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龍 牛麗麗 陳冬穎
摘?要:作為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的生動寫照,馬恒昌小組精神體現了工人階級高度的政治覺悟和主人翁責任感,是發生在身邊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因而在繼承、弘揚、傳承馬恒昌小組精神過程中,要準確把握馬恒昌小組精神的內涵和表現,從馬恒昌小組精神的教育價值出發,探究馬恒昌小組精神融入學習筑夢選修課的路徑,鼓舞大學生為成長為新時代大國工匠不懈奮斗。
關鍵詞:馬恒昌小組精神;學習筑夢課;價值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3.078
作為我國工業制造領域的一面旗幟,馬恒昌小組精神是“馬恒昌及歷代小組成員共同創立的迎難而上、勇于創新、實干奉獻的開拓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體現為“馬恒昌勇捐百分尺支援工廠生產的奉獻精神;分工不分家、齊心協力想辦法的主人翁精神”;確保質量“三不將就、四不放過”的認真負責精神;深入研究技術、永立技術前沿的開拓創新精神;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走在時間前面的進取精神;一把工具堅持用15年的節約增效精神;絕不遲到早退的遵規守紀精神;對舊風俗、舊習慣敢頂敢破的開拓精神;一人有困難大伙齊幫忙的互助精神;榮譽面前找差距的不斷進取精神?!币蚨獪蚀_把握馬恒昌小組精神的深刻內涵,使之轉化為學習筑夢課的教學資源,鼓舞新時代大學生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奮斗。
1?馬恒昌小組精神的內涵及表現
馬恒昌小組精神是工人階級精神氣質和精神風貌的綜合體現,1990年2月24日江澤民同志在視察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時為馬恒昌小組精神題詞“馬恒昌小組精神代代相傳”,它的立足崗位、胸懷全局、艱苦創業、勇于創新、甘于奉獻、高度自覺的精神品質是工人階級發揚主人翁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光輝典范,不僅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生動寫照,而且是人們奮發圖強、不斷創造嶄新業績的力量源泉,也是激勵新時代大學生超越自我、攻堅克難的原動力。
1.1?愛崗敬業、精益求精
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是馬恒昌小組精神的首要特征,體現為一代代組員在工作中展現出的“同心共贏、勇為人先、敢于超越、興企報國”的價值理念。馬恒昌常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從工廠遷建齊齊哈爾至改革開放之前,馬恒昌帶領小組成員在簡陋的技術條件下實現了480多項創新,其中109項技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帶領全組提前進入21世紀。改革開放以來,馬恒昌小組成員繼承發揚老組長馬恒昌精益求精的精神品格,產品合格率始終保持99.76%以上,通過改進材料、輔料、工具為企業節能增效。近年來,馬恒昌小組在現任組長的帶領下走“智慧職工”“智能生產”之路,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長期存在的生產工藝問題,實現了在老設備上技術創新的難題。在馬恒昌小組的帶動下,齊齊哈爾第二機床集團依靠現有設備先后攻克了五軸聯動數控龍門混聯機床的精密電主軸、轉子軸、精密主軸等技術難關,使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為地方經濟振興作出了全新貢獻。由此可見,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是馬恒昌小組精神的寶貴品質,是代代相傳的無私奉獻、自強不息的新時代勞模精神的生動寫照。
1.2?胸懷全局、甘于奉獻
胸懷全局、甘于奉獻是馬恒昌小組精神在國家建設各個歷史時期發揚光大的一條主線。馬恒昌小組具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老組長馬恒昌和老一輩組員憑著工人階級的自豪感,以高度的先進性和自覺性忘我工作,為經濟振興和企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國有企業產權結構深度改革的關鍵時期,面對著企業經營困難,馬恒昌小組不僅沒有垮掉,而且整裝再出發,向全廠職工發出倡議:“堅定信心,堅守崗位,以實際行動搞好二次創業”和“崗位創優,為企業扭虧解困立新功”。時任組長孫普選拒絕了南方私營企業的高薪聘請帶領小組堅守生產一線:“我一定要挺住,要起到凝聚隊伍的作用?!笨梢?,馬恒昌小組是工人階級忘我生產、無私奉獻的光輝典范。
1.3?迎難而上、勇于創新
迎難而上、勇于創新是馬恒昌小組精神的重要內涵。在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為馬恒昌小組克服重重困難,與工廠其他班組一道承接了銑床、大型銑鏜生產任務,加班加點地干了近4個月,幫助企業走出了生產、經營困境。為了在企業二次創業再出發中再立潮頭,馬恒昌小組以“用我裝備,裝備中國”的雄心壯志,積極投身重大領域里的關鍵性設備的生產工作,承擔了為國家重點工程生產的五種高壓氣體調節閥的閥體加工任務。在馬恒昌小組歷代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共創新技術1100多項,運用新技術140余種,不僅幫助企業節能增收,而且為機械工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70多年來,小組曾涌現出多名全國勞動模范、省部級勞動模范、市級勞動模范,是我國機械工業領域的不倒紅旗。
由此可見,馬恒昌小組精神是學習筑夢選修課寶貴的教學資源,正因為如此,高校要準確把握馬恒昌小組精神的豐富內涵,在實踐中學好、用好、傳承好馬恒昌小組精神,使它轉化為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建功立業的內生動力。
2?馬恒昌小組精神的教育價值
馬恒昌小組精神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在工業強國實踐中的升華,是激勵新時代青年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因而準確把握馬恒昌小組精神的教育價值很有必要。
2.1?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勞動觀
勞動觀即“勞動者對勞動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對勞動者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決定性作用?!狈e極開展勞動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觀是學習筑夢課的重要任務。因而如何從實際出發,運用優質教學素材教育學生認識勞動、熱愛勞動、參加勞動,培養學生的勞動情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應有之意。新時代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對生產勞動缺乏直觀的認識,只知道共和國老一輩建設者創業維艱,對于共和國工業成長歷史的了解渠道僅限于電影和電視劇,對于如何勞動、需要具備怎樣的勞動技能知之甚少。正因為如此,要培育新時代大學生良好勞動觀,必須準確把握馬恒昌小組精神在引導大學生敬業奉獻、心懷全局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筑夢選修課中通過學習馬恒昌小組的光輝業績,被一代代馬恒昌小組成員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精神所鼓舞,進而把提升自身道德品質轉化為自覺意識,把馬恒昌小組精神轉化為促進自身成人、成才、成功的不竭精神動力。
2.2?活化學習筑夢課教學內容
馬恒昌小組精神體現了工人階級主人翁責任感和大局意識,能夠為學習筑夢選修課提供鮮活的教學內容。學習筑夢選修課關于勞動觀的教學內容對于如何立足基層建功立業、如何精益求精、如何樹立全局意識介紹不夠,學生只知道老一輩產業工人奉獻意識強,而不知老一輩產業工人在困難的條件下對工作精益求精、在生產實踐中敢于創新、走在時代前列。因而有必要通過講解馬恒昌小組的事跡幫助學生更為準確、完整地了解新中國成立后一代代產業工人獻身中國制造的初心和使命。不僅如此,馬恒昌小組精神還是開展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教育的生動素材。學習筑夢選修課對于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講解不夠具體,特別是對于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缺乏針對性,如何使新時代大學生了解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表現,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沉浸其中并有所感悟,使學生在學習過后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唯有如此才能使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2.3?為學習筑夢課提供全新的話語體系
為學習筑夢課提供全新的話語體系是馬恒昌小組精神的應有之意。馬恒昌小組精神作為身邊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能夠做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能夠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經濟、建設新型工業化的歷史轉化為馬恒昌小組的生動事例,把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教育價值通過具體的人和事展現出來,將以往教條式的話語轉變為身邊的人和事,讓學生通過“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實現學習筑夢話語體系的轉化,為大學生排“歷史之憂”、解“思想之難”,進而牢牢把握課堂的主導權與話語權,“做到以文化人,以史育人。”
由此可見,馬恒昌小組精神具有深刻的教育價值。所以推進馬恒昌小組精神進學習筑夢課是傳承馬恒昌小組精神的關鍵所在,所以要活學活用馬恒昌小組精神,將馬恒昌小組精神轉化為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
3?馬恒昌小組精神進學習筑夢課的策略
推進馬恒昌小組精神進課堂,第一要義是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同時要在智慧課堂的應用上下功夫,繼而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如此才能達到活學活用、立竿見影之效。
3.1?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
推進馬恒昌小組精神進學習筑夢課,第一要義是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因而教師要圍繞“勞模精神”這一主題,通過講解馬恒昌為幫助工廠渡過難關獻出珍貴的百分尺、孫普選在企業經營困難之際的默默堅守、馬恒昌之孫馬兵繼往開來再立新功的感人事跡證明中國制造的成就來自于幾代產業工人的無私奉獻,是因為以馬恒昌小組為代表的產業工人始終牢記初心、不忘使命,用無私奉獻的主人翁精神換來了今天的成就。教師在講授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時候,要圍繞馬恒昌小組精益求精的事例,要以馬恒昌小組成員勇于創新、走在時代前列為例,證明國有企業扭虧為盈依靠的是工人階級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和政治覺悟,而這種高尚品質在歷代馬恒昌小組成員中得到了生動體現,這是中國工人階級最寶貴的品質。
3.2?實施智慧教學
實踐中,教師要圍繞學習筑夢選修課的教學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智慧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智慧教學終端將學生引入馬恒昌小組火熱的生產勞動之中,給學生帶來沉浸式的學習體驗。為了讓學生更為準確地感知馬恒昌小組精神,高校要用好用活直播平臺與馬恒昌小組成員在云端相會,與馬恒昌小組成員共上學習筑夢課,使學生被馬恒昌小組成員在困境中堅守初心和使命的主人翁責任意識所感動,使學生真切地感知老一代奮斗者表現出的堅守與擔當,使學生在學習這段偉大歷史的時候心中增加正能量,精神上和靈魂上受到洗禮。不僅如此,高校要與齊齊哈爾第二機床集團積極合作,把課堂搬進車間,讓學生與馬恒昌小組零距離學習,讓學生從馬恒昌小組成員自身的視角展現馬恒昌小組成員的堅定信念和奉獻精神,讓學生感悟出馬恒昌小組精神的真諦,并將之轉化為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3.3?開展主題實踐教育活動
高校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通過與企業合作積極開展以馬恒昌小組精神為題的主題實踐活動,感悟老一代產業工人的忠誠和擔當。實踐中可以帶領學生到車間參與生產勞動、用心靈感受老勞模馬恒昌的奮斗足跡,帶領學生體悟老一代馬恒昌小組的高貴品格,使嚴守紀律、銳意創新的品質走入學生心里。高校要與馬恒昌小組紀念館共同開展“沉浸其中”的研學旅游活動,要借鑒當下流行的劇本游戲模式,結合老一輩馬恒昌小組成員事跡,創作彰顯工人階級主人翁責任感的沉浸式劇本,讓大學生參與到劇本當中與老一代產業工人對話,讓大學生參與生產勞動,完成生產任務等,得到一場沉浸式的紅色旅游體驗,擴大馬恒昌小組精神在大學生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改變以往主題教育活動體驗不佳的狀況,為大學生在研學旅行中感知馬恒昌小組精神的豐富內涵提供全新的方式。
一代代馬恒昌小組成員為振興中國制造不懈奮斗的事跡已成為了歷史,但是它依然具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因此,高校要明確馬恒昌小組精神的教育價值,在學習筑夢課程建設中教好、用好、發揚好、傳承好馬恒昌小組精神,使之成為激勵新時代大學生努力學習、投身振興中國制造的強大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1]馬春忠.馬恒昌[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127.
[2]馬春忠.馬恒昌[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31.
[3]高廣志.涅槃?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紀實[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4:22.
[4]劉加臨.民族的脊梁勞動模范[M].北京: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5:25.
[5]趙鑫全,張勇.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12.
作者簡介:吳華梅(1981-),女,漢族,湖北荊州人,碩士,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公共管理;張璐瑩(1982-),女,漢族,湖北宜昌人,博士,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衛生經濟學、衛生管理(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