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瑩
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學生教育質量的關鍵,為了解家長的教育理念,我校每年都會對新生家長進行目測。作為德育主任,我每次都參與其中。2018年8月的一次目測,有家長讓我印象深刻。
那天,孩子媽媽一身名牌靚衣,妝容精致,手挽著孩子爸爸晃晃悠悠地坐在我面前,兩人瞥了我一眼,并未說話。我禮貌地詢問他們的教育經驗,得到的答案滿是炫富的味道,我當時就預感這個孩子身上一定有“小公主”的習慣。
這個孩子表現(xiàn)如我所料。不小心將同學的文具碰掉,她從不道歉,直接一句“多少錢,我明天給你!”不管同學們帶來什么書籍,她總能在第二天帶來一本一模一樣的。孩子每天由爺爺奶奶接送,從不完成課后練習,我多次與她父母溝通,答復多是忙于工作無暇顧及。
身為教師,我能做的除了每天放學后留她完成課后練習,就是利用課余時間與她談心。孩子對我卸下了防備和偽裝,表達了父母不能陪伴自己的苦惱。為幫助她更好地融入班集體,我組織學生課間一起游戲,游戲中她逐漸丟掉驕傲,和大家一起放聲大笑,在草坪上打滾,臉上的笑容多了,學習也變得主動起來,僅1個月時間就從班級后進生步入前5名的行列。放學后她還主動幫值日生完成清潔任務。看到她的改變,我感到驕傲。
學校舉行“親子趣味運動會”時,我邀請全體家長到校和孩子一起參與比賽。比賽當天,其他學生在父母陪伴下玩得很開心,那個女生的父母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看著她垂頭喪氣的樣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于是,我計劃來一次家訪。
到了約定時間,我準時來到孩子家。她熱情地拉著我的手參觀她的房間,向我介紹她的玩具和書籍。她父母沒料到女兒會如此熱情,他們有一絲驚喜,這讓我對接下來的溝通充滿了信心。
參觀完房間后,我們開始了正式家訪。可能是看到女兒對我如此喜歡,他們沒有了之前的“驕傲”。我拿出手機,邀請他們欣賞孩子在校表現(xiàn),有課堂上的認真專注,有課間與同學的快樂玩耍,還有我和孩子的合影……
我趁熱打鐵,將孩子平日向我訴說的期望告訴他們,他們的眼睛瞬間紅了,說話語氣也不再冷冰冰。我向他們提出家校共育理念,并將優(yōu)秀的家長案例一一介紹給他們,他們也開始真誠地與我交流。原來,他們也曾想向教師請教教育方法,奈何不知從何談起。為免于被人瞧不起,他們努力工作,給予孩子充足的物質條件,卻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看到孩子的變化,他們覺得遇見一位好教師對一個家庭是特別幸運的事。
那次家訪后,他們調整了工作時間,保證每天至少有一人接送孩子,陪伴孩子完成功課、參加社團活動等,我們也會經常溝通分享孩子的趣事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