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權 編輯/長歌
對于腎病患者來說,感染后出現肉眼血尿的情況一定不會陌生,輕的僅僅表現為尿色加深、濃茶色,重的可能出現醬油色或者洗肉水樣血色尿液,同時可以伴有大量泡沫,并伴有乏力、腰酸、浮腫。發作性肉眼血尿對于原發性腎炎患者,尤其對IgA腎病患者,是揮之不去的噩夢。
腎臟疾病大多是免疫性疾病,長期蛋白尿,使得患者普遍免疫低下。慢性腎病患者最忌感冒,但也最易感冒。一旦遇到外源性病毒或細菌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首先在咽喉、呼吸道黏膜導致一系列炎癥反應,隨之患者就會出現流涕、咽痛、扁桃體腫大、發熱等呼吸道感染癥狀,人體會進入免疫保衛戰對抗致病菌,機體會產生抗體,與外來病原體等抗原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這些免疫復合物會通過體循環,沉積到腎組織,造成腎臟局部的炎癥反應和免疫損傷,從而引起和加重腎小球腎炎。所以,腎病患者感冒兩三天后常常會出現肉眼血尿和蛋白尿加重。因此,呼吸道感染引發的“腎性血尿”,又被稱為“咽痛性血尿”。它的出現的確意味著感染引發的全身免疫炎癥反應正在損傷腎臟。比如,病理研究發現,IgA腎病合并肉眼血尿、急性腎損傷的患者在病理上更容易合并新月體病變;肉眼血尿時,尿中“紅細胞管型”堵塞腎小管,可引起腎小管毒性誘發急性腎損傷。因此,若早期采取措施來縮短肉眼血尿持續時間將對腎損傷的恢復起到積極有益的作用。

首先,不要慌張。建議發熱患者可以到發熱門診就診,積極治療原發感染性疾病,不發熱的患者也可以到腎內科就診。需要進行尿常規的化驗,確認血尿的存在和程度,排除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尿紅細胞位相檢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用來判斷出血的部位,紅細胞形態不均勻提示出血來自腎臟,紅細胞形態均勻規整提示出血來自輸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超聲檢查簡單易行,可以排除泌尿道結石、積水梗阻和腎臟、膀胱等占位的問題。如果考慮“非腎性血尿”,建議完善泌尿系CT檢查。部分腎病患者出現肉眼血尿后容易出現腎功能減退,可抽血查腎功能,隨訪腎損傷程度。腎病患者出現肉眼血尿時,需要密切關注體溫變化,關注是否出現少尿、腰痛、浮腫等新的癥狀,如病情加重,建議再次到醫院檢查。
針對血尿誘因——“感染”本身進行治療。先需要明確致病原因,在正規醫院就診,區別是細菌、病毒還是結核引發的感染。如果考慮細菌,需要規范使用對腎臟相對安全的抗生素;如果非細菌感染,不建議濫用抗生素,以免增加腎臟負擔。需要注意休息,可多食用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C,多喝水稀釋尿液,減少紅細胞梗阻尿道。可以適當吃碳酸氫鈉片堿化尿液,減少尿中的紅細胞破壞。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腎病患者,如果發熱感染嚴重,可以適當減少劑量,如減量或者停用環磷酰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等,但強的松不建議突然驟停,同時盡快找腎病專家就診。
祖國醫學博大精深,早在《諸病源候論》中就論述“風邪入于少陰,則尿血”,這里的“少陰”即為足少陰腎經。“風邪”是中醫認為的“六淫”邪氣中外感致病的先導,其余的“六淫”邪氣(寒、暑、濕、燥、火)多依附于“風邪”侵犯人體。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腎病患者多以脾腎兩虛為基礎,有了正氣不足的前提,感冒時風熱外邪便從咽循經入里。寒、濕、燥等外邪依附風邪一同侵害人體,久病入里化熱,夾瘀夾痰,形成濕熱痰瘀之癥瘕,瘀堵于腎絡。因此,腎病患者出現呼吸道感染后血尿,中醫多從上焦“從咽治腎”“先病為本,后病為標”,治療先從祛除風濕、風熱、風燥等外邪出發,采用“清熱解毒”“養陰利咽”“提壺揭蓋”等中醫治法。如果感染非呼吸道感染造成的,而是由消化道感染引發的,如存在中焦脾胃濕熱蘊結,表現為口苦、納差、腹脹、腹瀉等,可采用“芳香化濕”“行氣燥濕”等法清化濕熱、恢復脾胃腸道氣機。如是泌尿系統引發的感染,患者出現下焦濕熱為甚,表現為血尿難清、尿頻尿急尿痛、排尿淋漓不盡、小腹墜脹、腰背酸楚,可采用中藥通過“清熱利濕”“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等治法以排利下焦濕熱,使腎臟血絡安寧。
慢性腎病患者長期脾腎精氣不足,容易出現氣陰兩虛,免疫低下,如能堅持中藥調理有助于體內陰陽平衡、正氣昌盛,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可以預防呼吸道、胃腸道和尿路等感染發生,從而去除造成腎病加重的誘因。在不幸出現感染時,可盡早到專科醫院就診,在原服用的中藥中加入清熱解毒、抗感染的草藥,可加速感染控制,減輕全身炎癥免疫反應,更利于腎臟的保護。
【中藥保健小知識】
腎病患者如遇到感冒咽痛,在醫院就診服藥后,可以用牛蒡子9g煎湯含漱,可清熱利咽,促進康復。牛蒡子,屬于解表藥,功效有發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治療風熱感冒的經典名方銀翹散中就有這味中藥。上海市名中醫、龍華醫院腎病科陳以平教授認為牛蒡子具有宣肺利水、解毒泄濁、降低尿蛋白之功效。現代研究也發現,牛蒡子有較強抗菌作用,善于治療咽部及呼吸道感染,減少由細菌感染等引起的抗原及抗體產生,抑制免疫復合物形成,減少對腎臟的損害,達到控制腎性蛋白尿的目的。
