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引入與日本傳統文化的建立息息相關。本文從文學作品視角出發,分析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秘密》等四部作品,探討日本傳統文化中包含的佛教思想、儒家文化等對其本格推理小說中角色塑造的影響。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推理小說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類型在日本得到空前傳播與發展。東野圭吾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受到廣泛關注。其作品不僅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也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與研究。其中,學者們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東野圭吾小說的藝術手法、主題特色及表達形式上。而日本傳統文化對其作品的影響這一視角卻鮮少有人涉足。本文將從該視角出發,旨在幫助理解東野圭吾創作風格的同時,探索日本傳統文化在作品中的具體體現。
1 東野圭吾與日本時代背景的互動
東野圭吾是當代日本推理小說家中的標志性人物,其作品邏輯嚴密、情節扣人心弦,筆下角色形象鮮明,且東野圭吾在角色塑造上獨具匠心,將日本傳統文化融入其中。
東野圭吾本格推理小說的創作背景,既包括日本推理小說的繁榮發展,也包括其獨特的創作特點、靈感來源。他敏銳捕捉社會的變革和人性的深淵,通過自己的創作向讀者展現現實的多維面貌。讀者可以看到他對日本文化、社會現象和個人經歷的深刻理解與獨特見解。正是這些豐富的內涵,使其作品在推理界獨樹一幟,廣受讀者喜愛。因此,本文選擇東野圭吾的作品進行日本傳統文化方面的研究。
2 日本傳統文化對角色塑造的影響
東野圭吾筆下的人物與日本傳統文化緊密相連。日本傳統文化為角色塑造提供了豐沃土壤,為角色賦予了獨特的文化氣質,使角色更立體、豐滿,也為作品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的獨特魅力為故事情節增光添彩。
2.1 《白夜行》與《嫌疑人X的獻身》中所體現的“佛教思想”
在社會發展歷程中,宗教力量為包括武士在內的社會各階層提供了建立與維系人際關系的思想依據。鐮倉時代,日本深受佛教思想的影響,將人與人之間的聯系稱作“契”。與近現代所理解的“契約”概念有所不同,它更多地融入了“誓約”與“緣分”的元素,被視為佛教思想中因緣宿命的體現。對于日本人而言,不同關系的結合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宿命的影響?!八廾摗弊鳛槿毡緜鹘y文化中重要的哲學觀念之一,是指在現實社會中,人的命運由天注定且可預測,但個體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的命運觀。在東野圭吾的眼中,宿命論并非一種消極觀念,而是對人生的深刻詮釋。他認為,人類的生命軌跡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環境和命運的制約。這種制約不僅體現在個體的命運上,也體現在人際關系、人生選擇等方面。
在《白夜行》中,男主角亮司和女主角雪穗的人生軌跡被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復雜而充滿宿命感的共生關系。他們的人生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無論是命運的捉弄還是自己的選擇,都使他們的人生復雜多變,不斷在希望與絕望之間徘徊,最終上演了一場關于愛情、復仇和救贖的悲劇,讓讀者唏噓不已。這兩個角色的人生軌跡詮釋了日本傳統文化中“宿命論”的深刻內涵。
《白夜行》中的亮司是東野圭吾筆下“命運多舛”的代表。他原本擁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命運卻在他年幼時殘酷地扭轉了方向。在親眼看見有戀童癖的父親侵犯了自己的好友雪穗后,亮司內心的憤怒促使他親手結束了父親的生命。這個決定迫使亮司不得不與曾經的自己決裂,開始了流浪和犯罪的生活。從此,他的命運充滿了變數和曲折,無論亮司怎么掙扎,最終還是無法擺脫命運的捉弄。
雪穗則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人物。還是小學生時,她就被母親視為“以性易金”的籌碼。對她來說性就是靈魂,在遭遇“孌童案”之后,雪穗仿佛成為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年幼的她無法承受傳統女性觀對她肉體和靈魂的雙重壓迫,心靈逐漸扭曲,這段痛苦且悲慘的童年記憶成為她內心深處永遠無法愈合的傷疤。后來,她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躋身上流社會。雪穗的人生看似光鮮亮麗,但背后卻隱藏著無盡的苦澀和無奈。她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脆弱而短暫的,仿佛隨時都會被命運奪走[1]。
在《白夜行》中,這種“宿命論”的觀念深刻影響了雪穗和亮司的性格和行為方式,使他們在面對命運的挑戰時,表現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態度。而他們在追求自由和抵抗命運的過程中,則展現出了人性的復雜與悲劇。這不僅凸顯了宿命論的核心思想,也讓讀者對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反復產生深思。
《白夜行》所展現的是宿命論的無奈,即無論人們如何掙扎,命運始終無法改變。而《嫌疑人X的獻身》中的石神,則凸顯了個體性格與原生家庭環境對命運走向的影響。
《嫌疑人X的獻身》這部作品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傲、思維縝密的數學天才石神。他深受數學思維的影響,具有冷靜且理性的性格特質。無論面對何種情境,石神總能以縝密的邏輯思維和沉著冷靜的態度來應對。而偵探湯川學是石神的大學同學,通過他的描述,不難看出石神在學生時期就是一個沉默寡言、一心與數學為伍的人。他沉浸在自己創設的數學宇宙之中,對周邊的環境漠不關心。在自身性格特點及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下,石神放棄了成為一名數學家的理想,而是在一所高中擔任數學老師,他每天靠在為數不多的空閑時間里研究充滿奧秘的數學題來使自己保持冷靜[2]。
漸漸地,石神在壓抑的生活中暗戀上了鄰居靖子。他為了幫助靖子隱藏殺害前夫的罪責,精心設計了一場騙局,制造出一個無懈可擊的犯罪現場,幫靖子與她女兒美里洗脫嫌疑。在這樣壓抑的生活中石神獲得了短暫的喘息,他甚至感覺自己的價值得到了體現。當看到自己精心設計的騙局將警方騙得團團轉時,他感到十分滿意,石神期望在自己堪稱完美的騙局中獲得幸福,逃脫法律的制裁。但是,命運像一只無形的手一樣,主導著他們的人生,騙局最終還是被識破,而石神選擇了犧牲自己,保全靖子母女。或許“為愛獻身”就是他的宿命,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命運無法被改變。
東野圭吾通過《白夜行》及《嫌疑人X的獻身》這兩部作品,成功地將“宿命論”融入故事之中。他讓讀者看到了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人們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他用自己的筆尖描繪出一個個角色特有的人生軌跡,以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思考,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充滿宿命感的世界。
2.2 《解憂雜貨店》與《秘密》中蘊含的“儒家文化”
儒家學派自孔子創立以來,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其影響力已遍布全球,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日本自古以來與中國進行過多次深入的文化文明交流,儒家文化對日本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這一背景下,儒家文化甚至已經成為日本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儒家文化影響著日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文學領域尤為突出。在《解憂雜貨店》中就有所體現。
這部小說以地處僻靜之處的一家雜貨店為背景,這家雜貨店因解答來信者的困惑而聲名鵲起。在一個深夜,小偷三人組誤入了這家雜貨店,并陸續收到了來自五位陌生人的咨詢信。為幫助他們解決困擾,小偷三人組踏上了一場化解心結的旅程。在這一過程中,充滿人文關懷的解憂之信使得這五個人重獲新生[4]。
在這部作品中,雜貨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不僅售賣日常用品,更成為了一個為人們解答煩惱的“心靈驛站”,是一個精神交流的平臺。人們在這里咨詢問題,尋求建議,也在這里分享故事,感受溫暖。這種設定巧妙融合了儒家文化中的和為貴、親如一家等文化思想,使得整個故事充滿了人情味和溫馨感。
幫助他人在儒家文化中也被視為一種美德。人們普遍認為,幫助他人可以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日本的儒家文化同樣受到了這一價值觀的深刻影響,在日本儒家文化體系中,助人為樂也被視為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浪矢通過書信與顧客交流,傾聽他們的煩惱,為他們提供建議和解決方案。這正是儒家文化“助人為樂”的體現,他的善良和樂于助人成為故事中最溫暖人心的力量。
除了助人為樂的精神外,浪矢身上還體現了日本文化中尊重他人的傳統價值觀。在與日本人的日常交往中,尊重他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這種尊重不僅體現在語言和行為上,更體現在對他人隱私和感受的尊重上。在《解憂雜貨店》中,浪矢尊重每一位顧客,他認真傾聽顧客的故事,不輕易打斷或評判,給予他們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浪矢對他人的尊重也使得雜貨店成了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
上述的助人為樂與尊重他人均屬于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中以“仁”為中心的核心思想,深刻體現了其深厚的人文關懷和人性之美。這也成了讀者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
在社會方面,儒家文化主張家庭的重要性,強調家庭和睦。家庭倫理是社會倫理的縮影,它涉及親情、責任、信任等多個方面?!睹孛堋愤@部作品深入地探討了家庭倫理、婚姻以及人生選擇背后隱藏的復雜性和悲劇性。
在這部作品中,讀者看到了一個典型的日本家庭,平介與妻子之間的誤解與隔閡是核心議題,揭示了即使是最親密的關系也存在無法逾越的鴻溝。誤解與隔閡的根源往往在于溝通的缺失。在小說中,平介與妻子之間的溝通并不深入,雙方都有著自己的秘密和期望。這些秘密和期望在特定的情境下被放大,導致誤解不斷加深,隔閡漸漸形成。這種深層次的隔閡往往比表面上的矛盾更為復雜和難以解決,進一步影響了他們的婚姻和家庭關系,使原本和諧的家庭變得危機四伏。
《秘密》從家庭倫理這一視角,深入探討了人際關系、人生選擇等背后的復雜性和悲劇性。它提醒讀者,在面對家庭關系時,應學會溝通、理解和尊重,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和外界壓力,這樣才能真正建立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3 結語
在東野圭吾的作品中,角色不僅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更在現實觀照中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意義。這種詮釋使得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更具時代感和現實意義。
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并將其融入到角色塑造中,東野圭吾成功地展現了角色的性格、行為和價值觀,使其作品更具深度與內涵。同時,他也通過角色塑造為讀者提供了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方面的新思路和新視角。■
引用
[1] 婁海歐.淺析《白夜行》中唐澤雪穗的人物形象[J].今古文創,2021(30):10-12.
[2] 務楠.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中石神哲哉的形象探析[J].青年文學家,2018(30):114-115.
[3] 譚培培.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傳播與影響[J].國際公關,2019 (3):28+30.
[4] 楊本明,莊莉.論東野圭吾文學敘事中的人文關懷——以《解憂雜貨店》為例[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44(2):156-160+178.
本文系南京林業大學2023年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日本傳統文化對東野圭吾的本格推理小說中角色塑造的影響”(2023NFUSPITP0287)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盧依婷(2002—),女,江蘇泰興人,本科,就讀于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