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紋
摘?要:養老保險制度是目前我國基本社會保障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管理制度也不斷為適應人們的發展需求而不斷進行了改革創新。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快速深入發展的背景下,目前退役士兵的基本養老保險管理制度還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導致其在軍地銜接中可能出現諸多問題,對退役軍人正當的社會保險基本權益分配造成了直接和間接損害。在此,本文就詳細地突出論述退役軍人養老保險保障制度的不足,并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完善其退役軍人養老保險保障制度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退役軍人;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軍地銜接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36
0?前言
我國退役軍人及其退役人員養老保險從1998年《軍人保險制度實施方案》正式建立到2015年退役軍人養老保險軍地政策服務內容的不斷更新,時至如今,相比較發達國家的標準,我國還有不小的差距。由于政治、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制約,退役軍人退休養老保險軍地銜接不順暢的突出問題普遍存在,既不利于退役軍人退休保險養老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也直接關系到部隊社會的和諧穩定,影響部隊整體戰斗力的提高。所以,聚力“十四五”、奮進新征程,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我們仍然需要始終緊跟當前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推進步伐,結合退役軍人的實際工作情況和完善相關養老保險保障制度,確保退役軍人養老保險基本權益的切實落實。
1?國家基本養老概述
中國軍地養老保險銜接制度已確定的五個制度,即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職業年金制度、退役金制度、退休金保障制度、國家供養制度。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職業年金保障制度,主要服務于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退役士兵,前者是軍隊退休人員基礎養老保險,后者則是軍隊退休士兵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1~4級傷殘軍人在退休時進入了國家供養體系,而這些退伍軍人將不再獲得國家退役基本養老保險補助金和國家職業年金補助待遇。退役養老保險由退役人員退役基本養老保險補助和退伍軍人退役職業年金保險補助兩個大部分共同組成。軍人服役時期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軍人退役離開所在部隊時,需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由中央財政承擔,軍人所在單位上級財務部門一次性按照計算總額進行兩項補貼的發放。撫恤金保障制度針對的是自由選擇的軍隊轉業干部、撫恤金保障制度針對的主要是需要按退休方式安排的軍隊退休士兵。同時,我國還廢除了僅適用于計劃分配到企業工作的“軍官、文職干部”養老保險一次性補貼制度。
根據退役軍人的真實養老需求,繳費工齡年限的合理計算、養老金制度享受的保障對象、保險義務關系的合理轉移以及養老保險基金補助,是當前國家保險改革的主要重點內容,也是目前國家對退役軍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出的新的一項優惠政策。其中,退役軍人的養老保險金在補助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重要變化:一部分是退役軍人退役后回到城鄉企業繼續工作或者退伍返回城鄉的,從事城市企業工作人員的返回城鄉人民基本醫療養老保險,軍隊退伍基本社會養老保險繳納補助按其本人入伍期間各年度個人月平均繳費工資20%的工資總和進行計算,其中12%作為單位繳費,8%作為個人繳費。二是現役軍人退役到國家機關直屬事業單位繼續工作的,參加國家機關直屬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軍人退役基本工資養老保險繳費補助按其本人2014年10月1日以后連續服役期間各年度軍人月平均繳費工資20%的工資總和進行計算。2014年9月30日以前的服役役齡年限,在其役齡退休時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將其的服役役齡年限計算視同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基本職業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給予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退役軍人養老保險軍地銜接機制存在的問題
2.1?立法不滿足于實際需要
自2012年《軍人保險法》頒布以來已經有很多年了。隨著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兩大分支險種,對應了軍人養老保險轉移的需要。特別是2014年10月1日開始施行的機關事業建設單位養老社會保險公司制度體系改革,是給我們一個顛覆性的社會變革,影響著中國大量的計劃安置軍隊問題。但《軍人保險法》的“退役養老保險”一章六條,內容概括性很強,但原則性的強而指導性弱,所以在較大程度上還是要靠政策文件來說明法律。同時,出于歷史時間因素,對某些年份的概念缺乏定義,出現了相應的立法盲點。義務兵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軍隊退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退伍軍人社會養老保險三種核心范疇混淆不清,沒有什么根本性差異,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2.2?政策文件定制靈活性不夠
退休養老保險業務直接劃轉的具體實施,還是依靠少數幾個政策性相關文件,但都主要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總后勤部相關負責部門聯合研究制定并發布,盡管文件具有較高的政策權威性,但由于政策反饋和解釋過程較長,加之各省市基本養老保險業務經辦人情況不同,難以對具體實際問題給予明確、及時的政策反饋。比如,如果一個士兵在參軍前已經在當地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那么當地養老保險關系結構是否需要及時轉移到當地軍隊,就存在爭議。
2.3?軍地聯絡機制不夠靈活
退役人員養老保險補助資金和關系轉移接續管理工作,包括從現役部隊中將退役人員轉出和通過地方社保轉入兩個工作環節,并且兩個工作環節之間是環環相扣的,要求“轉移”之后才能“連通”。從協調承接工作層面上來看,應該主要是對于軍隊機關人事管理部門、財政部門和人力社會保障部門等機構之間的協調管理工作,但在實際管理中,特別是基層工作的協調和銜接,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數據中心信息資源互聯系統更新不及時。2014年,退役軍人養老保險關系轉移部級信息服務系統處理平臺已基本建成,現在該平臺已基本實現退役軍人養老保險關系省級、市級補助資金實時撥付。和部分其他省市退役軍人從事養老保險補助關系的轉移信息系統數據的實時對接,仍然存有未完成的關系轉移接續辦理情況。另一方面,按照后勤部財〔2015〕1727號通知文件相關要求,退役軍人單位應當向退役軍人安置地縣級以上地方社會保障機構郵寄“一證一表”。然而,由于基層軍地單位之間的溝通主體結構呈倒U型,軍隊與地方單位的有效溝通協調機制還沒有完全形成。這些特殊情況都可能給退伍軍人養老保險的轉移帶來不便。
2.4?軍人退役養老保險權益保障不健全
從現階段的情況分析來看,軍人的基本養老保險享有國家退役軍人養老保險補助,還有后期因社會環境變化時又補充了軍人職業年金這一種補充養老保險,但這并未從根本上改變目前我國軍人養老保險保障水平較低的現實問題。對于退休和選擇自主擇業的退役軍人大都能夠按月申請領取退休金或退役金,他們的退役生活水平能夠基本得到很好地保障,而對于我國退役軍人除計劃安置的外,還需要重新就業,即需要重新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在一些地區,由于對保險政策的理解不夠,人民群眾依法投保的積極性不高,從而浪費了他們的合法權利。另外,退役大學生士兵是退役士兵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大學生士兵退役后需要回到學校完成學業,而不能像非大學生士兵一樣直接享受國家的就業待遇。正因為如此,退役大學生士兵服役期間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權益的保護并不完善,各地執行有爭議性,很容易使退伍大學生士兵陷入困境。
3?對退役軍人養老保險軍地銜接機制的問題提出具體措施
3.1?完善法律與政策規定,解決退役軍人后顧之憂
《軍人保險法》是一部通過立法確認軍人保險制度的法律,為建立科學規范的軍保管理制度發展體系提供法律服務保障。但隨著軍隊體制改革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事業的發展,法律適用性弱化,出現了新的問題和矛盾,缺乏權威解釋。軍隊退役養老保險關系轉移領域存在“倒掛”現象,有政策文件但缺乏法律依據。這需要明確該法頒布時歷史制約因素留下的模糊領域。要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使退役軍人各項事務始終運行在法治軌道上。此外,現有的政策規定在普適性的基礎上還應與地方實際結合,體現政策法規的靈活性。規范退役養老政策用語標準,加強政策內部協調及外部銜接,避免相互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設立地方退役軍人養老保險接續“綠色通道”,將退役士兵補繳業務納入綜合柜員制辦理范圍,優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機制,確保退役士兵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業務“最多跑一次”。
3.2?建立兩地政策協調機制、暢通網絡數據對接
軍人退役養老保險軍地轉移接續的不便是由于以上兩種制度之間的差異較大造成的。在上述兩者之間通過建立協調對接機制,一方面在軍隊機關人事管理部門層面上要積極對接地方人力社會保障部門經辦機構,另一方面堅持多部門聯合辦公,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依托現有對接機構批量增加對接職能,方便部門之間信息對接共享,確保各項業務經辦部門均能充分利用全民參保登記信息系統“人員查詢”模塊,精準核實繳費年限及斷繳等情況,地方退役軍人事務局、地方人力社會保障部門經辦機構和安置工作單位通過業務數據銜接通力配合,實行“點對點”業務對接,負責退役軍人相應社會福利保障政策的業務銜接,有效解決軍隊和地方之間溝通不暢帶來的問題,從而保障軍人利益的實現。此外,地方養老保障服務機構指派專人在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設立的集中辦公點,與地方民政局、醫保局聯合辦公,提供“一站式”服務,確保退役軍人辦理接續手續無需來回跑路。在規范建立退役軍人各類服務臺賬和一人一檔的基礎上,突出“服務保障”,限時審核參保憑證、轉賬信息表等材料,審核無誤后按規定辦理養老轉賬手續,確保退役軍人養老關系轉移、銜接、實現,切實改善和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
3.3?繼續加強退役軍人養老保險政策宣傳,保障退役軍人合法權益
一是,軍隊和對接地方經辦機構精準統計將提前退役和已退役軍人人員數字,并全部納入退役軍人養老保險線上線下推廣政策范圍。退役前,由軍事機關人事行政部門組織士兵學習。士兵退役后,士兵安置區軍轉辦定期開展退役相關人事政策的教育宣傳。
二是地方人社部門應成為宣傳政策的主力軍,在退伍軍人參加基本職業養老保險后,向社會一般層面推出相關優惠政策,既能有效維護退伍軍人的合法權益,又能有效擴大社會保障政策的覆蓋面。最后,退役軍人應加強自身權益維護的意識。通過“兩微一端”等媒體信息渠道加強基于養老保險信息的了解,實時掌握對于個人保障權益的動態信息。
4?結語
退役軍人基本養老保險體系是國家社會保障管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國家迫切需要將退役軍人基本養老保險管理關系穩定轉續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度進行不斷地更新完善,不僅直接關系著退役軍人自身基本合法權益的有效維護,也直接關系著正確把退役軍人基本養老保險管理制度的改革,減輕退役軍人后顧之憂。通過完善制度使退役軍人的榮譽感得到提升,使退役軍人能夠更愛護黨和忠于黨,從而使國家能夠安全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楠.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改革完善軍人退役養老保險制度[N].新華網,20151007.
[2]趙海龍.芻議軍人退役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J].科技創業月刊,2017,30(08):121122.
[3]吳長春,張佳鑫.軍人退役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問題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7,(27):5+11.
[4]岳宗福.我國退役軍人養老保險關系轉續政策法規評論[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90415.
[5]朱文娟.新時代推動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方法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0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