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摘 要:本文主要以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在現代漆畫創作中的應用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分析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基本特征與民間剪紙藝術應用在現代漆畫創作中的意義,其次從利用民間剪紙藝術,拓展漆畫創作的表現形式;利用民間剪紙藝術,加快漆畫創作的民族化特征轉變;利用民間剪紙藝術,豐富漆畫創作的表現手法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現代漆畫創作中應用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相關思考,繼而強化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以及現代漆畫創作融合的效率,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民間剪紙藝術;現代漆畫;創作思路
中圖分類號:J2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1-00-03
關聯漆畫的歷史變化過程以及漆畫具備的包容性,全方位思考民間剪紙藝術表現的特征,能夠了解的是漆畫以及剪紙在題材的呈現手法上具備相似之處。不管是創作模式,或者文化韻味的彰顯,民間剪紙藝術應用在現代化漆畫創作中都充當漆畫藝術轉變的創新點,還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藝術。在人們審美觀念表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的背景下,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以及現代漆畫藝術之間的巧妙融合,不只是能夠存在于創作方式上,還存在于剪紙藝術的形象呈現上,給漆畫藝術的內涵挖掘提供較多條件。針對民間剪紙藝術如何應用在現代漆畫創作中,以下是筆者進行的具體研究。
一、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基本特征
民間剪紙藝術是民間藝術的一種體現,經過世代相傳具有多年的歷史,在我國的各個地區中,此種剪紙藝術在不斷傳承和發展,體現出傳統的生存模式,可以說民間剪紙藝術是具備地區性的審美藝術[1]。比如南方區域,是我國民間剪紙的重點地區,包含長江流域以及以南區域的漢族和少數民族打造出豐富的民間文化。在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環境的作用下,南方地區的人民在生活方面更加體現出多樣性,居住著相關的少數人民,讓南方區域的歷史文化逐步體現出多元化的變化趨勢。南方區域的民間剪紙藝術,是民族文化之間溝通的產物,存在著一定分析的作用。北方區域的剪紙風格是截然不同的,具有一定的雄壯特征和淳樸特征,特別是山東地區的民間剪紙和河北地區的民間剪紙以及吉林地區的民間剪紙。山東剪紙圍繞造型風格的劃分,有豪放的剪紙風格、精巧的剪紙風格,和黃河流域的其他區域相比,山東地區的剪紙風格更具美感,結合當地的剪紙表現形式,尤其是窗越式的特征,利用窗戶的形狀剪出條形,之后張貼在窗戶上形成全新的紋樣[2]。民間剪紙藝術并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創作剪紙藝術是和人們平時的生活密切相連的,然而并不是對日常生活進行基本描繪,而是把人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進行大范圍傳播。由于不同區域的民俗習慣以及地理條件是存在差異的,因此形成了特色性的剪紙風格,創作出了地方性的優秀作品。在此階段,制作工具唾手可得,因此剪紙藝術可以在民間得到大范圍流傳。
二、現代漆畫創作現狀
漆畫源于漆器,漆器擁有7000多年的歷史,其從立體轉向平面的時間不長。20世紀30年代以來,不少工藝美術家開始在漆畫上進行探索;60年代越南磨漆畫在中國進行展覽,對中國的一部分藝術家產生了影響;70年代后,一些工藝家、美術家才開始把漆畫當作畫面來對待;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漆畫才作為獨立畫種存在,陳立德先生的《皓月紅燭》(見圖1)是第一幅在全國美展斬獲金獎的漆畫作品。
如今,從事現代漆畫創作的隊伍愈發壯大,最為突出的是福建漆畫創作,無論從數量、種類、題材上都居于國內領先水準。同時,北京、江蘇、江西、廣州、重慶等地,在漆畫創作中也都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央美的喬十光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漆畫技藝,融會現代材料和制作工藝,開創了中國現當代漆畫藝術新風;江西漆畫開山鼻祖陳圣謀,在傳統與創新中進行多方面研究,最終使江西的漆畫形式多樣、抒情而又優美;川美的陳恩深教授,帶領他的學生,在漆畫構圖和材料上進行了創新:聚氨酯漆、鎢絲、解構、重構等,使漆畫的創作內容更加豐富;江蘇的吳可人教授,具有兢兢業業的創作精神,其筆下的百合花等靜物題材的漆畫作品在漆畫史上也留下了濃厚的筆墨。老一輩的藝術家,使現代漆畫創作風格多樣,新生代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覷的:廣州的李倫,讓漆語、漆藝與漆性三位一體,利用符號創作畫面,表達當下精神;上海的金暉,將“器”與“畫”相結合,構建了“道”“氣”“象”的審美體系;福建的蘇國偉,努力構建“艷而不厭、繁而不煩”的畫面美學效果……
三、民間剪紙藝術應用在現代漆畫創作中的意義
我國的民間剪紙藝術在具體表現上,即表現事物主張形似的特征,表達對象豐富化設計,表意重要于表形。漆畫創作和民間剪紙藝術存在相同的韻味,即促進表意。在春節時進行倒福字的剪裁,寓意送福氣;婚慶張貼雙喜或者鴛鴦,寓意喜結連理,相關的現象都凸顯群眾生活情趣。
漆畫的創作發展困境主要是唯美主義,在多個漆畫創作藝術品中,都凸顯出極強的裝飾風格[3]。后續的進展中,漆畫以傳承技法為前提,直接和審美思想結合起來,探索了全新的表現模式與創作模式。即便在創作漆畫階段保存著裝飾感的工藝,可裝飾感有所淡化,被眾人熟知的是漆畫語言。如我國漆畫,延伸平面代表空間,對多種多樣的材料加以協調利用,尤其是化學漆以及大漆的使用,帶給群眾豐富的視覺感,這樣漆畫的創作體現出全面性以及獨立性,構建無與倫比的藝術呈現效果。日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作為民族精神的宣傳媒介,另一方面作為傳統文化的重點象征,更是民間剪紙藝術的“申遺”標志,在國家大力扶持下,剪紙藝術會得到深層次的弘揚與推廣。
良好的民間剪紙藝術,不應該只是具備裝飾性,體現勻稱的畫面結構,還應該在線條運用上引進變形裝飾手法或者疊映裝飾手法,在民間剪紙藝術和漆畫創作互相融合的階段,對應的題材以及內容表達會比較驚人,就算是兩者在造型層面有著媒介運用形式的差異性,可彼此之間互相依存,對群眾產生極強的感召力與影響力。可以說,民間剪紙藝術是勞動者自主創造的,還是人們表達自身情感的模式,更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寄托美好向往的傳遞模式[4]。現代化的漆畫創作藝術品,從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創作者獨特的目光,利用漆畫創作表明創作者的心中所想。民間剪紙藝術與漆畫創作之間都強調美的傳承,均凸顯精神創造的優勢。兩者的主題選擇均和人們的平時生活息息相關,借助客觀事物傳遞創作者的主觀感受,也是審美趣味以及身心合為一體的重點創造。創造階段,按照象征性的手段打造獨具民族內涵的物品,由此把民間剪紙藝術以及漆畫創作結合起來,是具有十分重要現實價值的。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新生代的漆畫家在努力進行創新。青年漆藝家吳觀真的作品,以麻布為底,打造存在透視感的漆畫作品,其作品在燈光的加持下,更加熠熠生輝。香奈兒品牌還與其進行合作,邀請他的作品作為展廳的背景進行布展,在漆畫作品的襯托下,其商品價值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見圖2)。
四、現代漆畫創作中應用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相關思考
把漆畫創作和民間剪紙藝術進行結合,兩者融合的關鍵點應該體現創新之處,傳統的研究漆畫創作,應該關注多個階段創作理念的運用,研究多個流派傳承民間剪紙藝術的風格,巧妙地把漆畫創作和剪紙藝術結合起來,增添現代漆畫創作的色彩。要想巧妙地融合漆畫創作與民間剪紙藝術,可以通過幾個方面加以實現。
(一)利用民間剪紙藝術,拓展漆畫創作的表現形式
在漆畫創作中,相關人員需要及時融入民間剪紙藝術,包含夸張技法和鏤空造型等,對漆畫創作的形式進行拓展,彰顯漆畫藝術自身的審美特征以及民族特征。這樣在拓展漆畫創作形式之后,給漆畫創作帶來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讓漆畫創作的發展道路更為廣泛。比如,民間剪紙藝術涉及鋸齒以及月牙兒的形式,的確“萬剪不斷”充分表明剪與刻之間是體現截然不同成效的,第一種是鏤空情況,第二種是勾連情況[5]。民間剪紙藝術的應用,可引入鋸齒與月牙兒的形式,通過鋸齒的長短與疏密特點,實現樹葉或者花朵的雕刻。兩種表現形式的交錯運用能夠更多地賦予漆畫創作生命力與活力,繼而實現民間剪紙藝術中質、量以及結構運用在漆畫創作中的轉移目的。
(二)利用民間剪紙藝術,加快漆畫創作的民族化特征轉變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對應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我國擁有諸多少數民族,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征。民間剪紙藝術運用在漆畫創作中,這是可以充分凸顯傳統藝術特征的方式。現階段,民間剪紙藝人存在于世界的各個角落,立足于民間剪紙藝術的發展情況,發展的范圍不小于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在不相同區域的人文條件作用下,剪紙藝人可以表現出獨特的風格,我國的民間剪紙藝術體現出深厚的文化韻味,在現代漆畫創作中融入民間剪紙藝術有助于漆畫發展。相關人員對剪紙藝術進行拓展研究,依據特殊的視角找到民間剪紙藝術應用在漆畫創作中的關鍵之處,讓漆畫創作擁有民族化的發展條件,展現理性思維以及文化韻味。
(三)利用民間剪紙藝術,豐富漆畫創作的表現手法
把民間剪紙藝術和漆畫創作融合起來,并不是單純地在漆畫創作中增添剪紙紋樣,此種添加方式是有效地融合兩者。利用民間剪紙藝術豐富漆畫創作的表現形式,如夸張技法和意向造型法,對應的剪紙藝術都能夠被靈活地運用在漆畫創作中,這也是漆畫藝術革新創造的起點[6]。現階段的社會發展,物質以及精神天平有所失衡,將民間剪紙藝術作用于漆畫創作中,本質上是時代不斷進步的必然產物。把民間剪紙藝術和漆畫創作巧妙結合,關聯科學技術豐富人們自身的情感,創造存在鄉土氣息且具備個性化的珍品,能夠促進漆畫藝術魅力的全方位綻放。
五、結束語
開展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運用在現代漆畫創作中的相關研究課題存在重要意義,民間剪紙藝術已經廣為流傳,那么在后續漆畫創作與發展中,應巧妙地融入民間剪紙藝術,采取科學的手段實現兩者的融合。應時刻了解——創新作為傳承的最終目的,而傳承作為創新的前提條件,在民間剪紙藝術與漆畫藝術的傳承上,應兼顧兩者各自的特色,推動國家藝術文化事業的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1]朱廣軍.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探討[J].收藏與投資,2021,12(08):176-177.
[2]吳玥.淺析中國民間傳統剪紙藝術的空間構成[J].華東紙業,2021,51(04):37-40.
[3]楊加文.罩明髹飾技法在現代漆畫創作中的拓展運用[D].太原理工大學,2021.
[4]賀平.簡論民間剪紙藝術與民俗文化的映射[J].藝術品鑒,2021(18):49-50.
[5]孫曉宇.新時代背景下中國民間剪紙藝術與服裝設計融合創新研究[J].藝術工作,2021(03):101-104.
[6]張曉雁.民間剪紙藝術在當代漆畫中的應用[J].藝術品鑒,2018(29):190-19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