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史實與學理:再析紅軍長征落腳陜北的決策地

2023-06-29 23:49:04左敬成楊喜紅竇雅麗
絲綢之路 2023年1期

左敬成 楊喜紅 竇雅麗

[摘要]通過對長征期間中共中央數次改變長征目的地的過程的梳理,可知創建新蘇區和開創抗日救國新陣地是中共中央確立長征落腳點的兩個核心指標。在哈達鋪期間,中共中央雖然通過獲取的《大公報》等知曉了紅二十六軍創建陜甘蘇區的情況,并確定了向陜北進軍的方針,但是并未明確提出創建新蘇區與開創抗日救國新陣地。榜羅鎮會議上,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的口號,并詳細分析西北地區對于北上抗日的重要性,正式決定以陜北蘇區為紅軍長征的落腳點。

[關鍵詞]哈達鋪;榜羅鎮會議;新蘇區;抗日救國新陣地

[中圖分類號] K2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5-3115(2023)01-0078-07

哈達鋪和榜羅鎮是甘肅長征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節點。近年來,兩地在宣傳長征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建成了哈達鋪長征紀念館和榜羅鎮會議紀念館,同時大力宣傳長征故事。但是,兩地在宣傳長征文化的過程中對中共中央決策長征落腳點這一問題出現了明顯相互矛盾的表述,哈達鋪紀念館宣稱哈達鋪是落腳陜北的決策地,榜羅鎮會議紀念館則宣稱榜羅鎮會議最終決定以陜北為長征落腳點。兩個紀念館的不同表述也影響到了媒體對甘肅長征文化的宣傳。如2021年4月《隴南日報》發表的《“加油站”哈達鋪:紅軍長征落腳陜北的決策地》一文與《甘肅日報》于同月發表的《榜羅鎮會議:確定紅軍長征落腳點》一文有著明顯相互矛盾的表述。事實上,對于在何處決策長征落腳點學界亦有爭論。鄭子文、楊材美、石仲泉等以毛澤東1935年9月22日在陜甘支隊團以上干部會上提出“首先要到陜北去”為依據,認為以陜北為落腳點的決策在哈達鋪已經形成①。秦生、蔣建農、黃會奇等以毛澤東在榜羅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為依據②,認為落腳陜北的決策是在榜羅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形成的。綜上分析可知,出現分歧的根源是雙方對于中共中央決策長征落腳點標準的判斷不同。要解決這一分歧,須從史實與學理兩個層面入手,理清決策長征落腳點的標準是什么,在此基礎上對中共中央在哈達鋪與榜羅鎮的一系列活動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判斷何處是長征落腳點的決策地。

一、決策長征落腳點的標準

長征期間,中共中央曾多次改變目的地。1934年10月,長征開始時計劃去湘西落腳;1934年12月,黎平會議上決定以遵義為中心在黔北地區建立根據地;1935年1月,遵義會議上決定在川西或川西北建立根據地。1935年6月16日,中共中央致電張國燾討論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后的戰略方針時提出“為著把蘇維埃運動之發展放在更鞏固更有利的基礎之上,今后我一、四兩方面軍總的方針應是占領川、陜、甘三省,建立三省蘇維埃政權,并于適當時期以一部組織遠征軍占領新疆”[1]72。6月26日,兩河口會議上,中共中央正式確立創建川陜甘蘇區的戰略方針,指出在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的有利條件下,紅軍的戰略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攻,以甘肅南部為中心創建川陜甘新蘇區。

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窩召開了會議。此次會議,在重申兩河口會議關于創建川陜甘蘇區的戰略目標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創建西北根據地的口號,會議決議中指出紅軍基本的嚴重的責任,就是在川陜甘及廣大西北地區創造出這樣一個根據地。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再一次在沙窩召開會議,后由毛澤東起草了《關于目前戰略方針之補充決定》,指出從當前和將來的發展看,陜甘地區有創建新蘇區的現實基礎和良好條件,主力紅軍到達這一地區后,在政治上能夠與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六軍以及通南巴游擊區協同作戰,同時能夠組織、領導陜甘地區普遍存在的游擊運動,將各個蘇區與游擊區連在一起,成為一大蘇區。依靠紅軍的現有力量,完全能夠實現這一目標。

1935年9月,由于張國燾拒不執行北上戰略,中共中央只能率領紅一方面軍主力紅一、紅三軍團單獨北上。9月12日,在俄界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毛澤東指出由于張國燾南下導致紅一、紅四方面軍分開,“使中國革命受到相當嚴重損失,但是我們并不是走向低落,而是經過游擊戰爭,大規模地打過去。一省或數省首先勝利是不能否認的,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不過不是在江西,而是在陜甘”[2]472。當前紅軍總的方針依然是北進,但由于中央率領紅一、紅三軍團單獨北上,力量相對弱小,而敵人在甘肅南部地區部有重兵。因此,“從當前的敵我形勢出發,行動方針應該有所改變,首先打到甘東北或陜北,以游擊戰爭來打通國際聯系,靠近蘇聯,在陜甘廣大地區求得發展”[3]174—175。俄界會議改變了原先以甘肅南部為基礎創建川陜甘蘇區的戰略方針,而是決定直接北上先到接近蘇聯的地方創建根據地,然后在向東開辟蘇區。

從兩河口會議、毛爾蓋會議和俄界會議的決策中,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在選擇長征目的地時有兩層考慮:一是紅軍長征到達某一地區,二是創建新蘇區。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話語體系中,蘇區是由一定的活動區域、穩固的蘇維埃政權和一定數量的紅軍組成的。在確立創建川陜甘蘇區的戰略方針時,張聞天就曾指出,“以整個時期來看,我們過去的戰略方針放在到達一定的地區上,而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原定地區,同四方面軍已經取得了匯合,因此,尋求決戰的勝利,成了目前我們的中心任務。”“如果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仍舊以到達一定的地區為我們行動的中心,實際上就是要避免戰爭,放棄建立新的蘇區根據地的任務。”[1]927月10日,《紅星》報發表社論,同樣指出“我們當前的任務,就不是為著到達一定的地區而進行長途的行軍了。我們現在是下定決心,用進攻的戰斗爭取與敵人決戰的勝利,創造川陜甘新蘇區”[1]131。由此可知,確立長征落腳點的核心目標是創建新蘇區。

此外,在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之際,中共中央明確提出了北上抗日的主張。1935年6月15日,毛澤東代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發表了《為反對日本并吞華北與蔣介石賣國宣言》,“號召全中國海陸空軍與紅軍攜手共同北上抗日,號召全國民眾統統動員起來”[1]68-69,共同參加神圣的反日戰爭。6月29日,兩河口會議上在聽取了秦邦憲關于日本侵略華北的報告后,毛澤東就明確提出:“日軍進攻北平,明顯地要侵占華北。現在各帝國主義國家的沖突在中國表現為軍閥間的矛盾。日本帝國主義想把蔣介石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下。黨對時局應有表示,應發表文件。要在部隊中宣傳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反對放棄華北,這最能動員群眾。”[2]4607月中旬,毛澤東會見徐向前等紅四方面軍領導人時,也明確指出:“今后一、四方面軍的行動方針,就是北上抗日,建立川陜甘革命根據地,促進全國抗日高潮的發展。”[2]461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提出抗日救國十大方針,呼吁各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團結起來,以“兄弟鬩墻外御其侮”的真誠覺悟,停止內戰,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財力、武力等為抗日救國而奮斗。

此后,經過沙窩會議、毛爾蓋會議和俄界會議等一系列會議,中共中央將北上抗日的方針與創建新蘇區的戰略目標統一起來。8月初召開的沙窩會議上,毛澤東首次明確提出“把抗日救國放在全國蘇維埃旗幟之下”的主張,指出紅軍“要全力貫徹落實黨的北上抗日救國戰略方針,首先是甘肅區域,而后再派支隊到新疆”[4]175。8月20日,毛爾蓋議上,毛澤東分析了在陜甘開展抗日救國運動的條件,認為蔣介石將東北軍和部分由原十九路軍改編的士兵從華北抗日前線調往陜甘“圍剿”紅軍,在士兵中引發了不滿情緒,這是紅軍動員抗日救亡的有利條件。9月12日,俄界會議上,中共中央認為張國燾對全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形勢估計不足,片面地夸大敵人的力量而輕視自己的力量,喪失了在中國西北部這一抗日前線創建新蘇區的信心。三次政治局會議對于北上抗日的表述,表明中共中央創建新蘇區是以接近抗日前線為重要前提的。因此,開創抗日救國新陣地成為確立紅軍長征落腳點的又一重要標準。

二、創建新蘇區

1935年9月17日,中央紅軍突破臘子口天險,于9月20日進駐哈達鋪。進駐當天,中共中央政治局便召開了會議,討論了組織工作和陜甘支隊的整編問題,并決定派人前往新疆,與共產國際取得聯系。會議結束后,毛澤東、張聞天等人詳細閱讀了在哈達鋪搜集的1935年7、8月間的《大公報》《山西日報》等報紙,這些報紙詳細記錄了國民黨軍隊進攻陜北紅軍的軍事行動和陜北根據地的發展狀況。這是長征以來中共中央第一次確切掌握陜甘蘇區和陜甘紅軍的情況。在到達哈達鋪之前中央中央曾零星地搜集了一些關于紅二十六軍在陜甘邊活動的信息,但并不知道中央紅軍長征的一年時間里在劉志丹、謝子長等人的領導下陜甘邊和陜北地區相繼建立蘇維埃政權的情況。陜甘蘇區的存續無疑給處于困境中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給予了新的希望。毛澤東等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商議,改變俄界會議確立的戰略方針,爭取以陜北地區為紅軍長征的落腳點,以實現原定的創建川陜甘蘇區的戰略目標。9月22日,改編后的陜甘支隊在哈達鋪關帝廟舉行團以上干部會議,毛澤東作了當前紅軍行動方針與任務的報告,指出陜甘支隊下一步的行動方針是首先是到陜北去,與劉志丹領導的紅二十六軍會合,從哈達鋪到劉志丹創建的陜北根據地不過七八百里的路程,激勵大家要振奮精神,繼續北上。

9月23日,陜甘支隊離開哈達鋪之后突破了國民黨軍隊的渭河防線,于9月27日到達通渭縣榜羅鎮。當日,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這次會議的記錄并未留存下來,不過從10月22日吳起鎮會議上毛澤東對這次會議的復述中,可以知曉會議的具體情況。毛澤東講道:“俄界會議與張國燾決裂,那時口號,打到陜北去,以游擊戰爭與蘇聯發生聯系。榜羅鎮會議(由政治局常委同志參加),改變了俄界會議的決定,因為那時得到了新的材料,知道陜北有這樣大的蘇區與紅軍,所以改變,決定在陜北保衛與擴大蘇區。在俄界會議上想在會合后,帶到接近蘇聯的地區去,那時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的觀點是沒有的,現在我們應該批準榜羅鎮會議的改變,從陜北蘇區來領導全國革命。”[5]268可知榜羅鎮會議主要是改變了俄界會議關于靠近蘇聯建立根據地的決議,正式提出了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的戰略目標。

會后,中共中央將這一決議傳達到陜甘支隊進行討論。9月30日,陜甘支隊政治部發布《會合紅二十五、二十六軍,在陜北創立根據地討論大綱》,指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已經順利地突破了敵人在岷州、西固間的封鎖線,過了渭河,取得了第一個偉大勝利。根據現在敵我力量的變化,黨改變過去在甘南創建蘇區的決定,決定到陜北去會合紅二十五、紅二十六軍,在陜北及其附近地區創立根據地。大綱還分析了在陜北建立根據地的有利條件,闡明了其重大意義,號召指戰員到陜北去,開創革命新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討論大綱中,明確提到了紅二十五軍,表明此時中共中央已經判斷出紅二十五軍與紅二十六軍會師的情況,也表明中共中央在確立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的戰略目標時,是將紅二十五軍考慮在內的。

對比分析,可知在哈達鋪期間中共中央盡管知曉了紅二十六軍在陜甘創建蘇區的信息,也有了向陜北前進的目標,但是并未提出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的戰略方針。張聞天在哈達鋪撰寫讀報筆記時提到“我們將踢掉這些障礙物,肅清自己前進的道路,為創建川陜甘新蘇區而斗爭”。表明在哈達鋪時,對于創建新蘇區的設想,依舊是以兩河口會議提出的創建川陜甘蘇區為基準的。而要實現創建川陜甘蘇區的目標,就需要將陜甘邊蘇區和通南巴游擊區連城一片,其核心區域是甘東南及陜南等地區,而不是陜北。之所以再次提出創建川陜甘蘇區的目標,這是由當時的現實情況所決定的。紅二十六軍創建了陜甘蘇區,在中共中央看來這是可以提前實現創建川陜甘蘇區戰略目標的有利條件。但是,對能否僅依靠紅二十六軍來創建川陜甘蘇區,中共中央是存在疑惑的,需要進一步的討論。

但是,在榜羅鎮會議上,毛澤東明確提出了“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表明中共中央已經有了新的創建蘇區的目標。這一目標不再是之前的創建川陜甘新蘇區,而是以陜北為中心擴大蘇區,領導革命。博古在榜羅鎮期間撰寫的文章則證明了這一點,他指出“蘇維埃的種子在西北原野已經確立了茁壯怒放的根基,偉大的開端已經有了英勇的斗爭和正確的領導,將能使現在的游擊運動、游擊區發展團集、鞏固起來,成為堅固的蘇維埃根據地”[6]20,陜甘蘇維埃與游擊運動的發展應該看作是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開端與先聲。從紅三軍團政治部主辦的《戰士報》中也可以看出這一變化。1935年9月27日,《戰士報》第194期報道了擴紅運動,提出“緊張起來,動員起來,為擴大一倍紅軍而斗爭”“要猛烈的擴大,還要努力的鞏固”等口號。表明擴紅運動是這一階段紅軍在甘肅境內的重要任務,但未提及“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的任務。而9月30日出版的《戰士報》第195期則響亮地提出了“迅速北進,會合二十五軍、二十六軍,鞏固和發展陜北蘇區”的口號,并載文介紹了陜甘蘇區的發展情況。同時,毛澤東于9月29日在通渭縣文廟街小學首次朗誦了《七律·長征》,詩中首先回顧了長征一路的歷程,最后難掩激情地寫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表明此時在毛澤東看來長征勝利在望,紅軍即將開始新的革命歷程,即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

三、開創抗日救國新陣地

中共中央盡管在1935年6月確立了北上抗日的方針,但當時由于缺乏材料,對于日本侵略中國北方的形勢未能進行細致的分析,對如何開辟抗日救國新陣地,也未提出明確的方案。1935年6月29日,在兩河口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秦邦憲作了“關于目前時局問題”的報告。提到“從北方幾個無線電材料,我們看到了日本帝國主義向北平進攻,向北平城打了五炮,打了永定門,同時發表了華北國宣言。從陳昌浩處得來的消息,北平政府已經離平,但不能斷定是否像侵占奉天一樣來侵占北平。但日本帝國主義是要來侵占北平的,現在我們應該加強反日宣傳。另外,東北軍也宣傳其打日本的問題”[4]154-155。秦邦憲的報告表明當時中共中央了解北方形勢的信息渠道十分有限,并不清楚華北事變的具體經過。

此后,在沙窩會議、毛爾蓋會議、俄界會議以及哈達鋪會議上,均未對北方形勢做具體分析。但到榜羅鎮后,中共中央對華北的認識明顯有了很大的改變。楊定華回憶:“到榜羅鎮時有一個高小學校供給了很多報紙雜志給紅軍,中國共產黨及紅軍領袖閱后,覺得關于日本在我國北方侵略的許多材料,急待分析和討論。據聞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及軍事領袖開的會議上主要議程是討論北方形勢。”[7]348

對于中共中央領導人在榜羅鎮閱讀的報紙和雜志,因為缺少直接的記錄,一直以來鮮有討論。事實上,通過張聞天于1935年10月1日在通渭縣城所撰寫的讀報筆記《察哈爾事件與日本帝國主義的并吞華北》一文,可以推斷在榜羅鎮時,中共中央主要通過天津《益世報》和《東方雜志》獲取了日本侵略中國北方的最新情況。張聞天在文中引用了1935年6月11日至9月15日《益世報》的內容,主要涉及華北事變以及華北事變后英、美兩國對日本的外交態度等,同時引用了《東方雜志》1935年3月16日發表的《中日問題之展開》一文中的內容。這表明楊定華的回憶是真實的,也表明榜羅鎮會議上中共中央是在分析了日本侵略中國北方的實際情況之后作出了“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的戰略目標。

榜羅鎮會議召開次日,緊接著召開了陜甘支隊連以上干部會議。會上,毛澤東首先詳細介紹了日本對中國北方嚴重的侵略活動和陜北蘇區以及陜北紅軍的情況,然后著重分析了在中國北方建立抗日救國新根據地的政治和經濟條件。最后進行了政治動員,提出陜甘支隊要迅速向陜北前進,避免同國民黨軍隊作戰。要嚴格整頓紀律,充分注意群眾工作,要宣傳北上抗日的意義,注意擴大新戰士。這是自北上抗日戰略目標提出以來中共中央領導人首次向紅軍指戰員詳細分析日軍侵略中國北方的情況以及開創抗日救國新陣地的可行性。同日,秦邦憲撰寫《發展著的陜西蘇維埃運動與我們支隊的任務》一文指出陜西發展著的蘇維埃運動,因為陜西所處的地位,在目前中國特殊的條件下,有著特別重大的軍事戰略的重要性。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兵鋒逐漸指向陜西和綏遠,“這種情況,便將陜西蘇區與蘇維埃運動提高到反對日本侵略與保衛蘇聯及外蒙人民共和國的哨兵地位”[6]21。

緊接著,張聞天在《察哈爾事件與日本帝國主義的并吞華北》一文中指出日本所謂的“中日親善”“中日提攜”其實質都是為吞并華北與整個中國做準備。日本想獨占中國必然引起與美、英等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蔣介石雖是以后并不放棄在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中間玩弄一些‘以夷制夷的把戲,然而這種玩弄的余地,現在已經非常狹小了”。現在“廣大的群眾之間醞釀著對于日本帝國主義并吞華北侵略中國以及國民黨賣國的憤怒”。因此,主張“中國共產黨、中國蘇維埃政府與工農紅軍應該更高地舉起反日反帝的旗幟,團集全中國一切反日反帝的群眾在自己的周圍,開展反日反帝的民族革命戰爭,以保衛中國民族的獨立與領土完整”[8]。有學者認為這是張聞天關于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一次重要的理論嘗試,也表明了此時中共中央對于將來領導抗日救亡運動有了新的主張。

對比分析毛澤東、張聞天和秦邦憲等人的言論,可以判斷此時在中共中央看來,北方可以成為抗日新陣地的政治條件主要有三點:一是華北是抗日的前沿陣地,有著普遍的排日運動;二是北方在地理上靠近蘇聯,可以打通國際線,接受共產國際的援助;三是西北地區可以廣泛發動少數民族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中共中央政治局三位主要領導人的頻繁發聲,表明此時中共中央已將“保衛與擴大陜北”和開創抗日救國新陣地統一了起來,紅軍長征落腳點的決策也是在充分考慮將來領導抗日救亡運動的情況下做出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史實上講,中共中央對陜北蘇區和日本侵略中國北方形勢的認識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哈達鋪期間中共中央通過《大公報》等掌握了陜北蘇區的具體情況,在榜羅鎮又通過《益世報》和《東方雜志》詳細分析了日本侵略中國北方的形勢以及北方可以成為抗日救國新陣地的條件。從學理上講,決策長征落腳點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并不是簡單地以紅軍長征到達某一地區為標準,而是以是否明確創建新蘇區和開創抗日救國新陣地為標準的。對比分析中共中央領導人在哈達鋪與榜羅鎮的一系列活動、講話以及發表的文章,可知在哈達鋪時只是提出了“到陜北去”,而榜羅鎮會議正式決定以陜北為長征落腳點。舉一反三,當前在建設甘肅長征文化公園的過程中,各地既要強調自身的特殊性,但也需從整體上進行把握。在此基礎上,宣傳紅色文化,弘揚長征精神。

[注釋]

①參見鄭子文:《哈達鋪在紅軍長征中的歷史地位》,《社會科學》,1979年第2期;楊材美:《紅軍長征去陜北是在哈達鋪決定的》,《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2期;石仲泉:《在哈達鋪決策長征落腳點和抵達陜北的兩個奠基禮》,《毛澤東思想研究》,2013年第3期;李榮珍、宛志亮:《論哈達鋪在紅軍長征中的重要歷史地位》,《檔案》,2021年第4期。

②參見秦生:《黨中央落腳陜北的決定是在哈達鋪作出的嗎——也談長征落腳點的確定問題》,《理論學習》,1987年第3期;蔣建農:《榜羅鎮會議與長征目的地的最終確定》,《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黃會奇:《促成長征落腳陜北的報紙因素》,《黨的文獻》,2016年第5期;王琪:《紅軍長征途中的兩個重要拐點》,《紅廣角》,2016年第6期。

[參考文獻]

[1]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文獻3[ 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資料組.中國共產黨歷次重要會議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徐占權,徐婧.決策·存亡:長征中重要會議的解讀[ 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6.

[5]張培森.張聞天年譜(上卷)[ 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

[6]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文獻4[ 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6.

[7]楊元忠.紅軍長征過甘肅[ 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5.

[8]洛甫.察哈爾事件與日本帝國主義的并吞華北[J].斗爭(西北版),1935,(74):19-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日韩a级毛片|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国产成人1024精品|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国产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婷婷综合亚洲| 福利在线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一级爆乳无码av|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成人中文在线|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欧美| 欧美色99|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日本91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 尤物视频一区|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第一页亚洲| 在线国产资源| 亚洲最大综合网| 国产第一色| 精品福利网| 午夜影院a级片| 激情综合网址|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天天综合网站| 狠狠色丁香婷婷| 午夜三级在线|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97| 日本午夜影院|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91伊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