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
摘 要:近年來,人們在物質生活日漸得到滿足的同時,也更重視追求精神世界。聲樂是音樂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為此,也對演唱者提出了很多要求,藝術表演者要在聲樂藝術表演中注重情感與表演技巧之間的有效融合,更要為人們帶來感官享受,這是他們要持續追求的表演意境。本文先簡要地敘述情感表述與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重要性,并指出聲樂技巧與情感表達協調統一的意義,又詳細分析聲樂藝術中情感表述與聲樂技巧的關系,最后闡述情感表述與聲樂技巧的融合方法,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聲樂藝術;情感表述;聲樂技巧;演唱者;氣息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1-00-03
在聲樂藝術發展過程中,聲樂藝術演唱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歷史悠久,而且已經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能被人們當作一種娛樂途徑,讓人放松。然而,有很多聲樂演唱者只重視對聲樂技巧的掌握,卻對聲樂所要表達的情感完全忽視,這就直接影響到聲樂藝術的發展,使作品變得空洞,表現不出內涵。作為聲樂藝術演唱者應學會利用專業的聲樂技巧,同時還要在聲樂中融入自身的情感,進而引起聽眾的共鳴,與聽眾進行情感交流,提升演唱者的專業技巧,讓聲樂變得更具意義。由此可見,在聲樂藝術演唱中,必須使情感和技巧相結合以達到表演效果。
一、聲樂藝術中情感表述與聲樂技巧的重要性
(一)情感表述在聲樂藝術中的重要性
情感表述是指表演過程中演唱者結合作品的特點,再借助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因素以及對音色的調整、對節奏的把握,從而表現出作品中蘊含的情感,讓作品不僅有更強的表現力,也能充滿活力,達到渲染氛圍的目的。情感等同于藝術的靈魂,更是連接音樂與聽眾的一座橋梁,能使聽眾產生共鳴。任何一首好的歌曲都能將創作者內心的情感全部表達出來,同時演唱者還能通過對作品的分析,深入創作者的內心,可以真正了解作品要表達的思想,這樣就能準確地把握演唱方式,增強作品的活力和張力,這對提高演唱者的表演水平至關重要。演唱者能將作品中的情感表現出來,聽眾隨著作品中的情感變化,其內心情感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沉浸于作品中。[1]所以,演唱者在一場聲樂表演前,一方面要掌握聲樂藝術的技巧,另一方面要解析作品要表達的情感,還應該分析和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社會環境等,以更深刻地感受創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賦予音樂更強的生命力。
(二)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重要性
技巧的應用對促進聲樂藝術發展至關重要,通過分析以往獲得較高成就的聲樂藝術家的范例就能得出這一結論。聲樂技巧是經過長期訓練才形成的一種行為習慣,體現出演唱者的表演水平,更是演唱者基本功的最好證明。作為演唱者,如果自身的聲樂技巧不夠熟練,那么就很難對自己的表演起到支撐的作用,作品也無法得到成功的呈現,作品的內在情感也難以表達出來。[2]基于此,表演效果要想得到更好體現,就要求演唱者必須能熟練地掌握聲樂技巧,同時要具備較高的聲樂技藝水平,將技巧靈活應用于自己的演唱中。聲樂藝術中的重要演唱技巧對作品的旋律、節奏、音調,演唱者的發音、咬字、氣息、肢體動作等都有所涉及,演唱者應該明確作品的特點,能夠運用正確的發音技巧,將作品的節奏和旋律牢牢抓住,在此基礎上融入肢體動作,進而在人們面前完美地呈現作品。
二、聲樂技巧與情感表述協調統一的意義
聲樂作品是由音樂家創作的,在作品創作中一方面要表現內心情感,另一方面也是音樂家在藝術領域中的追求。所以,在其中就必須考慮到演唱技巧。音樂家在創作這個作品時通常會優先考慮作品的演唱難度,也會考慮觀眾欣賞時能否有預期效果產生,以及采用哪種表演形式比較適合這部作品等。[3]而作品的演唱者在對其進行演繹時應該對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時代背景有充分的了解,使情感和技巧的運用能夠保持平衡,思考技巧與情感表達的關系對實現音樂創新、表演、鑒賞有促進作用。探討聲樂技巧和情感表達的關系能將作品內涵更好地表現出來。聲樂技巧可被當作是一種表現形式,創作者如果想在作品中融入情感以表現自己的情緒,那么聲樂演唱便要做到技巧與情感真正結合,由此還能促使聲樂藝術的表現力得到提升,觀眾能夠對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有更好的理解。
從本質上看,聲樂表演是音樂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屬于藝術的范疇。開發聲樂表演的雙向功能要求表演者必須有真實情感,以情感、情緒為根本出發點。表演者演唱時的效果應該以聽眾的接受能力為前提。此外,發聲技巧是用來表現情感的,所以,表演者要思考技術和情感之間的關系并如何得到平衡這一問題,處理不好就對自身藝術道路產生不利影響。對技巧過于偏重,不注重作品情感的體現,最終成為一個單純展示聲樂技術的“機器”,更談不上任何藝術美感和精神共鳴。反之,沒有技巧,只是利用藝術創想更達不到藝術表現的目的、要求。所以,表演者在聲樂演唱中就會有肢體語言的加入,利用肢體語言將不同的心境和情感表現出來。而在技巧欠缺的情況下,即便原本的肢體表現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也會因為欠缺技巧造成演唱失誤的局面。聲樂演唱要依托于聲樂技巧,當演唱者能把技巧當成一種本能反應,并完美與情感融合,就無須擔心不過關的技巧對作品的表現力產生不好的影響。
三、聲樂藝術中情感表述與聲樂技巧的關系
(一)聲樂技巧的根本目的是情感表達
人們在交流時,采用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聲音,聲樂的不同所傳遞出的信息內容也明顯不同,比如,心情愉悅時就會發出比較輕快的聲音,能傳遞出快樂、輕松的情感;反之,比較沉重的心情就會傳出相對低沉的聲音,這時傳遞的就是傷感、悲涼的情感,人們將聲音的這種特性充分利用起來,逐漸將其轉化成一種藝術形式,表演時就會有情感融合到聲音中,內心的真實情感得以傳遞。[4]
作為一種能讓人們內心情感需求得到滿足的藝術形式,聲樂表演的根本目的是用來表述情感的。從古至今,優秀的聲樂表演藝術家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即:能為作品賦予很強的生命力,將自己的情感注入表演的全過程中,豐富作品的內涵,也能滿足人們在精神層面的追求。經過長期積累,可以豐富聲樂技巧,使技巧日漸熟練,這種能力是后天形成的。不僅如此,如果聲樂表演者在演唱的過程中因自身不精湛的技藝而導致聽眾失去聆聽興趣,后續也就無法順暢地傳遞情感。也有些聲樂表演者有很強的情感感知力,但是演唱技藝較弱。事實上,對于當前的聲樂表演者而言,只要堅持不懈地練習,基本都能對聲樂技巧有所掌握。而情感表述作為聲樂表演一種更高的意境,也是聲樂技巧的本質體現,相比熟練掌握聲樂技巧而言,往往更有難度的是如何去表現作品中的情感,要求緊密結合作品的各方面內容,同時針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目的、創作過程等幾個方面更要有深入了解,在此之后再綜合多種因素,對創作者的情感世界綜合分析,對創作者通過作品要表達的寓意有所了解,再將該寓意傳遞給聽眾,滿足聽眾的情感需求,不斷地提高聽眾的審美觀念,陶冶情操。
(二)聲樂技巧是情感表述的基礎和途徑
聲樂技巧是一種行為習慣,是表演者后天形成的,涵蓋了諸多方面的內容,即:音色控制、呼吸節奏、肢體動作等,聲樂技巧的類型是豐富多樣的,不同風格、曲調的音樂有著不同的聲樂技巧。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地域特征極其明顯,因此,經過長期的發展,不同民族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聲樂技巧,就此也造就出豐富多彩的民族歌曲以及民族演唱技法。這些聲樂技巧與當地的民風民俗有著密切聯系。經過對聲樂技巧的深入學習,能夠全面了解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這有利于展示演唱作品的內涵。[5]從聲樂表演層面看,演唱的基礎和前提是擁有專業性的技巧,并且技巧也是表達作品情感的主要途徑,演唱者如果欠缺聲樂技巧,那么就難以將聲樂表演的藝術美展示給聽眾,聽眾感官上的享受得不到滿足,因此,對作品也就不會產生足夠的好感,即使了解作品的情感內涵,也很難完美地呈現。
如今,人們對聲樂表演都比較挑剔,所以就要求表演者應掌握高超的技巧,增加聲樂表演的可觀賞性,只有這樣才能對聽眾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將他們帶入作品的情感意境中。然而,一旦對情感表達過度,又沒有加強練習聲樂技巧,最終的結果就是表演中沒能根據作品特點來利用好聲樂技巧,最終導致整個聲樂表演失去了美感,沒能表現出作品情感,更為嚴重的是還降低了表演的觀賞價值,基于此,在聲樂表演中要學會掌握和運用聲樂技巧。不僅如此,表演者在演唱過程中,必須做到與觀眾實現情感同步,這是傳遞情感的最高境界,聽眾能獲得此類樂曲的深意理解是必然的,但是表演者可以加工自身的演唱技巧,讓聽眾每一次聆聽都能產生新意。所以,聲樂表演者在學習樂曲演唱的過程中應該對樂曲的含義深入理解,同時融合自身思想從演唱技藝角度對樂曲進行“再創作”。此類表演形式既實現聲樂演唱的目的,也使藝術表演形式的共同性得到突出體現。當前,有的聲樂表演者在情感表達方面能力較弱,但是卻掌握大量的演唱技藝。為解決該問題,演唱者就要全面呈現樂曲的含義,促使自身的藝術感知力得到真正的加強,促進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和學習,能站在更高的層面來審視并演唱樂曲,使自身聲樂演唱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四、融合情感表述與聲樂技巧的有效方法
(一)明確情感與技巧之間的主從關系
為了更好地融合情感表述與聲樂技巧這兩部分,演唱者必須對兩者之間的主從關系進行深入分析,最后確定技巧的應用方法和表達情感的形式。正是因為通過聲樂表演者的演唱能夠傳遞出歌曲作品的情感,所以要求表演者在平時的排練中要對作品有足夠的了解,尤其是要對作品中的詞、曲加強掌握,這些內容都有利于情感的表達,在表演者對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有深刻的體會后,就要結合歌曲的風格,確保選用最適合的聲樂技巧,之后再運用自己積累的專業技能,最終滿足觀眾的審美要求,將作品中的情感全部表達出來,增強自身的體會。表演者在該過程中必須梳理好作品情感,并且明確作品中的情感主線,選擇的所有聲樂技巧都應以此為核心,完整地體現出作品表達的情感[6]。
(二)情感與技巧融合訓練需要繼續加強
在平時的訓練當中,聲樂表演者不能只對聲樂技巧進行重復練習,還要使情感與技巧相融合,采取滲透式的練習方法。一是注重對理論知識與技巧的學習,進一步提高表演者的藝術修養。通過不斷學習不同地域文化知識和不同地區民風特點,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形式的聲樂技巧,能夠將作品的特點有機結合起來,并且對聲樂技巧進行合理的應用。二是在加強對理論知識和技巧方面的學習基礎上,應采用有效途徑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從而讓表演者對作品的創作動機能進行全面的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情感,進一步提高表達能力,通過相應的聲樂技巧來表現作品中的情感。三是表演者應該對聲樂作品的內容、情感、創作背景等信息完全熟悉,在反復練習中對呼吸換氣做出合理的安排。當表演者了解了歌曲所傳遞的情感后,如果在演唱時可以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流露出來,那么演唱者的氣息、肌肉等都能得到相應的調整,淋漓盡致地演繹聲樂藝術。
五、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聲樂藝術中,情感表述與聲樂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表演者在演唱中就要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不僅要具備精湛的技藝,也要有豐富的情感表達,只有這樣才能夠表現出藝術的魅力。演唱者將聲樂作品中的技巧與情感完美結合,就能通過舞臺淋漓盡致地演繹作品,既傳遞出作品要表達的情感,也能夠提升作品的整體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1]牛志華.論聲樂藝術中的情感表述與聲樂技巧的關系[J].大舞臺,2015(10):153-154.
[2]翟猛.淺析聲樂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的關系[J].黃河之聲,2020(13):130.
[3]李勇.聲樂藝術指導過程中的“二度創作”[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8,36(02):98-103.
[4]孟卓.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思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5]吳丹.論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J].黃河之聲,2018(20):34.
[6]李若雪.淺析聲樂技巧與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J].黃河之聲,2016(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