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園
摘?要:新醫科建設背景下,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除了要貫徹以學生學習為本的思想理念外,還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確保護理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將OBE理念滲透到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中,可以推動課程教學深化改革,提高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實效。文章聯系OBE理念基本概述,對新醫科建設下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現存問題進行細致分析,從重構課程目標、優化課程內容、翻轉課堂打造、強化實踐操作、評價學習成果等方面入手,提出幾點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與實踐策略。
關鍵詞:新醫科建設;OBE教育理念;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85
開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工作,可以推動新醫科、互聯網+、一流課程與專業建設等重大戰略更好實施,培養出更多護理人才滿足社會實際用人需要。
1?運用OBE教育理念的原則
(1)清楚聚焦。尤其是在開展課程設計與教學時,需要聚焦到學生完成學習過程后能夠達到的最終學習成果上,使學生能將學習目標聚焦到學習成果上,老師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要致力于幫助學生發展知識、能力和素質,促使學生學習能夠達到預期效果。(2)擴大機會。老師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需求,從資源、時間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達到預期學習目標,教學中老師也可以靈活變通,運用彈性方式配合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要求。(3)提高期待。在充分信任學生的基礎上,建立具有挑戰性的執行標準,引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4)反向設計。將最終學習成果作為起點,對課程教學進行反向設計,在準確把握達到哪種預期教學成果后,控制好課程難度,排除不必要的課程內容,助力學生更有針對性的學習。
2?新醫科建設下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現存問題分析
新醫科建設下,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還顯露出以下問題。
2.1?教學模式守舊
新醫科建設背景下,現代醫療模式已經發生了極大轉變,特別是在護理服務方面,實現了以疾病為中心向以人健康為中心方向的轉變,這就對護理專業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當前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重點依然放在以患者病情控制為主上,人才培養重點集中在課程知識教授和相關操作能力培養上,涉及到的人文素質教育、理論聯系實踐教育等較為欠缺,最終培養人才也無法滿足現代護理行業用人標準要求。
2.2?部分內容落后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以往很多難以攻克的疾病也能得到有效治療,但所產生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內容沒有及時納入到護理專業相關課程體系中,使課程教學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后續開展實踐操作也會形成很大的差異,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培養,降低了護理人才培養質量。
2.3?教學手段單一
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具有知識覆蓋面廣、實踐應用性強等特點,僅靠老師課堂知識講解無法促進學生更好理解、掌握和應用相關理論知識,還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深化學生知識理解和強化實踐應用能力。但聯系實際發現,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所采用教學手段還較為單一,無法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提高實際學習效果。
2.4?實踐實習欠缺
實踐實習是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在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和培養綜合素養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當前學生獲得實踐實習的機會比較少,特別是在臨床見習階段,更多的是自主觀察學習,見習帶教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提供相應教學資源還比較欠缺,不利于學生將學習理論知識科學靈活運用于臨床實踐,學生自身實踐能力和工作素養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2.5?教師水平偏低
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活動開展需要老師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同時老師綜合素質水平的高低,也會對實際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現有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老師,在自身能力素質和教學水平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無法滿足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和新醫科建設實際要求,需要結合實際進行優化改進,以便帶給學生更為專業的教育。
3?新醫科建設下基于OBE理念的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實踐策略
3.1?重構課程目標
OBE教育理念在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中的應用,要求從成果導向入手確定課程教學目標,使學生學習變得更有針對性,具體措施包含:(1)了解社會需求。開展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綜合素質強的護理專業人才。而將OBE理念滲透到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中,則需要在培養護理專業人才之前,采用社會調研、實地考察等方式,對現代護理人才需求進行細致了解,在此基礎上重新制定與社會、行業訴求相契合的培養目標。教學重點在于采用系統科學教育手段,培養更多擁有扎實專業知識和技能、良好職業道德、深厚人文素養、較強溝通合作能力的高級護理人才。(2)確定核心能力。在準確把握社會和行業對現代護理人才提出的要求以后,開展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作為成果導向教學關注的重點,圍繞當前社會提出的畢業要求,將學生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提煉出來,對每個畢業能力指標點加以設置,為后續課程教學提供科學性的指導,具體見表1所示。
3.2?優化課程內容
以成果為導向明確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培養目標以后,則可以對課程實施改革,使能力結構與課程結構形成清晰的映射關系,換句話說就是能力結構中的每一種能力都有明確的課程內容從旁提供支撐,學生在完成課程學習以后也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具體措施包含:(1)優化課程體系。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促進培養目標達成的重要環節,在理清每門課程與之相對應的核心能力以后,就可以遵循開設課程與培養目標相匹配的原則,對基礎護理學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調整,特別是針對存在知識內容交叉的課程,可以對相應內容進行充分整合,設置基礎課程、核心課程、選修課程等模塊。通過學習這些課程以后,使學生能夠實現學習能力、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等核心能力培養,同時為學習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有力支持。(2)完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達成學習成果目標的重要支撐,傳統教學主要是根據課程章節順序按部就班的進行知識傳授,而開展成果導向的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需要根據核心能力對教學內容進行確定,具體設計時就要將核心能力與教學內容相聯系起來,在優化完善教學內容中突出對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可以從專業知識、實踐能力、職業素養三方面入手,對課程相關知識點進行優化整合,使之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分門別類和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學習中,實現綜合素質能力有效培養。
3.3?打造翻轉課堂
3.3.1?加強教學設計
從最終學習成果入手,對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進行優化設計,操作中要對最終學習成果的取得進行方向推導,圍繞課前設計、課堂教學、課后鞏固三個環節,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科學安排。在課前階段可以聯系課程教學主要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趣味導入設計,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充滿學習興趣,然后通過了解有效把握課堂教學主要知識內容;在課中階段可以圍繞主要知識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探究和實踐,在這過程中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需要達成的知識和能力;在課后階段可以根據教學已經取得的成果,圍繞薄弱之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鞏固和強化訓練,促進預期學習成果目標有效達成。
3.3.2?創新教學方式
開展學習成果導向的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還要堅持與時俱進,對課堂教學采用的手段進行優化創新,這些教學手段包含問題設置、情境創設、小組合作、微視頻教學等。實際運用可以根據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學習具體要求,對這些教學手段進行科學選擇和靈活運用,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比如針對教學重難點問題,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支持,可以采用微視頻教學法,對這些重難點知識進行細致分解,以更加簡單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學生在視頻觀看學習以后,教學重難點也能得到妥善解決,從而提高教學實效性。
3.3.3?引導自主學習
要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學生能夠通過基礎護理學課程學習,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均能取得進步與發展。老師還要借助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打造線上學習平臺,圍繞學生不同的學習要求,對在線課程進行科學構建,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學習進度條,針對自身存在不足之處也能通過網絡學習進行優化完善,最終在為學生提供不同學習機會和實施不同教學方案中,促進學生學業成長和能力發展。
3.4?強化實踐操作
3.4.1?加強實踐教學
在開展基礎護理學課程實踐教學時,要以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為中心科學安排實踐教學活動。比如在培養學生護理操作技能方面,首先需要明確學習成果,然后聯系基礎護理學課程相關知識內容,將護理操作技能培養相關的實際案例、圖片視頻、網絡課程等資源引入其中,在扎實學生護理操作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更多護理操作技能,然后設計多個護理操作技能培訓項目,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護理實際操作能力。
3.4.2?組織實訓實習
組織開展實訓實習,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職業道德修養和溝通合作能力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實習過程中,學生有更多近距離接觸病患進行護理實際操作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能將所學習的基礎護理學課程知識內容與實踐工作相結合起來,從而有效靈活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實現學習知識靈活有效應用,極大提升護理實踐操作能力。甚至還可以圍繞不同護理主題,比如手術病患護理、危重疾病患護理等,制定學習實訓課程,由專業帶教老師全程跟蹤指導,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回答解決,最終更好完成所制定的學習成果。
3.5?評價學習成果
基于OBE理念的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評價,要聚焦到學習成果上,采用多元或梯次評價標準更好把握學生的學習進步情況,然后根據每位學生達到的教育要求,給予學生極具針對性的評價,在指導學生更有目的性學習的同時,也為老師持續優化改進課程教學提供有力參考。實際操作中,可以建立“過程+結果”的雙層評級方法,將課堂參與、成果匯報等作為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等測評依據。在完成理論、操作等考核以后,實現對學生實踐、操作、合作等能力的有效測評,最終根據測評所得結果有效把握學生學習成果目標的達成情況。針對老師開展基于成果導向的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存在不足也能及時發現,在后續教學中采用對應措施進行優化改進,進一步提高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質量,從而完成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同培養目標。另外,還可以運用達成性評價方法,對學生學習表現和取得學習成果的達成度進行量化分析,所得學習成果實現程度評價結果,也能更好反映學生課程制定學習成果目標達成情況,對于學生學習較為薄弱的部分也能直觀顯現出來,為學生后續學習優化提供明確方向。
4?結語
OBE理念又被稱為成果導向教育,將之融入到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則需要老師堅持以學生為本,在確定最終學習成果以后,對整個課程教學進行反向設計,在做好重構課程體系、優化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手段、強化實訓實習等工作以后,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程學習當中,在完成整個學習過程以后,預期學習成果目標也能順利達成。
參考文獻
[1]石磊.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職院校專業英語課程改革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1,(30):7477.
[2]鐘丹丹,馬行,孫瑩,等.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藥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11):2830.
[3]高娟,許宣偉,史勤剛,等.以成果為導向的項目管理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7):47.
[4]周利容,李燕飛,陳玉婷,等.基于OBE理念的高職基礎護理實訓教學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3):8586.
[5]周利容,彭培艷,陳志妹,等.基于OBE理念的“基礎護理技術”課程標準的構建[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1,(01):3335.
[6]陳玉婷.基于OBE教育理念基礎護理技術實踐課教學設計——以青霉素過敏試驗為例[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06):162164.
[7]周利容,鄧銘清,陳玉婷,等.基于OBE理念高職護理學專業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以基礎護理技術課程為例[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0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