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薛璇|文
江夏大橋現代產業園西片集中還建小區二期工程是一項重點工程、民生工程,十一冶集團三分公司項目團隊入場以來,以特色黨建為引領,以智慧工地為依托,在廢墟之上建成一片鱗次櫛比的高層住宅,彰顯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十一冶鐵軍”風貌。

江夏大橋現代產業園西片集中還建小區二期工程
位于武漢的江夏大橋現代產業園西片集中還建小區二期工程一標段,是迄今為止十一冶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十一冶”)承接的單體合同額最大的房建項目,合同總金額11.2億元。面對這項總面積達40萬平方米的民生工程、重點工程,十一冶三分公司項目團隊自入場以來,櫛風沐雨,拼搶工期,三年疫情期間,他們把一張設計藍圖變為拔地而起的現代化高層住宅;他們把責任、擔當、安全、質量筑入每一座樁基、每一道結構中,保質保期完成了各項進度節點,在江夏這片熱土上詮釋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十一冶鐵軍”精神。
5月18日,本刊記者在項目部經理蘇宏渡的陪同下,刷卡經過工地門禁,進入項目現場。大橋現代產業園西片集中還建小區二期共有31棟樓(包括幼兒園),總面積80萬平方米,十一冶三分公司承建的一標段為6號到31號樓,包括13棟高層住宅,1 棟多層公共建筑,總計40萬平方米。
這里原本是經過拆遷之后的廢墟,在十一冶三分公司的“巧手”之下,已變成一片鱗次櫛比的高層住宅。工程進入收尾階段,記者看到,12號樓的外墻支架正在拆除,幾棟高層正在做外墻抹灰施工,樓內的欄桿、水電安裝等工作同步進行。
在項目現場,身著各色反光馬甲的工作人員正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蘇宏渡介紹說:“高峰期時,現場有1200余名工人,目前進入收尾期,現場還有700多名工人,不同顏色的馬甲代表起重工、泥瓦工、架子工等不同工種。”
記者隨機走進一棟高樓的地下室,這里的地下室頂板全部采用密肋式梁板結構,以空心模殼替代傳統的結構梁,頂板自重減少了,空間增加了。“這樣一來,走管線、通風、水電都比較方便。”蘇宏渡說。

地下室采用密肋式梁板結構

智慧工地管理系統
2020年6月,十一冶三分公司經過激烈的競爭,中標一標段,10月份,人員進場、設備進場、臨時營地的建設緊鑼密鼓地鋪展開來。三年施工高峰期間,也正是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之際,城市疫情封控,項目幾次被迫靜默停工。工期緊、任務重、勞務管理、資金協調、材料采購……那段時間,項目團隊不免陷入深深的焦慮中。蘇宏渡鼓勵團隊:“焦慮沒用,我們只能以堅忍的意志和高度的責任應對當前的各種困難。”
現場實施全封閉管理,修建隔離宿舍,組織人員核酸檢測,作業區和生活區全面消殺;加快大面積土方開挖進度,加班加點完成樁基施工……項目部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緊盯施工進度,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僅核酸檢測就做了50萬人次以上。
2023 年春節之后,疫情消散,在十一冶集團及三分公司的部署和帶領下,項目部快馬加鞭,只爭朝夕,快速釋放能效,項目安全、進度、質量、文明施工、勞務管理各個方面均獲得業主單位、政府主管部門和監理單位的一致肯定。
武漢作為特大型城市,當地也有眾多的施工企業,業主為何要選擇十一冶?
蘇宏渡回憶說:“早在十年之前,十一冶三分公司就已在武漢承接了江夏的汽車廠廠房、沌口開發區東風汽車實驗樓等項目,也獲得了多個獎項,我們干一座工程,樹一座豐碑,交一方朋友,慢慢地,十一冶的品牌在武漢就叫響了。”得知還建樓項目即將進行招標,十一冶三分公司中南分公司市場開發人員找到業主單位展示資質和業績,讓業主了解十一冶,相信十一冶。當通過資格預審后,在中南分公司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后方工程部全員配合準備各種資料,“終于拿下了這個項目,不容易啊……”
走進項目部小會議室,一面大屏呈現眼前,工作人員打開智慧工地管理系統,主頁顯示:安全生產904天,出勤716 人,在線特種設備7臺,在線環境設備1臺,在線視頻設備10臺。
該項目部的智慧工地系統硬件投入130余萬元,共分項目管理、特種設備、人員管理、安全管理、數據看板等多個子板塊。勞務人員是項目部的管控重點,打開人員管理模塊,當日出勤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工作時間一覽無余。
項目部對現場出入口、施工電梯、圍欄、物資人員通道、主樓外架、生活區等各個點位都安裝了高清攝像頭。塔吊大鉤上方也裝有監控,通過駕駛艙內的顯示屏,塔吊司機可以清晰看到吊鉤狀態,擺脫了對信號工的完全依賴。
李金博負責項目部的質量管理工作,除了在智慧工地系統上監控之外,他每天還要定時去工地巡檢,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就用手機拍攝后上傳到智慧工地平臺,推送到相應的棟號長、質量員、施工員;相關人員接到平臺反饋,整改后再將圖片上傳,形成一個閉環的質量管理系統。
蘇宏渡說:“之前項目管理是靠人力去巡視,現在靠智慧工地系統對現場進行360度、24小時無縫管理。技防加人防的措施,可以讓我們對現場質量、安全、消防、防盜、文明施工等實施全方位高效監管。”
記者走進項目部臨時營地一樓,這里專門設立了黨建活動室和匠心先模工作室合二為一的活動場所,黨員可以在這里過組織生活,技術人員可以在這里進行技術攻關討論,“兩者合二為一,可以達到1+1>2 的效果。”十一冶三分公司黨工部長曹瑩介紹說。
工作室內,書頁式的亞克力頂燈印著“初心堂”的圖案,這是三分公司向十一冶集團黨委認領的9個黨建品牌之一;“尋紅色源頭,培紅色根源,固紅色基因,鑄紅色企魂”的千層鏡,對應著十一冶“四心四紅”的黨建文化譜系;磁吸式的工作職責和組織機構圖,方便人員變動和項目結束之后的搬遷;組合式桌椅可隨時調整布局,適用于不同的活動。整個活動室的設計與三分公司本部匠心院里的“初心在身邊,咫尺見匠心”理念一脈相承。
5月19日,記者在項目部采訪期間,十一冶集團總經理助理、工會副主席、黨委工作部部長、企業文化部總經理李世杰陪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辦公室處長尚英慧來到項目部,在這里組織了一場“主題教育進一線”主題黨日活動,旨在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在項目一線中走深走實,引導一線黨員干部深度融入柳鋼集團“提質增效年”和十一冶集團“敢拼會贏”全員行動中。
與會黨員共同朗誦一首《獻給敢拼會贏的十一冶人》,共同觀看視頻《我是共產黨員·工匠篇》,共同創作“敢拼會贏、黨員先行”全員行動倡議板,共讀一本書、分享主題教育讀書心得體會。本次“主題教育進一線”主題黨日把項目工地變為學習陣地,讓主題黨日既有“黨味”又有“趣味”,為高質量推進十一冶“敢拼會贏”全員行動及項目工程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項目部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巡察

5月19日,“主題教育進一線”主題黨日活動
施工企業走南闖北不容易,如何讓大家身處他鄉時也能找到家的感覺,三分公司動了很多心思。5 月16日一早,曹瑩將正宗的柳州螺螄粉打包,從柳州上了高鐵,6個小時之后,將螺螄粉送到了項目部,這晚,三分公司項目部的兄弟們吃上了正宗的家鄉味道。
記者隨機走進項目部食堂,當日,紅燒武昌魚、小炒黃牛肉、清炒杏鮑菇等6菜1湯加果盤,足以慰藉大家一天的辛勞。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本想挖掘一些不為人知、感人至深的故事,然而,這些可愛的建設者們不善表達,他們認為,所有的經歷都是很正常的,應該做的,沒有什么可說的。李世杰告訴記者:“十一冶人是樸實無華的,這些項目團隊只是埋頭苦干,只想把每一項工程做成標桿,做成樣板,只為擦亮十一冶這塊閃亮的品牌。”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還建樓這座標桿工程已漸近尾聲,工程結束后,蘇宏渡也將帶領項目團隊奔赴下一個陣地繼續戰斗。不遠的將來,當地居民喜遷新居,入住美好家園,或許他們不會想到,曾經有一支施工勁旅在這里奮斗過。但對于曾經在這里拼搏過的人來說,每當經過這里時,都會自豪地說:“這片大樓是十一冶人蓋起來的!”
巧合的是,還建小區項目部旁邊有一條路,名為“鐵軍路”,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十一冶這支歷史悠久、信念堅定、業績卓著、勇猛頑強的施工鐵軍,必將在此鐫刻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