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慧蓮


摘? 要:我國是全球家電的重要生產基地,近兩年在疫情的催化下,小家電作為出口優勢品類發展迅猛。文章分析了跨境電商背景下我國小家電行業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針對目前跨境電商中國內小家電行業產品出口種類少、品質參差不齊,庫存控制難度大,物流成本高和供應鏈整體利潤降低等問題,提出調整選品策略,發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實現海外倉備貨,消除雙重邊際效應等優化措施。
關鍵詞:小家電;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3?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1.030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appliance production base in the world, we have witnessed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appliances as an advantageous export category in the past two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small applianc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that the domestic small appliances export in less variety, different product quality, difficult inventory control and high logistics cos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including adjusting selection strategy, developing "same line, same standard, same quality" products, promoting overseas warehouse stock.
Key words: small appliance; cross-border e-commer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0? 引? 言
伴隨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家電消費需求的逐步細化,全球小家電市場近年來穩步增長。根據Jungle Scout發布的《2021全球小家電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小家電零售額已達2 241億美元,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小家電市場的增長幅度超過往年平均水平,2021年回落之后,將以疫情之前的正常幅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小家電市場的收入將達到2 234.2億美元。我國作為全球家電的重要生產基地,在國內多個區域形成了產業集群,如浙江慈溪、廣東順德、安徽合肥等。跨境電商的發展為我國中小企業開辟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小家電作為出口優勢品類,近兩年在疫情的催化下,出口增長迅猛,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投向了小家電出海。本文以小家電行業為研究對象,在跨境電商背景下研究我國小家電行業供應鏈管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基于問題探索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為小家電行業供應鏈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方案,為我國小家電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切入口。
1? 小家電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1.1? 小家電產品特點及分類。小家電一般是指除了大功率輸出的電器以外的家電,小家電占用比較小的電力資源,或者機身體積也比較小,所以稱為小家電。相比于大家電包括冰箱、洗衣機和烤箱等設備,小家電產品價格較低、使用壽命較短、更換頻率較高,在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很容易受到市場趨勢的影響,樂意購買新產品,對家電市場的銷量貢獻最大。小家電的實用性強、體積小、方便攜帶、適合國際長途運輸等特點,使其具備了適應跨境電商的先天優勢。本文通過對Amazon、Ebay、Aliexpress等主流跨境電商平臺調研發現,平臺對小家電的展示主要按照其用途和使用場景劃分,通過三級分類可以定位到具體的產品,具體如表1所示。
1.2? 跨境電商B2C模式。跨境電商背景下小家電企業開展線上業務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分別是借助第三方平臺模式或自建電商模式。因自建電商模式成本較高,所以大部分小家電企業選擇借助第三方平臺模式來打開境外市場。B2C模式下小家電的供應鏈結構如圖1所示,上游主要是國內小家電制造商和貿易商,中游是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下游是海外C端消費者和小B客戶。跨境電商B2C的購物方式大大減少傳統的商品流通環節,使得交易流程扁平化,但是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如訂單批量減少,頻次增加,對響度速度要求更高。對于上游的小家電制造商或貿易商而言,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的采購模式主要有按需即時采購和海外倉備貨采購兩種模式。
按需即時采購模式,該模式的運作流程表現為:(1)境外消費者通過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下單;(2)跨境電商平臺推送采購訂單給上游供應商;(3)上游供應商按規定時效發貨;(4)跨境電商平臺國內倉簽收,并打包發貨;(5)以空運方式完成國際段運輸;(6)尾程配送,消費者簽收。該種模式是先銷售后發貨,其缺點在于銷售訂單零散,批量小運輸成本高,客戶體驗較差;優點是商品的流轉與銷售一致,不產生庫存積壓,供應商備貨資金壓力較小。
海外倉備貨采購模式,該模式的運作流程表現為:(1)跨境電商企業發出備貨需求計劃;(2)上游供應商確認需求計劃并備貨;(3)跨境電商企業下達采購訂單,供應商在規定時效內發貨;(4)跨境電商國內倉收貨、質檢、打托等待集貨;(5)物流服務商提貨,并負責海運和清關流程;(6)跨境電商海外倉收貨上架,完成備貨流程;(7)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平臺下單,海外倉發貨;(8)尾程配送,消費者簽收。海外倉備貨模式的優勢是交付時間短,客戶體驗好,有海外倉提供尾程配送、客服和退換貨等服務;缺點是海外倉的存貨要占用資金,故而比較適合高貨值、周轉快的暢銷商品,以避免積貨。
2? 跨境電商背景下小家電供應鏈管理面臨的問題
2.1? 出口品類少,品質參差不齊。受國際物流運輸、清關、海外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消費者對不同小家電的偏好程度不同,跨境電商出口品類豐富度受到一定限制。另外,跨境電商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特別是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內有很多小家電工廠,長久以來都是以OEM(原始生產制造商/代工)或者ODM(原始設計制造商/貼牌)模式為主,品牌意識不強,競爭力不夠。一方面,因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商品價格戰頻繁,在一定程度上擠兌了專注產品品質的供應商,導致檸檬市場問題。另一方面,因顧客無法當面考察產品質量,部分供應商在產品品質方面出現“雙標”,對跨境出口電商企業信譽造成影響。
2.2? 海外市場準入規則差異,庫存控制難度大。小家電出海必須要取得目標市場的相關認證,例如北美的CSA、FCC等認證,歐洲的CE、RoHS認證,海灣七國的GCC認證等。如果不認證或認證不合格,面臨的將是產品報關不通過、在目標市場無法流通等嚴重后果。另外還需重點關注電源制式,不同國家對電源插頭(美標、英標、歐標等)的適配要求也存在差異。很多中小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開辟不同于傳統外貿的海外市場,例如近幾年中東市場和東南亞市場發展迅速頗受歡迎。不同國家的認證標準差異不僅對小家電的生產和采購批量、庫存控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認證產生的費用也將拔高供應鏈整體成本。
2.3? 跨境供應鏈物流成本高。相比傳統外貿物流,由于跨境電商物流存在需求碎片化、運輸高頻次,且不管是按需即時采購模式,還是海外倉備貨模式,跨境電商全鏈路物流涉及環節更多,流程復雜,因此物流成本較高。根據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對跨境電商總成本構成分析,目前跨境電商物流費用在整個跨境電商成本中占到了30%左右,比重較高。小家電產品不同于其他出口優勢品類(如服裝、配飾、電子消費品等),其質量和體積相對較大,以廚房電器為例,一臺機器的重量在4~8KG不等。另外,產品功能的特殊性對包裝也有更嚴格的要求,因此物流成本更高。
2.4? 雙重邊際化導致供應鏈整體利潤降低。在跨境出口電商發展進程中,小家電供應商和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在決策過程中,以自身邊際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在利益分配上爭取更多利潤,忽視供應鏈上其他成員的邊際利益,進而導致整個供應鏈績效降低。例如,從跨境電商平臺企業角度,小批量、多頻次、高時效的需求以提高庫存周轉率和客戶滿意度,而從小家電供應商的角度,希望以批量生產的方式來降低供應鏈運作成本,因而設置較大的訂購批量。小家電供應商與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各自站在自身立場,在利益分配上爭取更多利潤,從而導致終端商品零售價上升,進而影響下游顧客購買力度,商品出現堆積,供應鏈系統整體利潤降低。
3? 跨境電商背景下小家電供應鏈管理優化方案
3.1? 調整選品策略,聯合打造“爆款”。小家電行業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從需求端來看,國內市場主要為電壓力鍋、豆漿機、電熱水壺等中式小家電;歐美市場主要為電熱咖啡機、攪拌機、多士爐、面包機等西式小家電;東南亞和中東地區天氣較為炎熱,冷風機、車載小風扇、制冰機等小家電銷量居高;歐洲天氣較為寒冷,暖手寶、暖風機、電熱毯等需求量較大。跨境電商平臺對接終端消費者,且平臺上記錄了大量消費行為數據,對分析目標市場消費者偏好具有優勢。跨境電商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結合供應商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品線,將顧客需求優化到采購與生產環節,共同打造高質量、強需求的產品。
3.2? 發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實現內外銷轉型。2020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支持企業發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即在同一生產線上按照相同標準、相同質量要求生產既能出口又可內銷的產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實現內外銷轉型。電商平臺企業和小家電企業都應關注目標市場對小家電的準入規則,并關聯供應商準入標準。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企業實現內外銷轉型最關鍵的就是解決國外、國內兩個市場的準入差異問題,將專門按照國外準入要求生產的產品調整為滿足國內市場準入,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因海外市場需求變化、訂單取消而導致的國內庫存積壓問題。
3.3? 利用海外倉,降低物流成本。解決跨境供應鏈物流成本高的難題,需要從物流的各個環節入手,同時兼顧成本、速度、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價格偏高、體積較大、易碎,傳統物流方式難以運送的貨物更適合用海外倉,例如咖啡機、破壁機、空氣炸鍋等廚房小家電,吸塵器、掛燙機、空氣凈化器等生活小家電。本文認為,選品是海外倉備貨的第一步,根據產品特點和產品銷量選擇適合海外倉備貨的商品,通過海外倉儲調節來優化物流運輸成本。其次是做好預測和庫存計劃,庫存計劃是海外倉最難控制的環節,因為海外倉備貨提前期長,提前期內的需求波動對備貨商品的售罄率影響非常大。再者是優化商品包裝,在商品的包裝上下功夫,保障商品安全性的同時優化減輕包裝重量。
3.4? 設計合理契約消除雙重邊際效應。消除雙重邊際效應首先要求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和小家電供應商把雙贏作為供應鏈管理的整體目標,通過設計合理的供應鏈契約來調節雙方的利益,使供應鏈整體收益達到最大化。例如通過設置回購契約的方式,小家電供應商對跨境電商平臺沒有賣掉的產品以小于進貨價的價格進行回購,以實現風險共擔。另外,借助跨境電商平臺的互聯網和大數據優勢,實現精準及時的信息傳遞,縮短作業前置期,提升供應鏈響應速度,降低其他節點的不必要成本,以此提高供應鏈整體績效。
參考文獻:
[1] JUNGLE SCOUT. 2021年全球小家電行業發展報告[EB/OL]. (2022-3-16)[2022-12-15]. http://www.cbyxs.com/archives/21214.
[2] 蔡麗娟. 佛山小家電制造企業發展跨境電商B2C模式研究[J]. 現代商業,2016(9):42-43.
[3] 鄒朱翊. 小家電企業跨境電商發展策略研究——以B企業為例[J]. 技術與市場,2022,29(4):200-201.
[4] 鄧麗瓊. 跨境出口電商的供應鏈管理與優化[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2):98-99.
[5] 章英枝. 跨境電商(出口)之海外倉的庫存管理探究[J]. 質量與市場,2021(5):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