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壁畫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因其特性受到許多人的青睞。與其他的繪畫方式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它不僅僅是一幅畫,也是建筑物的一部分,能起到很好的裝飾和美化作用。隨著現代建筑設計理念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審美時尚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壁畫藝術家在融合現代建筑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過程中,需要繼承和發展各民族優秀造型藝術特點,以傳統和現代工藝材料為手段,創造出更優秀的壁畫藝術,讓更多的人愛上壁畫藝術。
關鍵詞:壁畫;藝術;美學
中圖分類號:J2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5-00-03
壁畫是涉及多種學科的綜合藝術,也是借助繪畫或工藝手段制作的畫種,它依托的是建筑的墻面,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因為壁畫以公眾的審美為目標,并且依附建筑環境進行裝飾,因此也被稱作環境藝術或公共藝術,具有獨特的面向大眾的創作原則[1]。
壁畫是藝術家與建筑環藝設計師聯合完成的成果,并且要畫在建筑的墻壁上。而其他的繪畫作品也面向大眾,但大多是表現藝術家對世界獨特的視覺感受。壁畫需要和公眾審美意識進行交流,而且一直都是將追求公眾審美作為主要方向,以此來不斷提升整個社會的審美水準。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產生,以及人們在觀念上出現的新變化,促使壁畫藝術語言、內容形式越來越多樣,能夠充分展現出人類對于精神體驗的渴求,并彰顯出壁畫藝術家對公共時尚審美的思考。
一、壁畫的概念和起源
壁畫主要依附于建筑的墻體,是裝飾建筑物和天花板的繪畫,與建筑環境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它需要將其藝術形式融入依存的空間之中,因此失去了純藝術表現的獨立性,以它宏大的篇幅和形式感,體現出特定空間環境的內涵,能夠有效地增強特定環境的感染力。同時,因為壁畫藝術已經成為建筑環境的組成部分,所以它也被看作建筑的延續[2]。
最早的壁畫是舊石器時代的洞窯壁畫。當時人們對于世界的認識并不深刻,對于自己的生活也無從把握,所以在那一時期,所使用到的題材所表現的多是動物形象,而且栩栩如生,或者是舊石器時期各個部落的圖騰。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講,室外壁畫的最早源頭,也就是人們在當時所刻制在石頭上的巖畫。蠻荒年代的人們對與他們的生存密切相關的動物,有著天然的敬憚,所以壁畫上的動物圖畫也是心理上的投射。之后人們的生活逐漸向室內轉移,相應地,他們也漸漸開始在人工建造的建筑物上作畫,雖在材料上和以天然巖石為背景的巖畫具有明顯的不同,但是它的心理功能與形式特征卻得以延續。隨著時代的發展,壁畫藝術也在不斷地優化和創新,而且它和環境的關聯性及作用于環境的特征也被更多人了解。
對于很多人而言,壁畫是繪畫起源的唯一形式,但是在繪畫藝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后,就越來越成為一種自由的藝術,而且眾多繪畫形式也與建筑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疏遠。壁畫是繪畫藝術的特殊形式,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發展,但是始終與建筑保持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此外,壁畫和城市空間的聯系更為緊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變成美化建筑環境的公共性藝術,它能夠與其他藝術樣式巧妙地結合起來,改變城市水泥森林的生硬和冷漠,并展現出充滿人文情趣的藝術美。
二、壁畫在建筑環境中的作用
(一)室外壁畫的作用
室外壁畫是用大面積的畫幅出現在建筑環境中,所以它于藝術表現上具有超大的尺度。并且用自身壯美的特征作用著生活空間。所以它沒有精細的技藝、靈巧的筆墨,所展現的也不是藝術家個人的細膩情思,而將歷史意蘊和群體的心理需求傳達出來,因此從這一角度上來看,壁畫也是一種公眾性的藝術[3]。融入壁畫中的一定是深刻的社會歷史內涵,而且通常情況下,巨大的空間體現與長久時間相對應。另外,在形式表達上,部分室外壁畫作品直接和浮雕融為一體,通常具有類似浮雕和版畫的手法。而這種明快、簡潔的畫面構成,與壁畫內容具有內在的統一性,而且還為人們的欣賞提供了便利。所以只有這樣的藝術手法,才可以在室外空間顯示它獨特的氣質,才可以真正地表達深刻而豐富的內涵。
壁畫存在于特定環境空間。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其逐漸演變成室外和室內空間環境兩個范疇,并且兩者也在許多方面存在明顯的不同。室外建筑空間是開敞性空間,也就是壁畫體量與環境的空間量所構成的聯系,所以開敞性具有相對的限定性。設計依附于建筑外墻壁畫,不僅要和建筑自身的特點相協調,同時還不能夠具有外部空間擴展的效應,而是需要具有向建筑自身內緊縮的特征。室外壁畫的表現手法和形式要能夠產生活躍空間環境氣氛的作用,并且還需要和建筑外觀相協調。
(二)室內壁畫的作用
室內空間環境是圍合性空間,這也就要求建筑空間對壁畫的環境限制要小一些,而且視覺的局限性和空間量也更弱一些。室內壁畫能夠按照實際需要對室內壁畫輔之以光源,在室內空間環境的作用要強得多,而且也更加便利,所以室內壁畫設計有相對獨立性,還能夠讓空間具有擴展或緊縮的效果,巧妙地運用人們在視覺和心理上的感受[4]。
在題材上,室內壁畫與建筑物功能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比如說,博物館壁畫與歷史文化知識有關系,體育館壁畫跟體育運動也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室內壁畫具有傳達建筑物文化意義和情感功能,同時還具有形象展示建筑功能,能夠使其實用價值通過藝術美得到提升。
室內壁畫的藝術手法更多樣更豐富,通常情況下,在尺度上要小于室外壁畫。不僅擁有明快、簡潔的一般特征,同時還使用了較為細膩、復雜的表現手法,所以將空間美化與特定情感意味表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具有裝飾性與抒情性統一特征。比如,西安火車站候車室一層中廳的對稱式絲綢之路壁畫《絲路百景》,具有非常濃厚的地域色彩,體現古今絲綢之路的文化延續。它傳達了西安與其他地區和國家互聯互通的愿望,同時也凸顯了西安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此外,該壁畫還塑造了集傳統文化韻味與時代氣息于一身的室內空間形式,通過從本地代表性建筑中提取長安元素,讓旅客們領略到“大唐盛世,古韻長安”的風采,引發其對西安整體印象的感知。
三、壁畫藝術的美學特征分析
(一)壁畫構成給人以持久的美感
壁畫構成能夠帶給大眾一種整體視覺感受和持久印象,而這也是視覺上的總體反映。壁畫構成是壁畫形象的基礎,重復、漸變、比較等構成體現了多變的形式感,并且其基本型也是有趣味的:曲線表現的豐富情感、平穩的水平線,以及嚴肅的垂直線等多種基本型的穿插和變化,展現出壁畫豐富多變的造型特征,一起形成了變化與統一、對比與平衡的場面。
壁畫外形會受到環境的制約。第一,通常情況下,在選擇壁畫的外形尺寸時需要充分考慮大眾的審美習慣,并且大多數壁畫的外形尺寸受建筑需要的影響[5]。第二,壁畫的外部形態將和墻面形成一定的對照關系,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考慮到位、多加注意,這一關系會影響壁畫外形的視效。第三,為了能夠和建筑空間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設計壁畫構圖內容的時候,設計師也要充分考慮,盡可能地和門、窗等建筑構件的形狀相呼應,并在局限中展現自由。因此,在設計的時候必須確保壁畫尺寸、形態與建筑環境能夠相融合。
除此之外,壁畫的構圖需要在功能上表現和環境的一致性,同時還需要具備特定的場所特征。不同建筑環境的人群特征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而合適的壁畫構圖所產生的價值判斷,在一定條件下則需要能夠契合建筑功能。在一些時候,為了滿足特定人群的心理需求,壁畫的構圖還能補救環境的缺陷。例如,為了能夠營造建筑空間的肅穆感,許多藝術家就會借助垂直構圖拉高空間;為了能夠制造空間的流動感,藝術家會借助連續的點構圖來調動視線;為了能夠更好地營造墻面的整體感,藝術家通常會利用較為簡潔的大面積構圖。而針對藝術家而言,構圖設計在表現出獨具魅力的畫面構成美感的同時,還能夠體現出藝術家個人的情感經驗和藝術觀念,另外,為了確保構圖和建筑風格能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還需要充分考慮周圍的建筑環境。
(二)壁畫色彩是第一印象
色彩的特征有著豐富的情感,能夠給大眾留下最初的印象,它與人們的年齡、愛好等個體經驗具有較為密切的關系,是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心理傾向。色彩能夠對人的情緒產生影響,能夠給大眾帶來不同的遠近、好惡之感,進而影響了大眾對畫面的印象,藝術家在創作時應當運用好色彩。色彩使壁畫能夠傳達出不同的感情,所以在進行壁畫創作時常用來營造氛圍。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往往會將自身所特有的情感融入色彩中,使其擁有與眾不同的情調。同時裝飾性色彩色調單純、明快,表現力更強,允許藝術家摒棄物象固有色,而且裝飾性壁畫與現代建筑能夠巧妙地結合起來。光環境是影響壁畫色彩的重要條件。第一,光源色會影響壁畫的色彩。在一般的建筑環境中,正常的日光下背光偏冷,向陽偏暖。此外,在設計時經常還會運用到人工光源,其色彩多樣,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不同的色澤,營造出各種各樣的氛圍感。第二,壁畫的色彩關系受光源的投射角度所影響。第三,因為照射角度和光距等多方面的因素,創作時所使用的感光材料常常會產生反光,使畫面局部色彩與周圍的環境無法恰當地融合在一起,進而影響整體的色彩關系。針對不同的環境風格需要的色彩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而且即便是同一種色彩,在不同環境的表現也會存在一定的區別。
例如,敦煌石窟壁畫中涉及多個時代的色彩風格,其中補色對比和色相對比是最顯著的。比如,在第258窟,騎士著裝色彩就是補色關系,能夠讓人們產生非常強烈的色彩感受。石青會讓人們產生質樸的感受,在敦煌壁畫中常有石青與石綠相配合,兩者結合則會讓人們產生一種厚重的感覺,這也是當地人民淳樸的文化風格,展現了他們對于色彩的追求。除此之外,構成壁畫的色彩因素也很多,里面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壁畫與雕塑,如果認真觀察就能夠發現,壁畫中的圖像是以佛像為中心向四周環繞,這種方式能夠充分地展現出神像的空靈、神圣狀態。另外,當人們在欣賞敦煌壁畫的時候,色彩的搭配也讓人感到震撼,能夠從中獲得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而且隨著人們視線的不斷轉移,又能夠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敦煌壁畫色彩方面的強烈對比。
(三)壁畫材料和工藝體現了壁畫的綜合特征
壁畫的屬性美需要依靠材料體現出來,材料是壁畫的媒介,而隨著大眾審美水平的提升,以及現代建筑的發展,材料的類型也變得越來越多樣。
材料的審美價值形態、質感、色彩等屬性的綜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藝術家的想象,而且也極大地拓展了材料表現的空間[6]。不同材料所具有的個性特征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區別,比如編織物的柔軟、金屬的冷靜、木材的平實等。材料之間的有序組合,能夠巧妙地創造出不同類型的變換效果,而加上各種工藝制作,也能夠讓材料語言更為豐富和細膩,從而使得壁畫創作具有無限的可能性。為了能夠體現壁畫和環境的關系,作為壁畫的表現語言,材料需要在各方面和環境適應。材料和建筑空間裝飾的相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其在藝術表現上的相互包容[7]。例如,在現代空間中使用霓虹燈裝飾,在浴室使用馬賽克鑲嵌地板,以及在木質空間中使用織物壁畫等。例如,云岡石窟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而聞名,將皇家華麗氣派淋漓極致地展示出來。云岡石窟的細膩除了裝飾紋樣圖案的精細周到之外,還表現在壁畫雕刻敘事的精巧細致。泥塑材料能夠很好地將表情、神態、姿勢表現出來,比如麥積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著稱,與云岡石窟的壁畫相對比,麥積山石窟造像要更細致,更精美。
四、結束語
藝術形式和觀念更迭對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樣的,美學特征的更新是壁畫進行改革和創新的客觀要求。對于壁畫美學特征的分析,能夠使藝術家更好地拓展壁畫藝術的表現內涵,充分了解到壁畫的魅力所在[8]。
壁畫藝術的美學特征在諸多地方都具有一定的表現,然而從實質上看,都是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此來實現壁畫創作的真正目的。如寺廟里的壁畫大部分是描繪宗教的神佛,所傳達的意味是比較深遠的,而且所營造的氛圍大部分都是莊重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讓信徒信仰。有的壁畫藝術能夠烘托環境氛圍,或者是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從而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求。總而言之,壁畫藝術是人類文明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參考文獻:
[1]申乙君.敦煌壁畫藝術的美學風格研究[J].收藏與投資,2022,13(10):169-171.
[2]王元芳.敦煌壁畫的藝術形式及美學風格探微[J].藝術大觀,2021(14):32-33.
[3]麻可.“甘肅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美學闡釋[J].黑河學院學報,2022,13(08):177-180.
[4]杜藝垚.陜西關中地區唐代墓室壁畫藝術研究[J].藝術品鑒,2022(10):54-69.
[5]程廷昊.簡析敦煌壁畫中“山水樹石”圖像的審美特征[J].美與時代(下),2021(10):82-84.
[6]顏瑩玉,盧永鑫.從美學視角下探索高句麗壁畫[J].百科知識,2021(15):30-31.
[7]張芬世.天梯山石窟北魏壁畫藝術特征探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03):40-42.
[8]周春濤.敦煌壁畫藝術在現代時尚設計中的應用路徑研究[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1(01):54-55.
作者簡介:邢宗英(1986-),女,甘肅高臺人,本科,文博館員,從事文物藝術、魏晉墓葬壁畫磚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