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 陳莉霞
摘?要:公示語英譯對城市文化和形象對外傳播有重要意義,體現一個城市的軟實力。在傳播學指導下從拉斯韋爾5W傳播模式和傳播目的、傳播場合方面對常熟市沙家浜·虞山尚湖風景區公示語及翻譯語料進行分析,列舉景區公示語英譯的幾個方法并提出規范化建議,以期推動景區公示語英譯質量的提高和城市文化、形象的傳播。
關鍵詞:公示語英譯;傳播學;方法;建議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12
0?引言
“公示語”是“公開和面對公眾,告示、指示、提示、顯示、警示、標示與其生活、生產、生命、生態、生業休戚相關的文字及圖形信息。”城市旅游公示語是城市語言、人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城市文化、形象對外傳播重任。近年來,江蘇省常熟市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吸引了國內外大量商務人士、游客。然而,沙家浜·虞山尚湖風景區公示語英譯錯誤頻出,影響其城市形象和文化對外傳播。本文將從傳播學視角出發,分析該景區英譯狀況,探究相應翻譯方法,以完善該景區公示語翻譯,推動城市形象和文化傳播。
1?傳播學概論
傳播學研究誕生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規律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簡言之,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翻譯是兩種語言符號的轉換,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與交換活動,其本質是傳播。無論是文學作品的翻譯,或是科技文體的翻譯,它們所要完成的任務都可以歸結為信息的傳播。
1946年,哈羅德·拉斯韋爾在《宣傳、傳播與輿論》中第一次提出大眾傳播的基本傳播過程,即:?5W傳播模式,并于1948年在《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中對進行全面論述,成為早期傳播學研究的一項經典成果。5W即:誰(Who);說了什么(Say?What);通過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對誰(To?Whom);取得的效果(With?What?Effects)。5W傳播模式引申出五大研究課題,即傳播的控制分析、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受眾分析和效果分析。庫爾特·勒溫提出了“守門人”概念,為傳播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層面和方法。“守門人”在傳播過程中負責過濾和篩選所接受到的信息,決定信息是否繼續流通。
2?傳播學視域下的公示語翻譯分析
沃爾夫拉姆·威爾斯在《翻譯學:問題與方法》中強調翻譯研究中須充分考量傳播的性質。他認為翻譯是一種特殊的跨語言的傳播,翻譯研究涉及兩種語言的實際問題。呂俊(1997)則提出“翻譯學是傳播學的一個特殊領域”的觀點,并在5W原則基礎上增加傳播目的和傳播場合,為翻譯的傳播學研究構建基本內容框架。翻譯是原語和目的語依托文本,憑借媒介,通過譯者和讀者重新解讀來進行的信息傳遞、流通的動態過程。5W模式和傳播目的、場合兩要素,以及“守門人”概念對景區公示語翻譯研究有指導意義。
2.1?傳播場合和傳播目的
沙家浜為紅色旅游基地,虞山、尚湖富含文化底蘊,其公示語英譯對于常熟市文化軟實力提高及特色文化和城市形象對外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2.2?控制分析
控制分析對應傳播者(Who)或信息的來源,負責采集、整理、傳遞信息。沙家浜·虞山尚湖景區公示語的譯文傳播者為譯者、審校、贊助者等,其中譯者作為原文的接受者和譯文的傳播者,承擔分析原文再轉化為受眾可接受的譯文進行傳播的責任。因此,譯者須精通雙語,履行“守門人”職責,篩選并傳播對譯文受眾有用的信息。
2.3?內容分析
傳播內容即公示語蘊含的信息。景區公示語包含常識型公示語和文化型公示語。常識型公示語承載較少甚至不包含文化信息,僅向游客傳播相應的指示、提示、限制或警告,如:“入口Entrance”“注意腳下Mind?Your?Step”等。譯者應盡量使用目的語中相應的翻譯標準,以達成最佳傳播效果。文化型公示語承載文化信息,主要體現為旅游簡介、民俗文化、特色飲食文化等。該類公示語要求譯者對景區歷史文化背景等有深刻了解,并且對目的語言文化和表達方式掌握充分。
2.4?媒介分析
媒介是承載、傳輸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該景區內公示語信息傳播媒介為各類公示牌、宣傳冊圖片及文字信息。
2.5?受眾分析
受眾即傳播的接受對象,信息到達的目的地。景區公示語譯文受眾是翻譯效果的檢驗者,是信息傳播的最終歸宿,是翻譯傳播活動至關重要的一環。
2.6?效果分析
傳播效果是信息到達目的地后引起的受眾反應,是檢驗傳播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尺度。對于常識型公示語,可采用目的語內標準譯法,以最簡明的方式達成最佳傳播效果;對于文化型公示語,譯者需要使譯文讀者產生盡可能接近原作讀者所獲得的效果,輸出中國文化。
3?傳播學視域下的景區公示語翻譯方法
3.1?不譯
景區公示語譯文受眾為外國游客,因此,僅面向國內游客或工作人員的譯文應選擇不譯。例:
原文及原譯文:
免票:
現役軍人憑本人有效證件。Active?army?with?his/?her?valid?certificate.
離休干部憑國務院或中央軍委頒發的有效證件,并可免一名護工。
Retired?cadres?shall?present?valid?certificates?issued?by?the?State?Council?or?the?central?military?commission?and?may?be?excused?from?accompanying?one?person.(in?Shajiabang?Scenic?Area)
滿足上述要求可享受優先政策的“軍人”“離休干部”指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或其他特殊身份證明的國內游客,與外國游客無關,不譯。
3.2?借用
呂和發指出,英語公示語具有嚴格的規范性、標準性、沿襲性。借用目的語中的表達方式能較少讀者理解障礙,更好地傳播。該策略的使用有兩種情況。
常識型公示語普遍存在于各種語言環境中,翻譯過程中可采用通用譯法。此類公示語翻譯可參考2017年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的《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如:
原文:小心腳下,當心落水
原譯文:Caution,drown.
原譯文將當心落水譯為“drown,淹沒,淹死”,脫離原意,且容易引起目的語受眾恐懼。根據《規范》該公示語可譯為“Caution//?Deep?Water”。
文化型公示語承載中國特色歷史、文化信息。含有已經在目的語環境中廣為接受的中國特色文化、表達的公示語,應采用相應的譯法。如:
原文:八卦戲水池
原譯文:Eight?Trigram?Frolicking-?in?Pond
經查詢,“八卦”可譯為“Eight?Trigrams”。但是作者通過搜索音譯“Bagua”,發現維基百科收錄該詞條。“八卦?Bagua”與“風水?Feng?Shui”“太極?Taiji”等文化負載詞為目的語文化廣泛接受。這種情況下宜譯為“Bagua?Pond”,以對外傳播中國特色文化。
在翻譯公示語時,應盡量使用目的語中已存的具有相同功能,適用于相同場合的表達方式,高效傳播信息。對于一些為目的語廣泛接受的中國特色文化負載詞,也應采用相應譯法,使文化“走出去”。
3.3?直譯+解釋
沙家浜·虞山尚湖風景區歷史文化背景深厚,涉及中國特色歷史文化的公示語譯文承載傳播文化的責任。對于此類公示語,可采用直譯加解釋的方法。如:
原文:以《新四軍軍歌》歌詞命名的東進橋,……橋寬7.7米,意在告誡人們不忘“七七盧溝橋事變”;……
原譯文:East?Forward?Bridge?gets?its?name?from?the?New?Fourth?Army?Song…the?bridge?is?7.7?meters?wide,reminding?people?of?the?Lugouqiao?Incident?of?July?7,1937;?…
該例中,對于特定名稱“東進橋”,為達到傳播完整信息目標,可在音譯后作解釋,即“Dongjin?Bridge(Dongjin?means?marching?eastward)”。“七七盧溝橋事變”對于中國人銘心刻骨,但英語文化中的人未必了解這段歷史。沙家浜景區作為紅色旅游基地,旨在紀念抗戰歷史,警鐘長鳴。此處可采用直譯加解釋的翻譯方法,即“the?Lugou?Bridge?Incident?on?July?7th,1937,which?marked?the?start?of?the?national?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ese?Aggression?after?the?Japanese?aggressors?troops?launched?a?sudden?attack?on?Chinese?troops?quartered?at?Lugou?Bridge.”
3.4?省譯
英文公示語通常簡潔明了,注重信息的準確性和語言的實用性。而中文公示語往往重韻律。為便于讀者閱讀和理解,公示語英譯過程可以通過省譯簡化譯文,突出中心信息,實現更好地傳播。
原文:隱湖長廊
漫游長廊,移步換景,湖光水色,若隱若現;蓮花、岸柳、蘆葦、水上茶莊、湖中游船,盡收眼底。魚翔淺底,鷹擊長空,好一派“垂楊環水水環村,短棹無聲客到門”的江南水鄉風光。
原譯文:Lakeside?Veranda
The?veranda?offers?a?fantastic?lake?view?which?changes?as?you?walk?along,giving?you?an?indelible?impression?of?the?water-borne?country?of?Jiangnan.
該例原文使用大量四字格和對偶,但并未負載有用信息若一一翻譯,則譯文冗長而無中心。因此原譯文使用省譯策略向國外游客傳播中心,該例譯文僅需保留“隱湖長廊?Lakeside?Veranda”。
4?傳播學視域下對景區公示語翻譯的建議
4.1?提高譯者能力和素養
譯者在景區公示語譯文的傳播中起關鍵作用。作為原文的接受者和譯文的傳播者,譯者需要完全理解原文意思,并將其轉化為符合目的語讀者習慣的譯文。同時,作為“守門人”,譯者還承擔著篩選信息的職責。因此,譯者必須提高翻譯素養,掌握中英文語言習慣及文化差異,以傳遞信息和傳播文化繼而傳播城市形象為目標進行翻譯。
4.2?加強審查和監管
景區公示語的監管者包括當地政府、旅游部門、景區負責人、文化教育部門等等。景區公示語翻譯的規范化需要相關部門及公眾的參與和配合,嚴格挑選譯者、嚴格把控公示語翻譯質量、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認識到公示語翻譯質量與特色文化、城市形象傳播之間不可分割的關系。
5?結語
公示語翻譯對外國游客在華日常生活、交通、旅游至關重要。城市景區公示語翻譯有利于特色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對外傳播。在傳播過程中,作者需要靈活運用翻譯方法,對于常識型公示語,譯者要注意遵循目的語中相應標準表達;對于文化型公示語,譯者要注意積極對外傳播同時樹立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呂和發.公示語的功能特點與漢英翻譯研究[J].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5,(2):2223.
[2]董璐.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520.
[3]呂俊.翻譯學——傳播學的一個特殊領域[J].外國語,1997,(02):4045.
[4]胡正榮,段鵬,張磊,等.傳播學總論(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925.
[5]段鵬.傳播學基礎:歷史、框架與外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4141.
[6]沃爾弗拉姆·威爾斯.翻譯學:問題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1314.
[7]張生祥.翻譯傳播學:理論建構與學科空間[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34(01):116120.
[8]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S].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2017.
[9]惠宇,杜瑞清.新世紀英漢大詞典(第二版)[K].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22.
[10]呂和發.公示語的功能特點與漢英翻譯研究[J].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5,(02):21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