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帥旗 白亦凈 盧祉岐 紀曉妍 張曉疆 胡皆巍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更加重視自己的生活質量,健康安全,對于食品的安全性更加的關注,對于自己吃的水果更加注重品質與營養,于是綠色種植成為一種趨勢,綠色農產品需求急劇增加,綠色無公害市場商機無限。
另外,現代化科技的發展,使人們的非工作時間越來越多,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日漸成熟,休閑度假,旅游觀光,追求舒適,向往靜謚,漸成潮流時尚,體驗式消費,成為一大部分人的追求,通過認養梨樹這種可以親身體驗自始自終參與,從中享受快樂,而且同時獲得更環保,更安全、更放心、更健康的勞動果實,能夠使人獲得成就感。
關鍵詞:供產銷;認養農業;農旅結合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4.024
0?引言
圍繞“鄉村振興”這一兩會熱點話題,為了助力巴州貧困落后地區鄉村振興事業,本團隊制定了伴梨成長助力巴州鄉村振興梨樹認養項目。
隨著國家對“三農”領域的不斷重視,振興鄉村,鞏固脫貧功堅成果,是當下國家的首要任務,面對巴州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借助于互聯網平臺,服務于三農領域是至關得要的措施。
庫爾勒香梨歷史悠久,淵源深厚,但因地勢偏遠,信息閉塞,銷路不暢,廣大梨農增產不增收,本項目的實施將為增加當地梨農收入開創一條新的途徑。
1?項目概述
1.1?項目簡介
(1)該項目名稱為伴梨成長·認養梨樹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振興項目,項目將開發一款“伴梨成長”微信小程序,通過對該程序進行推廣宣傳,吸收有志于“伴梨成長”項目的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積極認養該項目中由巴州當地政府指導下的梨農(即梨園專業合作社)所種植的6年以上的正處于盛果期的優質梨樹。認養人出資參與梨樹的經營管理,梨農獲得梨園運作資金進行梨園的實際經營,認養人享有梨樹資產所有權,在梨樹取得收益后進行收益分配的一種互利共贏的經營合作模式。
(2)項目的背景及意義,“十四五”時期,“三農”項目的重點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我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堅持農業穩中求進的發展總基調,立足“互聯網+新發展”階段,構建“互聯網+”新發展格局,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發展新時代鄉村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農旅結合是大勢所趨。在農產品中延長產業鏈條,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鄉村旅游是一大方式。以城區住民為目標客戶,把認養梨樹體驗為賣點,將梨樹的產業鏈進行整合包裝。這不僅給農村帶來了客流資金流,也推動了一三產業融合發展。梨樹認養使得農戶的銷售方式由過去的“產—供—銷”變成了“供—銷—產”。梨樹銷售渠道得到拓展,降低了中間環節,農戶獲利也顯著提升。未來隨著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種植標準不斷提高、農產品品質升級,認養農業將會迎來更大的風口。
1.2?項目目標及內容
項目開發一款微信小程序“伴梨成長”,通過朋友圈、直播平臺、海報宣傳,傳單派送等線上線下營銷活動,實現小程序關注人數20萬左右。實現認養梨樹5千棵,按照每棵梨樹認養費500元計算,實現眾籌資金25萬元。眾籌到足夠的資金之后,資金統一由梨園專業全作社進行管理分配。
資金主要用于在庫爾勒建立認養農場,利用梨園進行認養旅游開發,在梨園“土地”性質不會改變的前提下進行“互聯網+”的開發。以“認養梨樹”幫助農戶拓寬銷售渠道作為開發的出發點,把農戶流轉的土地進行整合,然后成立合作社進行管理運作,讓城里來的人做“農場主”,讓農民幫助照顧梨樹。而政府在中“搭橋”,引導農戶和合作社一同發展認養梨樹產業、開發觀光旅游,發展農旅結合,突破傳統果園的經營運作方式,利用當地香梨優勢開展生態有機綠色認養和旅游業,認養梨樹的同時也可以開展農村生態體驗項目,比如:認養梨樹體驗、采摘園、體驗民族風、親子體驗活動情等,旨在通過給都市人一個綠色健康生活體驗,增加梨農收入,利用“互聯網+”助力鄉村振興。
通過開設認養梨樹農場的模式開啟“互聯網+認養+觀光”,為傳統的農業今后改如何轉型和發展探索出一條現代化的道路,推動產前、產中、產后各生產環節的農業服務化,帶動一系列香梨產業鏈條的延伸和拓展,同時促進梨城梨文化發展。
2?行業市場
庫爾勒香梨因具有色澤悅目、味甜爽滑、香氣濃郁、皮薄肉細、酥脆爽口、汁多渣少、落地即碎、入口即化、耐久貯藏、營養豐富等特點,被譽為“梨中珍品”“果中王子”。庫爾勒香梨歷史淵源悠久庫爾勒香梨由于品質優秀,歷代都被作為貢品由帝王諸侯所享用。
史書中最早對庫爾勒香梨的描述出自晉代葛洪撰《西京雜記》唐代《大唐西域記》清代《西疆雜述詩》等史書均對庫爾勒香梨有記載,庫爾勒香梨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特地位和重要影響,庫爾勒市又被當地人引以為豪地稱為“梨城”
伴梨成長助力巴州貧困落后地區鄉村振興事業。通過消費者提前支付認養費用,之后梨農為消費者照顧并提供香梨,通過這樣產生一種在梨農和消費者之間建立風險一同擔、收益一同享的生產方式。通過“認養梨樹”這種“互聯網+”的生產模式,打破了香梨走向全國消費者的“最后一公里”的障礙,實現了現農村與城市、供給與需求的直接對接。而且“認養梨樹”在我國處于剛剛起步探索階段,有著巨大的商機和廣闊的前景市場前景。有望成為農業增值的新途徑。
在此之前香梨從果園到消費者手里要經過層層周轉,這周轉的過程不僅讓香梨到消費者手里的價格越變越高,而且隨著周轉時間的延長香梨在運輸中的質量上也受到了影響。伴梨成長項目通過讓消費者和梨農直接進行連接,面對面的交流,不僅意味著消費者得到了價格上的優惠同時還能吃到更加新鮮的香梨,也意味著農民可以提前獲得生產所需要的資金而且販賣香梨的利潤有著明顯的提高。
除此之外,“伴梨成長”項目的關鍵在于“認養”,這不但增強了消費者對香梨成長的參與感,增加了用戶的認可程度,消費者認養了梨樹之后還會關心認養香梨的生長情況,因此,對于認養人來說,這是一種綠色、健康的購買方式;對梨農來講,是一種農業與服務業相結合的新思路,并且可以成為農產品通過服務來進行增值的具體表現。這些,都是“認養梨樹”成為當今“互聯網+”農業發展中一種新形式的內在發展動力。也正是如此,未來“認養農業”會慢慢向更多的領域滲透,很成為新的共享經濟的新的形式,并且隨著時間推移,這個項目可以逐步積累出更多的相關操作經驗給,給其他認養農業發揮其獨特的區位優勢來發展當地認養農業。
“伴梨成長”項目的賣點并不只有農產品,通過與旅游、認養、培育產業相結合合。把市區住民作為目標,以認養、培育項目為賣點,發展認養農產品、旅游農業。
3?商業模式
3.1?商業模式定位
伴梨成長項目是“互聯網+實體農場+電子商務+旅游農業”的這么一個模式。這是通過客戶在線下單來認領梨樹的收獲權的一種新模式。這些獲得收獲權的家庭或個體,就是農場的共享成員,而像種植、消費等流程則是由運營商的專業團隊去操作。該模式是互聯網創新技術與傳統農業相結合的產物。其目標是致力于打造成為集共享農場、農業咨詢、旅游農業等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綜合服務平臺,最終構建智慧型互聯網農業生態圈。
3.2?業務系統
消費者一般苦于身邊沒地,但又追求健康生態農產品,便選擇在農村認養一梨棵樹,最終收獲的農產品歸消費者所有。
認養中,由于農產品生長過程中存在如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性,對雙方來說,需要共同承擔風險、共同享受收益。
每棵梨樹按平均產量提供香梨,不足產量將用其他梨樹的梨補充,當梨樹成熟時我們會邀請消費者進行采摘,或者將香梨進行包裝按消費者提供的郵寄地址寄出,由政府帶頭監督,以農村農業合作社的形式和梨農簽訂合同進行認養基于產品定制化開展,認養前提是產品有優勢,用戶信得過。通過認養產品的展示平臺,用戶能夠看到農產品長勢如何。了解生長環境、如何灌溉情況;除直觀的視頻外,生產者還能上傳養殖檔案,用文字更加詳實地記錄整個過程。梨農還可以通過制作禮盒、配送,梨農又為自家的梨實現了增值。
模式新擴展:農旅結合以城市居民為目標顧客,把梨樹認養的體驗作為賣點,將認養梨樹和體驗鄉村風情進行整合包裝,促進鄉村振興這不僅給農村帶來了客流資金流,也推動了一三產業融合發展。
梨樹認養拓寬了農戶的銷售渠道,由過去的“產—供—銷”變成了“供—銷—產”。
農產品與顧客面對面,取代了中間環節,農戶獲利顯著提升。
未來隨著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種植標準不斷提高、農產品品質升級,發展形勢越來越好。
3.3?發展規劃
4?風險對策
雖然我們的產品與市場其他品牌相比有較大差異,我們在運營和銷售策略上制定了詳細的計劃,有我們自己的特色,但從內外部環境來看,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
4.1?市場及生產不確定性風險
對于梨農,由于他們是靠天吃飯,如果天氣條件惡劣,或者發生一些自然災害的話,對于消費者來講,他們剛開始可能會對我們的平臺和產品有些不信任,或者有些根本就不知道平臺的存在。
為應對自然風險對果品的損害,我們會積極與多個果園種植區洽談,分散種植區的風險,保證水果供給端的穩定,也會適時向果農普及一些自然災害預防措施,爭取政府的支持與財政補貼,盡可能減少對果品的不利影響;為了保證需求端對于水果需求的穩定增長,我們會逐步拓展多個市場,并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完善經營模式,創新經營模式,在平時的生活中通過發一些名片或者傳單,每天定時發送推文、朋友圈以及請周圍的人免費體驗等宣傳方式提升平臺影響力。
4.2?香梨運輸風險
對于配送方面前期物流配送方面我們主要與當地郵政進行合作,并借助郵政的政策扶持降低物流配送費,以及包裝費用,采用郵政專屬物流配送,在某種地區物流速度可能不是那么理想,可能還有些地區郵政到不了。
針對此問題我們計劃逐步建立多個水果種植園與消費市場,就近發貨,縮短水果在途時間,最大程度上減少水果損壞和變質的可能。我們中后期會積極與其他物流公司洽談合作,根據目的地選擇最佳物流公司,爭取實現所有地區5天以內到達。
4.3?成本控制風險
前期由于處于創業初期,平臺知名度不夠,需要較多的資金用于宣傳,對于成本控制缺乏經驗,團隊成員對項目的成本控制和財務分析將有所貢獻,但可能自身所學知識還不夠,專業基礎也還不是很扎實,存在一定的風險。后期實施運營環節,我們將建立一整套成本體系,采購管理營運成本控制在10%,物流成本控制在10%,營銷成本控制在30%左右(大部分用于宣傳推廣),利潤20%~30%左右,可適當調整,不斷加強會計方面知識的學習,提升專業能力,更好地控制成本與防范風險。
5?未來展望
本項目作為一個在線銷售平臺,借助互聯網技術直連果園和用戶,創立一個新渠道,主要服務于巴州的滯銷香梨。對于貧困落后地區的果農而言,水果產得好不如銷售得好,就算是再優質的水果得不到相應的宣傳與推廣,都很難順利進行銷售。于果農而言,該項目可使果農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農產品,根據顧客群體需要來種植、管理果園,合理生產,并銜接新的銷售渠道。同時,對于消費者群體而言,可以通過該項目平臺直接對接果農,可以減少中間商的差價,買到價格實惠,品質新鮮的水果。展望未來,伴梨成長還有很多的業務可以拓展,我們需要穩扎穩打,服務好每一位客戶,為他們提供最優質的實惠、健康庫爾勒香梨。經過幾年的時間,逐步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讓伴梨成長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項目運營后的發展大致分為以下幾個主要階段:
項目初期(1年內):主要是擴大平臺影響力,采用多渠道宣傳方式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爭取一年內客戶數量達200人以上。
項目中期(2~3年):通過與農村合作社簽訂合同,規范認養程序與相關服務鏈。
項目后期(3年之后):借助逐漸成熟的渠道和平臺影響力,注重客戶體斷提高線上售后服務質量,將項目拓展到周邊貧困地區。
參考文獻
[1]欠發達地區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J].封北麟.經濟縱橫,2021,(04).
[2]周文玄.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J].上海農村經濟,2018,(04).
[3]鄒蘊涵.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J].財經界(學術版),2018,(01).
[4]陳幗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投入問題分析及對策[J].知識經濟,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