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慶彥,王興鳳
摘 要:初中階段信息技術是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教師專業素質有待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方法單一等,這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升。對此,需要信息技術教師堅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適合新時期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方法,力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法;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1-009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30
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對學生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習具有奠基性意義。但是因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信息技術教師研究開展新時期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路徑,力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一、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素質有待提升
要想做好當前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需要教師發揮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在教學理念、教學技能、教科研能力上做到與時俱進。但是從現實來看,信息技術教師的素質亟須提升。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教師的教學進取心不足,依然把信息技術學科當成“副科”,覺得在學校教學工作中得不到重視,因此就安于現狀;二是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滯后,對于信息技術教學還停留在要求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層面,對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了解較少,這必然會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三是部分教師的教學技能有待提升,對學科教學的前沿發展狀況缺乏關注,依然堅持傳統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缺乏創新,這必然會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學生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居于主體地位,雖然說現在的初中生對信息技術具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很多學生對機械地講授教材內容這種學習方式興趣不高,尤其是信息技術能力較為突出的學生,總是覺得課上學習的內容難以滿足其學習需求,從而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不專注的現象。還有部分學生存在功利主義學習思想,他們認為信息技術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比例較小,因此對信息技術學習放松了要求,在課堂學習中較為隨意,上課的專注力明顯不足,難以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
(三)教學方法單一
初中信息技術是一門基礎性、綜合性和實踐性課程,倡導開展實踐性學習。但很多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依然采用原來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即教師先講知識、講操作方法,然后要求學生進行反復的操作訓練,這就人為地把理論與實踐割裂開來,學習形式枯燥,學習效率較低,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四)學生操作能力有待提升
信息技術學科需要學生多上機操作、多練習。但是因為初中信息技術課時較少,所以教師在課上就會不自覺地講較多的知識與理論內容,而留給學生實踐操作的時間較少。同時,因為學生人數較多,有時候難以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同等的上機操作機會,導致一些學生在上機操作方面明顯存在短板,影響了教學效果。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實踐與探索
(一)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綜合素質
1.轉變觀念,提升自我認同感。教師的思想認識會直接影響其工作態度、教學行為,因此解決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信息技術教師轉變觀念是前提條件。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轉變對學科教學的態度,知曉學科育人的價值所在,如此才可能在學科教學中有新的突破。
2.強化學習,用新理念武裝自己。信息技術教師要強化個人的學習意識,主動投身于新課改的浪潮中。信息技術教師要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的關于學科教學的培訓活動,及時了解信息技術學科的新發現、新動態、新要求、新方法;信息技術教師還要重視對新課程標準的研讀,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這是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了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信息技術教師要多聽課、多學習,積極參與各類教研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途徑來開闊自身視野,提升對學科教學的認識;也可以閱讀關于學科教學的相關期刊或者書籍,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國電腦教育報》《電化教育研究》等,這樣就能夠在日積月累中增加信息技術知識儲備,為有效開展教學工作提供助力。
3.提升技能,發揮自我價值。信息技術學科所涉及的學習內容較為廣泛,而且更新速度較快,新的應用軟件層出不窮,操作程序不斷更新,而且網絡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瞬息萬變,很多新的內容也是現在初中生感興趣的內容,可以成為教師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切入點。所以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重視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能夠熟練地掌握日常教學和生活中的硬件操作技能和軟件使用技能,如計算機網絡架設所需的硬件知識、學校電教設備的維護與常見故障排查、熟練使用常用軟件對素材進行加工與處理、對計算機操作系統及網絡操作系統有較深的了解等。同時,信息技術教師也要注意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能夠掌握一定的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教學設備的日常維護和常見問題的維修技術,給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這也能夠得到學校的認可、學生的“崇拜”。
(二)豐富信息技術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國現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里的“有法”是指不同的學科有其教學特點;“無定法”則是說沒有一勞永逸的教學方法,要注意教學方法的與時俱進;“得法”則是指教學方法適應學生學習需求,教學效果明顯。針對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教師要重視豐富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
1.任務驅動,提高實效。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方法,它是指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把教學目標融入給學生創設的任務中,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任務主題開展探究式學習。如此,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僅會有強烈的成就感,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例如,在學習“Excel數據處理”這部分內容時,教師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就可以設計“編輯班級期中考試成績表”的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在教師導學的基礎上靈活應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數,呈現本次考試班級學生總分、排名、各學科平均成績、及格率、達優率等數據,并結合本次考試成績,給幾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提出合理化建議。這樣的任務設計,把計算思維、信息社會責任這兩方面的素養培養融入其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同時,以任務為主線、以學生探究為主要形式,也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此過程中,通過適時的引導、及時的評價也發揮了其引導作用,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2.創設情境,重視體驗。情境教學法也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動機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它是以現代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論為指導,教師依據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征,把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中,以情境引發學生積極的學習體驗,在此基礎上實現對知識的構建和認知的提升。通過開展情境教學,能夠有效解決知識理論與現實脫節的問題,不僅能夠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學習內容的價值所在,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揮。例如,在進行“圖文處理與編排”內容教學時,經了解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操作基礎,教師就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元旦馬上就要來臨,各班都準備開展元旦聯歡活動,為了邀請任課教師參加,請利用所學知識設計一份“別樣的邀請函”,比一比誰的設計更有創意。在設計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把圖文編排、圖形插入、邊框底紋、各種線條等靈活地運用其中,大膽地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象能力。學生為了展示自己的創意,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部分學生為了使自己的作品“出彩”,可謂是絞盡腦汁。在學生完成設計后,再讓學生進行設計解說,并進行優秀作品評比。學生們樂在其中,也學在其中,不僅掌握了知識與技能,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對教學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3.先學后教,翻轉課堂。在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一些學習內容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具備獨立學習的條件,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就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通過在課前給學生提供微課視頻,鼓勵學生先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上機操作嘗試,然后教師再針對學生的普遍性問題或者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適當點撥即可。也就是讓學生先學而教師后教,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例如,在進行“制作亮光字”這課教學時,通過對學生情況的分析,教師了解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文字的編排設計已經具備了基本技能,同時學生也已經掌握了Photoshop CS圖層樣式的基本操作方法,具備了自主學習的基本條件,這時就可以在課前先給學生展示微課視頻“亮光字”的設計操作方法及呈現效果,然后讓學生在分組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動手設計教師指定的亮光字,在學生完成的基礎上再分享操作步驟以及注意事項。最后教師進行點評,可以特別給學生強調一下Photoshop強大的圖層樣式功能,鼓勵學生學會如何應用。這樣的教學流程,一直以學生為中心,也體現了信息技術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內驅力。
4.適當留白,鼓勵創新。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留白也是激發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方式。所謂留白是指教師在教學時不要過度地追求面面俱到,而是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或者嘗試的空間,以免過度束縛學生思維,影響學生的創新。所以,在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一定要精心地進行教學設計,結合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給學生適當留白,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遷移、舉一反三;鼓勵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創新性實踐,這也能夠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和鉆研的熱情。例如,在進行“Word圖文混排”這部分內容教學時,課上教師講授的內容主要涉及Word系統中繪圖工具欄主要工具的使用方法,而在實踐操作中,一些學生也發現了工具欄中其他未涉及的功能對于圖文混排帶來的輔助作用,所以他們在進行作品創作時就有了創新,對此教師要肯定學生肯于鉆研的精神,并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分享在信息技術學習和操作中的一些技巧,這有助于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5.聯系生活,學以致用。現代社會已經步入信息時代,現代信息技術廣泛地應用于日常的生產與生活中,課程標準強調“要從生活中的信息科技場景入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所以在進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對學習內容進行解讀,這不僅能夠引發學生的共鳴,還能夠拉近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系統及其工作原理”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子計算機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著手,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這部分知識,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輕松、有趣,也就樂于參與其中。
(三)做好學情分析,進行個性化引導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即要使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有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但是,從初中生的現實狀況來看,因為受其成長環境、個人興趣愛好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能力上會存在較大的差異。對此,需要信息技術教師要重視做好學情分析,了解學生在信息技術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具體狀況,在此基礎上注意課堂教學、活動探究、課后作業上的適當分層,通過個性化的引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
綜上所述,新時期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的新發展對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廣大信息技術教師要針對當前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主動地轉變觀念,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要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要重視對學情的研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精心設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參考文獻:
[1] 劉午陽.與時俱進探教法,提高興趣促效果——中學信息技術教法之實踐與探索[J].勞動保障世界,2017(1X).
[2] 劉麗麗.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探索[J].傳奇故事(上旬版),2021(1).
[3] 張懷華.新課改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探索[J].文學少年,2020(12).
[4] 陳旭珍.新理念下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方法探索[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4(2).
[5] 姜曉麗,馬曉艷.關于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1).
[6] 王春濟.淺談新課標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J].新課程(中學),2010(3).
[責任編輯 郭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