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淵(上海瑞金醫院骨科) 編輯/暖陽
街上隨時可見時髦的年輕人穿著露腳踝的褲子,甚至上身裹得嚴嚴實實,下身卻露出了腳踝。而這時,不少老年人現身說法,“露腳踝,千萬使不得,會得關節炎”“千萬不要圖一時之快而落下老寒腿的病根”。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來探討一下,關節炎是怎么形成的。現代醫學通常說的關節炎,通常是指無菌性的關節炎。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也就是關節退變、老化,又稱退行性關節炎、骨關節病。
從字面上就能看出,這是一個與年齡增加密切相關的問題。在骨科醫生看來,人到老年都會患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的表現是慢性發展和反復發生的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骨關節炎的成因是由于關節表面的軟骨受到長期的勞損或磨損而引起的。其發病的相關因素包括:性別、年齡、體重、生活環境、職業等。
骨關節炎的發病因素中,并沒有寒冷這個因素。研究發現,生活在寒帶、溫帶和熱帶的人群,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是相當的。發病率與地理緯度無關,卻與地理形態有關。生活在山區的人群,骨關節炎的發病率就比生活在平原的人群要高。
關節炎中除了最常見的骨關節炎之外,其他的關節炎還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炎、紅斑狼瘡性關節炎、銀屑病性關節炎、松毛蟲性關節炎等。這些關節炎,都是全身性的疾病在關節上的表現。
綜上所述,我們通常所說的關節炎,也就是骨關節炎的主要病因,是長期負重導致的軟骨磨損,而并非寒冷。
既然沒有證據顯示寒冷與骨關節炎的發生有關,那么為什么有那么多中老年人會有寒冷導致關節痛的感受呢?
原本存在骨關節炎的患者,受到寒冷刺激后,寒冷可能成為一個誘發骨關節炎發作的因素。部分骨關節炎患者對于壓力或寒冷可能過于敏感;寒冷可能導致關節滑液中促炎因子的表達升高,加重疼痛的感覺;部分骨關節炎患者對寒冷刺激產生的疼痛的閾值較低。
可見,骨關節炎出現在“受寒”之前,可能由于“受寒”而再一次發作,但骨關節炎不是“受寒”直接導致的結果。
因人而異。就好比在寒冷天氣,有的人戴手套而有的人不戴,其實并無原則性危害。怕冷的人,還是不要太跟風追求時尚,畢竟凍僵了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