蜀人溫順平和的性格。背景采用蜀繡常見的竹元素,與繡棚上的蜀繡名作《大小熊貓》呼應。
3.4 水墨畫技法與人物設計的融合
AI繪畫作品缺乏筆觸感,有種機械合成的呆板,因此將材質融入AI繪畫中,可為作品增添靈動感。為貼近國風人設,使用Adobe Photoshop調整筆刷材質,從而模仿傳統水墨畫的機理。利用國畫的勾線填色法,將人物輪廓和假山輪廓用線條描出,對內部不同結構進行平涂,區分其固有色。再利用分染法,利用水墨材質的混合筆刷,在不同色相的底色上涂抹,使其擁有水墨畫特有的暈染感,營造水墨畫特有的審美意境。
4 結語
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新興技術的不斷更新,影響了繪畫方式。AI繪畫具有高效性,能夠節省繪畫過程中的人力成本,其具有的高度隨機性使AI繪畫目前無法通過文字輸入的模式創作出完全符合創作者想法的作品,但其能夠為創作者提供構圖、配色、光影、動作方面的參考,或豐富創作者的繪畫細節。AI繪畫最大的爭議為版權歸屬問題,完善版權相關規定能夠促進AI輔助繪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東昌.淺論數字繪畫對傳統繪畫的影響[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7):27-28.
[2] 黎學軍.藝術就是復制:關于人工智能藝術的思考[J].學習與探索,2020(10):176-182.
[3] 蔡雨彤. AI繪畫,藝術的“消亡加速器”還是“得力助手”?[J].華東科技,2022(11):12-13.
[4] 閆小龍,李潔.試論動畫造型設計中的擬人化手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2(5):122.
[5] 仝瑤,萬宗瑜,余翔.蜀繡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思維分析[J].西部皮革,2022,44(17):134-136.
[6] 樊夢茹.淺談蜀繡的色彩與應用[J].知識文庫,2017(12):22.
作者簡介:張愛華(1964—),女,湖北荊州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寇鈴泓(1999—),女,四川雅安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