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凱悅
關鍵詞:陳淳;山水畫;創作風格;家藏
陳淳(1483—1544),字道復,后以字行,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大姚人。陳氏家族的興盛起源于陳淳祖父陳璚。陳璚官運亨通,從庶吉士后升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陳璚與吳寬、沈周等交好。吳寬與陳璚可謂亦師亦友,吳寬書法深受其家藏蘇軾書跡及拓本影響。陳璚及陳淳父親陳鑰書法皆源于吳寬的“蘇軾體”。沈周又是吳門畫派的奠基者,他的繪畫理念深深地影響了陳淳,而沈周的繪畫更是與其收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霸獣r顧阿瑛、曹云西、倪元鎮皆江以南收藏之家,物聚所好,故黃子久、王叔明、陳仲美、馬文璧輩,盤礴風流,為一時之盛。近代沈石田,去勝國百年,名跡猶富觀。其所作卷軸,一樹一木,尺寸前規?!盵1]可見其收藏與其繪畫的關系。沈周六十一歲時收文徵明為徒,文徵明是陳淳父親的好友,陳淳受父親之命受業于文徵明,“(陳淳)既為父祖所鐘愛,時太史衡山文公有重望,遣從之游,……稱入室弟子”[2]334。文徵明鑒藏書畫可謂豐富,對其書畫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吳寬、沈周、文徵明都是陳淳的前輩恩師,陳淳繪畫的風格的形成,除了受到前輩恩師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受到其家族收藏的影響。本文梳理了陳淳家族對米家山水作品的收藏情況,并進一步探討這些藏品與陳淳山水畫風格形成的關系。
一、與米家淵源及其收藏
陳淳家住大姚村,“大姚村乃其世祖廬墓所在”[3],陳淳的父親陳鑰在世時就曾湖濱筑室,近有湖田數頃,“疆理阡陌,陂魚養花,以文酒自適”[3]。陳淳在其父親去世后,多歸隱于此,并多次加修,號為“五湖田舍”[3]。其五世從孫陳仁錫著有《大姚世居考》。在宋朝時,米芾將自己的女兒嫁到大姚村,至此米芾及其兒子米友仁經常來往于大姚村,尤其是米友仁不僅來往頻繁,還留有很多詩篇畫作,《大姚村圖》就是其中的重要作品,其自題《大姚村圖》詩云:“霄壤千千萬萬山,東南勝地孰躋攀。古人作語詠不得,我寓無聲縑楮間。”[4]可見其對大姚村的喜愛和贊美。董其昌在題董北苑的畫中也有提到“余家有虎兒《大姚村圖》”[5]。另外,明代朱存理《珊瑚木難》卷二中著錄了《米元暉畫湖山煙雨圖》,此圖亦是描繪大姚村。在此圖卷后,有云浦道人跋曰:“大姚去姑蘇城東南三十里,臨諸江湖,江則曰吳淞江、姚城江、白蜆江、小龍江,湖則有陳湖、葉宅湖、車坊漾、獨墅淹是也。大姚地可百畝,浮諸水之間,有小山高不滿數丈,上有古剎,依山之顛,曰文殊院,正殿有文殊坐獅子像,甚奇古,周圍有深渠數匝,乃誦經行道之跡也,唐宋名公留題甚多,皆刻諸石,以置于壁間。米南宮弟兄嘗居于其地,舊址猶可考?!盵6]此外,吳寬《家藏集》卷五十三《跋米元暉寓大姚村所書三詩》:“大姚在吳東……而陳氏實居其地,為望族。昔米元暉當過此,手寫三詩,而為沈石田所藏。以玉汝大理里中故物也,因以歸之?!盵7]由此可以看出,米家與大姚村不僅僅是婚姻上的聯系,更多是因為此處山中云霧縈繞,十分符合米家山水的情感表達。
陳淳家族在當地為名門望族,家中富有收藏,因米家多游于此,兩家又有親緣關系,因此陳淳家族多收藏米家書畫為主。有記載的陳淳祖父陳璚關于米家書畫的收藏,主要以描寫大姚村為主,可見陳璚收藏米家書畫多因其描寫了大姚村。上文提到的米友仁《寓大姚村所書三詩》原藏于沈周家,沈周與陳璚為好友,并因此作描寫了大姚村,因此將這件作品讓給了陳璚。之后吳寬為此作跋“自宋紹興至今幾四百年,不知流傳幾家,而復歸其里人,真奇事也”[7]56。而米友仁《云山圖》又名《大姚村圖》,此圖原藏于趙良度家,陳璚見后,向其討得。畫上題曰“作于大姚妹家”,并有吳寬題識。陳璚收藏的米家書畫有記載的唯此兩件。這樣看來陳璚收藏米家書畫并不完全是因為喜歡米家作品,更多的是因為這些作品描寫了大姚村。也正是這些藏品為其孫輩陳淳后來成為吳門中堅力量提供了先天條件。陳淳亦喜愛收藏米家書畫,這不光是受祖父的影響,更多的是因為米家畫作更符合陳淳的審美理想追求。米家書畫藏品,主要來源于祖輩陳璚及其師輩文徵明。關于祖輩陳璚的兩件作品這里不再贅述。陳淳從文徵明處一共得到兩件作品:一件為繪畫,即米友仁的《海岳庵圖》,明代郁逢慶《書畫題跋記》卷十《文休承仿米氏云山卷》載“《海岳庵圖》是先待詔所藏,后歸之陳道復,道復亦歸之石田”[8];一件為書法作品,即米芾的《臨爭座位帖》,“復甫家藏《楊凝式起居法帖》,又藏《米元章臨爭座位帖》,故其書自有來歷”[7]291。從陳璚、陳淳收藏米家書畫的情況來看,數量不是很多。其中書法有兩件,即米友仁的《寓大姚村所書三詩》和米元章的《臨爭座位帖》。眾所周知,陳淳的書法多源于米字,并以米字為基本形態。另外繪畫亦有兩件,即米友仁《云山圖》(又名《大姚村圖》)、米友仁《海岳庵圖》。郁逢慶題陳淳《仿米氏云山卷》曰:“陳白陽先君門人也,其家藏不惟有《大姚村圖》,又有《海岳庵圖》,所以得二米筆法為多。嘗為余作匹紙長卷,又嘗于燈下以紙蘸墨作云山,此何異張旭以發作書哉?!盵9]雖然只有兩件,但對陳淳的山水畫創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米家山水對陳淳山水畫創作的影響
清代姜紹書在《無聲詩史》言:“(陳淳)少年作畫,以元人為法,中歲斟酌大小米、高房山間,淡墨淋漓,極高遠之致?!盵10]同樣,清初徐沁也在《明畫錄》中曾說道:“(陳道復)善詞翰,尤工草篆。其寫生,一花半葉,淡墨欹毫,疏斜歷亂之致,咄咄逼真。……中歲忽作山水,參米高間,寫意而已?!盵11]陳淳為什么中歲才作山水,又為什么選擇米家山水為學習對象?筆者認為,主要是因其在三十三歲時父親陳鑰突然去世,至此陳淳放浪的性格開始釋放出來。而山水畫能表達自己當時的心境,又因米家山水既是家中收藏,又與其釋放的心性相符。但在此之前陳淳還是以花鳥為主,風格上深得文徵明的真傳,秀麗、細潤、雅致。其學米家山水的啟蒙還是源自文徵明及吳門領袖沈周。郁逢慶《績書畫題跋記》卷四《米敷文大姚村圖石田模本》曰:“廣文當日官雖冷,可奈才名振世何。他日君家須炙手,而今聊復在堪羅。老來尚喜管城子,更愛好山江上青。武林秋高曉欲雨,正若此畫云冥冥。三茅別有洞中天,我欲居山屏世緣。累行積功多悅氣,玉晨欣有地行仙。紹興戊午季春十一日書于大姚五湖田舍,元暉。”[7]34沈周圖摹于弘治五年壬子(1492)九月九日,題云:“《小米大姚村圖》,澄心堂紙所作。詩句藻逸,書畫遒潤,得乃父風。不易得之物,為吾蘇沈汝融氏之世藏?!盵12]此件作品現已遺失,而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西山雨觀圖》也是沈周的一幅經典仿米作品,后有沈周題跋。沈周還曾將摹米友仁的作品贈送給陳淳的祖父陳璚。此外,文徵明對米家山水亦是喜愛,藏于故宮博物院的《仿米云山圖》則是文徵明仿米家山水的代表作品,畫后跋文:“余于畫獨喜二米‘云山,平生所見南宮特少。惟敷文之跡屢屢見之。所謂瀟湘圖、大姚山圖、湖山煙雨海岳庵、苕溪春曉,皆妙絕可喜,苕溪尤秀潤,舊題為元暉,而沈石田先生獨以為南宮之跡,大要父子無甚相遠。余所喜者,以能脫略畫家意匠,得天然之趣耳?!盵13]文徵明所見米家山水作品之多,這使陳淳對米家山水的認知可謂更為深入?,F藏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的陳淳《仿米友仁云山圖》(圖1),卷后文徵明跋言:“……余示以《米南宮山水圖》,陳子展玩良久,若有所得,遂拈筆戲效作之,極盡模寫之妙。雖南宮復作,亦不知出他人手矣……”陳淳對于米家山水的仿摹已得妙處。這當然也得益于其祖父陳璚的收藏,陳淳對所傳的米友仁《云山圖》,“幼而篤好,日就臨拓,領其真趣逸思”[14]。
在陳淳《仿米友仁云山圖》中更能見其對米家山水的癡迷?!袄L家惟用水墨為難,自宋元來,獨米家父子良得其法。大米最為古雅,小米頗稱秀潤。余每見其遺跡,輒愛玩不能釋去,往往欲顰一二,自恨不能窺其藩籬,未嘗不懊恨恨也?!盵15]正是由于陳淳對米家山水的“愛玩不能釋去”的癡迷,才促使其對米家山水有了更為全面的感悟。陳淳曾作詩自比米芾:“蘭舟來去任西東,書畫琴棋滿載中。試問如何閑得甚,一身清癖米家風?!盵2]241
結語
陳淳家族從其祖父陳璚起,便善于收藏米家書畫,這對陳淳后期的山水畫創作風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有吳門兩代領袖山水畫的啟蒙,其家族收藏又為陳淳提供了便利,使其可每日不釋手去研究、實踐,以至陳淳“一身清癖米家風”。
約稿、責編: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