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然巍 陳璽龍
摘?要:毛澤東早期艱苦奮斗思想的生成是主觀和客觀多方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農家出生到初遇馬克思主義的前28年,是毛澤東艱苦奮斗思想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清末民初的社會巨變為其準備了歷史條件,農村生活和求學經歷積累了個人實踐經驗,經世文化以及初興的無產階級新人理念奠定了思想基礎。探究毛澤東早期艱苦奮斗思想的生成邏輯,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繼承發展艱苦奮斗精神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毛澤東;艱苦奮斗思想;青年培育
中圖分類號:D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4.004
艱苦奮斗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毛澤東開展革命事業的思想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在享受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帶來豐碩成果的同時,要牢記黨和人民是“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的。青年是承擔新時代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面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新時代青年必須繼續繼承和弘揚艱苦奮斗思想。因此,探究毛澤東早期艱苦奮斗思想的生成邏輯,對新時代青年樹立艱苦奮斗思想富有重要價值。
1?大勢所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風云變幻的近代中國所發生的民族危機和社會思想文化變遷,是毛澤東艱苦奮斗思想能夠形成的歷史原因。艱苦奮斗思想是毛澤東思想體系的支柱。這一支柱思想的產生與毛澤東所處的獨特社會歷史節點有關。毛澤東出生在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的末期,當時清末的社會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晚清封建社會弊端已達到高峰,政治腐敗、經濟凋敝、文化停滯,社會階級矛盾頻頻暴發。根據黃炎培提出的“歷史周期律”,清朝覆滅已是必然,而舊國家的衰亡以及向新國家的過渡,必定是社會動蕩不安、人民苦不堪言的漫長過程。再加之外部帝國主義勢力的入侵,讓這本就險厄的過程變得更加形勢嚴峻。鴉片戰爭撕破古老封建王朝國泰民安的偽裝,揭開了中國任人宰割的屈辱近代史。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直接導致整個中華民族民不聊生。一方面,中國世界地位驟降,主權與領土被蠶食,封建小農經濟逐漸解體,社會階級關系發生劇變;另一方面,傳統的思想文化在西方思想的沖擊下七零八落,舊文化體系開始崩塌,新文化體系建構畸形。中華民族面臨著生理和精神上亡國滅種的雙重危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國情,使作為社會底層農民出身的毛澤東對社會現實悲慘狀況有著最真實、最深刻的感觸。農民生活讓他學會底層人民的吃苦耐勞,東西文化的交鋒讓他領悟到科學的理論指導,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讓他確立救國濟民的奮斗目標。
毛澤東的前半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生活,內外交困,社會危機空前嚴重,底層人民生活越發艱難,雪藏已久的經世思想東山再起,西方文化肆意涌入,這都為毛澤東艱苦奮斗思想的生成創造了特有的歷史條件。開放的歷史環境,使毛澤東不像前人拘泥于傳統經典著作理念的束縛,在中西文化的較量中,毅然突破封建牢籠,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吸納了各種文化的精華,再將其在實踐中一一檢驗和改造,最終鑄造出中西合璧的毛澤東艱苦奮斗思想。
2?切身體會:傳統農家與另類求學
2.1?勞苦的童年生活夯實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
傳統封建的農村家族式生活及教育,使毛澤東艱苦奮斗思想得以最初萌芽。人是社會的人,人的個性成長離不開周圍人群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毛澤東童年時期的生活習慣和社會環境,深刻影響了他吃苦耐勞、自力更生等品質的形成。
毛澤東艱苦奮斗思想深受父親毛貽昌的影響。毛貽昌經過自己的拼搏使家族擺脫貧困,并在家鄉中小有名氣,這使他堅信成功果實是由自己的性格和習慣成就的。中國封建社會能夠維持兩千年,與維系統治的宗法制密不可分,經過數千年的貫徹推行,家庭宗法制不僅在王公貴族中盛行,在普通百姓家族中也是通用的。因此,毛貽昌將自己的“成功模式”套用在兒子們身上,希望他們能夠成才,以便繼承并壯大家業。這種期盼對長子毛澤東更為強烈。在封閉傳統村落里成長的毛貽昌,十分重視繼承人長子毛澤東的教育,他按自身的“成功秘訣”和毛氏家規嚴格要求年幼的毛澤東,教育其從小幫忙做家務和農活,等稍大后又讓他同長工一起勞動。毛澤東在克勤克儉、精明剛強的父親身邊耳濡目染,度過了整個童年。父親對毛澤東的嚴厲教導和毛氏家風家規的約束,讓他養成了勤快樸實、堅忍不拔的品質。另外,父親的高壓專制“統治”,讓毛澤東明白在壓迫下,只有奮起反抗才能保護自己。毛貽昌的“愛子心切”,刺激毛澤東覺醒了最初的斗爭心理,為后來開展革命事業埋下種子。
2.2?波折的求學過程豐富艱苦奮斗的實踐經驗
求知若渴、興趣廣泛和曲折的求學經歷,是毛澤東艱苦奮斗思想形成的重要鋪墊。14年的求學歷程讓毛澤東養成了勤儉節約、奮發向上的品質。毛澤東的求學過程是坎坷的,6年私塾轉學6次,后來新學興起,出鄉讀書,在3年內又先后輾轉東山小學堂、湘鄉駐省中學、湖南全省高等中學校,在此期間還參軍半年,自學半年,最后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完成了學生生涯。
近代中國的鄉村私塾,教書先生大多都是八股取士的淘汰者,傳授的主要內容也都是他們推崇了一輩子的四書五經。這種為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而僵化的傳統儒學內容吸引不了毛澤東,也許是因為同被強權統治的共情,像《西游記》《水滸傳》這種反抗統治者壓迫的小說更讓他著迷,但父親和先生們不允許他讀,這更激起了毛澤東的反抗欲。父親不僅對毛澤東進行身體的掌控,還想控制他的思想,這直接影響到離開韶山的毛澤東更加追求清末民初復雜多樣的思想文化。剛剛逃出父親統治的毛澤東,癡戀購買和閱讀未曾看過的書籍,咀嚼吸收新知識。思想的重獲新生導致他原本就可憐的生活經費嚴重縮水,使得毛澤東不得不節衣縮食,省下經費以便繼續深造。在求學期間,毛澤東還經歷了人生第一次戰斗。為保護城市和學校,毛澤東率領100多名學生俘獲了3000余名殘軍,初顯毛澤東過人的勇氣和領軍才能。曲折坎坷的求學經歷正面表現了毛澤東對讀書的熱愛,追尋熱愛的過程,即為他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又讓他變得更加篤實好學、不畏艱難。
3?思想轉換:經世子弟與無產階級新人
3.1?經世思潮奠定艱苦奮斗的思想基礎
明清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經世思想的興起,是毛澤東艱苦奮斗思想生成的理論淵源。湖湘地區是經世文化的發源地,自出生以來25年都沒有離開湖南的毛澤東深受湖湘文化、尤其是經世文化的熏陶。毛澤東雖然對傳統儒家經典興趣不高,但也是經過6年系統的學習。而且,毛澤東童年時期厭煩四書五經,是因為教書先生過于死板,不懂變通,使年幼的毛澤東產生了厭煩。毛澤東討厭的是思想僵化的老師,而不是儒家經典。這一點可以從他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受教于楊昌濟時的憶敘得到認證。毛澤東十分尊重楊昌濟,而楊昌濟是當時經世思想大家,在儒家文化方面有著深知灼見,他對毛澤東的影響較為深長。在楊昌濟的教導下,經世文化中“內圣外王”、經世致用、尚動求變等精華,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毛澤東,為毛澤東后來接受馬克思主義、向無產階級新人的轉變準備了思想條件。
首先,“內圣外王”思想使毛澤東生成自我革命和集體主義的雛形。經世思想中的“內圣”思想強化了毛澤東對自身修養的規格,形成嚴于律己、慎獨自勵的習慣;“外王”思想壯大了毛澤東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樹立救國濟民、匡扶天下的使命。其次,經世致用思想擴展了毛澤東理論聯系實際的理念,建立起知行合一、實事求是的實踐方法。最后,“尚動求變”激發了毛澤東反抗強權與壓迫的革命思想,塑造出積極進取、勇于斗爭的人生態度。毛澤東的艱苦奮斗思想中的奮斗方面包含著為自身奮斗和為國家奮斗兩個方面,同時又將這兩個方面統一起來,將實現自我價值的目標放在了社會價值的實現上,將自身和國家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強不息、經世濟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奮斗思想。
3.2?馬克思主義提供艱苦奮斗的理論指引
五四運動前后傳入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毛澤東艱苦奮斗思想生成發展的理論指引。民國初年,東西文化交鋒加劇,西方文化激進派與東方文化保守派之間相互批判。從湖南一師畢業的毛澤東來到北京后,受社會思潮洗禮的程度加深。一戰的慘烈與巴黎和會外交的失敗,使西方文明的弊端暴露無遺,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陷入迷茫,而十月革命的勝利帶來了新的曙光——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的感召下,五四運動前后,陳獨秀、李大釗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掀起了塑造“無產階級新人”的浪潮,并提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國民改造方案,其中的一些主張,進一步豐富完善了毛澤東的艱苦奮斗思想。
第一,個體與集體共生。早期擁護馬克思主義的群體高呼無產階級新人要樹立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觀念,但同時又不忽視個性發展,要將個人利益的實現建立在集體利益的實現之中,要求無產階級新人達到集體和個人的協調統一。第二,自我革命。無產階級新人要具有極高的自覺性,不斷自我改造、自我突破,培養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健全人格。第三,熱衷革命。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期望無產階級新人通過革命來獲得自身自由和民主,以此推翻封建專制和帝國主義壓迫,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無產階級新人必須具有高度的革命熱情和斗爭情懷,要勇于運用暴力方式反抗壓迫。
無產階級新人的基本特征與毛澤東之前接受的經世文化有些許不謀而合。個體與集體的關系、不斷自我革命、革命斗爭觀等先進思想彌補了毛澤東早期艱苦奮斗思想所欠缺的科學性。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第一人——李大釗的指引下,毛澤東開始從經世子弟向無產階級新人的過渡,逐步將馬克思主義改造和融合于自身的艱苦奮斗思想,并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指引。
4?以古鑒今:新時代青年培育啟示
毛澤東早期艱苦奮斗思想的生成邏輯,為我們當今新時代培育中國青年艱苦奮斗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來源和指導意義。
4.1?堅守人民立場,貫徹群眾路線
新時代的青年必須始終堅持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群眾路線。尤其是要到農村中去考察、去體驗,向農民學習知識和經驗。毛澤東正是因為有在農村生活的經歷,才能打下吃苦耐勞的品質基礎,也正是因為從事過農耕才知道農民的悲苦,才能組織指導以后的農民運動和土地革命等事業。在新時代,只有深入群眾生活,了解民生疾苦,才能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人民服務。
4.2?奉行知行合一,注重實事求是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既要好學,又要好行,堅持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的統一。理念來自實踐,又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勇于斗爭才能維護自由,勤儉能干才能學有所成。毛澤東早期的諸多實踐行動驗證了自身艱苦奮斗思想的正確性。新時代青年在掌握前沿理論知識的同時,應嘗試了解或從事多種行業,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注重積累實踐經驗。通過積極實踐,發現社會實際問題,并為解決問題大膽行動、創新發展新理論。在新時代,只有將學習理論和切身實踐結合起來,永葆奮斗精神和實事求是精神,才能更好地將行動落到實處,達到學有所成。
4.3?傳承優秀文化,汲取歷史經驗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必須根據社會現實條件批判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結合馬克思主義把經久不衰的中國優秀傳統思想精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源頭活水。毛澤東之所以能夠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是因為在早期就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理論積累,在后來遇到馬克思主義時才能實現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在新時代,青年只有不斷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根本中汲取營養,才能更好地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參加河南省、福建省、內蒙古自治區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金句[J].發展,2019,(04).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奮斗,2022,(20).
[3]逄先知,金沖及.毛澤東傳[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4]許屹山.青年毛澤東人生觀多維探究[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39(05).
[5]袁洪亮.論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潮的馬克思主義轉向:無產階級新人思想[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