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永花 劉愛華 景玉寶|文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度勞動模范、鎳都實業公司防護用品廠廠長白晶的人生字典里,就沒有“怕”字。從萬方公司改制,到塑料包裝廠扭虧為盈,再到勞動防護用品廠做強做優和防疫物資生產線逆勢而生,白晶就是一個開局之人。

“工作需要,我就去做”這句質樸的話語,伴隨著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度勞動模范、金川鎳都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實業公司”)防護用品廠廠長白晶,走過了30年的“破局”之路。
2000 年,金川集團把金昌金川萬方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萬方公司”)定為首家改制單位,公司老總點將,而立之年的白晶出任辦公室/企管辦主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白晶潑辣的個性,縝密的思維,干練的作風在改革中作用突顯,破局闖關、建章立制,為萬方公司的合規經營、成長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萬方公司大刀闊斧改革改制,精簡機構,整合資源,推行“五自”經營,面貌煥然一新。
2007年,萬方公司塑料包裝廠處于虧損狀態,生產和項目管理非常糾結,上千人面臨“吃飯難”問題,公司決定調任白晶到塑料包裝廠任廠長。到任后,白晶一方面組織上馬塑料包裝產品擴能項目,一方面從拉絲、編織、裁切、印刷、縫制等長工序的生產組織入手整合和技術革新。她主創的“重包裝制袋機點封系統的改裝”獲得金川集團公司第五屆職工技術革新成果三等獎。三年努力,塑料包裝廠扭虧為盈,跳出金川一隅走向外部市場,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塑料包裝企業,營銷收入翻了三番,并獲得“甘肅省塑料包裝產品龍頭企業”榮譽稱號,被金昌市委市政府授予“科技進步先進企業”和“科技先導型示范企業”稱號。
2011年,勞動防護用品廠遇到瓶頸,人員不穩定,生產任務無法完成,公司決定派白晶到該廠任廠長兼黨支部書記,穩定人心,提高產量。
勞動防護用品廠承擔集團公司一般(特種)勞動防護服、校服、職業裝、一般(特種)勞動防護皮鞋及其他各類勞動防護雜品等的生產任務。勞動防護用品廠存在的意義,絕不是生產衣帽那么簡單。全廠100多名員工,97%是外聘的基本無其他收入的家庭婦女,其中半數以上是職工遺屬、單親家庭、錯失招工機會的金川子弟,每個人扛起的都是沉甸甸的家庭負擔。把這個廠搞好,保住并擴大弱勢群體的就業崗位,就是對和諧社會的特殊貢獻。
白晶到任后,深入班組調研,發現勞動防護用品廠就是一盤散沙,連個參加大眾活動的團隊都組建不起來。白晶把黨建與經營相融合,生產生活兩手抓,談心談話、走訪慰問,為員工解決實際困難。白晶采用班組長競聘上崗、大小流水線及零活組搭配,實施合理套裁、工序計件、階梯計價等措施打破生產僵局,鼓勵員工多勞多得。通過一系列改革,提高了勞動防護用品廠的戰斗力,全廠員工擰成一股繩。人心齊了,干什么都來勁。在實業公司組織的大眾活動拔河比賽中,勞動防護用品廠一舉奪魁,十人跳繩獲得第二的好成績,使全廠士氣大增,全體員工團結互助,后發趕超。
十年深耕,如今的勞動防護用品廠已經從籍籍無名躍升到“中國勞動防護50強企業第四名”。2022年,勞動防護用品廠完成銷售收入4200 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40.37%;完成利潤480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230.9%。白晶榮獲2018 年、2020 年、2021 年、2022 年實業公司年度生產經營成就獎。

2020年的早春二月,疫情突發,白晶所在的勞動防護用品廠奉命從工業領域跨行進入醫療物資生產領域,以最快速度建成醫用防護用品生產線。
這是“千淘萬漉”般的磨礪。疫情期間到處封路,寸步難行也得行,風險再大也得擔,從協調、聯系設備,多次往返河西走廊近千公里,到帶著員工連夜安裝調試設備;從基本啥也不知道,到處去找資料查閱標準,到拍板決定骨干“逆飛”學習;從醫用防護用品生產線人員組織籌備到生產環節把控、產品質量提升;從出廠檢驗實驗室建設到產品順利投放市場再到獲取正式生產許可證。從江蘇、廣東來的安裝調試人員,別人盡量避免接觸,而白晶不得不天天接觸。為了家人安全也只能住在廠里,打針、敷藥也堅持“戰斗”在工作崗位上,46 天沒日沒夜地連軸轉。
醫用防護用品生產線的建成投產,迅速改變了金昌“一罩難求”的局面,充實了金川防疫物資儲備庫,滿足了廣大市民和各大醫院、公司員工的防疫需求。之后又開發了兒童防疫口罩和N95口罩以及漱口水等大健康產品,相繼為金川機場、天水疫區等地捐獻口罩、防護服等價值百萬元物資。
故步自封不是白晶的性格,白晶團隊的“提高面料利用率”成果獲金川集團有限公司2012年QC活動三等獎;2013年“服裝裝飾條分割裝置”獲得實用新型專利;2014年“服裝裝飾條分割裝置”代表金川集團公司參加海峽兩岸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交流活動并獲得銀獎;2022年組織科研立項2 項,上報“熱升華機一機多用”“工裝褲側貼袋兜蓋生產工藝創新”“工裝翻領裝置”三項技術創新成果。
白晶說,讓員工從我們的服飾和服務上獲得幸福感,就要從釘好每一粒扣子做起。
2023年,白晶團隊借助金川集團公司“十四五”計劃倍增這一契機,把“三抓三促”化為具體行動,緊鑼密鼓地進行擴能項目、市場開拓、工裝革新。她就像一只陀螺,圍繞著公司利益永不停頓地旋轉、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