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

3月底,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成了中國石油石化行業熱議的焦點,原因是該公司連續與中國同行簽訂了數百億元人民幣的大生意。這是三年疫情之后,中國迎來的首次大規模外國投資,也是近十年來我國下游石油石化產業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之一。
沙特阿美如此大手筆,引人側目。該公司究竟要在中國下一盤怎樣的大棋?
開工建設大型煉化裝置
沙特阿美此次在中國的兩大合作,選擇了民營企業和中型國企。
3月26日,沙特阿美宣布在華設立合資公司,開工建設大型煉油化工聯合裝置。據報道,當日沙特阿美聯手中國北方工業集團(NORINCO)、盤錦鑫誠實業集團簽署協議,計劃在遼寧盤錦建設一座大型煉油化工一體化聯合裝置。而華錦阿美石化有限公司就是沙特阿美、中國北方工業集團與盤錦鑫誠實業集團共同出資設立的合資公司,三方持股比例分別為30%、51%和19%。合資公司包括一座日加工能力為30萬桶的煉油廠和一座年產165萬噸乙烯和200萬噸對二甲苯的化工廠。這一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總投資為837億元。
在獲得所需的行政批準后,項目將于2023年第二季度開工建設,計劃在2026年投入全面運營。三方協議規定,沙特阿美將為合資公司供應不超過21萬桶/日(占合資公司加工能力的70%)的原油。
沙特阿美下游部門執行副總裁Mohammed Y. Al Qahtani表示:“這一重要項目將支持中國日益增長的燃料和化工產品的需求。它代表了我們在中國和更廣泛地區正在進行的下游擴張戰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副總經理鄒文超說:“這個大型煉油和石化綜合項目,是集團落實和實現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推動石油石化行業做強做優做大的重點項目。這將為深化中沙兩國經貿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發揮重要作用。”
盤錦鑫誠實業集團董事長賈飛說:“該項目對于盤錦推動減油增化、減油增特,加強煉油和化工行業的整合具有重要意義。”
246億元收購榮盛石化10%
緊接著,3月27日沙特阿美簽署最終協議,擬以246億人民幣(約3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榮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權。根據協議,沙特阿美將向浙江石化這一中國最大的煉油化工一體化聯合裝置供應48萬桶/日原油。
其實,2022年至今,沙特阿美一直是榮盛石化最大的原油供應商。去年,榮盛石化基于現有的原油采購協議,向沙特阿美及其關聯方采購了603億元的原油,占公司同類交易額的21%。2023年1至2月,公司向沙特阿美及其關聯方采購了90億元的原油。
針對本次合作,Mohammed Y. Al Qahtani表示:“這項交易表明沙特阿美對中國的長期承諾和對中國石化行業基本面的信心。這是沙特阿美在一個關鍵市場的一項重要收購,支持了我們的增長雄心。”
榮盛集團董事長李水榮先生表示:“這次戰略合作將把我們的長期友誼和互信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并為世界石油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前景鋪平道路。”
正在中國下一盤大棋
進入21世紀,沙特阿美陸續在東亞(如韓國和中國)、南亞(如印度)、東南亞(如馬來西亞)和北美等地區布局下游產業。目前,沙特阿美已成為一家全球一體化能源和化工品企業,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石油公司,也是世界領先的綜合能源和化學品公司之一。其市值目前已達到1.88萬億美元。
回顧過去十年沙特阿美在中國的硬足跡(積極布局石化下游產業)和軟足跡(頻繁約見中國工程領導和大公司高管,并謀求在若干高端平臺和媒體上發言發聲)。比如,公司CEO阿敏·納瑟爾在2021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態:“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是沙特阿美公司未來50年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2022年底,中國與沙特雙方簽署了《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議》。2022年12月,中國與沙特、海合會、阿拉伯國家分別舉行了元首峰會,特別是中沙元首雙邊會談將兩國關系推進至一個新的高度。為此,我們不難發現,沙特阿美正在中國下一盤大棋。
第一,沙特阿美主動與中國同行的關系由“貿易型”合作關系轉變為“貿易+投資”的“雙保險”關系。我們知道,沙特阿美是沙特唯一的國家石油公司,是沙特石油生產、出口的掌控者。所以,沙特向中國出口石油,實際上是沙特阿美與中國原油進口商之間的交易。一直以來,中沙石油合作主要以貿易為主,“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簡單干脆。沙特一直是中國最大或第二大原油出口國,近年來每年向中國出口原油8000萬噸以上。但這種單一的合作形式或許讓雙方都不滿意,特別是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市場之后,作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商必須深度綁定中國市場,以穩定其出口。而相互投資、深度參與對方的核心資產和生產運營管理,成為雙方深度合作的不二選擇。我國企業投資沙特石油化工市場的最大項目當屬中國石化在沙特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延布煉廠,加工能力40萬桶/日。但與沙特阿美系統布局中國下游市場相比,中國同行在沙特等中東產油國、出口國的布局遠遠不夠。
第二,在能源轉型加速和全球油氣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的時候,深度綁定中國這樣的戰略買家,是沙特阿美乃至沙特這個國家的核心利益所在。一方面,全球能源轉型在加速,石油天然氣作為化石能源,在未來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將持續走低。全球在不遠的將來,會迎來油氣等化石能源過剩和價值下降的時代。另一方面,隨著美國頁巖革命大獲成功和實現能源獨立,沙特的原油出口方向日趨單一,主要集中的亞太市場,最大買主就是中國。雖然因烏克蘭危機導致歐洲采購沙特原油的量有所上升,但長期而言亞太市場依然是不二選擇。因此,通過聯合經營、設立合資公司等方式,鎖定中國的戰略買家,保持沙特未來的石油出口順暢和穩中有升的市場份額,就成為沙特和沙特阿美的戰略選擇。
第三,需要強調的是,目前,我國下游煉油產能已接近9.3億噸,煉油產能過剩問題凸顯。隨著沙特阿美這樣的“巨無霸”積極布局我國下游市場,中國煉油產能將很快突破10億噸,新建產能設施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持續數十年。這只能靠我國更加快速淘汰煉化行業落后產能來彌補。否則,就與我國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相向而行了。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