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中國和阿根廷兩國政府代表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阿根廷共和國政府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全面落實中阿兩國領導人關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共識,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深化雙方在基礎設施、能源、經貿、金融、人文等領域互利合作。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此次中阿簽署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對于深化兩國戰略對接和各領域務實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也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
5月28日,拜登表示已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就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達成最終協議。5月31日與6月1日,眾議院與參議院分別通過關于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和預算的法案。6月3日,拜登簽署該法案,結束了近期圍繞美國可能陷入政府債務違約產生的不確定性。這一法案暫緩債務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并對2024財年和2025財年的開支進行限制,是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第103次調整債務上限。
債務上限是美國國會為聯邦政府設定的為履行已產生的支付義務而舉債的最高額度,觸及這條“紅線”,意味著美國財政部借款授權用盡。美國政府在1月已觸及債務上限。2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圍繞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問題舉行面對面閉門會談。由于美國兩黨在應對方案上存在分歧,美國陷入債務上限僵局。

5月30日,南美國家領導人會議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開幕,巴西總統盧拉在致辭中呼吁重啟地區一體化機制。盧拉表示,南美洲區域一體化任務緊迫,南美各國有決心重新定義共同愿景并重啟可持續發展、和平與人民福祉的相關行動。他呼吁建立一個強大、自信和政治上有組織的南美洲,并建議成立一個論壇,以便南美國家領導人流暢和定期地討論并指導各國行動,加強多方面一體化。盧拉提出一項廣泛的合作計劃,包括創建一種可用于貿易支付的地區共同貨幣以減少對外幣的依賴、協調開發銀行的行動以促進地區發展,以及建立高級別政治討論機制等。此外,他強調要恢復南美國家在防務領域的合作,提高相關培訓和教育能力,加強在軍事工業和防務政策方面的經驗和知識交流。
南美國家領導人會議由盧拉倡議發起,在南美洲12個國家中,除秘魯外,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均應邀參會,秘魯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奧塔羅拉與會。巴西外交部官員表示,此次會議將共商創建或重組南美國家對話與合作新機制,討論地區重要共性問題,促進形成對全球事務的共同回應,推動地區一體化進程。
6月1日,第二屆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在摩爾多瓦布爾博阿克舉行。近50名歐洲國家和地區領導人與會,討論歐洲安全、能源韌性及互聯互通等議題。摩爾多瓦總統桑杜在開幕式上致辭說,希望此次會議有助于增進歐洲國家間在應對安全、能源、互聯互通等問題時的協調能力。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會議為期只有一天,與會領導人難以為歐洲面臨的諸多挑戰和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會議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2022年5月,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建立歐洲政治共同體,歐盟國家與非歐盟國家和地區可在這一框架內尋找政治合作的新空間。2022年10月,首屆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
6月3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菲律賓在新加坡舉行了四國防長首次會談,就艦艇在南海聯合巡航等議題進行了商討。四國就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開展安保合作的方針達成一致。美日澳還舉行了三國防長會談,一致同意為了深化合作以及擴大相互運用性,將制定今后一年期間在澳大利亞實施的三國合作計劃。
有外媒稱,美日澳菲防長此次會談,是一個針對南海和臺海、應對“中國威脅”的多邊框架。美國正同太平洋各國擴大合作,加快遏制中國。有分析人士指出,通過與日澳兩個盟友的合作以及對菲律賓的拉攏,美國正試圖在中國周邊建立一個新的“包圍圈”,近期的一系列動作是其重整亞太聯盟體系的實質性步驟。美國主要針對的是南海與臺海兩個方向,企圖將二者作為遏制中國的“戰略抓手”。

為紀念美韓軍事同盟成立70周年,美韓兩軍決定自5月25日至6月15日在韓國京畿道抱川市軍事訓練場開展五輪“聯合協同火力剿敵”實彈演習。自1977年以來,美韓兩軍已經舉行11次“聯合協同火力剿敵”實彈演習,本次演習規模最大。美韓兩軍2500名士兵、610套武器系統參與此次演習,參演武器系統包括韓軍F-35隱形戰斗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無人機、坦克和多管火箭炮,美軍出動F-16戰斗機、A-10攻擊機等裝備。
本次演習模擬對朝鮮前線軍事設施展開炮擊和空襲。據稱,韓國尋求以壓倒性力量來實現和平,應對朝鮮方面威脅。5月19日,朝中社發文,強烈譴責美韓不斷進行針對朝鮮的戰爭演習,嚴重威脅半島及地區和平與安全。

6月6日,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位于赫爾松的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發生爆炸,并出現坍塌。該水電站目前由俄方控制,為扎波羅熱核電站提供水源。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卡霍夫卡水電站事件是烏克蘭蓄謀已久的破壞行動,烏克蘭的破壞行動是由于其反攻行動受到了遏制。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從國防部和其他相關部門處獲取有關報告。根據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發布的消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稱,俄羅斯對卡霍夫卡水電站結構進行了內部引爆。烏克蘭原子能公司稱,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遭破壞對扎波羅熱核電站構成威脅,但情況可控。
6月2日,印度東部奧迪沙邦發生客運列車脫軌相撞事故。一列從加爾各答開往金奈的客運列車在奧迪沙邦巴拉索爾地區的巴哈納賈火車站附近脫軌,十多節車廂散落四周,一些車廂落在對向軌道上。隨后,一列由班加羅爾開往加爾各答的客運列車從對向軌道駛來并撞上脫軌的車廂,造成該列車的幾節車廂也脫軌。這是印度20多年來發生的最嚴重的列車相撞事故,導致近300人死亡、多人受傷。6月4日,印度鐵道部長瓦伊什瑙表示,初步調查顯示,電子聯鎖系統信號問題導致了該起列車脫軌相撞事故。印度鐵路設施陳舊且年久失修,造成列車脫軌、相撞事故多發。近年來,隨著政府投入資金和技術進步,印度鐵路設施安全有所改善。
印度總統德勞帕迪·穆爾穆和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對事故遇難者表示哀悼。莫迪表示,政府將全力提供支持。目前,事故發生路段鐵路正在逐步恢復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