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
《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印發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新修訂的《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修訂后的《處罰辦法》條款數目由原來的82條增加至92條,整體框架不變,仍為八個章節。其中遵照行政處罰法的修改將第三章“一般程序”改為“普通程序”,同時依據行政處罰案件辦理流程,按立案、調查取證、案件審查、告知和聽證、法制審核和集體討論、決定、信息公開的順序進行分節規定。《處罰辦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新《野生動物保護法》印發
5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正式實施。拒食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保護野生動物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任務,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依法將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劃入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進行嚴格保護。將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納入應急救助范圍,加強野生動物收容救護能力建設,建立收容救護場所,配備相應專業技術人員、救護工具、設備和藥品。
《廣東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2023—2025年)》印發
4月27日,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等10部門聯合發布《廣東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均比2020年下降14%,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降幅不低于20%和10%,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2萬畝,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19.73萬噸、0.98萬噸、7.38萬噸和4.99萬噸,全省農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6%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以上,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力爭達到100%,城鎮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30%。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效果評估監測質量控制技術規范》印發
近日,廣東省地方標準《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效果評估監測質量控制技術規范》正式發布,將于2023年6月28日實施。該標準填補了國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效果評估監測質量控制領域的空白,將有力指導廣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效果評估監測工作。
《關于支持南海區后備上市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印發
5月11日,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南海分局印發實施《關于支持南海區后備上市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服務保障對象為南海區上市后備企業,主要通過加強企業信息收集梳理、建立“面對面”溝通服務機制、簡化辦理環評審批、落實環評全過程保障、強化環境要素保障、簡化環境準入管理、創新環境監管方式、降低企業治污成本、培育壯大環保產業、定點服務幫扶十條措施,提供全方位的生態環境優質服務,加快破解制約企業上市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助力企業加快上市步伐。
事件
生態環境部啟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工作
近日,生態環境部啟動實施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并開展春季航次海上調查工作。本次調查緊緊圍繞“摸清家底、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的總體思路,以近岸海域和283個海灣為重點,把摸清我國管轄海域環境介質中各類污染物本底狀況、精細化掌握各海灣生態環境狀況特征和人為活動影響等作為主要目標,統一組織實施、統一時間節點、統一技術規范、統一質控要求、統一數據報送、統一成果集成,形成系統性調查評估成果。調查工作堅持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成立了由相關領域知名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組,充分利用生態環境系統內外和沿海地方的優勢技術力量,確保調查各項任務的高質量推進。
生態環境部與國家航天局簽署深化衛星遙感應用戰略合作協議
4月28日,生態環境部與國家航天局在京簽署關于深化衛星遙感應用的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重點圍繞生態環境保護、“碳達峰、碳中和”等領域,在生態環境衛星體系建設、遙感應用服務、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促進衛星遙感技術更好地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
廣東省財政再下達5億元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近日,廣東省財政廳在前期已下達8.2億元資金的基礎上,再下達林分改造林相提升資金5億元,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重點任務落地落實。2023年,廣東共下達13.2億元補助全省各市縣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支持各地搶抓造林窗口期,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同時按照200萬元/市的標準補助非珠三角地區開展綠美示范點前期啟動工作,突出綠美示范引領,全域推進綠化美化提質增效,不斷增強生態民生福祉,打造城鄉協同發展的美麗家園。
深圳市首個近零碳校園投入使用
近日,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校園試點福田區新洲小學改建工程率先全面完工試點,正式進入運行階段。該試點按“綠電系統+零碳組團系統+零碳管理系統”三部分進行改造建設,將低碳、教育、科技、體驗、建筑深度融合,構筑了六大子場景:1000平方米光伏綠電、低碳教育、低碳信用、低碳運動、零碳圖書館、植物碳匯,同時通過零碳管理云平臺實現校園碳排可視、可管、可控、可優。
中山市“無廢”文化青年先鋒隊正式成立
5月12日,中山市“無廢”文化青年先鋒隊成立。青年先鋒隊成員由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各部門35周歲以下青年以及中山市環境科學學會青年代表共同組成。青年先鋒隊將以“無廢城市細胞”為依托,推進無廢園區、無廢工廠、無廢酒店、無廢餐館、無廢商場等的宣傳工作,開展無廢文化科普活動入學校、進企業、下基層,廣泛動員全民參與“無廢城市”建設,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