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艾滋病藥物預防與阻斷專業委員會、人民衛生出版社聯合推出的《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預防社區組織指導手冊》發布,這是國內首部專為社區組織暴露后預防(PEP)服務的防艾“教輔書”,旨在助力社區工作者更科學、專業、通俗易懂地為求詢者答疑解惑。
多年來,我國采取了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HIV綜合防治措施,艾滋病病例數快速上升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HIV感染者的治療覆蓋率和成功率持續達到90%以上。然而,HIV新發感染人數仍不容忽視,每年新發感染均達10萬例以上;隨著感染人群構成的轉變,經性傳播在艾滋病傳播方式的占比中高達97%。在HIV預防的宣教咨詢服務中,作為接待重點人群檢測與日常咨詢的第一道“屏障”,社區組織扮演著尤其重要的角色。
暴露后預防被稱為有效阻斷HIV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線,是指尚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在暴露于艾滋病高感染風險之后,在72小時之內進行病毒阻斷治療,通過主動干預降低感染風險。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輝教授介紹,在現階段,我國暴露后預防策略推廣尚處于起步階段,一些重點人群對暴露后預防的知曉率和規范使用率仍普遍較低,“比如有的高危個體根本不知道還有暴露后72小時預防用藥,有的即使知道有可預防藥物,一旦發生暴露后不知道如何獲取PEP服務和藥物,還有的開始用藥后,吃吃停停,不規范使用PEP藥物等情況。這些情況都增加了暴露后的感染風險,需要明確規范的專業指導。”
《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預防社區組織指導手冊》介紹了PEP對于減少HIV傳播的意義、PEP概念、適用人群以及如何獲取和使用PEP的專業知識等,手冊還結合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借助典型案例重點講解了應對方式,為社區工作者提供了參考。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