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軍紅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應用專遞課堂,通過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線上推送優質教學資源等形式,幫助薄弱學校和教學點強化師資,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規定的課程,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實踐證明,專遞課堂在資源共享和規范開設國家規定課程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體應用中,專遞課堂需要中心校教師與教學點師生相互協作,在互聯網與智慧平臺支持下,教學點輔導教師組織管理教學點學生,學校管理人員需要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讓中心校主講教師更好地進行知識講授,打破時空限制,讓薄弱學校學生獲得優質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公平。根據專遞課堂應用實踐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教師和管理人員應當探究科學的應對策略。
一、主要問題
1.教師認知相對不足
專遞課堂會給中心校教師和教學點教師帶來額外的工作負擔,一些教師對專遞課堂的認知相對不足,存在不作為的現象,影響組織管理和知識講授,學生淪為被動的視頻觀看者。
2.技術問題影響教學
平臺維護與管理上,一些學校存在設備重復建設、設備維護和管理不當等問題;資源共享上,國家和地方都創建了智慧教育平臺,公共教育資源數據龐大,在傳輸和應用資源時存在效率較低和應用不佳等問題,無法發揮專遞課堂的共享、互動與智能等優勢;環境保障上,由于硬件設備、系統、軟件等方面的影響,導致專遞課堂存在卡頓或中斷等問題,影響教學有效性。
3.實施過程不夠協調
由于沒有明確的實施策略,缺乏完善的業務培訓,導致實施過程不夠協調。很多教學點規模較小,甚至只有幾名教師,缺乏針對專遞課堂的教師隊伍,與中心校主講教師對接時出現各類問題。專遞課堂中,學生基于屏幕聽講,兩端的師生隔著屏幕互動,師生缺乏臨場感,互動方式有限,實施過程不夠協調。
4.組織管理不夠系統
專遞課堂組織管理中不夠系統,管理層缺乏對專遞課堂的整體規劃調度,不能深入實施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不夠完善,無法有效評測教師參與情況;專遞課堂的督導認定評估不夠完善,評估方法不夠科學,不能針對具體情況及時有效反饋,影響整體應用效果。
二、應對策略
1.重新審視角色定位,提高對專遞課堂的認識
學校管理者和授課教師都要重新審視角色定位,明確專遞課堂在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發展方面的意義,積極履行工作職責,參與多方面管理和教育活動。學校管理者應當為專遞課堂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確保硬件設備正常運行,做好管理與維護等工作,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和指導。
教師是專遞課堂落實的主體,應當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改變以往角色定位。中心校優秀主講教師創新課程教學方式,與教學點輔導教師互動協作,借助智慧平臺工具與數字資源全面備課,運用豐富有趣的資源與生動多樣的方式,為教學點學生做好知識講授。教學點輔導教師積極參與專遞課堂的培訓,自主學習關于專遞課堂的組織管理知識,多與主講教師交流與互動,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更好地提高學生專遞課堂學習效果。
2.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持續優化教學系統
專遞課堂要依托硬件設備與互聯網組織和運行,因此對學校信息化環境提出較高要求。城區中心校和教學點都要重視技術重構,更新現有教學設備,提高智慧教育平臺的性能,確保穩步開展專遞課堂。學校設備管理小組成員需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持續優化教學系統,提高專遞課堂的實施效果。
比如,中心校與教學點需要加強溝通,對現有多媒體教室中的設備升級改造,在普通教室中安裝簡單信息化教學平臺,讓更多教學點學生參與專遞課堂。在智慧平臺支持下,教師與設備管理人員合作,收集和整理優質教育資源,包括優秀課件、微視頻、精品課程等,不斷完善資源庫,以便師生隨時取用數字資源。在技術支持方面,學校要確保設備和網絡運行穩定,做好教學管理、實施、評價等,基于人工智能技術促進師生之間互動。
3.建立良好協同意識,協調共促形成合力
專遞課堂兩端的教師,應當加強溝通與合作,建立良好的協同意識,發揮各自的作用,做到各司其職與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各地中心校教師要與教學點教師組成研修共同體,借助智慧教育平臺定期進行教學研討,教學點教師說明本地教學情況,中心校教師指導教學方法和分享教學心得。
比如,針對小學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大科,教學點教師與中心校教師要加強合作,每天放學后回顧當天的專遞課堂實施效果,總結經驗教訓,規劃明天的專遞課堂;每周組織一次總結活動,對專遞課堂課前、課中、課后活動等進行全面整理,探究更好的組織管理與知識講授的方式方法。
4.健全相關運行機制,加強課堂統籌管理
為更好地提高專遞課堂的實施效果,中心校與教學點合作,健全運行機制,形成行政指導、電教引領、教研先行、培訓保障、學校落實、督導考核保障系統。關于專遞課堂統籌管理,各部門要明確分工與合理調配教學資源,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實施專遞課堂教學。教學點與中心校共同組成監控小組,借助網絡平臺對專遞課堂的實施進行動態監控,利用科學的評價方案評價實施效果。
比如,專遞課堂統籌管理方面,課堂實施前要先明確中心校主講教師、教學點輔導教師的任務,分別對應知識講授和組織管理。課堂實施中,中心校主講教師借助網絡平臺實施知識講授,教學點教師監督并指導學生互動與協作學習。最后,監控小組通過網絡巡課方式觀看、監管、評價專遞課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過去專遞課堂運行中的問題,探究科學的應對策略,中心校主講教師與教學點輔導教師應當加強合作,相互間互動協作,做好知識講授與組織管理,教學點學生相互間要加強互動和協作。在設備管理人員支持下,能有效提高專遞課堂的運行效果。因此,專遞課堂能讓薄弱學生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專遞課堂促進農村教育均衡發展研究”(課題立項號:145202101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