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珅 李舟演 李寧 熊岑 譚曉天
摘?要:電力行業是根本性、基礎性行業,關系到國家的國計民生。電力企業的穩定性、可持續性的發展對維護國家和社會安定、保障經濟健康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國的電力行業已逐步形成一套較為健全的電力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我國電力行業的安全生產事故頻率逐步降低、后果逐步減輕,但也發生了由于設備原因或工程建設導致的大面積停電、停運事件,給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敲響了警鐘。本文從分析電力企業安全管理現狀出發,探索了電力安全事件的誘發因素,以PDCA運行模式為基礎,就構建電力企業安全管理體系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電力企業;PDCA運行模式;安全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26
0?前言
(1)研究背景。電力企業是社會基礎企業中的支柱,安全的電力生產和穩定的電力供應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安全穩定產生直接的影響。我們熟知的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導致36萬人離開家園,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致使15萬人離開居住地,遺留問題至今未得到解決;2021年美國得克薩斯州因冬季大雪風暴沖擊引發大停電事故。這些電力安全事故都引發了社會面的連鎖反應,對生命、交通、通信、供氣供水等社會生命工程方面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與社會影響。
近年來,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發電能力數倍增長,社會用電總量呈持續增長的態勢。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全社會用電量數據顯示: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為71508億千萬時,2019年為72474億千萬時,2020年為75110億千瓦時,2021年為83128億千瓦時。由此可見,我國社會的發展對電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這無疑對我國電力行業的穩定生產與安全供電提出了一定的考驗與挑戰。
(2)研究意義。電力安全無小事。在電力企業安全生產方面,我國歷來都是嚴抓嚴管,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然取得了較大的成效。然,電力企業的安全管理現狀與國家安全生產的高要求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違章行為仍然多發,安全風險始終存在,因此,電力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對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1?PDCA運行模式
1.1?PDCA模式介紹
PDCA循環,又稱戴明環,是一個個循環式的全面質量管理流程。流程參與者在計劃指導下,利用適當的工具和手段改進產品和服務質量,并對經驗、問題進行總結,最后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循環往復,不斷地進行提升、改善。PDCA循環包含了Plan(策劃)、Do(實施)、Check(檢查)和?Act(改進)四個階段。
Plan(策劃):確定方針和目標,制定活動規劃及實施計劃。
DO(實施):設計具體方法或方案,落實計劃。
Check(檢查):檢查與驗證,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Action(改進):鞏固改進成果,總結成功經驗,使其標準化;分析失敗的教訓,對于未解決問題留待下一個循環中解決。
PDCA循環被廣泛應用于現代企業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獲得了企業管理者的認同,對提高企業日常工作成效有很大的益處。
1.2?PDCA在電力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中的應用路徑
在電力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中運用PDCA循環,通過將零散的安全管理事件進行整合,形成程序化、制度化的持續改進體系。
策劃階段,整合分析電力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出現的問題,找出原因,制定改進目標與舉措,建立預防管理監督機制。
實施階段,根據計劃落實各項具體措施,執行操作規范,將工作細節落實到每個環節與崗位,使員工清楚認識自身的職責,提高安全因素的可靠性。
檢查階段,根據計劃階段制定的檢查頻率、檢查方法、檢查主體等對各級工作情況開展檢查,進行評審,查找問題,開展分析,制定針對性舉措并及時整改。
改進階段,對安全工作進行總結,整理、歸納已解決問題,形成經驗并標準化,對未解決或新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分析原因并轉入下一次循環中。
2?電力安全管理現狀與原因
2.1?電力安全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建設,我國電力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越來越完善,電力企業事故發生率逐年降低。據統計,2014年至2017年,我國發生的較大及以上電力安全人身傷亡事故總計199起,平均每年49.75起;2018年至2021年發生的較大及以上電力安全人身傷亡事故總計150起,平均每年37.5起,比上一個四年周期減少了49起,降低了24.62%。我國的電力安全事故連續多年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
2.2?電力安全事故原因
電力生產是一個龐大且復雜的過程,整個系統相互牽制,聯合運行,是安全生產事故易發行業。據國家能源總局統計,我國發生的較大及以上電力人身上傷亡故事故原因涵蓋了電力設備、違章操作、建筑質量、環境因素、意外等多個方面。可以說,一起電力事故的發生,人員、設備、環境及管理等是關鍵影響因素。
2.2.1?人員
人的安全意識不強,作業行為不當,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作業過程中行為比較隨意,技術技能不達標等都可能導致不安全行為的發生。要想預防和控制這類不安全行為的發生,需要在管理上強化人員的安全意識,提升人員的技能水平,增強人員的安全素質,確保人員的安全行為得到控制,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風險。
2.2.2?設備
電力設備在安全作業中的不安全影響主要是設備運行維護不到位、設備缺陷消缺不及時、生產作業工器具不合格等。如果專業人員不及時發現或發現后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設備、工器具的帶病運行或使用,將可能隨時帶來安全性問題。電力設備使用過程中,加強管理,完善機制,能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設備問題帶來的電力運行安全。
2.2.3?環境
電網設備運行受天氣變化、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容易導致安全風險;電力工作一般需要多人協同才能完成,容易因為協調配合不暢出現作業混亂,導致安全作業風險。故,電力作業的環境具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但可通過電力事故的累計分析發現事故發生的規律性,從而進行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后處置,最大限度的降低電力安全事故。
2.2.4?管理
安全生產的問題都可以歸為管理問題。人員責任沒有落實、制度建設沒有閉環、措施落實沒有到位等都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安全管理仍然是電力企業安全事故的時有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電力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仍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綜上,上海電力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需系統分析人員、設備、環境與管理等關鍵因素并通過體系設計將其納入受控程序,進而構建人員安全、設備健康、環境協調、管理高效的安全管控系統。
3?上海電力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3.1?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目標
上海電力的安全管理建設以公司發展戰略為指引,按照“一業為主、四翼齊飛、全要素發力”的總體布局,運用風險理論、“PDCA”方法,構建體現新時代要求、遵循國際標準、具有先進理念、適應公司和電網特點、符合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能源互聯網企業特征的國家電網安全管理體系,激發全公司安全生產要素的內在活力,不斷推進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3.2?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思路
國網上海電力公司運用PDCA循環,收集、整理、分析國家、地方及行業發布的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等文件及上海電力內部各專業條線安全管理相關制度標準,夯實體系文件支撐基礎;對比上海電力、國網總部與省試點單位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框架,開展上海電力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框架總體結構分析,明確上海電力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總體結構;全面分析公司安全管理現狀、實際運作與安全管理關鍵影響因素,完善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制度文件;同時,制定試運行方案開展制度文件試運行工作,檢查制度文件完備性、有效性并根據試運行情況進行修訂、完善;總結經驗,開展推廣交流,總結并正視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促進上海電力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動態管理,循環提升。
3.3?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總體架構
上海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文件以國網總部安全管理文件為基礎,系統性制定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國網總部制定體系綱領性文件、基本規范,界定“干什么”,詮釋“怎么干”,描述“干的標準和程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基本規范》是安全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總體要求、目標、職責、流程,是框架性的要求;《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程序文件》承接基本規范,是安全管理體系程序性文件,指導各專業開展相關工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體系評價指南》是體系評價文件,明確各類體系評價工作開展的流程、方法、標準,檢驗體系建設成效,對體系形成閉環管理,推動體系持續改進。
上海公司及下屬單位圍繞與承接國網公司安全管理基本規范、程序文件與評價指南,編制安全管理手冊、專業程序文件、評價標準;工區制定風險管控手冊,班組執行現場作業風險控制卡。
3.4?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編制
3.4.1?制定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目標(Plan)
將上海電力現有文件與國網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省試點公司體系文件進行對比分析,分析體系文件的差異,包括歸類的差異、內容的差異、數量的差異等,掌握上海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框架結構與優化完善方向。
一是與國網公司體系文件的總體結構對比分析。對比國網公司,從體系文件的歸類、內容的覆蓋面、分冊的劃分等方面,明確上海公司與國網公司體系文件的差異,確定差異問題的處理方式、方法,使上海公司體系文件總體結構與國網公司保持一致。二是與省試點公司體系文件的總體結構對比分析。對比省試點公司,從程序文件的數量、程序文件的內容了解上海公司數量上的缺失,內容上的匹配度問題,進一步明確程序文件的優化完善方向,確定相關文件是否刪除、是否合并、是否新增等。
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上海電力現狀,明確上海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的目標,即:在文件結構與國網公司保持一致的基礎上,優化、完善程序文件流程、內容,根據新業務開展實際,增加新業務相關安全管理體系文件。
3.4.2?實施階段(Do)
為有效推進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上海公司制定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總體工作計劃,明確了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分體系設計、體系建設與體系試運行三個階段;組建了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工作專班構成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組織體系,明確安全管理體系協同推進、溝通反饋、監督通報的建設工作機制,并在省公司層面、試點公司層面多次開展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宣貫培訓,確保各層級能全面掌握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全面、有序推動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3.4.3?檢查階段(Check)
組織開展體系試運行是對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工作成效的綜合性檢驗。通過選定試點單位、專業,全面、嚴格按照體系建設的要求開展體系試運行,驗證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是否覆蓋安全生產的方方面面,安全管理流程是否與安全生產實際情況一致,安全生產管理責任是否做到無疏漏、責任到人,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是否健全等。通過試運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時開展討論溝通,提出解決方案,及時對安全體系建設內容進行修訂與完善。
通過制定試運行方案以規范試運行實施。明確組織、職責、階段工作任務及目標,將安全管理文件逐級在省公司專業部門、試點單位各專業部門、工區與班組進行試點實施,檢查安全管理制度文件的具體落實情況,明確文件內容覆蓋情況、文件所涉流程與實際工作的匹配性,分階段進行試運行情況匯總、分析,做好過程文件的記錄與保存,對試運行中的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協調與糾正,修訂相關安全管理文件,開展安全相關規章制度“立改廢”,形成符合現階段公司安全管理環境與管理實際的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納入常規安全管理中,并在常規安全管理中進入新的PDCA循環。
3.4.4?改進階段(Action)
動態跟蹤體系試運行過程,全面掌握體系試運行過程中文件執行情況與實際作業情況;同時,按照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運行PDCA工作要求,試運行全過程、信息化流轉并保存相關管控數據和記錄;制定體系試運行問題收集清單,收集、整理試運行過程中試點單位反饋的問題與建議并討論溝通,形成可執行的改進措施與建議并在之后的試運行過程中進行驗證。
全面總結、歸納試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創新點與取得的成績,挖掘試運行工作中的亮點,形成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典型性工作經驗,并開展推廣、交流;正視不足,提出針對性整改意見,落實問題整改,形成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PDCA循環閉環。
上海電力的PDCA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模式,通過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動態、螺旋式改進方式,推動電力安全管理體系不斷處在發現新問題、分析處理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使安全管理體系制度文件不斷地進行優化與完善,影響安全管理問題的因素不斷納入受控程序,進而推動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形成一個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環。
4?結語
當今社會,電力企業的安全管理仍然是電力企業管理的中心與重點。電力安全生產不可以試錯、不可以重來,需要有底線思維、紅線意識。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而管理的有效性更加依賴于規章制度的建立、執行與各種安全舉措的真正落地。上海電力已經建立了一套相對成熟的安全管理體系,并將PDCA的運行模式應用于安全管理體系改進工作中,但要做到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不僅要有制度體系,企業每個員工更要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切實將安全管理制度及程序有效落實下去,進而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
參考文獻
[1]韓金池.基于本質安全理論的而電力企業安全管理體系構建策略探析[J].管理研究,2021:4243.
[2]陳道勇.新時期電力企業安全管理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1,(6):120121.
[3]宋銳.基于人機料法環測理論的企業安全管理策略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21,6(11):181182.
[4]劉海涵,劉澍存.電力企業本質安全型安全管理體系研究[J].技術與市場,2020,27(7):156159.
[5]黨佩.電力安全事故管理與分析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