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晶晶 殷明月 董令 謝姣
《食品分析》課程的根本任務就是為食品行業培養出德才兼備的檢測人員,如何將思政元素貫穿于該課程教學全過程,促使學生德才共長,是高校《食品分析》專業教師一直需要思慮的問題。本文主要從PBL教學模式優越性、課程思政、PBL教學與課程思政聯合模式下課程的設計與應用等三方面,對PBL教學模式下《食品分析》的課程思政進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為提高《食品分析》教學水平提供新的理論支撐。
《食品分析》作為食品及相關專業的必修課,其主要以分析化學為理論基礎,研究食品組成成分的檢測方法,并評價食品品質,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性很強的本科課程。該課程信息量大,教授內容廣泛,單一的ppt“填鴨式”講授模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倦怠,對課程學習興趣喪失,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重點內容,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煉,難以達到《食品分析》課程的培養目標。為了提升該課程的整體教學水平,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始應用于日常教學中,如雨課堂、仿真課堂、騰訊課堂等等。基于“立德樹人”的教學目的,通過PBL教學模式,本文探討了一種新的《食品分析》課程教學方法,為《食品分析》課程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1.PBL教學模式下《食品分析》課程的優越性
PBL教學(problem –based learning首字母)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放棄了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重點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教育行業中比較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PBL教學模式下《食品分析》課程,是將問題與課程目標掛鉤,在問題的驅動下,促使學生通過思索、討論、自主查閱、合作等方式,學習與問題有關的相關知識,探討問題間知識點的邏輯關系,建構自己的知識框架。PBL教學模式下學生發現問題、查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在歸納總結、文獻檢索、交流合作、自主學習等方面展現出一定的優勢,學生的綜合學習實力改善顯著。因此,將PBL教學模式應用于《食品分析》課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熱情,幫助其快速掌握相關知識,有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更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及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2.《食品分析》課程思政
《食品分析》作為高等院校食品相關專業的主干課程,其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具備能夠從事食品分析相關工作的能力。食品分析工作涵蓋了整個加工過程中各階段食品的成分檢測分析,除了常見的營養成分和功效成分外,有毒物質及限量元素也是重要的檢測項目。因此,食品分析工作是一項關乎于國計民生的重要職位,從事該領域的人員必須需要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素養。
將思政元素融入《食品分析》課程,不僅增加了原有課程的趣味性,有利于學生知識點的掌握,對學生良好職業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也具有積極的引領作用。教師實施《食品分析》課程思政,應依據課程章節內容,有側重點和方向性地挖掘出思政元素,并恰當地融入日常的課程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了解到自己作為食品人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正確的職業素養。
常見的《食品分析》課程思政授課形式有案例法、翻轉課堂、小組討論法和講授法,借助多種現代化智慧教學工具(如雨課堂、學習通、騰訊課堂等),將課程內容相關資料提前上傳,學生不再局限于教學時間、空間的限制,可自行安排個人的學習進度,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進而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3.PBL教學模式下《食品分析》課程思政的設計和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授課老師根據課程教學目的和內容,挖掘出相適應的思政元素,精心設計出適合于思政教育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自我思索和自我學習等方式形成個人觀點,經小組討論確定最終方案,這種模式更有利于學生良好職業觀、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最終可實現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
以第二章“樣品的采集、制備、處理和保存”為例。任何食品分析檢測相關的工作都是始于樣品的獲得和管理,而正確的樣品采集、記錄、制備、處理和保存操作正是食品分析工作有效開展的初始保障,當樣品采集無代表性、樣品標記混亂、樣品制備過程中雜質深入和樣品保存不當腐爛變質等情況發生時,最終分析結果不能展現出食品樣品的實際品質,造成結論的誤判。因此,這對采樣人員的操作規范性、細心程度和責任意識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本章知識點的課程思政元素是愛崗敬業、工匠精神。
3.1提出問題
首先向同學展示一份樣品記錄單,向同學們提出問題:記錄單中的樣品選用哪種采集、制備和保存方式?在這些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哪些事項?記錄單中你還發現了哪些內容或信息?這些內容和信息又具有什么樣的價值?通過以上問題讓學生對樣品的采集和保管工作具有直接明確的認識。同時,學生通過對采樣記錄單的學習,了解到樣品保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細致性,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總結得出食品分析工作的職業素質要求,即負責、細心、嚴謹和整潔。
3.2學生小組討論
根據學生對樣品記錄單內容的了解,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若樣品記錄單破損或丟失,會對食品分析工作造成什么樣的影響?除了樣品記錄單中顯示的樣品外,常見的樣品還有哪幾類?這些樣品的采集、制備、處理和保管又將具有哪些特殊性?這些問題的回答勢必需要學生提前完成該章節專業知識的學習,通過總結出不同種類樣品采集及制備的差異,探索出不同類別樣品保管操作不同的原因,從而引申出樣品正確保管的重要性。該過程不僅可鍛煉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更有助于學生明確食品分析工作的崗位職責,樹立嚴謹的工作作風。
3.3教師歸納總結
根據學生小組討論的結果,查漏補缺,采用案例教學法,在歸納所有樣品采集、制備、處理和保存知識點的同時,指出樣品保管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緊急問題及處理措施,并進一步強調食品分析檢測員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
3.4課堂反饋
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設置問題測試,線上和線下同時開展,根據線上結果反饋,找出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為鞏固所學,重新布置課后作業,于下次上課前重點給予講解,并重申食品分析工作中樣品管理員的崗位能力、愛崗敬業以及工匠精神。
結語
將思政教育引入《食品分析》課程教學,并與 PBL教學法相結合,可有效地實現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同步提升的教學目標。作為《食品分析》課程的專業老師,更應該時刻秉持“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的教學理念,努力構建新途徑、新辦法,讓專業教學與思政課堂同向同行、協同育人,達到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的目的。
基金項目:
貴州醫科大學課程思政建設項目SZ2021024;貴州醫科大學2020年課程思政建設項目《食品衛生學》。
作者簡介:
康晶晶(1986.05-),女,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植源性功能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