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雨彤 刁翠翠
摘要: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化傳承歷史的文明古國,文化元素豐富多樣,而且代表著城市面貌和城市歷史的進化。如今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生活質量逐漸提高,園林景觀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人們對園林景觀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不僅要求園林景觀具備理想的生態效果,而且要求在美觀與城市融合度上進行合理的設計,這就需要合理參考地域文化元素設計園林景觀。所以如何在園林改造與開發過程中傳承歷史傳統并保護文化遺產,是我國很多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思考和深入探究且付諸實踐的問題。在設計園林景觀時,相關地域文化元素的滲透,可以確保設計的個性化,保證內容的獨特性,充分體現地方特色。文章對地域文化展開分析,討論地域文化與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聯系,以及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元素的運用原則和現狀,提出地域文化元素的運用手段,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借鑒。
關鍵詞:地域文化元素;文化特色;園林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3-0-03
地域文化是在地理環境、人文因素等的作用下構建的固定文化形式。設計園林景觀,實際上是把地形、植物等元素全面融合在一起,進行科學的規劃和建設。園林景觀設計不僅充分體現了保護環境的理念,而且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滲透地域文化元素可以全面提高工程設計質量,提升整體園林景觀的設計水平。
1 地域文化概述
1.1 地域文化
自然與人文資源構成地域文化,豐富多樣。主要標志是結合特定區域和附近環境,同其他城市文化之間的差異,以此進行判斷,其中文化元素并非固定的,地域文化的發展要經歷漫長的時間。
1.2 地域文化的特點
第一,局限性。不同地區的發展過程存在差異性,導致文化有著顯著的區別。地域文化差異性又使不同區域呈現各自的特色。
第二,周期性和長期性。因為地域文化并非短期內產生的,需要漫長的過程來實現[1],所以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地域文化。如果某一區域風貌被有效地保存下來,那么它的歷史也可以有效留存下來,這將進一步增強當地的歷史文化感。
第三,包容性。具體來看,可以對當地事物進行獨立保存,能夠根據現階段各個群體之間的有機結合,確保傳統特色,從而實現整體發展。
第四,廣泛性。因為地域覆蓋的區域范圍非常大,所以地域文化具有廣泛性,以確保不同地域文化的有效保存和發展。
2 園林景觀設計和地域文化的關系
2.1 園林景觀設計可以全面體現地域文化
現階段,隨著城市發展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區域開始滲透地域文化元素,貫徹相關的文化理念,從而實現對城市的建設和規劃。無論是園林景觀設計還是城市發展,都應與地域文化有效融合。對于園林景觀設計,應有效滲透地域文化元素,防止與其他園林產生雷同現象,應全面體現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以便為人們制訂良好的景觀設計方案。
2.2 地域文化包含園林景觀的特點
園林景觀設計與城市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可將其片面地認為是生態文明建設,應將其當成園林建設,在其中滲透地域文化元素。在開展園林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另外,應對有關建設者開展培訓及指導,使其對當地文化特色產生全面的認知。為有效提高景觀建設水平,應與當地文化特色融合,起到傳播文化的作用。
2.3 強調人文歷史的重要性
各個地域的歷史文化存在差異,其可以彰顯各自的風俗人情。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適當滲透地域文化元素,全面彰顯當地歷史,推動文化傳承。值得一提的是,應對人文歷史予以足夠的重視。為了在景觀設計中全面彰顯歷史文化,應促進思想及情感交流,借助人文歷史元素彰顯地域文化的內涵。
2.4 與自然環境全面融合
從現代城市發展來看,景觀主要起到觀賞性作用,其是城市綠色發展的體現。將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相結合,應圍繞當地自然條件進行,維護當地生態平衡。在設計時,應有效體現個性化特點,根據當地植物特點,滿足個性化構建需要[2]。
3 園林景觀設計中滲透地域文化元素的原則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滲透地域文化元素,達到促進景觀與地域文化協調發展的效果,應遵循以下原則。
3.1 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滲透地域文化元素,應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圍繞園林景觀的整體展開分析,確保其設計特色,以有效提高景觀設計質量。可持續發展原則強調科學運用地域自然元素,對現有資源進行科學規劃,以確保園林景觀的持續性,全面彰顯人和自然和諧共生。除此之外,這一原則還體現在歷史文化的運用及保護上,應對歷史文化展開保護,以此為前提設計景觀。
3.2 全局性原則
設計工作者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基于整體層面,對該地區環境展開綜合分析,確保區域環境的完整性,以此為前提進行設計,確保園林與整個區域環境相適應,實現協調發展。現階段,一些園林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并未立足于全局角度,常常發生背離設計整體理念的現象。
3.3 奇特性原則
奇特性原則主要是圍繞園林性質,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凸顯園林的奇特性,把建筑風格、地域特點等滲透到設計中,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如此一來,才能全面體現當地的主要元素,進而構建多元化的園林景觀。除此之外,奇特性還應圍繞區域具體文化狀況,避免為了獨特而獨特,從而造成園林景觀與具體狀況不一致。
4 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元素運用現狀
4.1 存在模仿現象,浪費資源
開發及設計工作者并未高度重視地域文化,導致在園林景觀建設中,只是單純地模仿他人,產生了大量的雷同方案,一些方案甚至直接生搬硬套,并沒有融入當地文化元素,景觀工程缺乏特性。
4.2 存在“面子工程”
城市化的深入發展使城市煥然一新,完善了景觀的設計及綠化工作。然而,因為大部分景觀中未滲透地域文化元素,所以出現了大量的“面子工程”。如投入過多資金制作浮雕,卻沒有融入當地文化元素。
4.3 對地域文化造成了破壞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美化景觀逐漸成為現階段城市的主要目標之一,卻沒有注重地域文化建設。為了實現美觀,盲目建設古城古街,雖然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裝飾元素,但是并未彰顯當地文化特色[3]。
5 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元素的運用方式
5.1 地域文化特色的運用
地域文化基于特定區域,不同地域文化之間存在差異,文化元素也并非一成不變。因此,應根據具體狀況,進行城市建設及規劃。目前城市化處于持續創新階段,值得一提的是,創新并非不夠重視地域文化,而是在持續完善的過程中保留原有的地域特色,同時將文化元素與景觀設計全面融合。
5.2 公共空間設計
在設計公共空間時,應堅持生態環保理念。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可將海綿理念融入園林景觀設計中,能夠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對環保及能源節約問題展開全面分析,在設計園林景觀時,滲透地域文化,使節能和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5.3 促進傳統文化與地域文化有效融合
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可適當滲透當地文化元素,將當地的歷史文化傳統滲透到景觀設計中,從而實現地域文化的廣泛傳播,使城市與景觀富含人文情懷。在實際開展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探究和運用可視的歷史文化,更要深入挖掘一些隱藏在時代背景下的歷史文化內涵,往往這些更能體現一個時代或者一個地域的深層意義。
5.4 自然資源的運用
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材料是設計工作者應當重視的內容。獨特的地域材料可以有效促進地域文化元素傳播。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應圍繞當地資源,充分考慮和把握當地的自然資源及其獨有的特色,提取最富特色的元素和象征符號,將其融入設計和構想中,呈現設計的多元化景觀效果。最大限度地按照材料和環境的要求,提供設計和當地文化發展一致的園林景觀,也能達到再現地域文化的效果。
5.5 地域視覺元素的運用
將視覺元素滲透到園林景觀設計中,可以利用色彩、光線等增強視覺效果,同時增強景觀的觀賞性,讓人們全面體驗地域文化。除此之外,還可以為人們構建有效的視覺體驗。由此可知,運用視覺元素對景觀設計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6 地域精神文化的運用
精神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不僅和人們的生活存在較強的關聯性,還與景觀設計存在一定的聯系。人們在觀賞美景的過程中,能夠滿足精神需要[4]。例如,設計工作者在景觀設計過程中,有效借助浮雕技術,滲透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結合地形地貌及文化等,充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滲透精神文化元素,有利于更好地顯示該地區景觀的特性,進而提高其藝術價值。
5.7 借助功能區特點實現地域文化的引入
隨著城市化的深入推進,園林景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全面呈現其功能區特點,借助功能區特點引入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功能區存在差異,涉及高檔休閑區、常規游覽區等。從高檔休閑區來看,該區域承載能力不強,然而其區域景觀構建質量非常好;從常規游覽區來看,通常情況下,只要滿足休閑娛樂需要即可。因此,針對這一情況開展園林景觀設計,應全面確保它的承載力。
6 園林景觀設計中滲透地域文化的有效手段
6.1 圍繞當地特點,有效融入地域文化
在設計園林景觀時,要與當地文化全面融合。設計工作者應對當地實際情況展開全面考察,收集有關方面的資料,了解當地的生活習性,滲透地域文化元素,從而構建符合當地特色的景觀。另外,應與自然資源深入融合,構建完善的素材庫,以方便后續有效查找,為后續設計夯實基礎。在全面分析當地結構和人居環境之后,構建完善的景觀結構。
6.2 與時代發展聯系
在設計園林景觀時,相關設計理念是比較直觀的,在這一過程中,須全面創新設計方法。對此,有關工作者在設計時,可適當滲透地域文化,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符合現代生活節奏,充分彰顯園林景觀的時代特點。
6.3 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一個區域的文化特點、風俗習慣和認知水平都會對園林景觀設計產生較大的影響。優秀的景觀設計能夠切實體現人們的精神需要,會讓人們深切體會到人文關懷。在設計園林景觀時,因為服務對象為大眾,所以景觀設計要能促進人們的審美交流,貫徹大眾化原則,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5],讓景觀得到人們的認同。
6.4 社會景觀的運用
社會景觀和人性化思想存在密切的聯系,具有一定的社會化功能,在地域文化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其中還包含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與社會歷史息息相關。因此,社會景觀的運用,可以幫助人們構建優美的環境,滿足多元化需要,切實彰顯景觀的實際價值。
7 結語
隨著城市化的深入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地域文化元素,逐漸認識到它的重要性,這也為園林景觀設計增添了全新的色彩。各個區域的地域文化存在差異,因此,園林景觀設計也存在區別。隨著園林景觀的持續完善,形成了豐富的歷史底蘊,同時融入了特殊的文化元素,將其與現代建筑融合,可以全面體現設計的個性。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全面認識當地文化,有效利用地域文化元素,提升園林景觀設計品質。
參考文獻:
[1] 張曉晶.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元素的應用路徑及構建技術[J].山西農經,2022(24):92-93.
[2] 何可心.地域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與構建技術[J].花卉,2022(24):28-29.
[3] 葉滿波,劉鑫.論地域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21(6):181-182.
[4] 巴男.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引入思考[J].中國園藝文摘,2021(12):140-141.
[5] 蔣曉翌.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的應用與構建技術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21:21.
作者簡介:代雨彤(1997—),女,遼寧營口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刁翠翠(1983—),女,遼寧大連人,博士,講師,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