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色彩作為兒童電視欄目片頭包裝的最重要視覺元素之一,選擇恰當的色彩可以起到吸引兒童注意、傳遞節目風格、激發觀看興趣的重要作用。全媒體時代,大眾對文化產品需求不斷升級,新內容形態不斷產生,傳統電視欄目片頭包裝也做出積極的改變以適應新媒體時代下的發展形勢。本文以《大風車》這一經典的兒童欄目的片頭為例主要從配色、技術、風格等方面進行分析,探索未來兒童欄目整體包裝的改進方法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糖果色;兒童電視欄目;欄目片頭包裝;《大風車》
中圖分類號:G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02-00-03
進入21世紀后,科技快速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眾對文化內容需求逐漸升級。傳統的電視節目娛樂內容的制作和設計的改革,體現在欄目包裝、顏色、內容等方方面面。而電視欄目片頭作為先入為主的欄目品牌形象,也在進行不同的技術優化以及審美上的調整,從而適應群眾的消費需求。
一、兒童電視欄目片頭包裝內涵與訴求
(一)兒童電視欄目片頭包裝內涵
電視欄目片頭作為欄目包裝的專用名詞,從狹義方面,是指電視欄目播放具體內容之前播放的時間較短的標題短片,其中包含影像、音樂、文字等元素;從廣義方面,是指包括片尾、片花、預告、過場等一切用于組接正式節目的功能性短片和節目、欄目以及頻道的公共形象片、ID形象片和宣傳片等。[1]欄目包裝是當前各個欄目在工作過程中,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所常用的概念之一,而欄目片頭包裝更是每個欄目特有的開篇,及時地向觀眾傳遞欄目信息,了解和認識欄目主題。兒童欄目片頭包裝則是針對兒童這個受眾群體傳達內容的第一直接接觸畫面,是依據“以兒童為中心”進行的一些有別于其他欄目片頭包裝進行設計的一個升級。
(二)兒童電視欄目片頭包裝訴求
電視中的新聞欄目片頭包裝會采取與風格相匹配的藍色基調,給人們莊嚴、權威的既視感以滿足觀看新聞的訴求;歡快大眾的娛樂欄目片頭包裝會采用與其風格相統一的明亮色彩和先進的技術來匹配成人對于娛樂欄目的訴求;而兒童欄目片頭包裝對于兒童也同樣有著不一樣的訴求。
1.取于兒童,用于兒童
兒童本身就處于學習階段,需要良好的引導,并且隨著2016年的二胎政策和2021年的三胎政策的開放,我國兒童也逐漸增多。在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家長對兒童所觀看的欄目內容要求也逐漸提高。隨著國家政策的改進,漸漸有著對于《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的一些片段的改版,原因是對于兒童欄目中的內容要求的提高。其政策以及技術條件雖然為兒童欄目節目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但是加大了對于兒童欄目的高質量、高水平要求。因此,兒童欄目不僅本身要有更好的內容,并且要有高質量、嚴要求的欄目片頭包裝,更好的欄目片頭包裝才能在白熱化的競爭和要求嚴苛的家長中脫穎而出,為兒童欄目的發展開創新局面。
2.形式需求更加活潑
欄目包裝不僅是用來吸引觀眾眼球的,它更是欄目次文化具體內容的集中展現。并且欄目包裝是樹立品牌突出品牌的主要途徑之一,在綜藝欄目中主要是以成人作為受眾,而兒童欄目的受眾群體以12歲以下的未成年為主,它的品牌形象也為可愛卡通的形式,因此兒童欄目片頭包裝相較于其他的片頭包裝的形式和內容上應該更加活潑。基于兒童思維進行跳躍式設計,顏色采用明亮跳脫的色系突出兒童這一主題形象。
(三)兒童電視欄目片頭包裝的必要性
欄目包裝片頭根據不同的欄目類型來進行其獨特的風格設計,以10-15秒居多,較長的也有30-40秒的,某種程度上欄目包裝片頭直接反映了欄目的內容風格和受眾群體,在短短的不到1分鐘內所表現出的視覺元素和傳達的內容要引起受眾群體的興趣。[2]兒童擁有不確定性和好奇性,從而兒童電視欄目片頭對于兒童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兒童自身的注意力很容易隨之轉移,但是往往一個顏色、風格都符合兒童受眾群體的片頭往往能夠無意識地吸引他們,從而主動地選擇該兒童欄目。
二、《大風車》欄目片頭包裝變革歷程分析
《大風車》作為一檔少兒欄目,是極具想象力的兒童欄目,也作為中國第一檔雜志類的兒童節目。并且《大風車》匯集了所有少兒電視形態,是一個集動畫、益智類節目、幽默劇為一體的綜合類少兒節目。《大風車》以3至14歲兒童為受眾對象,屬益智娛樂雜志類欄目。節目以“尊重兒童、支持兒童、引導兒童、快樂兒童”為使命,以“兒童寫兒童、兒童拍兒童、兒童評兒童”制作理念。與中國億萬兒童相伴成長,把歡樂播種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3]《大風車》欄目包裝通過對欄目形象的宣傳片、片頭、片尾、字幕版、角標等多方面的設計展現整體“大風車”主題形象,其中片頭更是整個《大風車》節目的點睛之筆,是整個節目內容和分割的展現。
(一)第一階段——較多二維畫面與綠幕互動
從第一階段如圖1中《大風車》這個電視欄目片頭包裝就已經采用簡易的三維模型進行設計。將人物在綠幕中進行摳像融入片頭場景,二維的動畫人物與在三維的飛船、熱氣球上的人互動結合的表現形式。人與動畫的互動,更激發了兒童對于動畫片的興趣。ID顏色則采用了和主體物相同的橘色來凸顯大風車主題,用二維的方式來突出“大風車”這一主題。
(二)第二階段——較多三維畫面與綠幕互動
在第二階段前期如圖2后《大風車》將簡單的三維動畫小玩具放入片頭的欄目中,同樣的以三維和二維的畫面相結合,展現出更多玩具和游樂園的形態來吸引兒童的注意。游樂園作為兒童童心的展現,這一時期的欄目片頭包裝就很好地運用了游樂園這一童趣形象特征。但是不同點在于將二維的畫面減少,增加了三維模型的畫面,并且顏色采用各式各樣的亮色較多,逐漸向明亮鮮活的顏色靠攏。片頭的ID則設計得更加復雜,采取了背景藍色的方式突出整體偏橘的“大風車”主題。
在第二階段后期的《大風車》欄目片頭包裝如圖3,從圖中可以明顯地看到二維的畫面技術在此階段迅速發展,以人物與二維的動畫融合得更加恰當,不同顏色色彩融合得更好。片頭的ID顏色則又恢復到了原來的二維橘色設計,繼續以白色來突出ID的整體顏色。
(三)第三階段——以糖果色和三維畫面為主
從圖4中的第三階段前期和后期對比可以發現,《大風車》欄目片頭包裝兩版本中大多數為三維建模構成,兩版對比,色彩和模型的應用更加熟練,整體以糖果色發展為主,畫面全部換成三維建模的模式,帶給兒童更出色的視覺體驗。
欄目片頭的制作可謂是整個欄目的點睛之筆,是整體欄目的內容、風格特色的體現。《大風車》的欄目片頭充分利用十幾秒來進行欄目“風車”這個品牌的展現,在短暫的時間內給觀眾交代了豐富的信息資源,抓住兒童的眼球,讓兒童在還沒有觀看到欄目前就已經對“大風車”這一主題有了深刻的印象。
三、糖果色在《大風車》欄目片頭包裝中的應用
(一)三維風格和糖果色結合
三維的“動”相較于二維的“動”鏡頭的使用更加豐富。《大風車》欄目片頭包裝的三維設計利用圖形圖像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原理,在電腦中創建出更多的虛擬場景——鋼琴、書房、房子等在同一空間內轉換得毫不違和的方式,并且三維場景設計逐漸減少真實的光影,降低了場景的光影明暗對比,營造整體上鮮艷明亮的色調,[1]表現出更多無法用傳統方式展示出的兒童特色和充滿童趣的色彩,創造出更多不受客觀物質所限制的景象。將較為灰沉的配色逐漸升級為糖果色配色,帶來更好的模型與糖果色的結合,形成新興的審美特點,讓卡通風格的立體模型帶給兒童更強烈的視覺盛宴,能夠從更全面的角度來展現對主題的把控。而從上述對《大風車》欄目包裝的分析中,糖果色和三維模型的結合逐漸成為兒童欄目包裝主流趨勢。
(二)糖果色配色風格分析
糖果色是指除了粉色、粉藍色、粉黃色、明艷紫、檸檬黃、寶石藍和芥末綠等甜蜜的女性色彩為主調以外,還具有高飽和、低對比度、整體偏亮這些點睛之筆的特點。[4]糖果色作為2009年夏天開始流行的色彩,如上文特點分析就像兒時所吃的糖果包裝紙,因此被形象地稱為糖果色。糖果色近年深受設計師的歡迎,國外設計師Siddhant Jaokar在社交平臺發布的模型設計以粉色和粉黃色還有芥末綠為主要運用顏色,通過三維建模和糖果配色的設計就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造型圓潤飽滿,十分可愛。
電視欄目的片頭包裝的顏色是整體欄目氛圍的塑造,風格的展現,強調主題的重要手段。色彩風格更容易凸顯欄目的形象特色,《大風車》欄目片頭包裝選取糖果色為整體風格有利于強調其感染力和對兒童色彩的感覺。此外,兒童對溫暖明亮的顏色有一種天生的敏感和偏愛;適當豐富的色彩層次也對兒童具有吸引力。[5]糖果色擁有歡快明亮的視覺風格特征,其猶如糖果包裝紙的顏色沖擊著觀者的眼球,像人們童年回憶中的顏色。《大風車》欄目片頭顏色的選擇也是觀眾對童年美好而又快樂生活的展現。
(三)糖果色在各種片頭包裝元素中的運用
顏色是相對靜止的、相對穩定的,因此也被稱為“固有色”,人們對色彩是最為敏感的;人們對顏色的感覺會優先于其他審美中事物的發展。鮮明的色彩能夠引起他們不同的情緒。鮮明的糖果色不僅僅在《大風車》欄目片頭包裝中應用,在各種欄目包裝中也有著許多應用。近年來比較關注的綜藝《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兒》等幾季的片頭也都采用了糖果色為主要設計色調,并進行三維與糖果色的整體設計。因此,糖果色在欄目片頭包裝中的融合越來越廣泛,而經過許多電視欄目片頭包裝的調查后,糖果色重點還是在兒童欄目片頭包裝中運用頗多。例如,經典的兒童欄目“金鷹卡通頻道”“北京卡酷動畫頻道”等近些年來都運用對兒童視覺效果更強的糖果色來進行欄目片頭包裝的設計,以“金鷹卡通”片頭為案例,整體以麥吉為主題,采取的糖果色以藍色和粉色為主,輔助糖果色為黃色和綠色。
四、結束語
電視欄目片頭色彩設計是最佳、最直接地表達欄目的整體風格和受眾群體的表現方式,欄目設計師對色彩應用必須建立在良好的受眾群體分析上,才更好地接收到觀者的審美訴求。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對顏色的感官需求是大相徑庭的。而《大風車》欄目片頭包裝滿足了上述對于兒童受眾的審美訴求和糖果色與欄目高度吻合的風格主張。兒童欄目片頭包裝中的糖果色在新階段中的運用比較符合時代的審美需求,各式各樣的兒童欄目片頭包裝則是逐漸以糖果色為主要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王苗.電視欄目片頭動畫設計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
[2]肖閔.電視臺新聞欄目片頭動畫設計[J].傳播力研究,2019,3(32):177.
[3]孟潔,田甜.淺談我國少兒電視節目的發展——從《大風車》到《飯沒了秀》[J].新聞世界,2012(08):77-78.
[4]李海元.插圖藝術數字化應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2.
[5]虞璐.色彩情緒在兒童藥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設計,2017(19):132-133.
基金項目:2022年江蘇省研究生實踐創新計劃“基于音樂可視化的情緒調節‘音樂膠囊空間設計”(項目編號:SJCX22_0397) 。
作者簡介:周怡璐(1999-),女,天津人,碩士,從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