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要:商務英語翻譯是一門綜合翻譯技巧、商務知識以及跨文化技能的專業課程。要培養學生的商務英語翻譯能力,概念隱喻教學不可忽視。引導學生運用概念隱喻機制準確理解并合理轉換商務英語中的隱喻表達,就要明確隱喻在商務英語翻譯活動中的重要意義,準確解碼商務隱喻概念意義,合理構建商務隱喻映射關系。
關鍵詞:概念隱喻;商務英語翻譯;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16
0?引言
商務英語作為功能性語言,是商務主體在商務交際活動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語言變體,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實操性。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背景下,商務英語翻譯作為跨文化交際的載體,在國際貿易合作中愈益彰顯其重要作用。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分支,具有特定內容和文體風格,其中也不乏含有大量的隱喻。Lakoff?&?Johnson創造性地提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專業領域中,隱喻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思維方式和言說手段”。隱喻化認知和思維方式,引起國內眾多學者關注,其研究也論逐步向跨文化、跨學科等多維度延伸。在商務文本中,隱喻思維使經濟概念賦有鮮活的表達張力,增強參與者在商務交際中“親密程度”。商務英語翻譯教學需要突破以隱喻唯修辭的教學導向,積極引導學生學習隱喻思維認知模式,解讀隱喻認知結構,深刻理解喻義內涵,才能在商務文化經濟語境中準確輸出與喻義等效的譯文,實現有效交際。
1?概念隱喻與商務英語翻譯的關系
Lakoff提出隱喻是“概念系統中的跨域映射”,即:某個概念域通過跨域映射理解另一個概念域。跨域映射以始發域和目標域為前提要素。“通過映射的方式把始發域的圖式結構映射到目標域之上,讓它們通過始發域的結構來構建和理解目標域。”映射是根植于人的身體、大腦產生對世界的基礎體驗。這種身體體驗的跨域映射以被喻化的語言表達為載體,構成知識、經驗并映射到陌生的、不為熟知的目標域,形成對目標域的深層認知和行為方式。跨域映射能夠激活其強大的生成力,衍生大量新的隱喻性表達。翻譯也是一種隱喻化活動,正如文旭教授認為“翻譯是一種受文化制約的、創造性、解釋性的隱喻化過程。”在商務英語翻譯中,始發域中的原文本經過譯者的“加工”映射到譯入語的商務語境,構成一種跨域映射活動。
首先,隱喻認知的內生力離不開深厚的文化積淀。同一概念意義在不同民族文化中使用的隱喻概念可能不盡相同。翻譯作為源語語言文化的“解碼器”,也是隱喻認知模式的“轉碼器”。商務隱喻翻譯也是構建與始源域等效的文化認知和心理圖式并映射到目標域文本使譯文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共鳴的閱讀體驗的過程。
隱喻的深層認知機制不斷激活概念體系,生成大量喻化語言。美國哲學家庫恩認為;“隱喻是新概念誕生的助產士,是指導科學探索強有力的手段。”人類的認知活動催生了對未知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并通過已知概念指代層出不窮的新事物。根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折射出文化不對等或文化缺省現象,商務英語翻譯就需要譯者發揮主體性靈活運用翻譯策略解決由文化、思維差異導致的翻譯難題,如:“?be?in?red”(財政赤字),“black?Monday”(黑色星期一)。
隱喻具有天然的解釋性,具體表現為利用始源域中熟知的、具體的概念結構解讀和表達目的域中未知的、更為復雜晦澀的概念結構。隱喻強大的解釋功能衍生了大量的喻化表達傳遞陌生的概念意義。在商務英語翻譯活動中,熟知的、生活中的概念進入金融語用范疇,形成簡潔、賦有深刻喻義的隱喻表達。不同民族的概念系統使用的隱喻方式也不盡相同。譯者必須依靠自己的認知和經驗,在源語商務語境中通過意譯或增補等方式將源語中概念進行解釋說明,實現譯文與商務原文在意義層面最大等效,提升商務交際效果。
2?商務英語隱喻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
商務英語文本蘊含著豐富的隱喻表達,形象生動地傳達經濟、文化信息。然而,目前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卻鮮少融入隱喻翻譯內容,其教學意識依然薄弱。大部分的教材主要以詞匯、句法、篇章、文本類型為基礎構建教學內容,介紹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的運用,涉及隱喻的教學也只停留在修辭層面,缺乏培養學生的隱喻認知能力。由于教材缺乏匹配的隱喻教學,即使少數教師開展商務英語隱喻教學,也不利于建立以教材為主導的成熟的隱喻翻譯教學體系。隱喻翻譯教學團隊和教學體系的缺省,導致隱喻教學無法深入隱喻原理,從句式、語篇層面引導學生理解和重構隱喻映射關系,提升其隱喻翻譯能力。
商務英語翻譯具有跨文化屬性。傳統教學中涉及商務交際中隱喻文化翻譯教學主要集中在中英語言文化對比學習,導致隱喻教學的缺失。學生在商務文化翻譯學習中無法運用隱喻原理,在經濟文化域中理解隱喻的概念意義,導致學生缺乏對商務隱喻文化多端口處理的翻譯能力。
3?商務英語隱喻翻譯教學實踐路徑
隱喻作為一種跨域互動,同樣普遍存在于商務文本之中。商務文本承載了大量的經濟學和交際范疇的理論知識,借助隱喻委婉達意的特質,生動形象地闡釋商務概念和現象,充分發揮隱喻社會功能,提升商務活動參與者的交流和溝通。商務英語隱喻翻譯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充分明確隱喻在商務翻譯中的價值意義,解碼隱喻概念意義以及構建合理的跨域映射,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商務交際能力。
3.1?明確隱喻在商務英語翻譯活動中的重要意義
教師激活學生的隱喻認知意識,首先要明確隱喻在商務英語翻譯活動中的意義和價值。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隱喻的普遍性在商務文本中表現為常用詞匯通過隱喻跨域認知向商務用語輻射,產生大量喻化概念,這對貿易和交流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教師激發學生的主體性,通過隱喻機制,發掘和推斷隱喻內涵,產出隱喻意義對等的譯文。例如:“large?orders”(容器隱喻),“soaring?euro”(方位隱喻),“Labor?is?a?resource.”(結構隱喻)等。這些概念隱喻以人們的普世經驗和認知為基礎,通過隱喻機制建立常識概念與商務術語的認知信道,使抽象的經濟概念具象化,同時原文并未包含特別的意義或文化差異,可采用直譯,分別譯為:“大宗訂單”“飆升的歐元”“勞動力是一種資源”,既保留了隱喻表達又忠實原文。又如:廣告或公司介紹等宣傳類文本常常使用隱喻以增強宣傳的感染力。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破解認知障礙,明確喻體在廣告語境中的意義,才能充分發揮廣告的呼喚功能,實現預期宣傳效果,如:保險公司廣告:“Youre?better?off?under?the?Umbrella”是以“Umbrella”(保護傘)為喻體。若將其譯為:“傘”,可能會使譯文讀者誤解為是銷傘廣告。譯文“安傘”保險公司讓你無憂無慮盡情享受旅程樂趣”,正是譯者準確理解原文喻體內涵,又喚起游客為保障旅程安全購買保險的心理需求,發揮廣告文本的呼喚功能。
3.2?準確解碼商務隱喻概念意義
商務文本中的隱喻主要通過始源域,如:人類活動、天氣狀況等向目標域,即:金融領域映射。要解碼原文喻體的深刻內涵,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通過喻體激活大腦中的隱喻思維圖像,在經濟語境中重現內涵意義。例如:“The?global?trading?system?has?proved?quite?robust?despite?the?hurdles.”教師利用該句中隱喻“robust”激發學生將表象信息處理為圖像畫面“A?person?is?robust”,再映射到抽象的經濟概念域,并譯為:“盡管面臨不少障礙,但事實證明全球貿易體系還是相當穩健的。”另外,?要準確解碼隱喻的概念意義,譯者還要發掘始源域與目標域存在的內在關聯并反復推敲,最后在商務語境中獲得其喻體的概念意義。如:商標“Whisper”(女性用品)直譯為:“耳語”,譯文讀者很難理解產品的用途、功能等信息。要翻譯中解決這個難題,就要從“Whisper”的概念意義出發,探究其與女性用品之間存在的內在共性。“耳語”具有親切、柔和、舒適等特點與女性所需的溫柔、呵護為相似性,形成跨域映射。譯者采用意譯,即:“護舒寶”(女性用品)委婉傳達商品信息,滿足廣告宣傳需求。
3.3?合理構建商務隱喻映射關系
翻譯既是語碼重構過程,也是從認知視角解構隱喻認知方式在始源域中產生的心理基礎、文化、語境等信息,并通過翻譯策略和翻譯方法準確完整地重現原文意義的過程,也是原文與譯文之間形成相似的“映射關系”的過程。教學中,教師利用學生熟知的金融范疇中的概念術語,合理構建隱喻映射關系,再現隱喻概念意義。陳家旭教授提出金融隱喻翻譯的策略,即:等價映射、配價映射、換價映射和變價映射。
3.3.1?等價映射之直譯法
在不同語言文化中,同一隱喻概念表達相同或相似的喻體意象,形成本體與喻體相同的隱喻。在這種等價映射條件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直譯法,將源語文化認知模式映射到目標文本,使譯文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相似的認知效果和閱讀體驗。如:“Not?only?a?panic?run?on?banks,but?snowballing?deposit?cancellation?could?trigger?an?ominous?chain?reaction?leading?to?a?financial?crisis.”?原文中運用隱喻,形象地表達可能造成不良連鎖反應的后果。譯者將“snowballing?deposit?cancellation”直譯為:“滾雪球般取消存款的量”,既忠實原文喻義,又有效保留喻體形象和喻義色彩,實現原文隱喻在譯文中的認知效果的等價。
3.3.2?配價映射之意譯法
受知識體系和文化差異影響,同一隱喻概念在目標域和始源域中使受眾者產生聯想和認知體驗可能不盡相同。教師可引導學生調整翻譯策略,建立配價映射,適應譯文受眾者的閱讀需要,使原文本和目標文本的產生的認知體驗相統一。例如:“The?EECs?Common?Agricultural?policy?is?a?dinosaur?which?is?adding?£13.5?a?week?to?the?food?bill?of?the?average?British?family.”原文使用動物概念“dinosaur”(恐龍)映射原文中的概念意義,即:“龐大而陳舊的農業共同政策”。然而,“恐龍”在漢語文化中缺乏對等的認知概念意象。這就需要譯者調整配價,采用意譯,汲取喻義,舍棄喻體形象,將:“dinosaur”譯為“不合時宜”,使譯文讀者獲得相同的認知概念。
3.3.3?換價映射之歸化譯法
同一概念意義在不同的語言文化轉換中會出現喻體形象不對等現象。譯者可舍棄源語喻體形象的歸化譯法,采用換價映射,對源認知域中的價元進行置換,采用目標域中已廣為使用或接受的商務隱喻概念取代源域概念形象。例如:“While?manufacturing,the?traditional?engine?of?economic?growth?in?Britain,continues?to?play?a?vital?role...”原文用“engine?of?economic?growth”?表達英國制造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如果譯文采用直譯或釋義,分別譯為:“經濟增長的引擎”與“推動經濟發展的制造業”就違背了達意的翻譯標準以及商務文本簡潔性原則。譯者采用歸化譯法,將原文喻體形象“engine”替換為“龍頭企業”,既是譯文讀者熟知的商務概念形象,又與源域認知體驗高度契合,實現了委婉又簡潔達意的表達效果。
3.3.4?變價映射異化譯法
在翻譯映射過程中,譯者采用變價映射,即:在目標域中保留源域的認知概念表達,調整目標域中的價元,使目標讀者自覺匹配與始源域隱喻的認知結構。例如:“Life?Science?&?HealthcareUnicorn?Enterprise?in?China?2017”(2017年度中國生命健康產業獨角獸企業)“Financial?markets?are?not?only?vulnerable?to?black?swans?but?have?become?the?perfect?breeding?ground?for?them.”(金融市場不僅容易受到黑天鵝事件的影響,更成為了黑天鵝時間產生的溫床)。“unicorn?”(獨角獸)即:神話中一種稀有、高貴的生物。“black?swans”(黑天鵝)“black?swans”起源于典故。這兩個概念被賦予隱喻意義,衍變為金融術語,其喻義分別為:成立周期短、估值巨大的產業以及產生極端影響的突發事件。譯文采用異化譯法,使譯文讀者走向原文,并通過自己的認知結構理解源域的深刻喻義,既保留了原文簡潔的隱喻表達,又傳遞了深刻的喻義內涵。
4?結語
隱喻是人類能夠憑借熟知的認知域概念理解陌生概念的一種認知方式。隱喻翻譯不僅是解釋和創造的過程,也是解構和重現喻性思維的過程。本文通過概念隱喻認知機制探究隱喻思維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使用隱喻思維理解商務語言和文化,靈活運用翻譯方法和策略,合理重構商務隱喻映射關系,提高學生隱喻認知能力和翻譯能力,增強他們在商務活動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2]Lakoff?G.Whose?Freedom:The?Battle?over?Americas?Most?Important?Ideas[M].New?York:Farrar,Straus&Giroux,2006.
[3]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和英語空間隱喻[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4]文旭,肖開容.認知翻譯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5]BOERSF.Metaphor?Awareness?and?Vocabulary?Retention[J].Applied?Linguistics,2000,(4):553571.
[6]陳家旭.金融報道中的隱喻認知及其翻譯研究[J].上海翻譯,2016,(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