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齊
摘?要: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相關政策的落實對企業產生影響作用。數字經濟政策實施和數字信息技術的應用使企業外部監管環境變化,也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及內部治理變革。本文梳理數字經濟對企業的影響及企業內部薪酬差距的影響因素,基于制度理論分析數字經濟政策的影響,進一步分析數字經濟對企業內部薪酬差距的作用并得出結論數字經濟通過提高企業內部信息化水平及約束管理層行為縮小企業內部薪酬差距,實現有效薪酬安排。
關鍵詞:數字經濟;數字化轉型;薪酬差距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4.042
0?引言
當前數字經濟時代,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推動共同富裕的新功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做到“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實現效率與公平是社會各方共同關注的問題。我國在政策實踐上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政策的落實如何影響企業內部薪酬差距成為本文聚焦的問題。
本文關注數字經濟政策對企業內部薪酬差距的影響。數字經濟政策的落實一方面提高了企業內部的信息化水平,緩解信息不對稱的同時抑制高管超額薪酬;另一方面通過約束管理層行為使薪酬契約更平等有效,從而數字經濟將縮小企業內部薪酬差距。此外,本文可能的創新點是從宏觀角度分析數字經濟的宏觀政策對于企業內部薪酬的影響,豐富數字經濟對企業薪酬差距影響的研究;拓展企業內部薪酬差距影響因素的研究并為我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實踐提供理論參考。
1?文獻綜述
1.1?數字經濟對企業的影響
數字經濟時代,移動、分析、信息等數字技術影響企業的組織結構變化和戰略調整。對企業而言,一方面數字化轉型有助于企業提高自身資源和能力水平即加強企業外部競爭力;另一方面數字技術的興起和應用也在公司內部引起一系列組織管理變革和商業模式創新。數字化運營水平的提升可能會發揮積極的內部治理作用,緩解相關代理問題,提升企業治理水平。
有學者(Brynjolfsson?E等,2016)指出企業數字化方向發展,以數據驅動決策的方式提升企業性能是通過管理實踐的重大變化實現的。但仍有部分公司不采用數據驅動決策是源于這種實踐方式在公司中實施較為緩慢或者成本高昂;國內也有學者(唐松等,2022)指出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具體實踐中仍面臨“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問題。于此,發揮政策指導和引領作用,將推動企業順利進行數字化轉型;同時外部宏觀環境也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產生影響。
隨著數據規模擴大和技術的飛速發展,產生大量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有的企業認為這種信息不對稱破壞了競爭公平,希望加強監管以及相關數據公開。大數據技術提升監管部門的信息獲取和分析處理能力,對企業而言這加強了其外部環境的監管力度。同時數字技術降低“驗證成本”更容易地證明任何公司或組織的信譽和可信度;外界通過信息化的在線聲譽系統可以促進對企業的信任,這有利于改善監督效率,削弱組織代理成本。企業在數字技術及監管壓力的影響下,將在數字化轉型中調整組織結構,對內使信息在企業內部流動更通暢,對外將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等信息的披露。
1.2?企業內部薪酬差距影響因素
有學者(徐燦宇等,2021)指出企業內部管理層與普通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是衡量企業內部收入分配公平的直觀表現,不僅影響企業經營,還關系著社會分配的公平與穩定。(賀偉,蒿坡等,2012)認為組織薪酬分配需要兼顧公平與平等原則。企業內部薪酬差異越大越體現薪酬分配的公平性,而薪酬差異越小越能體現企業內部薪酬契約的平等性。
從組織層面的薪酬安排看,有學者指出內部薪酬差距可能是管理層權力過大所導致。高管可以通過自身權力控制董事實現符合其自身利益的薪酬安排,這將激發企業內部矛盾擴大高管與員工的薪酬差距。當高管權力越大時,在薪酬結構安排上越傾向于擁有高額的貨幣性薪酬代替在職消費,因此高管與員工權力差距與二者貨幣性薪酬差距呈正相關。薪酬契約設計影響代理問題即管理層與股東目標一致性;企業內部薪酬的設計包括薪酬結構設計即管理層或員工獲得的薪酬的相對值。為解決代理問題,公司為管理層建立激勵性薪酬制度,這在緩解董事會與管理層矛盾的同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管理層與員工間的薪酬差距。
有學者(Brynjolfsson?E等,2016)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更大比例的受過教育的工人與企業數字化程度相關;許多行業的公司需要雇傭具備IT相關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員工,以實現產品、服務和流程的數字化,即高水平勞動力地位上升,可能促使員工薪酬上升。另一方面,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將削弱高管在傳統組織模式中的信息壟斷優勢從而削弱組織管理層權力,促使權力下放并提高員工權力和地位。于此,在政策推動的作用下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效率將進一步促使組織基層分權,提高基層權力并使企業薪酬安排更加的公平合理,縮小組織內部薪酬差距。
2?數字經濟政策及其影響
2.1?基于制度理論的數字經濟政策分析
制度理論指出,企業經營活動在滿足外部制度要求的條件下才能獲得組織內外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從而獲得持續經營的合法性。經營的外部制度要求即制度環境的影響作用,制度環境是由監管、認知和規范這三大支柱所建立起來的(Kostova?T,1999)。監管支柱是由監管機構構成的,即為確保穩定和規范而存在的規則和社會秩序。即數字經濟政策在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將發揮規范和治理作用。
數字經濟政策的推進和落實為數字經濟發展和治理提供保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公共服務機制和市場競爭環境。如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創建通過政策干預提高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該政策對企業所在城市的電子商務及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產生影響作用。數字經濟政策落實通過數字信息技術使監管部門提高了獲取和分析企業交易及有關事項的信息數據的能力,在規范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提升了對于企業的監管效率。有學者指出加強政府治理構建數字經濟監管“新鏈條”以維護數字經濟時代不斷變化的復雜營商環境是十分重要的。數字經濟政策的實施在數字經濟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將進一步提高監管效能,對企業行為和市場競爭進行精準監控和管理,維護市場公平有序。
2.2?數字經濟政策對企業的影響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信息技術推動經濟發展中數據平臺和智能平臺的出現,信息化平臺建設不僅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影響企業內部組織管理的變革。
隨著數字經濟政策的落實,外部政策環境變化將促使企業自發進行組織調整和變革。組織必須遵守監管體系明確規定的要求,才能實現合法性。企業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性即被內外部所認可和接受,需要遵守監管制度的要求,管理自身的外部合法性。這將產生企業的捐贈決策。企業的捐贈決策是在制度環境的持續不確定性下做出的,而不是以其凈收益的經濟考慮為指導即雖然管理外部合法性將付出一定的成本,企業仍因為趨于合法性而愿意付出。
在數字經濟推行下,制度環境變化帶來的是外部監管力度的加強。隨著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資本市場監管部門通過監管科技化的途徑去應對數字化風險,轉變監管方式、加大監管力度。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下,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可以被記錄和追溯,這將加大企業外部監督壓力。企業將隨之調整,不僅加強企業對外的信息披露程度和信息披露質量,也提高企業內部信息化水平。
3?數字經濟對企業內部薪酬差距的影響
3.1?提高企業內部信息化水平,實現合理薪酬安排
在數字經濟時代,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應用,企業內部信息化程度提高使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提升,對高管行為的監督和約束作用增強將有利于組織實現合理的薪酬安排。一方面由于傳統兩權分離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固有局限,經理人的業績很難被直接觀測和衡量,股東也難以有效的監督和約束經理層的行為;另一方面企業內部的信息不對稱性有可能引發高管超額薪酬問題,并使得企業內部薪酬差距擴大。企業加強信息披露提高了企業信息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內部的信息不對稱性和股東與管理層間的代理問題,抑制高管超額薪酬。在組織內部薪酬安排上,信息化將抑制高管利用自身權利實現符合其利益的薪酬安排,使組織內部薪酬管理趨于平等和科學,縮小企業內部員工與高管間的薪酬差距。
3.2?約束管理層行為,實現有效薪酬契約
從管理層薪酬契約中的管理層權力理論視角來看,管理層權力越大其作為隱形薪酬的在職消費顯著更大,同時高管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而干預組織薪酬安排。然而隨著數字經濟發展,企業數字化程度加深使得信息海量化,一方面抑制了傳統管理模式中高管擁有的信息優勢;另一方面組織信息決策的成本提高或將使企業削弱高管權利,強化基層權力。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管理層權利被逐漸削弱,減少管理層對薪酬安排的干預并使其隱形薪酬降低,縮小與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
與此同時,數字經濟政策的推進使外部監管力度加大,企業加強信息披露將約束管理層行為。會計信息作為關于企業業績的直觀表達,會計信息的質量對經理人的監督、約束和激勵產生影響作用。高管將出于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督而減少內幕交易行為從而降低自身獲利,實現企業薪酬契約有效。從有效契約觀視角來看,薪酬契約所依賴的會計信息的質量越高,該契約越有效。在監管壓力下,企業將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從而對管理層行為產生約束作用,使組織內部薪酬契約更有效。
4?結語
本文分析數字經濟對企業的影響即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提高自身外部競爭力也將對內部治理產生影響并推動組織管理變革;數字經濟政策對緩解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具有指導作用;數字經濟使得市場競爭信息化,外部監管力度變化對企業提出新的要求。同時梳理影響企業產生內部薪酬差距的因素,在企業組織層面管理層權力過大、高管缺乏約束、信息不對稱及薪酬契約設計不合理將影響薪酬差距。同時企業數字化轉型也使得員工的勞動力地位和權利發生變化。
基于制度理論分析數字經濟政策及其影響作用,指出數字經濟政策將使企業外部監督環境變化,對企業信息披露行為產生影響。進一步分析數字經濟對企業內部薪酬差距的影響,數字經濟及數字信息技術提高了企業內部信息化水平,使內部信息透明化并緩解信息不對稱,在抑制高管超額薪酬的同時使組織內部薪酬安排更合理,縮小高管與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另一方面信息化約束高管權利和行為,減少管理層對薪酬管理的干預并通過加強信息披露使薪酬契約更有效。
參考文獻
[1]方明月,林佳妮,聶輝華,等.數字化轉型是否促進了企業內共同富裕?——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證據[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2,39(11):5070.
[2]徐朝輝,王滿四.數字化轉型對企業員工薪酬的影響研究[J].中國軟科學,2022,(09):108119.
[3]Brynjolfsson?E,McElheran?K.The?Rapid?Adoption?of?DataDriven?DecisionMaking?.American?Economic?Review.2016,106(5):133139.
[4]唐松,蘇雪莎,趙丹妮,等.金融科技與企業數字化轉型——基于企業生命周期視角[J].財經科學,2022,(02):1732.
[5]劉政,姚雨秀,張國勝,等.企業數字化、專用知識與組織授權[J].中國工業經濟,2020,(09):156174.
[6]徐燦宇,李烜博,梁上坤,等.董事會斷裂帶與企業薪酬差距[J].金融研究,2021,(07):172189.
[7]賀偉,蒿坡.薪酬分配差異一定會降低員工情感承諾嗎——薪酬水平、績效薪酬強度和員工多元化的調節作用[J].南開管理評論,2014,17(04):1323.
[8]DiMaggio?P.J.Powell?W.W.The?Iron?Cage?Revisited:?Institutional?Isomorphism?and?Collective?Rationality?in?Organizational?Field[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83,48(8):147160.
[9]宋鐵波,吳小節,汪秀瓊.制度差異、企業跨區域經營經驗與市場進入模式[J].管理評論,2016,28(04):166177.
[10]Kostova?T,Zaheer?S.Organizational?Legitimacy?under?Conditions?of?Complexity:The?Case?of?the?Multinational?Enterpris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9;24(1):6481.
[11]North?D.C.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Change?and?Economic?Performance[M].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12]Streeck?W,?Schmitter?P?C.Community,market,The?prospective?contribution?of?interest?governance?to?social?order,1985.
[13]張乾,葛國慶,薛健,等.數字經濟促進了企業避稅嗎——基于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創建的準自然實驗[J].會計研究,2022,(04):7188.
[14]黎江虹,周坤琳.數字經濟時代營商環境中的“有為政府”[J].學習與實踐,2023,No.467(01):2232.
[15]唐雪松,蔣心怡,雷嘯,等.會計信息可比性與高管薪酬契約有效性[J].會計研究,2019,(01):3744.
[16]魏志華,王孝華,蔡偉毅,等.稅收征管數字化與企業內部薪酬差距[J].中國工業經濟,2022,(03):15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